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业务支付结算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934.00 KB
- 文档页数:18
【干货】银行九种结算方式: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银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信用证银行结算业务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的业务。
是指通过银行帐户的资金转移所实现收付的行为,即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收代付,从付款单位存款帐户划出款项,转入收款单位存款帐户,以此完成经济之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或资金的调拨。
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熟知9种银行结算方式。
一、银行汇票单位或个人,同城或异地,一个月,按实际金额付款,可背书,可转账也可支现,取消500元起点限制。
1、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又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款项的票据。
2、适用: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单位和个人均可以适用。
3、实务操作:某公司为取得银行汇票将20000元款项交与银行,并于数日后使用汇票购买商品取得发票价税共计金额11700元,之后将余额退还开户银行,则所做会计分录如下:(1)取得银行汇票时: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2)购买商品并取得发票时:借:物资采购1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11700(3)将余额退还开户银行时:借:银行存款83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8300二、商业汇票单位,同城或异地,提示后10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
商业汇票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1、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使用商业汇票必须要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
2、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商业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
3、分类:按承兑人划分,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4、特点:⑴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只适用于企业之间由于先发货后收款或双方约定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
商业银行的国际支付业务解析国际汇款与结算商业银行的国际支付业务解析——国际汇款与结算国际支付是商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主要包括国际汇款和结算。
国际汇款是指通过银行渠道将资金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结算是指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中,通过清算、结算等环节实现资金交换。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国际支付业务进行解析,介绍其流程和作用。
一、国际汇款国际汇款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项基本的国际支付服务。
它主要通过银行间的网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来完成。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国际汇款业务通常包含以下环节:1. 预约和申请:客户需要填写相关表格,提供汇款金额、收款人信息、目的地等,然后预约汇款时间并提交给银行。
2. 资金划转:银行收到客户汇款的申请后,便开始处理资金的划转。
这通常包括内部风险评估、核实汇款账户余额、判断交易是否合规,并执行资金划转操作。
3. 外汇兑换:如果汇款币种不同于收款币种,商业银行会进行外汇兑换服务。
银行会按实时汇率进行兑换,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
4. 目的地银行处理:一旦资金划转到目的地银行,商业银行会将汇款信息传递给目的地银行,并通知收款人领取汇款。
5. 收款人领取:收款人凭据有效身份证明到目的地银行办理汇款领取手续,并领取到账款项。
通过以上流程,国际汇款实现了资金的国际转移。
这对于跨国贸易、旅游消费、留学生费用支付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结算国际结算是商业银行为国际贸易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在国际贸易中,买方和卖方需要进行货款的结算。
商业银行通过提供结算服务,顺利完成资金交换。
国际结算以信用证的形式进行。
信用证是买方的银行发给卖方的银行,保证了支付货款的安全。
在信用证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进行以下步骤:1. 信用证开立:买方委托自己的银行开立信用证,并向卖方提供信用证的副本。
信用证中包含了相应的交易金额、货物规格、运输方式等信息。
2. 信用证通知:信用证开立后,买方的银行会通过国际银行间网络将信用证通知卖方的银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分为以下九大类: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支付结算类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一)结算工具。
结算业务借助的主要结算工具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1.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3.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二)结算方式,主要包括同城结算方式和异地结算方式。
1.汇款业务,是由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某收款人的一种结算业务。
汇款结算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2.托收业务,是指债权人或售货人为向外地债务人或购货人收取款项而向其开出汇票,并委托银行代为收取的一种结算方式。
3.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收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在指定地点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三)其他支付结算业务,包括利用现代支付系统实现的资金划拨、清算,利用银行内外部网络实现的转账等业务。
二、银行卡业务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业务的分类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依据清偿方式,银行卡业务可分为贷记卡业务、准贷记卡业务和借记卡业务。
借记卡可进一步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和储值卡。
(二)依据结算的币种不同,银行卡可分为人民币卡业务和外币卡业务。
(三)按使用对象不同,银行卡可以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
(四)按载体材料的不同,银行卡可以分为磁性卡和智能卡(IC卡)。
(五)按使用对象的信誉等级不同,银行卡可分为金卡和普通卡。
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与支付业务解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在国际业务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中,国际结算与支付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与支付业务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业务。
一、国际结算业务概述国际结算是指商业银行作为支付机构,按照委托或法律规定,依据国际结算方式,以货币或其他支付方式将款项从付款人转移到收款人账户的过程。
国际结算业务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商品进出口、国际投资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必经之路。
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支付手段: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为客户提供各种支付手段,如信用证、托收、电汇等,以便客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国际支付。
2. 结算服务:商业银行通过与境外银行的合作网络,为客户提供结算服务,将款项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至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并确保交易的安全、准确和及时性。
3. 资金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国际结算业务,帮助企业管理和优化跨境资金,包括资金归集、结售汇、资金投资等,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国际支付业务概述国际支付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将资金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支付至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
国际支付业务的主要方式包括电汇、信用证、托收和票据汇票等。
1. 电汇:电汇是一种快速、安全、可追溯的国际支付方式。
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网络或与其他国际银行的合作,将客户的资金从一个账户划转至另一个账户。
电汇业务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处理速度快、费用相对低廉,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
2. 信用证:信用证是商业银行按照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发出的一种付款保证。
商业银行在信用证中承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支付款项,从而确保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信用证业务常用于国际贸易中,特别是在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一定信任障碍的情况下。
3. 托收:托收是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接收来自国外出口商或购买商的一系列文件和物品,并依法在付款条件满足时将款项支付给出口商。
银⾏⽀付结算⽅式有哪些银⾏存款就是企业存放在银⾏或其他⾦融机构的货币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是独⽴核算的企业都必须在当地银⾏开设账户。
企业在银⾏开设账户以后,除按核定的限额保留库存现⾦外,超过限额的现⾦必须存⼊银⾏;除了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现⾦直接⽀付的款项外,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的⼀切货币收⽀业务,都必须通过银⾏存款账户进⾏结算。
银⾏结算⽅式的种类根据中国⼈民银⾏有关⽀付结算办法规定,⽬前企业发⽣的货币资⾦收付业务可采⽤以下⼏种结算⽅式,通过银⾏办理转帐结算。
(1)银⾏汇票银⾏汇票是汇款⼈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由出票银⾏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额⽆条件⽀付给收款⼈或持票⼈的票据,银⾏汇票具有使⽤灵活、票随⼈到、兑现性强等特点,适⽤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
采⽤银⾏汇票⽅式的,收款单位应根据银⾏退回的进账单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应在收到银⾏签发的银⾏汇票后,根据“银⾏汇票申请书(存根)”联编制付款凭证。
如有多余款项或因汇票超付款期等原因⽽退款时,应根据银⾏的多余款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
(2)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出票⼈签发的,委托付款⼈在指定⽇期⽆条件⽀付确定的⾦额给收款⼈或者持票⼈的票据。
按其承兑⼈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以外的付款⼈承兑,银⾏承兑汇票由承兑申请⼈提出申请,经银⾏审查同意承兑。
商业汇票的付款⼈为承兑⼈。
采⽤商业承兑汇票⽅式的,收款单位将要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连同填制的邮划或电划委托收款凭证,⼀并送交银⾏办理收款后,在收到银⾏的收账通知时,据以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收到银⾏的付款通知时,据以编制付款凭证。
采⽤商业承兑汇票⽅式的,收款单位将要到期的银⾏承兑汇票连同填制的邮划或电划委托收款凭证,⼀并送交银⾏办理转账,然后根据银⾏的收账通知,据以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收到银⾏的付款通知时,据以编制付款凭证。
收款单位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申请贴现时,应按规定填制贴现凭主,连同汇票⼀并送交银⾏,然后根据银⾏的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
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其收入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1、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由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
1) 结算工具:结算工具就是商业银行用于结算的各种票据。
目前可选择使用的票据结算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
主要的票据结算工具:(1)、银行汇票:由企业单位或个人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持往异地采购商品时办理结算或支配现金的票据。
(2)、商业汇票:由企业签发的一种票据,适用于企业单位先发货后收款或双方约定延期付款的商品交易。
(3)、银行本票: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转帐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可分为不定额本票和定额本票。
(4)、支票:由企业单位或个人签发的,委托其开户银行付款的票据,是我国传统的票据结算工具,可用于支取现金和转帐.2)结算方式:(1)同城结算方式:a。
支票结算商业银行最主要或大量的同城结算方式是支票结算.支票结算就是银行顾客根据其在银行的存款和透支限额开出支票,命令银行从其帐户中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从而实现资金调拨,了结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过程。
b。
帐单支票与划拨制度。
这是不用开支票,通过直接记帐而实现资金结算的方式.c。
直接贷记转帐和直接借记转帐. 这两种结算方式是在自动交换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交换所交换的是磁带而不是支票。
它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行送交的磁带进行处理,实现不同银行资金结算。
d。
票据交换所自动转帐系统。
这是一种进行同城同业资金调拨的系统。
参加这种系统的银行之间,所有同业拆借、外汇买卖、汇划款项等将有关数据输入到自动转帐系统的终端机,这样收款银行立即可以收到有关信息,交换所同时借记付款银行帐户,贷记收款银行帐户。
(2)异地结算方式:a。
汇款结算汇款结算(Remittance),是付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某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汇款结算又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b. 托收结算托收结算(Collection),是指债权人或售货人为向外地债务人或购货人收取款项而向其开出汇票,并委托银行代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
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支付结算是银行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它涉及到人民币的流转、交换和结算。
银行通过支付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支付、清算和结算的服务,从而保障了社会经济的运转和交易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的方式、支付结算的作用以及未来支付结算的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指令,通过资金转移和结算清算的方式,完成金融交易并规范交易行为的一种业务。
它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职能之一,通过提供资金的存储、转移和结算等服务,为客户的交易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
二、支付结算的方式1. 现金支付现金支付是指以纸币、硬币等现实形式实现支付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交易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但劣势在于存在安全隐患和资金流动的限制。
2. 银行转账银行转账是指通过银行机构进行资金转移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电子方式,将资金从一方的账户转移到另一方的账户,减少了现金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和不便。
银行转账可以分为单笔转账和批量转账两种形式,满足了不同客户的支付需求。
3. 电子支付电子支付是指通过电子通讯技术实现支付的方式,包括信用卡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电子支付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实现不同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发展,电子支付在支付结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支付结算的作用1. 促进行业发展支付结算作为金融服务的一环,为各类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促进了商业交易的发展。
它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2. 保障交易安全支付结算通过银行的安全系统和风险管理措施,保障了客户的交易安全。
银行对交易的即时监控和风险评估,能够提前识别和拦截异常交易,减少了欺诈和风险带来的损失。
3. 促进资金流动支付结算为资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流动通道,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特别是电子支付的发展,将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性进一步提升,推动了消费和投资的激增。
四、未来支付结算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支付结算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不承担风险,不构成商业银行或有债权/债务的业务。
此类业务为银行带来各种服务性收入,不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包括支付结算类、代理类、咨询类业务等,实际上就是狭义的中间业务包括的业务类型。
(二)我国银行业现行的分类方法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中间业务分类方法延续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的九分法。
1.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2.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是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的业务。
3.代理类中间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4.担保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5.承诺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
6.交易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指金融衍生业务。
7.基金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
8.咨询顾问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需要的服务活动。
9.其他类中间业务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