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
勤勉的态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 释 【非】并不是。 【好】喜好。 【敏】此处指勤勉。
翻 译 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 化,靠勤奋求取知识的人。
课文解读
勤奋、进取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注 释 【如】好像。 【恐】害怕。
【及】赶得上。
翻 译 学习如同追赶什么一样,唯恐赶不上,赶上了, 又怕丢失掉。
也。”
——《论语·公冶长》
翻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 孔子说:“他聪敏又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 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
课文解读
学与教的态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 释 【识】记住。 【诲】教诲。
【厌】满足。
翻 译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知识不觉得满 足,教诲他人不知道疲倦。
——《不懂就要问》
结合刚才的句子,你从中读到了“智”吗?
课文解读
谦虚的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 释 【敏】聪敏。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翻 译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 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延伸阅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课文解读
学与思的关系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 如学也。
注 释 【尝】曾经。 【以】用来。
翻 译 我曾经整个白天不进食,整个夜里不睡觉,把时间 用于思考,但是徒劳无功,这样还不如去学习。
拓展延伸 《论语》(节选)
统编 五语上
25. 古人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