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隧道洞门与洞门结构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37.02 MB
- 文档页数:67
洞门及明洞2.3 隧道洞门结构2.3.1 隧道洞门的作用、定义1 洞门定义洞门是隧道洞口用圬工砌筑并加以建筑装饰的支挡结构物。
2 洞门的作用◆支挡(边仰坡)◆防水(洞门上的截水天沟)◆装饰洞口(景区,柱式洞门)2.3.2 隧道洞门的类型◆洞口环框式洞门◆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柱式洞门◆台阶式洞门◆削竹式洞门(1)洞口环框一种不承载的简单洞口环框适用: 洞口石质坚硬而稳定(Ⅵ类或Ⅰ级)围岩,地形陡峻而又无排水要求时作用:加固洞口减少雨后洞口滴水,简单的装饰。
环框微向后倾,其倾斜度与顶上的仰坡一致。
环框的宽度与洞口外观相匹配,一般不小于70cm,突出仰坡坡面不少于30cm,使仰坡上流下的水从洞口正面淌下。
(2)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地形开阔,岩质基本稳定的Ⅳ类~Ⅵ类(Ⅲ~Ⅰ级)结构特点:在隧道口正面设置一面能抵抗山体纵向推力的端墙。
端墙的作用:支护洞口仰坡,保持其稳定,并将仰坡水流汇集排出。
端墙的构造一般是采用等厚的直墙(直墙圬工体积比其它型式都小,而且施工方便)墙身微向后倾斜,斜度约为1:10(这样可以受到较竖直墙为小的土石压力,而且对端墙的倾覆稳定有好处)。
(3)翼墙式洞门适用于洞口地质较差的Ⅲ类(Ⅳ级)及以下的围岩,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构造特点:可以在端墙式洞门以外,增加单侧或双侧的翼墙作用:翼墙与端墙共同作用,以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增加洞门的抗滑动和抗倾覆的能力翼墙的正面端墙同上翼墙前面与端墙垂直,顶面斜度与仰坡坡度一致。
墙顶上设流水凹槽,将洞顶上的水从凹槽引至路堑边沟内。
翼墙基础应设在稳固的地基上,其埋深与端墙基础相同。
洞门顶上,端墙与仰坡坡脚之间的排水沟一般采用60cm宽,40cm深的槽形,沟底应有不小于3‰的排水坡。
排水沟的形式视洞口的地形和洞门构造型式而定。
较多使用的是单向顺坡排水,把水引到洞门一侧以外的低洼山体处,或引到路堑侧沟中。
当地形不容许向一侧排水时,则可采用双向排水,把水引到端墙两侧,水从端墙后面沿预留的泄水孔流出墙外,俗称“龙咀”或“吊沟”。
铁路隧道明洞及洞门施工方案引言铁路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施工。
其中,明洞及洞门的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从明洞和洞门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套可行的施工方案。
明洞施工方案明洞是铁路隧道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整体结构和强度。
以下是一套健全的明洞施工方案:1. 首先进行地质勘探明洞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以确保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是否合适。
根据勘探结果,以及设计人员的要求,可以降低明洞的坡度和弧度等。
2. 创建安全的施工环境在明洞施工时,必须首先考虑工人的安全。
需要做好防雷、防水、防洪、通风排水等工作,保证施工环境安全可靠。
同时,施工现场应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设置安全警告标志,防止工人误操作,引发事故。
3.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础施工桩基础是明洞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础施工,保证明洞的整体结构和强度。
对于地层不稳定的区域,可以使用注浆桩等技术手段进行加固。
4. 采用爆破、掘进技术进行洞壁开挖在做好前期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明洞壁体施工。
一种常用的方式是采用爆破、掘进技术进行洞壁开挖。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5. 做好交通管理明洞施工是一个大型工程,需要对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的交通造成太大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车辆的进出问题,做好施工现场内部交通管理。
洞门施工方案洞门作为铁路隧道的重要部分,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下是一套可行的方案:1. 洞门的外形设计洞门的外形设计应该遵循铁路隧道的整体风格,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美观性等要求。
在设计洞门的外形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交通等目标客户的需求。
2. 洞门结构的设计洞门的结构设计需要保证其承重能力和耐久性。
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洞门的尺寸和形状。
同时,还需要根据洞门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隧道进洞及洞门段施工方案
洞口段施工包括洞外地表防排水、边仰坡开挖和防护、进洞和洞门施工。
洞口边仰坡开挖时应充足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洞口施工现场。
对隧道浅埋、偏压等地形、地质条件较差旳隧道洞口考虑预加固围岩后再开挖,视地质条件采用地表钢花管注浆等加固围岩,对边仰坡采用喷锚网等加固及防护措施,并根据详细围岩状况设置洞口Φ108 长管棚,Φ42超前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措施,以减少洞口边。
仰坡开挖和保证进洞安全。
⑴边仰坡开挖防护
在洞顶距仰坡5m 以外人工开挖并施作洞顶截水天沟,作好洞口地表防排水。
按照设计坡比人工配合挖掘机分层分段开挖,及时进行喷锚网加固、骨架护坡防护或浆砌片石护坡防护,保证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
随开挖随防护。
当洞口围岩稳定,具有一定旳覆盖厚度时,采用“无仰坡临界点”进洞。
施工中少刷边仰坡,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旳破坏和对洞口旳扰动,对开挖裸露旳部分采用骨架护坡防护或浆砌片石防护。
⑵进洞施工
隧道进洞采用管棚超前预支护进洞,详细作法如下:洞口开挖至起拱线,采用两拐型钢钢架紧贴仰坡放置,预埋管棚导向管,其环向间距及倾角同设计旳管棚环向间距及外插角,与仰坡锚杆焊接固定,浇注挂板混凝土固结,然后施做长管棚,形成洞室轮廓。
洞室开挖施工时采用短开挖,放小炮,及时支撑,以防坍塌。
洞口加强防排水,防止积水长时间浸泡墙脚和隧底,导致边墙围岩失稳。
⑶洞口施工
正洞施工工序调整到位后平行作业,尽量避开雨季完毕。
洞门混凝土与洞身衬砌用同级混凝土整体浇筑;洞口边仰坡与衬砌外缘相交处填塞密实。
隧道之隧道洞门形式
三、隧道洞门形式
1、洞门:隧道洞⼝⽤圬⼯砌筑并加以建筑装饰的⽀挡结构物。
它联系衬砌和路堑,是整个隧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隧道进出⼝的标志。
2、洞门结构:常由坡⾯稳定构造物、坡⾯截排⽔系统、碎落阻挡构件组成。
3、隧道常⽤的洞门分为:有墙洞门和⽆墙洞门两类。
4、⼏种洞门的形式:
(⼀)端墙式洞门端墙式洞门俗称⼀字式洞门,适⽤于⾃然⼭坡陡峻,岩质稳定的Ⅳ类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长使⽤的洞门形式。
(⼆)柱式洞门柱式洞门是从端墙式洞门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也是⼀种端墙形式的洞门。
(三)翼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是在端墙式洞门的两侧或⼀侧加设翼墙(挡墙)⽽成。
(四)台阶式洞门傍⼭隧道洞⼝,地⾯横坡较陡,为了适应地形,减少开挖,多采⽤台阶式洞门。
(五)环框式洞门当洞⼝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的排⽔要求时采⽤。
(六)削⽵式洞门当洞⼝为松散的堆积层时,通常应避免⼤刷仰、边坡。
⼀般宜采⽤接长明洞,恢复原地形地貌的办法。
此时,可采⽤削⽵式洞门。
(七)遮光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通常外伸很远。
遮光构造物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之分
(⼋)建筑物洞门结合洞⼝通风房、管理站的建筑物修建洞门,形式更加多样化,建筑物⼀般要体现当地民风、民俗或重要事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