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22000:2018致敏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致敏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致敏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ISO22000:2018致敏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并实施针对所有食品加工过程及设施的致敏物质管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致敏物质交叉污染。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贮存、生产过程中致敏物质的识别和控制。

3、职责

3.1 品管:负责收集和建立致敏物质信息,并反馈到相关部门。

3.2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在食品危害分析时,识别原辅料是否含或带致敏物质,并制定控

制措施。

3.2采购部:负责在物料采购前,与供应商沟通了解物料是否存在过敏原。

3.3仓库:负责对含致敏物质的物料、食材、食材进行单独存放标识,避免交叉污染。3.4生产部:负责对生产领用本身或含有致敏物质的物料进行单独存放标识,对生产含致

敏物质产品后所涉及生产设备进行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4、定义

4.1过敏:指生物体对外来正常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

4.2过敏原(致敏物质):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通常称为过敏原。

5、控制程序

5.1过敏原种类清单

根据欧盟的2003/89/EC指令列出14种主要食品过敏原成分,如下表:

备注:其中1-8项黑色粗体字部分为 GB 7718 所标示8种致敏物质。

5.2信息控制

5.2.1品管负责收集相关过敏原信息,制定过敏原信息清单并及时更新信息,在第一时间

反馈到相关部门。

1

5.2.2 食品安全(HACCP)小组应编制食品《危害分析工作单》,对原辅料是否含或带致敏

物质进行识别,并制定有效预防或控制措施,。

5.2.3业务部要及时与顾客和相关方沟通,确保我司的过敏原信息清单,符合顾客及相关

方的最新要求,并在食品标签予以标识。

5.3采购控制

5.3.1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了解物料是否存在过敏原,必要时向供应商索要产品成分

说明书。

5.3.2在确定所采购的物料含过敏原时,采购部需要及时知会相关部门,知会内容应包含

产品名称、规格、供应商信息、过敏原种类等相关信息。

5.4储运控制

5.4.1 仓库对含过敏原物料进行区分和标识,尽量单独防护(否则需要一定隔离),避免

与其它非过敏原性物料接触,引起交叉污染。

5.4.2 仓库对使用含过敏原物料的食材进行区分和防护,避免与正常产品混淆和交叉污染。

5.5生产控制

5.5.1生产部对生产领用的含过敏原的物料进行标识并单独防护,避免交叉污染。

5.5.2生产部对生产的含过敏原食材进行标识存放,明确标示过敏原信息,避免混淆和交

叉污染。

5.5.3生产部在生产计划的编排上必须考虑过敏原的特殊性,尽量安排单独生产线或固定

生产线进行生产。

5.5.4含过敏原的产品生产完成后,所有配料、包装设备和工器具都必须经过彻底的清理

卫生,工器具使用热水、清洁剂清洗干净后,晾干,放置于消毒柜内消毒后,工具使用前用食用酒精进行消毒方可使用

注:工器具及生产线设备清洗后,须按要求严格填写《具清洗消毒记录》。

5.6标识控制

对使用含过敏原物料生产的产品,在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用易辨别的地方列明或标示。

6、注意事项:

6.1应及时识别和区分致敏物质或含致敏物质的物料或产品。

6.2做好必要标识,防止混用或交叉污染。

7、相关成文信息

危害分析工作单

清洗消毒记录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