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
- 格式:docx
- 大小:15.29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读书四字成语关于读书四字成语 11、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满腹经纶: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4、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7、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8、学贯中西:形容读书多的成语9、饱读诗书:读书多。
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0、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
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
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11、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2、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13、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14、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15、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16、博闻强记: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7、上知天文,下知地理:18、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9、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
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20、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
好了还求更好。
21、倒背如流:背:背诵。
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
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22、举一反三: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23、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2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有:
1.好学不倦: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追求知识。
2.温故知新:指通过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领悟,不
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博览群书:形容人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涉猎多种知识领域。
4.凿壁偷光:形容读书者为了得到光线,不惜在墙壁上凿孔,比
喻求学环境的艰苦,形容勤奋学习的精神。
5.独善其身:指一个人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强调自
我完善和发展,有时也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6.朝经暮史: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7.硕学通儒:指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8.白面书郎: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
义。
亦泛指读书人。
9.聚精会神:指全神贯注地集中精力,以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10.学无止境: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需要不断地追求和提高自己。
形容刻苦读书的成语形容刻苦读书的成语 11.【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3.【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
早起晚睡。
形容勤奋。
4.【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5.【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
嘴里不停地吟诵。
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7.【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就能集会其中的含义。
8.【活到老学到老】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人们永远学不尽。
9.【宵分废寝】宵分夜半。
半夜还没有休息。
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
10.【夜而忘寐】寐睡觉。
晚上忘记了睡觉。
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11.【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
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2.【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13.【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同“开华结果”。
14.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15.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16.临阵带兵书:比喻平时不学习,临到出阵作战才去学习兵法。
17.一齐众咻:咻:喧闹。
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
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18.一世师表:师表:学习的榜样。
足以供一代人效法,起表率作用的人。
19.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20.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
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21.春华秋实:华:花。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
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22.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23.恃才不学:恃:倚仗。
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24.食古而化:学习古代知识时能吸取精华,择优使用。
【成语大全】关于读书的成语读书是一门艰深而古老的学问,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智慧的积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与读书相关的成语被广泛使用。
下面是关于读书的成语的详细介绍。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一句形容人读书多了对写作的造诣就会很高的成语,意思是通过阅读广泛积累,写作时会触类旁通,写得出神入化。
2. 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意思是字面上说的就是使用陈旧的办法不肯改变。
喻指人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3. 博览群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能读览很多书籍,指能广泛阅读,涉猎广泛。
4.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是说光会说而实际上不会做,喻指只在纸上主张而不去实践。
5. 同床异梦同床异梦这个成语形容互相没有共同语言,看问题不一样,难以沟通。
6. 古为今用古为今用是形容古代的事物或思想在今天仍然有价值和作用。
7.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塞翁因失马而得福。
用来表示遭遇坏事,也许会带来好处。
8. 见微知著这个成语是指看到细微的地方就能察觉到整体的情况。
9.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是指老马在熟路上行走时能够知道前方的情况,喻指有经验者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
10. 一蹴而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进展非常迅速,一下子就达到了目标。
11. 书籍是最好的良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读书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1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多次阅读一本书可以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1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成语指的是学习不会感到厌倦,教导别人是毫不厌烦的。
14. 大开眼界这个成语是形容在阅读、学习或旅行等过程中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学习后再次复习,感到非常愉快。
16. 刻苦耐劳刻苦耐劳是指勤奋努力,能吃苦耐劳。
17.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为了激发士气而忍受痛苦,不怕困难。
18.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成语形容在使用时才发觉书的数量不够,识见不足。
19. 愚公移山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讲述了一个愚笨的老人为了移山的愿望,经过长期的努力,最终得到了神助。
形容热爱读书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形容热爱读书的成语:
1. 博览群书:形容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有丰富的知识和见识。
2. 纸上谈兵:形容只凭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
3. 精读细嚼:形容读书认真细致,注重品味和理解。
4. 莫衷一是:形容读书领悟深刻,不拘泥于一种观点或学说。
5. 津津有味:形容读书时非常感兴趣、投入,乐此不疲。
6. 洒脱自如:形容读书达到了自由自在、游刃有余的地步。
7. 师心自用:形容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取得他人认可,而是为了个人兴趣和成长。
8. 超凡入圣:形容读书能够开拓视野、提高境界,并且具有超越常人的思想和见识。
这些成语都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形容热爱读书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关于读书的成语60条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以下是“读书的成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1.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2.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3.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
比喻国家统一。
4.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
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5.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6.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7.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8. 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9.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
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10.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1、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1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3、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14、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5、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6、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7、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8、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9、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20、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21、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2、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23、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24、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25、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
泛指荒远的地方。
27、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8、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29、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0、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3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读书速度快。
32、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
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描写读书的四字成语形容学习的四字成语:废寝忘食、学而不厌、不足为法、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勤学好问、凿壁偷光、专心致志、争分夺秒.1.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例句科学家做实验,常常夜以继日,~。
2.学而不厌[ xuéér bù yàn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是学习的良好态度。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例句愿你的追求孜孜不倦,愿你永远~。
3.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足:值得;法:效法。
不足为法,比喻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
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例句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
4.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悬:悬挂,吊挂。
梁:房梁。
股:大腿。
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
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句为考大学,他效仿古人~。
5.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
读书的成语含解释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全含解释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全含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读书的成语含解释 1一: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二: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三: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四: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五: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六: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七: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
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
”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
李云:竹简也。
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八: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来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九: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十: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一: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十二: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领悟勤奋。
十三: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个性迂腐的读书人。
十四: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十五: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十六: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好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十七: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
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十八:读书得间:间: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刻苦读书的成语(附带解释造句)1.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造句:小明在准备期末考试时,废寝忘食地学习,连吃饭都忘了时间,这种刻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勤学苦练(qín xué kǔ liàn)解释:形容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造句:小红每天放学后都勤学苦练钢琴,她的努力和坚持让她的演奏技巧日益精进。
3.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造句:古时候的学生为了考取功名,常常悬梁刺股地读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4. 映雪读书(yìng xuě dú shū)解释:形容刻苦读书。
造句:即使外面下着大雪,小明也坚持在屋内映雪读书,他的毅力让我们敬佩。
5. 凿壁偷光(záo bì tōu 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造句:小明家境贫寒,但他凿壁偷光,坚持读书,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动。
6.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造句:小明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囊萤映雪,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解释: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造句:小明酷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8. 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解释: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造句:经过韦编三绝的努力,小明终于将这本厚重的古籍读完了。
9. 牛角挂书(niú jiǎo guà shū)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读书勤学的成语
以下是十个关于读书勤学的成语及意思和造句:
1.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哎呀,古代人为了读书,那可是能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呀!造句:他为了考上好大学,真是悬梁刺股般地努力。
2. 囊萤映雪: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你想想,那得有多艰苦啊,靠着萤火虫和雪的光来读书!造句:古代有许多囊萤映雪的学子,真令人敬佩。
3. 凿壁偷光:为了读书想尽办法借光。
这多不容易啊,还得凿人家墙壁!造句:匡衡凿壁偷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努力,形容很勤奋。
嘿,那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多积极呀!造句:他每天闻鸡起舞,怪不得进步那么快。
5. 废寝忘食:专心努力得都忘了吃饭睡觉。
哇,这是有多痴迷学习呀!造句:他研究学问常常废寝忘食。
6. 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勤奋好学。
这简直是爱书爱到极致了呀!造句:她是个手不释卷的人,知识特别渊博。
7.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一直不停地努力,多厉害呀!造句: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
8. 牛角挂书:一边骑着牛一边看书,勤奋啊!这也太拼了吧!造句:他学习起来牛角挂书,非常刻苦。
9. 昼耕夜诵:白天种地,晚上读书,多勤奋刻苦啊!造句:他过着昼耕夜诵的生活,真是不容易。
10. 韦编三绝:勤奋努力到把书都翻烂了。
这得读多少遍呀!造句:孔子读书韦编三绝,怪不得成为圣人。
总之,这些成语都体现了读书勤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呀!。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一、焚膏继晷1.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2.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二、悬梁刺股1.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2.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三、凿壁偷光1.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四、囊萤映雪1.释义: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2.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五、孜孜不倦1.释义: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六、废寝忘食1.释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专心努力。
2.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七、闻鸡起舞1.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八、牛角挂书1.释义:比喻读书勤奋。
2.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读书有关的四字成语
1.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这个成语强调了读书的广博和深厚,通过不断学习,人们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
2.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这个成语表达了读书的广泛性,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3.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益处。
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多读书,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个人修养。
4.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勤学苦读。
这个成语体现了读书人的勤奋和毅力,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能坚持学习。
5.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读书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些成语都与读书有关,它们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
古人读书求学四字成语及解释
1. 好学不倦: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追求知识。
2. 温故知新:指通过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领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博览群书:形容人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涉猎多种知识领域。
4. 凿壁偷光:形容读书者为了得到光线,不惜在墙壁上凿孔。
5. 独善其身:指一个人先要立足于自身,修身养性,做到内外兼修。
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形容读书要反复研读,多次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7. 纸上谈兵:形容只在纸上论战,缺乏实际经验和实践。
8. 学贵实践:强调学习要结合实际,注重实践和实际操作。
9. 贵在坚持:强调学习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0. 温故而知新:通过不断温习已学过的知识,深化理解,获得更多新的见解。
11. 刻苦勤奋:形容人学习非常努力,勤奋刻苦。
12. 见多识广:形容人见过的和了解的事物非常多,知识广博。
13. 学无止境:意思是学习没有尽头,无论多学都不够。
14. 知识渊博:形容人的学识广泛深厚。
15. 勤能补拙:努力实干可以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16. 素昧平生:形容彼此陌生,互相不认识。
17. 明辨是非:能够分辨事物的对错,能辨别真伪。
18. 认真负责:对待学习或工作态度认真,尽职尽责。
19. 舍近求远:指舍弃近处的利益,去追求更远处的目标。
20. 不耻下问:指不以问问题为耻,甚至向低下的人请教。
1. 专心致志:形容一个人在阅读时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书中的内容。
2. 孜孜不倦:表示一个人对阅读充满热情,不厌其烦,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3. 勤学苦练:强调一个人勤奋地学习,努力不懈,不怕吃苦。
4. 孜孜以求:表示一个人为了知识或目标,不断追求,勤奋不懈。
5. 刻苦钻研:强调一个人对知识或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不辞辛苦。
6. 埋头苦读:形容一个人埋头于书本中,刻苦用功地阅读学习。
7. 钻研细微:强调一个人在学习时专注于细节,追求深入了解。
8. 深思熟虑:表示一个人在阅读时会深入思考书中的内容,不轻率。
9. 虚心学习:强调一个人谦虚地接受知识,愿意学习和改进。
10. 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与读书的四字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读书有关的四字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读书的四字成语11、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3、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5、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7、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
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8、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
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9、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11、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2、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
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
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13、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5、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
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
16、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17、浑浑沉沉——广大貌。
1.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手中不离书本,形容读书人勤奋好学
的样子。
2.韦编三绝:不断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3.废寝忘食:形容为了工作或学习而忘记吃饭和睡觉,非常专注和
努力。
4.笔耕不辍:形容写作勤奋,不停地写作,也可以形容勤奋读书。
5.学而不厌:形容学习勤奋,不厌其烦,不断追求知识。
6.博览群书:形容广泛阅读,勤奋学习,涉猎各种知识。
7.精益求精:形容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也可以形容勤奋读书,
不断提高自己。
8.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对学习或工作非常认真。
9.持之以恒:形容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勤奋学习。
10.学无止境:形容学习没有终点,要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
高自己。
孜孜不倦:形容勤奋不懈,不知疲倦。
11.映雪囊萤: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借助雪光或萤火虫的微亮来读
书。
12.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悬梁刺股是指用悬在梁上的针刺自
己的大腿,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描写读书状态的成语
1.倾心读书:表示非常专心地读书。
2.博闻强记:表示通过阅读广泛的知识来增强记忆力。
3.用功读书:表示刻苦地读书。
4.独善其身:表示自己认真学习,不偏不倚。
5.心领神会:表示非常理解所读内容。
6.孜孜不倦:表示坚持不懈地读书。
7.聚精会神:表示非常专心地读书。
8.勤奋读书:表示刻苦地读书。
9.广泛阅读:表示阅读广泛的知识。
10.好学不倦:表示非常喜欢学习,乐此不疲。
11.书虫:表示非常喜欢读书的人。
12.书香门第:表示家庭中有很多书的家庭。
13.书中自有黄金屋:表示读书能带来很多的收益。
14.学术渊博:表示学术方面有很多的知识。
15.博览群书:表示阅读很多书籍。
16.读书如饮水,不时之需:表示读书是很重要的生活习惯。
17.读书似浇铸,深耕细作:表示读书要深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
18.读书见万卷,开卷有益:表示读书对于人的成长很有益处。
19.读书使人充实:表示读书能使人的内心充实。
20.读书求知:表示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
一个人成功与否,要看的是他是否喜欢读书,那么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又有什么呢?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1】 1.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
形容读书极快。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6.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
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0.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
穷
困愁苦,失意消沉。
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1.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2.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3.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14.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5.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6.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17.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8.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9.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20.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
比喻读书勤奋。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2】 1.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3.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4.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5.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6.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7.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9.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0.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指诵读熟练、顺口。
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11.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2.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
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13.徒读父书:徒:只。
父书:父亲之言论。
白读父亲的兵书。
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14.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5.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6.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7.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8.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19.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
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