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眼内炎玻璃体内注射(2013-07-20 15:03:40)转载▼分类:眼科标签:读书笔记二、局部给药的药物配备方法1.选用万古霉素(每瓶0.5g)、头孢他啶(每瓶1 g)。
2.溶解:从50 ml的生理盐水瓶中吸取5ml用于溶解药物,得到溶解原液。
(0.5g+生理盐水5ml)3.稀释:用余下的45 ml生理盐水稀释5 ml溶解原液(稀释10倍),得到溶解稀释液,浓度为万古霉素(10g/L)、头孢他啶(20g/L)。
(45ML+0.5g+生理盐水5ml)4.应用方式:得到的溶解稀释液将用于不同的治疗方案:(1)分别吸人1ml注射器中,各O.1 ml玻璃体内注射;(2)分别吸入1ml注射器中,各1 ml加入500ml眼用平衡盐液或其他眼用灌注液中,行前房灌洗、玻璃体内灌流。
高浓度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混合,溶解液会出现混浊,但在上述各种溶解稀释浓度下,该两种药物混合不会出现混浊。
以上摘自《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专家治疗共识2010版》0.9ml)注射时最好常规消毒铺巾从角巩缘后4mm处垂直进针,避开血管进针,从瞳孔中观察针尖位置,避免损伤晶体及眼球壁,先抽出玻璃体腔中的脓液,然后换上万古霉素的注射器(针头不换),注入万古霉素。
必要时48~72小时后可重复注射。
注意事项:注意眼压及勿损伤无关组织,防止出血。
万古霉素1mg/0.1ml复达欣(头孢他啶)1-2mg/0.1ml两性霉素10微克/0.1ml阿米卡星0.4mg/0.1ml (国外推荐用,但国内现在认为属氨基糖甙类有黄斑毒性,报道有引起黄斑坏死的案例,已禁用眼内注射)感染控制可注射地塞米松400微克/0.08ml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服内炎治疗方案(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玻璃体腔注药术护理注意事项
一.玻璃体腔注药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就是往眼睛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二.玻璃体腔注药术前准备
1、术前1-3天频繁抗生素滴眼液滴眼预防感染,同时完善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2、注射前1天需行泪道冲洗,若有脓性分泌物、眼表炎症应暂缓注药,避免感染。
3、注射当天散瞳,标记注射眼别,术中严格消毒、无菌操作。
三.术后护理
1、术后休息2小时,勿剧烈活动。
2、术后1-3天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
3、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周,避免污水入眼。
四.术后常见情况
1、注药术后眼前立即出现的絮状漂浮物,可能是药物在玻璃体腔内飘动引起,通常1周内消失。
2、术后可能眼白发红,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1-2周左右吸收。
3、术后如有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视力下降、眼前漂浮物增加等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
4、有些患者一般不是“一针见效”,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推荐的方案是3+PRN,即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之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注射。
门诊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流程1.病人到达眼科门诊后,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初步的检查。
After the patient arrives at the ophthalm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the doctor will conduct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2.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病史和症状。
The doctor will ask about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symptoms.3.确认病人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手术。
Confirm that the patient needs intravitreal injection surgery.4.医生会向病人解释玻璃体腔注药手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The doctor will explain the procedure and precaution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surgery to the patient.5.手术室保持清洁,并且所有手术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The operating room is kept clean and all surgical equipment is ready.6.为了减轻病人的疼痛,医生会先给病人进行局部麻醉。
To relieve the patient's pain, the doctor will first give the patient local anesthesia.7.确保病人的眼部周围已经做好消毒。
Ensure that the patient's eye area has been disinfected.8.医生会使用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The doctor will use sterilized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the operation.9.在显微镜下,医生将玻璃体腔注射器导入病人的眼部。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到玻璃体腔内来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达到眼球深层组织,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疗效。
玻璃体腔注药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黄斑疾病以及其他眼部疾病。
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准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视力测试等。
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等情况。
2.麻醉:术前医生会对眼部进行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
麻醉后,患者会感到眼部局部麻木,不会感到疼痛。
3.注药: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到玻璃体腔内。
一般情况下,需要穿透眼球的硬脑膜和玻璃体腔壁。
医生会在眼球后部进行注射,以避免损伤到正常结构。
4.结束手术:注药完成后,医生会移除注射器,并对眼部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眼压监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眼压,以防止发生眼内压力升高引发的并发症。
如果眼压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治疗。
2.防止感染:术后患者需要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的发生。
手术后一般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生素眼药水,并告知患者正确使用方法。
3.休息与注意眼部保护:术后患者应尽量减少视力负荷,避免长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等。
同时,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眼球受到不必要的震动和损伤。
4.规范用药: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使用药物,并按时复诊。
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疗效不佳,应及时告知医生。
5.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以了解治疗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玻璃体腔注药术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用药,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玻璃体注药术操作步骤
玻璃体注药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部疾病的手术操作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玻璃体注药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在手术前配合医生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提前禁食、停用抗凝药物等。
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眼部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2. 局麻: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药物,使眼部区域无痛感。
3. 消毒:医生会先用消毒药物清洗患者眼部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4. 眼球固定:为了稳定眼球,医生会使用特殊工具将患者的眼睑和眼球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
5. 透视导航:使用透视仪,医生会通过透视引导器将仪器插入到患者的眼内。
透视仪可帮助医生精准定位玻璃体腔。
6. 注入药物:一旦准确定位,医生会通过注射器将治疗药物缓慢地注入玻璃体腔。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7. 观察和处理:注药过程结束后,医生会观察玻璃体腔内的情况,确保药物均匀分布并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处理,如清除玻璃体内的血块等。
8. 息眼: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固定器和仪器取出,并告知患者适当的休息和护理事项。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揉搓眼睛等。
以上就是玻璃体注药术的操作步骤。
请注意,这仅为一般操作步骤的简要介绍,实际手术中还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专业医生的判断进行具体操作。
若需进行此类手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摘要】玻璃体积血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作为新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效果及并发症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着重于进一步探讨雷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积血、治疗效果、并发症、作用、影响、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指玻璃体内出血所引起的眼底改变。
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浮动物、闪光等。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观察、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术等。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通过对玻璃体积血的治疗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评估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并发症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临床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探索玻璃体积血治疗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多的改善和希望。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通常导致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
康柏西普是一种常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
本文旨在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BRVO中的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50例BRVO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45-75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
治疗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野检查。
治疗后,我们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检查患者的BCVA、眼底变化和OCT结果。
在治疗前,患者的平均BCVA为0.6(Snellen视力表),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静脉扩张、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出血。
OCT结果显示黄斑区域的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
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BCVA平均提高到0.8,眼底出血和水肿减轻,OCT结果显示中心凹厚度有所减少。
治疗后3个月,BCVA达到0.9,患者的眼底变化进一步改善,OCT结果显示黄斑区域几乎恢复正常。
治疗后6个月,BCVA保持在0.9以上,眼底和OCT结果保持稳定。
总体而言,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够有效改善BRVO患者的视力和眼底病变。
从本次观察结果来看,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眼底出血和水肿减轻。
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视力继续改善,眼底变化进一步改善,OCT结果显示黄斑区域接近正常。
治疗后6个月,视力保持在较高水平,眼底和OCT结果保持稳定。
然而,本研究并未进行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的比较研究,因此无法确定康柏西普在治疗BRVO中的绝对优势。
此外,本次观察的样本量相对较小,没有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因此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综上所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底病变。
然而,进一步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确定其在BRVO治疗中的相对优势,并评估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及操作要点英文回答:Intravitreal Injection Standard Protocol and Key Steps.Preoperative Preparation:Obtain informed consent from the patient.Conduct a thorough ocular examination to assess ocular health and suitability for injection.Administer topical anesthesia (e.g., proparacaine) to numb the ocular surface.Dilate the pupil using a mydriatic agent (e.g., phenylephrine).Injection Procedure:Position the patient comfortably and instruct them to gaze straight ahead.Apply a sterile drape to the peri-ocular area.Stabilize the globe using a speculum or forceps.Identify the injection site approximately 3.5 mm posterior to the limbus in the inferotemporal quadrant.Using a 27or 30-gauge needle attached to a tuberculin syringe, insert the needle perpendicularly into the vitreous cavity through the injection site.Advance the needle slowly and gently until resistance is felt.Inject the medication into the vitreous cavity over 1-2 seconds.Withdraw the needle slowly and steadily.Postoperative Care:Apply gentle pressure to the injection site to prevent vitreous leakage.Instruct the patient to rest and avoid strenuous activity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day.Prescribe topical antibiot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as necessary.Schedule follow-up examinations to monitor thepatient's progres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Key Steps for Safe Intravitreal Injection:Ensure proper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globe.Identify the correct injection site and insert the needle perpendicularly.Inject the medication slowly and steadily to avoid vitreous shearing.Withdraw the needle slowly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Monitor the patient closely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