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素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0
植物生长物质-细胞分裂素考点总结
●种类
●反式玉米素(t-Z)和异戊烯基腺嘌呤(iP)是植物体内存在最广泛,活性最高的细胞分
裂素
●结合态的细胞分裂素不具备激素活性
●合成
●前体:ADP/ATP
●步骤
●
●IPT催化ADP/ATP与DMAPP生成异戊烯基腺苷-5-磷酸 (iPMP)
●CYP735A调控玉米素的合成,决定了生成ip还是tZ
●LOG (Lonely guy)催化iPRMP和tZRMP的去磷酸化和去核糖基化生成iP或tZ ●降解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 CKX (cytokininoxidase) 是细胞分裂素氧化降解的关键酶
●
●运输
●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
●iP和iPR主要通过韧皮部运输;tZ和tZR主要通过木质部运输
●生理功能
●调控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
●调控茎尖分生组织的大小
●促进不定芽的分化
●促进侧芽生长,消除顶端优势
●延缓叶片衰老
●信号转导
●连续磷酸化双组分系统介导CK的信号转导
●复合组氨酸激酶感受器(受体AHKs)
●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AHPs)
●反应调节子(ARR)
●Type-A ARRs 负调控细胞分裂素响应
●Type-B ARRs 正调控细胞分裂素响应。
三、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和种类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和种类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主要作用都是促进细胞的伸长,虽然它们也能促进细胞分裂,但是次要的,而细胞分裂素类则是以促进细胞分裂为主的一类植物激素。
(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斯库格和崔氵山王攵(1948)等在寻找促进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的物质时,发现生长素存在时腺嘌呤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
1954年,雅布隆斯基和斯库格发现烟草髓组织在只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细胞不分裂而只长大,如将髓组织与维管束接触,则细胞分裂。
后来他们发现维管组织、椰子乳汁或麦芽提取液中都含有诱导细胞分裂的物质。
1955年米勒和斯库格等偶然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发现也能诱导细胞的分裂,且其效果优于腺嘌呤,但用新提取的DNA却无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如将其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则又可表现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
他们分离出了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kinetin,KT)。
1956年,米勒等从高压灭菌处理的鲱鱼精细胞DNA分解产物中纯化出了激动素结晶,并鉴定出其化学结构(图7-15)为6-呋喃氨基嘌呤(N6-furfurylaminopurine),分子式为C10H9N50,分子量为,接着又人工合成了这种物质。
激动素并非DNA的组成部分,它是DNA在高压灭菌处理过程中发生降解后的重排分子。
激动素只存在于动物体内,在植物体内迄今为止还未发现。
尽管植物体内不存在激动素,但实验发现植物体内广泛分布着能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
1963年,莱撒姆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了一种类似于激动素的细胞分裂促进物质,命名为玉米素(zeatin,Z,ZT),1964年确定其化学结构为6-(4-羟基-3-甲基 -反式-2-丁烯基氨基)嘌呤〔6-(4-hydroxyl-3-methy-trans-2-butenylamino)purine〕,分子式为C10H13N50,分子量为(图7-15)。
细胞分裂素1. 引言细胞分裂素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细胞分裂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它在植物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并且在生物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植物激素调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细胞分裂素的定义、分类、生理功能、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2. 定义和分类细胞分裂素属于一类植物激素,也称为细胞分裂活素。
它是一种由植物细胞分泌的低分子有机物质,具有细胞分裂、促进组织生长和发育的功能。
根据其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细胞分裂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生长素、赤霉素、胰岛素等。
3.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细胞分裂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植物器官的形成和分化等。
它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的发育和形态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细胞分裂素对动物体内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4. 细胞分裂素的应用由于细胞分裂素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在农业、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1 农业领域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例如,可以利用细胞分裂素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根,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4.2 医学领域细胞分裂素对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利用细胞分裂素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治疗创伤、疾病和衰老引起的组织损伤。
4.3 生物工程领域细胞分裂素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和代谢,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模式,培育具有特殊形态和功能的植物品种。
此外,细胞分裂素还可以用于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5. 细胞分裂素相关研究进展细胞分裂素作为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通过生化、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物理学等方法,对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信号传导和生理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
细胞分裂素为何能去除顶端优势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并促进其生长的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最明显的生理作用有两种:一是促进细胞分裂和调控其分化。
在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影响着植物器官分化,通常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二是延缓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降解,延迟衰老。
试题中经常会出现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这是为什么?试题解析试题1: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一生理效应,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如图)为材料进行实验。
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则对实验组的处理为( )A.在①②处同时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B.保留②,在①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C.切除②,在①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D.切除①,在②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顶芽优先生长。
验证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因变量为侧芽的恢复生长。
故实验组应该保留顶芽,在侧芽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B正确。
试题2:某病原体能够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侵染竹子后,会使其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激素B.未被侵染竹子的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低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C.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该部位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变大导致的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解析: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A错误;未被侵染竹子存在顶端优势,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高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B错误;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病原体产生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形成的,因此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减小,C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使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这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D正确。
6-苄氨基嘌呤(6-BA)又称为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分别是:1、促进植物细胞分裂,2、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3、促进细胞增大增肥,4、促进种子发芽,5、诱导休眠芽生长,6、抑制或促进茎、叶的伸长生长,7、抑制或促进根的生长,8、抑制叶的老化,9、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10、促进花芽形成和开花,11、诱发雌性性状,12、促进座果,13、促进果实生长,14、诱导块茎形成,15、物质的调运和积累,16、抑制或促进呼吸,17、促进蒸发和气孔开放,18、提高抗伤害能力,19、抑制叶绿素的分解,20、促进或抑制酶的活性。
6-苄氨基嘌呤(6-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
可用于提高茶叶、烟草的质量及产量;蔬菜、水果的保鲜和无根豆芽的培育,明显提高果品及叶片的品质。
6-苄氨基嘌呤是制造胶粘剂、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和塑料的单体。
属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抑制植物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可用于发绿豆芽和黄豆芽。
6-苄氨基嘌呤(6-BA)的作用对象,6-苄氨基嘌呤(6-BA)的效果很好,作用的种类也是多样的,6-苄氨基嘌呤(6-BA)可以作用在苹果、葡萄、柑橘、桃、樱桃、香蕉、菠萝、芒果、枣、芥菜、菠菜、花椰菜、芹菜、蔬菜类等水果,6-苄氨基嘌呤(6-BA)使用广泛,使用时促生长效果也很好,作用在植物上是可以促生长是植物的细胞分裂素。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拼音相关知识汇总1.鼻韵母鼻韵母是鼻音作韵尾的韵母,由主要母音和鼻尾音组成。
普通话的鼻尾音只有两个:n和 ng。
前鼻韵母的鼻尾音是 n。
发 n 时,要用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2.标调方法如果韵母不是单韵母,调号要标在韵母中的主要母音(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母音)上。
标调歌:“有 a 别放过,没 a 找 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3.隔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五部分是“隔音符号”。
里面规定:“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 pi'ao (皮袄)”。
这段话说了两个问题:1.“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
用《汉语拼音方案》记写汉语的时候,要按词连写(不是一个一个音节分开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就要把两个或多个音节连接着写,音节之间不能有空隙,例如 tóngxué(同学)、yòu'éryuán(幼儿园)。
2.“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让我们先看例子。
拼音词 fangan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反感”?“方案”?不易确定。
如果要表示的是“方案”,那么,拼音方案规定需写成 fang’an,即:在音节 fang 和 an 之间加个隔音符号(’)。
否则,就是别的意思。
再比如 xian,是什么意思?“仙(先)”?“西安”?如果要表示的是“西安”,就应该在 xi 和 an 之间加上隔音符号。
另外,x 字母大写,成为 Xī'ān。
又如前面的例子 yòu'éryuán (幼儿园),尽管 you 和 er 之间如果不加隔音符号并不会出现“是 yo 和 uer,还是 you 和 er?”的疑问(因为汉语里没有 yo 和 uer 这样的音节),可是为了使音节界限更加明晰,在 you 和 er 之间还是用上隔音符号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