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2010-2011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7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4.1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在艺术表现上,《诗经》和“楚骚”多以“含蓄”见长,但并不独宗“含蓄”,而是依不同甲(情境/境况)采表情迭意,呈现出或婉曲( qu)含蓄,或直捷明快的特点。
有评论者认为《诗经》多用“比兴”,婉转抒情,引人遐想。
其实《诗经》中一些运用比兴手法的篇章也有明快率直的特点,比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灿烂的桃花乙(映照/映衬)着新娘的娇廊,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气氛(fen),情感的抒发明朗直捷。
再来看“楚骚”。
以屈原来说,屈子常怀浪漫、愤懑(men)之情,多借绚烂神奇的环境、“香革美人”等意象丙(寄予/寄寓)怀抱,表现th沉郁蕴籍的特色。
但《国筠》等诗篇,却激昂慷慨,直抒胸臆,“读者深味之,真可为恸(tong)哭而流涕也”。
l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婉曲(qu) 遐想B.气氛(fen)蕴籍C.愤懑(men)绚烂D.恸哭( tong) 慷慨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境况映照寄寓B.情境映照寄予C.境况映衬寄予D.情境映衬寄寓3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的手法的一项是(3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屈原多用“香草”象征美好的情操,后代文人常以“梅兰竹菊”象征美好的品格。
下列诗句中的梅、兰、竹、菊不具有象征意义的一项是(3分)A.一树红梅傍镜台,含英次第晓风催。
深将锦幄重重护,为怕花残却怕开。
B.兰生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C.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D.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高考语文名校模拟试题(51)——北京海淀区期中考试高考模拟2009-11-16 2026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09年11月)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誉写如梗在喉偌(nuî)大插科打诨(hù)B.膏腴既往不咎癖(pǐ)好泾(jīng)渭分明C.砥砺唇枪舌箭札(zhá)记镇(qì)而不舍D.诡今山清水秀剽(Piāo)窃所向披靡(mí)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剑南风景区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那壮观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
②勘探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不定,为祖国的勘探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③这本专著从声律和风骨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轨迹。
A.释怀形迹嬗变B.释怀行迹蜕变C.忘怀形迹蜕变D.忘怀行迹嬗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一个团队中,大家只要认准共同的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各行其是,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功。
B.那天在商场,遇到了一位当年和我在同一个村插队的老同学,我俩一见如故,一口气谈了两个多小时。
c.传统的家长会、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网上家访”取代吗?中小学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莫衷一是。
D.走私贩毒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黑洞”,陈家兄弟却深陷其中,义无反顾,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专家指出,如何使用公民的不良信用记录,应当进行立法听证,由人大制定法律来规范,不能由银行单方面说了算。
B.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历经沧桑却仍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之情的老人形象,揭示了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及美的真谛。
C.七百余张史料图片讲述了建国门地区六十年的变迁,让观众追寻和领略了建国门地区的发展足迹和伟大祖国的今昔巨变。
D.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切实地维护一定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质是非常重要的。
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语文(上)期中练习试卷2024.11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括地志》云:“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尚书·禹贡》中已出现“太行”之名:“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在古人的理解中,太行山直通碣石山及海域,不仅绵长,而且广大。
比大更甚谓之“太”,古代地理学者有“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的共识。
太行山从北向南呈“S”形,东西宽40-50公里,由群山组成一个极大的“矩阵”。
其中名山荟萃,诸峰林立,王屋、云台、狼牙、五台等山峰自南而北牵手耸立,仿佛华夏大地上的另一道长城。
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千百万年的冰蚀水侵,使太行山随处可见落差巨大的断崖峭壁和深不可测的深山峡谷,形成了多样的自然地貌。
山顶平台、山崖平台、山崖陡坎组成了阶梯状地形,高峻壁立、连绵不绝的长崖三面围合形成了围谷或瓮形山谷,还有百转深幽的曲峡、一线天式的地缝,棱角鲜明、嶙峋峥嵘的塔峰丛、岩墙、孤峰、石柱等。
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貌被称为“太行地貌”。
太行山东麓群峰拔地,列嶂摩天。
尤其是南太行,与平原之间几乎没有过渡,犹如被直接劈开了一样。
而西麓则黄土深厚,相对徐缓。
这样差别巨大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北宋沈括登太行山时,在山崖间发现了一些海螺贝壳,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现代地质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240万年前,太行山开始大幅隆起,东侧盆地则不断沉陷,东麓的大断裂便造成了地形上的一升一降。
新生的太行山如一道巨型城墙,阻挡了西北季风带来的滚滚沙尘,在太行山西侧沉积成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众多的河流又硬生生在墙体上冲出一条条孔道,将滚滚泥沙一股脑儿倾泻入古华北海,长出了3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巍巍八百里太行用它的铮铮铁骨支撑起了摇篮中的中华文明。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0.1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 祈祷(qǐ) 避讳(huì) 装模作样(mú)B.自诩(xǔ) 倔强(jué) 负载(zài) 刚正不阿(ē)C.邮戳(chuō) 惩罚(chéng) 游弋(yì) 脍炙人口(zhì)D.联袂(mèi) 字帖(tiè) 脊梁(jǐ) 不屑置辩(x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恻隐掂记分歧眼花缭乱B. 镂空蔓延闲暇断壁残垣C. 毕竟斟酌真谛破斧沉舟D. 秘诀谦逊修茸各行其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经过十几天的追踪调查,原本扑朔迷离的案件现在终于水落石出。
B.经过三年的危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全市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豁然开朗。
C.随着“嫦娥二号”的顺利升空,围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D.灾难可以毁掉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意志,因为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剧是国之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和折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
修改:删去“倾倒和”。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重要的英语诗人奥登,在评论叶芝时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疯狂的爱尔兰驱策你进入诗歌。
”仔细思量,这里的爱尔兰,应该不但指叶芝的地域意义上的祖国,更主要指文化意义上的故乡。
奥登的话揭示了文化的强大制约力。
对于一个作家,他接受制约的方式,以及他的作品对读者的影响,都依赖于语言——准确地讲,是他使用的母语。
一种语言的最高成就,它的节奏和韵律,幽微和曲折,它的本质和秘密,也是通过最优秀的作家作品体现的。
在俄语,是普希金、托尔斯泰,英语世界不能忘记莎士比亚和哈代,而在汉语的天空,最亮的星辰是屈原和李白,是曹雪芹和鲁迅。
一位作家,他从写作中获得的幸福感,首先应该是他确信,有人分担他的思想和情感,他的喃喃自语正被千万只同一种语言的耳朵倾听。
共同的生存境遇,让他和他的读者明白什么样的话语和声音连着最深的疼痛。
而共同的文化背景,则使他们更能够听得出哪是正色厉声,哪是弦外之音,哪些静默不亚于洪钟大吕,哪些笑声其实是变形的哽咽。
他与他们之间不需要解释,相比条陈缕述,更多的是相视莫逆。
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必定是为他的同胞而写作,以赢得他们的赞誉为目标,此外的其他动机都是可疑的。
尽管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成一个村庄,但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深处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无法获得对等的理解。
它们涉及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
我们如何使外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取材于彭程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从本质上说,语言文字就是特定的社团人群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特定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关于如何联络、思维和识别等等的操作系统。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记录片能够相对忠实地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国家相册”。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录片体现了明显的家国叙事倾向。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涌现出了《大西南凯歌》《第一辆汽车》《征服世界最高峰》等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改革开放营造了自由、现代、多元的社会环境,纪录片创作者用更开放的视野,怀着对生命与生活、民族与世界、历史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掀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篇章。
1983年,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向人们展示了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如何从远古走来,如何缔造出人类文明的奇迹。
中华民族“共饮一江水”的主题带给海内外赤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章回式结构、主持人串讲等制作手法的创新和突破,让人耳目一新。
中外合作拍摄的模式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开辟了道路,达到了极强的文化传播效果。
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既让世界了解了东方古国博大厚重的千年底蕴,又唤起国人对历史阵痛的深沉反思。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远方的家》,展示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
体现“工匠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近年来,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着个体命运的浅吟低唱:《平衡》讲述了守护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志愿者的故事;《俺爹俺娘》将摄影机对准父母,记录亲情与家庭生活……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的播放渠道更为丰富,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手机、电视、电脑上都能观看,引起强烈反响。
2011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别悛.(qǔn)C. 威慑力暇别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非常多开心,很多“粉丝”竞相摹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别脚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别期而遇....,尽管没有电视台预报的落水量大,但依然让京城向来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降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但是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竞赛,但是北京国安脚球队通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别血刃....,最后以3:0取得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要紧缘故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别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救护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救护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日子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在崇安发觉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所以具有美容功效,皮肤汲取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A.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B.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C. ○1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2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不具一格D. ○1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2远远地就能望见那不具一格的拱形城门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旱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灌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朔.(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答案】C【解析】第一题字音字形,难度相当小,每个错误选项中都有两个错误,且非常明显。
字音的错误(溯、隽、轧)也是相当明显。
分别读穷源溯.(sù)流,隽.(juàn)永倾轧.(yà) ;字形错误,像“供认不讳”的“讳”(选项作“悔”);“易拉罐”的“易”(选项作“一”)“化妆品”(选项作“装”),试题的简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解析】第二题考成语,"防患于未然"、"信马由缰"、"殊途同归"本来就属于考生应该熟悉掌握的成语,即便这三个成语不了解,"无地自容"也绝对不是语境中的那个用法,不能"望文生义",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
形容非常羞愧。
此处应为“无处藏身”。
考题在延续往年成语题以"望文生义"为主的错误选项设置方法的同时,又降低了一个难度。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如潮,大道如砥。
十年砥砺前行,化作惊艳跨步。
2024年,嫦娥五号顺当从月球带回约2公斤月壤。
独立项以来,中国探月工程“一张蓝图绘究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动,“一体化”迭代提升。
诗歌中的婵娟从书页来到现实,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千年幻想得以实现。
2024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随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起先巡察探测,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实现了“绕、着、巡”三个目标。
同年,随着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放射,中国迈入“探日”时代。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沿着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的脚步,中国人的宇宙探究最终拓展到这颗始终照射着华夏儿女的绚烂星球。
“问鼎苍穹”承载着中国人探究浩瀚宇宙的雄心与浪漫;“跨山越海”则改写了神州大地的时空格局,挺起了泱泱大国的发展骨架。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大桥、泉州湾大桥……一座座跨海大桥,让“天堑变通途”,创建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原来去澳门一天只能跑一趟,现在一天可以跑四趟;通过香港机场走的航空货,原来要提前两天到达香港仓库,现在通过大桥仅需提前半天。
”对于在珠海从事跨境电商工作的郑太龙来说,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让他运货花的时间更少了,收益更高了。
2024年9月5日,在建世界高速马路第一长隧——全长22.035公里的乌尉天山成功隧道进口端三洞顺当穿越全线最大断层,为隧道顺当贯穿和乌尉高速马路顺当通车创建了良好条件。
乌尉高速全线共设置隧道20座、桥梁117座,桥隧比达到40.37%,其通车将意味着南北疆交通屏障完全被打破。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0.11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糟塌耳熟能详累.(lěi)及所向披靡.(mí)B.翱翔融会贯通内疚.(jiù)返璞.(pú)归真C.宣泄两全齐美胆怯.(quâ) 安步当.(dànɡ)车D.沧桑闻过饰非恫.(dònɡ)吓大笔如椽.(yuá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写文章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因为一篇好文章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应该能够经得起读者的反复。
②本世纪以来,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逐年膨胀,数量与美国相当,而质量却在下滑,这种情况受到有识之士的。
③我们有非常好的疫苗体系,一旦疫苗被举报有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会极其迅速的作出反应。
A.捉摸诟骂监测B.捉摸诟病检测C.琢磨诟骂检测D.琢磨诟病监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不善于和孩子沟通,对孩子从来不赞一词....,只是一味地指责,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
B.我们长期以来提倡的对中外文化遗产的继承,绝不是陈陈相因....,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C.老舍先生的《猫城记》揭露了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了洋奴思想,同时也流露出对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作品。
D.赵春霖先生在花甲之年,克服许多困难,惨淡经营近五载,终于完成了150万字的鸿篇巨制....《萨尔浒殇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何老师是一个为人诚恳,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完善立法标准和漏洞,与民间组织密切配合,使反对家庭暴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效地遏制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C.在网络语言中,“粉丝”不是食品,“钢丝”不是建筑材料,有人说这是一个词典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流行词汇产生速度的时代。
D.这里有连绵的雪山、众多的河流、无垠的草原、稀有的野生动物以及丰富的地下宝藏等神奇的自然景观,是无数中外游人向往的地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历史著作对后世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国语》和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B.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C.《哈姆莱特》《高老头》《双城记》《老人与海》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和美国的海明威。
D.现代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情深辞切,感人肺腑,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赞歌。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臵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取材于《三国志〃蜀志》)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鉴:识别力B.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陵迟:衰落C.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D.先主寻.悔,请还寻:不久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时人怪而.问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将军因.此执之不如因.善遇之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能感到十分惊奇,称赞他应该是南郡读书人中最杰出的。
B.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把那些值得称道的人说得好一些,那他们的名声就不能被人们所仰慕。
C.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如果犹豫不前,将要招致大难,这是难以持久的。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庞统又恢复了原来的官位,全然没有向刘备致歉的意思,吃喝如常。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庞统年轻时为人朴实忠厚。
没有人了解他的才能,后来在司马徽的帮助下,他的名声才逐渐显扬开来。
B.庞统建议刘备在与刘璋会见时趁机捉拿刘璋,这样就可以不必劳师而坐拥一州,但刘备唯恐失信于刘璋而没有这样做。
C.庞统后来又给刘备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来对付刘璋,刘备最终采用了庞统的中策,杀掉了刘璋的两员名将,转向成都。
D.刘备胜利后在涪城设宴作乐。
宴会上露出得意之态,遭到了庞统的批评。
刘备当时大怒,但后来君臣和好如初。
第二部分(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庞统“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意思是对人的赞扬往往超过那个人的实际才能。
请简要说明庞统这样做的理由,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庞统这种做法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 (1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太宗尝怒苑西监穆裕,命于朝堂斩之,时高宗为皇太子,遽犯颜进谏,太宗意乃解。
司徒长孙无忌曰:“自古太子之谏,或乘间从容而言。
今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申犯颜之谏,斯诚古今未有。
”太宗曰:“夫人久相与处自然染习自朕御天下虚心正直即有魏徵朝夕进谏自徵云亡刘洎褚遂良等继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取材于《贞观政要》)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8分)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②,。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④彼童子之师,,。
(韩愈《师说》)⑤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7分)游终南山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景:日光。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游终南山的所见所感,诗人从大处落笔,抓住景物特征写感受,虽有夸张之语却给人真切之感。
B.三四句两句通过写山中“夜留景”与“昼未明”这样不同寻常的独特景象,极言终南山峰高谷深。
C.五六两句由山及人,其中“险”与“平”互为反义,以“路险”作反衬,突出了人的心地平坦。
D.结尾两句紧承七八两句而来,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借读书以追名逐利的现实生活的厌恶。
②明代唐汝洵在《唐诗解》中称此诗“奇语横出”,请你以“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两句为例加以解说。
(4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据清代文献记载:圆明园“清晖阁北壁悬《圆明园全图》……乾隆二年,御题‘大观’二字”。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也写了一座名为“大观”的园子,它和乾隆御题的“大观”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某些联系呢?圆明园是雍正为皇子时的赐园,原来房舍不多。
雍正、乾隆二朝,迭加扩建,工程浩大,历时甚久。
圆明园的第一次扩建大约始于雍正三年(1723),时曹雪芹两岁。
第二次扩建始于乾隆三年(1738),至乾隆九年完成四十景。
以后陆续施工,像今天尚留废墟的西洋楼建成于乾隆十八年,此时《红楼梦》已有甲戌本的初稿。
安澜园建成于乾隆二十七年(雪芹卒年),之后,狮子林、如园等相继建造。
当时,圆明园的建造和管理,归内务府负责,曹家是内务府包衣,应有进入圆明园的机会。
曹雪芹在家庭衰落后长期住在西郊,和圆明园工地近在咫尺,他会不会去当个差以挣钱糊口呢?特别是曹雪芹能诗工画,又懂得园林艺术,御园工地不是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吗? 可惜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对他的一切活动,只能作合理的推测而难以确证。
退一步说,即使他没有参加御园工程,凭他原来的社会关系也能亲闻并熟知圆明园诸景。
这个天下第一园,想必后来会给曹雪芹的创作以启示与借鉴。
圆明园是康熙赐名,已有康熙、雍正两帝御书的“圆明”匾额,那么《圆明园全图》又何以题“大观”二字?乾隆在《圆明园后记》中说:“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
”这和贾元春题名大观园时所咏“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是同样的意思。
大观园的某些结构与圆明园也确有相似之处。
大观园的面积将近三百亩,而北京城找不出这样大的私家园林。
雍正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约六百亩,仅比大观园大出一倍。
大观园是为贵妃归宁而建造的“省亲别墅”,而作为正殿的大观楼“崇阁巍峨,层楼高起”,具有皇家气派。
大观园中的稻香村,“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的“田园风光”和大观园并不协调,贾宝玉批评它“分明是人力造作成的”。
曹雪芹安置稻香村,很有可能是受圆明园布局的启发。
圆明园中的“杏花春馆”“北远山村”“多稼如云”都是农村景致。
此外,大观园中的梨香园、栊翠庵等,都很可能是受了圆明园的影响。
当然,并不是说大观园就是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