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78.70 KB
- 文档页数:52
统计报表的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1. 为确保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提交和存档流程,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二、适用范围1.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编制的统计报表,包括财务报表、经营报表、市场报表等。
三、制度内容1. 统计报表编制(1)各部门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统计报表格式和内容要求,及时准确地编制统计报表;(2)编制统计报表的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编制统计报表的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统计报表规定和要求。
2. 统计报表审核(1)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所属部门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审核人员应详细核对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和来源,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3)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统计报表提交(1)各部门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限,将编制完毕的统计报表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2)提交统计报表的人员应当附上相关的说明和解释,以便上级主管部门查阅;(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审阅并签字确认,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统计报表存档(1)公司财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统计报表档案管理制度,对每期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档;(2)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规定的存档期限和要求,保证统计报表的保存完整性和安全性;(3)对于重要的统计报表,应采取电子存档和纸质存档相结合的方式,以备查阅和审计需要。
四、制度执行1. 各部门应认真执行本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提交和存档;2. 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管理层将给予严肃处理,以确保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制度监督1. 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向公司管理层提出改进建议;2. 公司管理层应对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结果进行核查和评估,及时落实改进措施。
六、制度调整1.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本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2. 调整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应经过公司管理层的审议和批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十堰市环境保护局二○○六年十二月一、环境统计年报表填报要求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
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
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锅炉蒸吨”1及以“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数字保留1位小数,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其它一律按四舍五入取整数。
5、各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单位公章。
二、基层报表指标解释一、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环年基1-1表)【企业法人代码】法人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其所属二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
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填报法人代码。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企业法人代码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十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
【填报单位详细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公司绿化管理制度报表一、背景介绍为了积极营造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提升公司内外环境的整体品质,我公司决定制定绿化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绿化工作。
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公司绿化工作的管理,确保绿化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为员工提供一个清新、美丽的办公环境。
二、绿化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周边绿化、花草树木、草坪等绿地以及公共景观区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本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绿化工作。
三、绿化管理措施1. 绿化工作计划公司将每年制定绿化工作计划,包括绿化项目规划、种植物品种选择、绿化维护等内容。
计划需提前报批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
2. 绿化设施维护公司将定期检查维护绿化设施的情况,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景观效果美观。
同时,对于老化、病虫害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更换。
3. 生态保护公司在进行绿化工作时,要注重生态环保,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避免引入外来有害植物。
同时,要做好废弃植物的处理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绿化管理责任公司将绿化管理工作列入各部门的考核指标,确保各部门积极参与绿化工作,发挥各自的作用。
同时,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岗位,负责协调和监督绿化工作的执行情况。
5. 员工参与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绿化管理活动,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公司每年将组织绿色义工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丽的办公环境。
四、绿化管理效果经过公司绿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公司绿化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内部绿化景观得到了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
同时,公司的绿色形象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和好评。
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对绿化管理制度的执行,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力度,打造更加优美的绿化景观,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
以上报表内容为公司绿化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效果汇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执行并持续改进,共同建设美丽的公司环境。
2024年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统计报表是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管理决策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统计报表管理行为,提高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部门和人员。
三、报表编制责任1. 财务部门负责编制日常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2. 部门经理负责编制与其部门相关的报表,如销售报表、采购报表等。
3. 每个报表的编制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报表编制流程1. 收集数据:各部门收集与其相关的数据,并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格式提供给财务部门。
2. 数据审核:财务部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报表编制:在数据审核通过后,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编制各类报表,并将其保存到系统中。
4. 报表审核:报表编制完成后,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报表发布:审核通过的报表发布到相关部门,并提供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五、报表存档管理1. 报表存档:报表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存档,保存期限为5年。
2. 存档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和维护报表存档系统,并负责对存档文件进行管理和归档。
3. 存档查阅:存档的报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阅,但必须遵循相关的查阅流程和规定。
六、报表变更管理1. 报表变更:如需要对报表进行调整或修改,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审批,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2. 变更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对报表变更进行审核,并将其记录到报表变更文件中。
3. 变更通知:报表变更完成后,财务部门负责将相应的变更信息通知相关部门。
七、违规处理1. 如果发现任何违反统计报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 对于故意提供虚假数据或篡改统计报表的行为,将会给予严肃处理,并报相关机关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审批。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确保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规范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管理流程,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质量监督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二、应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管理。
三、主要内容:1. 编制:所有部门在每月底前,根据公司要求进行统计报表的编制。
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统计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核:统计报表的编制完成后,应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和一致性等。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编制人员进行沟通和调整。
3. 发布:经审核通过的统计报表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上级部门或公司统计部门。
同时,应将相关报表在公司内部进行适当的宣传和通知,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使用报表。
4. 管理:公司统计部门负责对统计报表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统计报表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
统计报表的存档和备份工作也由统计部门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
四、责任和权力: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统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公司统计部门负责对统计报表进行管理和监督,及时处理报表中的问题和疑问。
3. 公司领导有权对统计报表进行审阅和调整,确保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和处理。
对于重大违规行为将视情节严重性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同时,对由于违规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求相应的赔偿。
六、附则:本制度由公司统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生效。
以上为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具体实施细节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管理,提高数据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及部门内对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的收集、整理、管理、使用和报告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原始记录:指各类数据的初始收集记录或生成的源数据。
2. 统计台帐:指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和统计,并形成台帐记录。
3. 统计报表:指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和汇报,并形成报表。
第二章原始记录管理第四条对于重要的原始记录,单位和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并将其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考评。
第五条原始记录的收集应符合以下原则:1. 确保原始记录完整、准确、真实和及时。
2. 对于需要保存的原始记录,应采取合理的存储和保护措施,防止遗失和损坏。
3. 对于不需要保存的原始记录,应及时进行销毁,确保不被他人获取和使用。
第六条对于原始记录的整理和分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 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流程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统一性和标准化。
2. 对于不同类型的原始记录,应采用相应的分类方法和标准,确保易于管理和使用。
3. 对于需要进行索引和检索的原始记录,应建立相应的索引和检索系统,方便查询和使用。
第七条组织和部门应加强对原始记录的监督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1. 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原始记录,应进行特别审查和审核,确保保密和安全。
2. 对于存在疑点和矛盾的原始记录,应及时调查核实,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统计台帐管理第八条统计台帐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 按照统一的统计规范和要求进行台帐编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对于涉及机密和敏感信息的统计台帐,应进行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不被他人获取和使用。
3. 统计台帐应设立专人负责,确保台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统计报表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统计报表资料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效率,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统计报表资料的管理工作。
三、统计报表资料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合法、规范、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统计报表资料的范围和分类一、统计报表资料包括公司内部各类统计报表、数据报告、调研报告等各类统计数据资料。
二、统计报表资料根据不同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内部报表、外部报表、日常报表等分类。
三、每类统计报表资料均应有详细的分类、编号和存储方式。
第三章统计报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各部门应当将相关统计报表资料整理归档,并及时更新数据。
二、统计报表资料的收集应当尽量做到全面、准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对于重要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当建立定期更新的制度,以保证其有效性和时效性。
第四章统计报表资料的存储和保护一、统计报表资料应当按照保密等级进行分类存储,对于机密级别的资料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保护。
二、统计报表资料的存储设备应该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三、对于统计报表资料的访问权限应当明确规定,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
第五章统计报表资料的利用和共享一、各部门在使用统计报表资料时应当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不得私自篡改或传播。
二、对于公司内部需要共享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当建立明确的共享机制,保障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三、统计报表资料的利用应当尊重数据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第六章统计报表资料的处置和销毁一、对于已经失效或无用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二、对于需要销毁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销毁,保证数据的彻底清除。
三、统计报表资料的销毁过程中应当留下相关的记录和备份,以便未来的申诉和监督。
第七章统计报表资料管理的监督和评估一、公司应当建立统计报表资料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备案2017年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5)三、综合年报表 (7)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 8 -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 9 -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 10 -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 11 -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12 -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 13 -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 15 -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 16 -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 17 -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 18 -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 19 -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 20 - 四、基层年报表 . (21)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树立公司良好的环境保护形象,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环境保护责任与目标第二条公司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公司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并确定公司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目标。
第三章环境保护组织机构第三条公司设立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测。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第四条公司在进行新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审批。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报告第五条公司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污染源进行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
第六章减排与清洁生产第六条公司将采取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的排放,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废物管理与处置第七条公司将建立规范的废物管理与处置流程,确保废物的安全储存、运输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八章节能与资源合理利用第八条公司将制定节能方案,推行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九章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第九条公司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对环境事故的监测和处置能力。
第十章培训与宣传第十条公司将开展环境保护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章奖惩措施第十一条公司将建立奖惩制度,对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二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公司将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三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对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以上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公司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例(2)1、目的明确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内容,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为了规范统计报表的编制、报送和管理流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分析和报告。
2. 依据:《信息管理制度》、《统计制度》等相关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项目组和岗位人员进行统计数据的编制、报送和管理。
三、编制和报送程序1. 统计报表的编制:a. 统计报表的编制主要由各部门负责,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按照规定格式填写。
b. 统计报表的编制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报表内容和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2. 统计报表的审核:a. 统计报表编制完成后,需要由负责人对报表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b. 审核人员应对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和比对,发现问题及时与编制人员进行沟通和修改。
3. 统计报表的报送:a. 统计报表完成审核后,请编制人员将报表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渠道进行报送。
b. 报送渠道主要有邮件、文件、会议等,需要保证报表及时送达相关部门和人员。
四、统计报表的管理1. 统计报表的存档:a. 统计报表的存档主要负责人员应根据规定的存档要求和周期将报表进行归档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b. 存档的报表需要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方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2. 统计报表的分发和使用:a. 完成存档后,需要及时将统计报表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使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b. 分发的报表需要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核对报表的使用情况和数据反馈。
3. 统计报表的保密:a. 统计报表中的数据属于公司的重要资料,需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向外界公开。
b. 统计报表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需要采取安全措施和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五、责任和监督1.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统计报表编制、审核和报送情况负责,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承担责任。
2. 监督部门和质控人员应对统计报表的编制流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把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公司绿化管理制度报表一、制度目的公司绿化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公司内部绿化工作,提高公司整体形象和员工福利,促进环保事业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员工,包括公司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停车区域等各个绿化区域。
三、责任部门1. 公司总经理:负责绿化管理制度的全面领导和监督。
2. 绿化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绿化管理工作,包括绿化设计、植物选择、养护等。
3.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绿化工作的推进和监督。
四、具体要求1. 绿化设计:公司各区域绿化设计应符合环保理念和美化要求,植物选择应考虑四季变化和栽种环境。
2. 植物养护:定期对公司各绿化区域进行除草、浇水、修剪等养护工作,确保植物生长健康。
3. 绿化设施:绿化设施的选用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
4. 垃圾处理:公司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处理制度,确保绿化区域的清洁整洁。
5. 节水节电:公司应推行节水节电政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减少浪费。
6. 绿化活动:定期组织员工参与绿化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共同维护公司绿色生态环境。
五、考核制度公司将建立绿化管理考核制度,根据各部门绿化情况进行评定,并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绿化工作。
六、改进措施1. 定期开展绿化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2. 加强与专业绿化公司的合作,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
3. 定期对绿化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司绿化管理水平。
七、总结公司绿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绿化管理工作,共同建设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
统计报表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统计报表是组织和管理企业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了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统计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使用,确保报表的高质量和有效使用。
二、编制报表的责任1. 报表编制责任人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编制的报表准确、完整、可靠。
2. 报表编制责任人应当定期更新数据,并及时反馈数据异常情况。
3. 报表编制责任人应当保护报表的机密性,严禁泄露报表内容。
三、报表的审核与公布1. 报表的审核应当由专门的审核人进行,审核人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2. 审核人应当检查报表的数据准确性和合理性,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正。
3. 审核人应当将审核意见填写在相应的审核记录中,并及时向报表编制责任人反馈。
四、报表的发布与使用1. 报表发布应当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确保报表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 报表的使用应当明确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不得超越授权范围使用报表。
3. 报表的使用人应当妥善保管报表资料,不得随意复制、传播或泄露报表内容。
五、报表的修订和归档1. 报表的修订应当经过合规审批程序,并及时进行修订记录和版本控制。
2. 修订后的报表应当进行重新编制、审核和发布,确保修订后的报表准确无误。
3. 报表的归档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确保报表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六、报表的监督和评估1. 报表的监督应当定期开展,确保报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 监督人应当检查报表的编制、审核、发布和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报表的评估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评估人应当对报表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评估。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记过、降职或解聘等处理措施。
2. 对于故意造假、篡改报表等严重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体员工。
2. 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附件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1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本报表制度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5 -(一)综合年报表................................................... - 5 -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 6 - 各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7 - 各地区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1 - 各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5 - 各地区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7 - 各地区钢铁冶炼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18 - 各地区制浆及造纸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0 - 各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22 - 各地区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4 - 各地区农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25 - 各地区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7 - 各地区县(市、区、旗)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 - 28 - 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源基本情况........................................ - 29 - 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 - 31 - 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情况............................................ - 32 - 各地区垃圾处理情况................................................ - 34 - 各地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况............................ - 36 - 各地区环境管理情况................................................ - 38 - (二)基层年报表.................................................. - 42 -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3 - 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7 - 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49 - 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1 - 制浆及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3 -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 - 54 -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55 -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56 - 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运行情况...................................... - 58 -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运行情况...................... - 61 - (三)基层定期报表................................................ - 64 -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 65 -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 67 - - 69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排放统计报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排放统计报表管理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公司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排放统计报表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三、报表内容1.公司排放统计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1)排放源相关信息:包括排放源名称、排放源类型、排放源所在位置等;(2)排放物质种类和排放量:包括排放物质种类、排放物质浓度、排放物质排放量等;(3)排放监测记录:包括排放监测设备名称、监测数据记录、监测结果等;(4)排放治理措施:包括排放治理设备名称、治理效果、维护情况等。
2.公司排放统计报表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填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报表填写1.公司排放统计报表由相关部门负责填写,仔细核对数据准确性后进行报送。
2.填写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数据填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填写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填写报表内容,不得私自修改或篡改报表数据。
4.填写人员应及时更新排放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报表审查1.公司内设立专门的审核部门,对排放统计报表进行审核审查。
2.审核部门应对报表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审核部门应及时发现并纠正报表中的错误和不符合要求之处,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报表管理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报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报表的统一管理和保密性。
2. 报表应按照一定的文件命名规范进行存档管理,确保报表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3. 报表的备份和归档工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七、报表上报1. 公司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上报排放统计报表,向相关部门汇报公司的排放情况。
2. 报表上报应按照相关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报表上报前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和确认,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八、责任追究1. 对于报表填写中存在的错误和不符合要求之处,相关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XXXXX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公司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使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采用如下定义:清洁生产:是指通过不断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第二章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第四条管理组织(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应设置公司和部门、车间二级环保管理体系,公司层面设置环保管理机构,车间层面须设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
各级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环保职能、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三)各协作单位,应对应公司管理制度建立自己的环保管理办法.第五条职责分工(一)环境保护部1.负责编制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环保规划,并监督实施;2.负责总量污染统计、减排与核算;3.负责对各类环保统计报表的审核、建档工作;4。
负责制定环保专业宣传、培训计划并实施,污染治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5.负责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重点环措项目实施情况、危废处置等方面的合规性监督检查和环保审计,并考核;6.负责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7.负责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8.负责指导各单位环保管理工作。
(二)车间环保管理部门1.负责办理本部门、车间的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和环保;3.负责审查本车间环保费用预算、环措项目实施、对所辖部门、车间管理与考核;4。
参加公司级环保培训教育、组织车间内部环保培训教育;5.负责监督管理各自的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各自的排污口及在线监测管理,在线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环保局季度考核监测;6。
负责一般环境污染责任事件的调查与处理;7. 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到本车间的执法检查及调研、处理本车间相关的政府事务。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备案2017年2月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 5 -三、综合年报表- 7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 8 -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 9 -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 10 -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 11 -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12 -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 13 -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 15 -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 16 -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 17 -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 18 -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 19 -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 20 - 四、基层年报表- 21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 22 -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 23 -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 24 -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 25 -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26 -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 27 -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 29 -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 30 -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 31 -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 32 -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 33 -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 34 - 五、指标解释- 35 -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反映环保系统环境管理主要工作进展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环境统计管理办法》等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派出机构数据由派出部门统一填报。
(三)调查内容本报表制度的调查内容包括:环保机构、环境信访、环境法制、环境科技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辐射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和环境应急情况。
(四)调查方法环境保护部门发表填报并逐级汇总上报。
(五)报告期及报送时间《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综108表、基108表)每季度报送。
报告期分别为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
统计调查单位在每个季度第1个月的前8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上报。
除《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外,其他报表年报每年度报送。
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至12月。
报送时间为次年的4月10日前。
(六)报送内容及方式本报表制度中综表来源于对应的基表数据汇总,各地区综表、基表等统计文本资料用邮寄的方式报送。
(七)报送要求本报表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代码,各填报单位和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贯彻执行。
(八)统计资料公布及数据共享本报表制度综合数据可在本系统内共享使用。
(九)组织实施环境保护部各相关业务司局负责本部门统计报表的部署和实施。
(十)指标填报要求本报表制度具体填报要求如下:二、报表目录(一)综合报表(二)基层报表三、综合年报表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表号:综10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综10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综103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表号:综104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表号:综105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表号:综10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表号:综10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表号:综108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表号:综109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综110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综11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表号:综11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四、基层年报表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表号:基10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基10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基103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表号:基104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表号:基105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表号:基106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注:指标间关系:1=2+3+5,3≥4,6=7+8+10,8≥9,10≥11,13=14+15,16≥17,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0+41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表号:基107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比例=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数/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总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比例=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数/其他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工业集聚区数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总数;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其他工业集聚比例=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装置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数/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其他工业集聚区总数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表号:基108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表号:基109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基110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表号:基111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注:指标间关系:13≥14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表号:基112表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备案机关:行政区划代码:□□□□□□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7〕85号五、指标解释1.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基101表)环保系统机构数/人数指环保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