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记录(1).doc
- 格式:doc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患者护理记录科室内分泌科病房42 床号18 住院号1064一、首次护理记录2016-2-28 9am患者,男性,62岁,主因“糖尿病”,门诊以“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2月28日9时收入病房。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视物模糊,无间歇性跛行,伴逐渐消瘦,诊断糖尿病,先后予格列齐特、唐力降糖。
患者近期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2001年有心肌梗死病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平素服阿司匹林。
身体评估:身高173cm ,体重58.5 Kg ,BMI 22.95Kg/m2,无特殊体型,无特殊面容。
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无紫纹,无溃疡,无痛风结石。
辅助检查:T:36.0℃,P: 118次/分,R:20次/分,Bp: 120/80mmHg,Wt:58.5Kg,H: 173cm;二、主要护理措施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抵于机体需要量一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2.疾病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足),与高血糖,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
4.潜在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感染及各种应激反应有关;②底血糖,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1.患者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2.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运动,药物或者胰岛素的注射,主动定时复查。
3.尽可能不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4.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如发生酮症酸中毒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会足部护理的方法,保持皮肤完整性。
三、日常护理记录2016-2-28 2pm根据病人的理想体重及活动量,参照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营养师共同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讲解合理饮食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嘱病员按时、按量进餐。
嘱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量。
医院糖尿病病人护理单据病人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男/女病历号:XXXXXX入院日期:20XX年X月X日诊断: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饮食:控制饮食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建议每天定时定量摄入饮食,避免过饥过饱运动:鼓励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药物治疗:按医嘱规律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监测: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记录在病历上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发症:定期进行视力、肾功能、血压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特殊注意事项:1. 避免饮酒及吸烟2.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3. 如有伤口或感染需及时就医4. 注意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5. 定期复诊,持续控制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较强,需医护人员定期进行指导与耐心答疑,协助病人良好的管理疾病状况。
医护人员签名:__________日期:20XX年X月X日在医院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监测血糖、学会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等。
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在饮食上,病人需要按照医嘱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营养均衡,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稳定血糖。
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与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在运动方面,医护人员需要鼓励病人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等,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对于药物治疗,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讲解病人的用药原理、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问题,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综上所述,糖尿病病人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护理病历书写范文英文回答:As a nurse, documenting a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providing proper care. When it comes to diabetes, there are specific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included in the nursing documentation. Here is an example of how a nursing medical record for a patient with diabetes could be written:Subjective Assessment:The patient, Mr. Smith, complains of increased thirst, frequent urination, and unexplained weight loss over the past few weeks. He also mentions feeling fatigued and experiencing blurred vision occasionally. Mr. Smith reports a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with his father and two siblings being diagnosed with the condition.Objective Assessment:Upon physical examination, Mr. Smith's blood pressure is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but his weight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BMI. His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re elevated, indicating hyperglycemia. Thepatient's feet show no signs of neuropathy or ulcers. Additionally, his skin appears dry, and he has a body mass index (BMI) of 28.Assessment:Based o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it is likely that Mr. Smith is experiencing symptoms related to diabetes. Th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further supports this conclusion.Plan:1. Educate the patient on diabetes management,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sugar monitoring,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diet and exercise.2. Collaborate with the dietitian to create a personalized meal plan for Mr. Smith that promotes blood sugar control and weight management.3. Schedule a follow-up appointment to monitor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plan.4. Provide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r the patient tojoin a diabetes support group or attend educational sessions to enhance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Evaluation:During the follow-up appointment, Mr. Smith's blood glucose levels have improved, and he reports better adherence to the recommende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He has also joined a diabetes support group and finds it helpful to share experiences and learn from others in similar situations.中文回答:作为一名护士,记录患者的病史是提供适当护理的重要一环。
护理记录糖尿病酮症
时间:2021年11月10日 08:00
患者情况描述:本次护理对象为65岁女性,因糖尿病酮症入
院治疗。
患者情况稳定,精神状况尚可,无特殊不适。
患者主诉口渴、尿频、乏力,并伴有呼吸深快、口干、恶心等症状。
护理措施及观察: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护理评估,监测血糖、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确保病情稳定。
给予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并注意监测尿量、尿糖和血酮体。
定时监测血糖、电解质、尿常规等检查指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理效果评价:经过连续24小时的护理观察和治疗,患者的
症状有所缓解,血糖、血酮体等指标逐渐趋于正常范围。
患者精神状态好转,饮食进食情况良好,尿量正常。
继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保持密切监测。
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继续给予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糖及血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时间:2021年11月11日 08:00
备注:患者血糖、血酮体指标继续稳定,症状明显改善。
继续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治疗和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糖尿病(血糖)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板供参考)
背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护理。
护理记录单是记录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记录单样板
请参考以下糖尿病(血糖)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板,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使用说明
1. 日期栏:填写测量血糖的日期。
2. 测量时间栏:填写测量血糖的具体时间,如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等。
3. 血糖值栏:填写测量得到的血糖值,单位为毫摩尔/升。
4. 使用的血糖仪器栏:填写使用的血糖仪器型号。
5. 药物使用情况栏:填写使用的药物情况,如胰岛素、口服药
物等。
6. 运动情况栏:填写患者的运动情况,如正常、锻炼30分钟等。
7. 备注栏:填写需要额外记录的信息。
注意事项
1. 在填写护理记录单时,请确保准确记录每次测量的日期、时
间和血糖值。
2. 如有使用药物或进行运动,请在相应栏目中填写相关信息。
3.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加或调整护理记录单中的项目。
4. 请妥善保存每份护理记录单,并及时整理归档。
以上是糖尿病(血糖)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板供参考,祝您工作顺利!。
糖尿病患者护理常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
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除糖类外,尚有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一) 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 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只要血糖控制良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及长寿。
(2) 遵医瞩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量等限定每日总热量,并固定食物成分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不超过30%注意定时、定量,尽量避免进食甜食(低血糖症状时除外)。
注意粗细粮的搭配及副食、荤索的搭配,鼓励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魔芋和荞麦等。
在保持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食品交换成分原则进行等量食品交換,尽量供给患者营养全面的膳食。
(3) 胰岛素应用时根据起效时间在饭前5~30分钟皮下注射,注意药量准确,无菌操作,并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引起皮下脂肪硬化。
(4) 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应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在进餐时或餐后30分钟~1小时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服。
(5) 每天定时监测手指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6) 做好足部的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的发生,患者每日用温水足浴,水温不能过热(<37 º),并检查双足避免糖尿病神经末梢病变性感觉减退引起的烫伤,指甲长短适宜,鞋子宽松。
(7) 做好皮肤和会阴护理,患者皮肤干燥发痒时,避免粗暴搔抓,防止皮肤破溃感染。
女性患者做好会阴部的清洁,预防泌尿系统和会阴部的感染。
(8) 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及时嘱患者吃东西或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40~60ml。
糖尿病护理个案护理模板
病人背景:
病人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 60岁
职业: 退休教师
诊断: 糖尿病
入院日期: 2021年5月1日
病人病史:
张三于10年前被确诊患有糖尿病,目前控制较为不当,血糖
偏高,出现疲劳、多饮、多尿的症状。
最近一次体检发现血糖达到了15mmol/L,因此被建议住院治疗和调整药物。
护理计划:
1. 监测血糖: 每天定时监测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睡前
血糖,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 饮食护理: 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病人的糖分摄入,避
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
3. 运动指导: 引导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血糖消耗和代谢。
4. 药物管理: 按时按量给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确保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5. 定期随访: 定期对病人进行复诊和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并调
整护理计划。
护理效果:
经过两周的系统护理,张三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稳定在4-
8mmol/L的正常范围内,症状明显缓解。
病人也树立了健康管理的意识,积极配合护理计划,遵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
糖尿病护理会诊记录范文日期:2022年X月X日地点:XX医院内分泌科参与人员: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患者及家属一、患者情况1.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张先生年龄:52岁性别:男籍贯:广东省深圳市2. 病情描述患者于一个月前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
为进一步诊治,患者来到我院内分泌科。
目前,患者空腹血糖在7.0-8.0mmol/L之间,餐后血糖在10.0-12.0mmol/L之间,伴有轻微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
3. 既往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高脂血症病史3年,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4. 家族史患者父亲有糖尿病史,母亲有高血压史。
二、护理评估1. 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目前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但血糖控制不稳定。
需要评估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技巧、饮食控制情况以及血糖监测频率。
2.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患者存在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需评估患者眼底状况,制定相应的眼部护理措施。
此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需关注患者的心血管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生活护理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睡眠等,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
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护理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折磨,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会诊意见1. 内分泌科医生(1)调整胰岛素剂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加强患者的教育,使其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2. 糖尿病专科护士(1)指导患者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巧,确保药物疗效。
(2)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3)教会患者及家属血糖监测方法,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 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注重营养搭配,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比例。
糖尿病病人个案护理血液内分泌肾科吴梅芳基本资料:科室:血液内分泌肾科床号:28住院号:389019 姓名:冯立洪性别:男年龄:58岁民族:汉族婚姻:已婚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入院时间: 2015-6-20 15:00入院介绍:对症宣教,住院须知(饮食、休息、卫生、探视、陪客、物资保管等等)入院原因:因“反复烦渴、多饮、多尿4年,再发10天”入院现病史:患者于4余年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消瘦,诉每天饮水2000ml,小便约每天5-6次,饮水后无烦渴症状无明显缓解,多次就诊我院,检测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上,考虑为2型糖尿病,长期服用口服降糖,具体不详,平素血糖偏高,烦渴,多饮,多尿症状反复发作,无恶心,无呕吐,无乏力,无视物模糊,无无头痛头晕,无肢体偏瘫,无意识神志变化,10余天前进食“西瓜”等水果后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四肢乏力。
于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急诊测血糖为≥33.3 mmol/l.急诊就2型糖尿病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来,精神差,胃纳夜眠差,排尿多,排便可,体重减轻5公斤。
既往史:无既往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承认有血吸虫病疫区接触史。
个人史:生于本地,否认烟酒嗜好。
婚育月经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6.6 °C 脉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6/70mmHg神清,胃纳夜眠差,面容萎黄,精神稍软,双侧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66次/分,律齐,心音清,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随机指末血糖≥33.3 mmol/l。
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疾病认识:概念:糖尿病是有多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除碳水化合物之外,尚有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个案护理记录一、患者基本信息1. 姓名:张三2. 性别:男3. 年龄:52岁4. 就诊时间:2022年8月1日5. 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二、病情概述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近期未规律监测血糖,饮食不规律,吸烟史20年,每日吸10支。
三、护理评估1. 视力状况:患者右眼视力0.2,左眼视力0.4,视野轻度缩小。
2. 眼底状况:双侧视网膜病变,以右眼为重,可见大片出血、渗出及纤维组织增生。
3. 全身状况:患者体型偏胖,皮肤色泽正常,血压140/90mmHg,心率75次/分,呼吸平稳。
四、护理计划1. 控制血糖:指导患者规律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2. 控制血压:给予患者降压药物,监测血压变化,保持血压稳定。
3. 戒烟:劝说患者戒烟,讲解吸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提高患者戒烟意愿。
4. 眼部护理:定期检查眼底,及时发现并处理眼底病变进展,给予眼部药物治疗。
5. 生活指导:教育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五、护理实施1. 8月1日-8月10日: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对其进行糖尿病及眼部护理知识教育,指导规律饮食、运动,监测血糖、血压。
2. 8月11日-8月31日: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计划执行,护士定期随访,调整护理方案。
六、护理效果1. 血糖控制: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水平稳定在7.0mmol/L以下。
2. 血压控制:患者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
3. 戒烟成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成功戒烟。
4. 眼底状况:患者眼底病变进展得到控制,视力有所提高。
七、护理总结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个案护理,我们认识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
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护理个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护理。
以下是一个糖尿病护理个案的例子:案例:王先生,55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
个案背景:- 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从10年前开始出现糖尿病症状,并经过检查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 他的体重超重,BMI(Body Mass Index)为28,血压稍高,高血脂。
- 目前正在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控制。
护理目标:1. 控制血糖水平,使其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2. 控制体重,减轻BMI,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3. 管理高血压和高血脂相关问题,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1. 饮食管理:- 协助王先生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包括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限制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肪摄入量。
- 教育王先生如何正确计量食物和控制饮食,建议定期就餐时间和适量零食。
- 强调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新鲜蔬菜和水果。
2. 运动计划:- 根据王先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如每天散步30分钟,每周进行有氧运动3次。
- 强调运动对血糖的控制作用,帮助王先生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
3. 药物管理:- 提醒王先生按时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监测血糖水平,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 强调服药的规范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如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4. 监测和记录:- 教育王先生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结果。
- 鼓励王先生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其他相关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 分析和解读记录数据,确保糖尿病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5. 教育和支持:- 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技巧,如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巧等。
- 鼓励王先生加入糖尿病管理支持小组或参加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 与王先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以上是一个糖尿病护理个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护理计划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定制。
与医疗团队的合作和持续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成功管理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糖尿病病足护理记录描述患者王先生,男性,70岁,病史6年,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本次住院护理目的为治疗左脚糖尿病足并做足部伤口清创护理。
护理过程:1. 输液治疗: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保持患者体内水分平衡。
2.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葡萄糖调节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
3. 足部伤口清创:对患者左脚足部溃烂伤口进行局部冲洗、清创,定时更换敷料,控制感染。
4.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配合医生制定的合理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膳食营养均衡。
5. 个人护理:协助患者进行病足部位的清洁、按摩和维护,保持足部皮肤干燥清洁。
护理效果:经过持续的护理,患者左脚糖尿病足伤口得到了有效的清创和处理,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患者病情稳定。
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备注:患者糖尿病病足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足部伤口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教育,帮助患者自觉进行足部护理,预防病情恶化。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足部情况,包括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溃疡、疼痛以及有无水肿等情况。
同时,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紧或过松的鞋袜,减少与皮肤摩擦的可能。
另外,要引导患者适当锻炼,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监管,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限制高糖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同时控制盐分的摄入,有助于控制糖尿病及病足情况。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进行足部护理,并进行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和检查,保持足部皮肤的健康状态,避免糖尿病足病情的恶化。
总之,在糖尿病病足护理中,重点是控制血糖水平,进行足部伤口处理和预防,同时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全面的护理和监管,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足的发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糖尿病患者护理计划实施记录糖尿病患者护理计划实施记录一、护理计划制定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病情控制不当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神经病变等。
因此,正确管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护理计划制定的对象为一位60岁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患者于3个月前被诊断为糖尿病,目前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但病情控制不良。
患者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
二、护理目标1. 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帮助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
3. 教育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的方法,帮助患者管理糖尿病。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水平(1) 注射胰岛素: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使用方案。
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饮食控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
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配合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辅助控制血糖水平。
2.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1) 制定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医学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鼓励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限制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每天散步、跑步、做瑜伽等。
提醒患者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3. 教育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的方法(1) 胰岛素注射: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步骤,包括皮下注射的位置选择、注射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药物的保存和储存方法等。
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
(2) 血糖监测:教育患者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的方法,包括清洁手部、取血样、使用血糖仪进行检测、记录结果等。
护理记录
科室内分泌科病房42 床号18 住院号1064
一、首次护理记录
2016-2-28 9am
患者,男性,62岁,主因“糖尿病”,门诊以“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2月28日9时收入病房。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视物模糊,无间歇性跛行,伴逐渐消瘦,诊断糖尿病,先后予格列齐特、唐力降糖。
患者近期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2001年有心肌梗死病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平素服阿司匹林。
身体评估:身高173cm ,体重58.5 Kg ,BMI 22.95Kg/m2,无特殊体型,无特殊面容。
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无紫纹,无溃疡,无痛风结石。
辅助检查:T:36.0℃,P:11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Wt:58.5Kg, H:173cm;
二、主要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抵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2.疾病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足),与高血糖,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
4.潜在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感染及各种应激反应有关;②底血糖,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2.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运动,药物或者胰岛素的注射,主动定时复查。
3.尽可能不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4.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如发生酮症酸中毒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会足部护理的方法,保持皮肤完整性。
三、日常护理记录
2016-2-28 2pm
根据病人的理想体重及活动量,参照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营养师共同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讲解合理饮食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嘱病员按时、按量进餐。
嘱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量。
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
病员住院期间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缓解,血糖逐渐降至正常。
2016-2-29 2pm
说明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药物治疗与疾病康复的关系。
讲解尿糖、血糖监测的
意义及自行监测的方法。
讲解应用胰岛素等药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配合。
指导病人怎样预防和紧急处理低血糖。
病员及家属能描述糖尿病的症状及一般治疗方案。
2006-3-1 2pm
如病员出现尿酮体阳性,血糖升高,血PH值下降,电解质紊乱,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证液体及胰岛素的及时、准确的应用,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密切观察病人的凝血指标。
遵医嘱及时留取标本送检,预防感染。
未发生酮症酸中毒,无出现低血糖症状,没有出现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
症状已控制,今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