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通服-山东省胶东调水自动化调度系统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348.92 KB
- 文档页数:2
胶东调水工程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作者:杨静灵王好芳傅川赵然杭张锴慧张烨郑英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05期摘要: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胶东地区的发展,水资源优化调度作为缓解用水危机的重要手段,依托胶东调水工程进行跨流域水资源调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潍坊、青岛、烟台和威海为研究区域、2014年为基准年、2020年和2025年为规划水平年,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区域总缺水量最小为调度目标,考虑输水能力、分水口设计能力、水量平衡、最小供水量等约束条件,应用MATLAB软件建立调度模型并求解,对所得方案进一步优化。
结果表明:优化调度后不同规划水平年4地市总缺水率显著下降,50%、75%和95%保证率下,2020年分别下降了15.35%、15.75%和16.85%,2025年分别下降了13.27%、13.26%和14.19%。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调度;MATLAB软件;胶东调水工程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5.013水资源优化调度是协调各类用水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1],跨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胶东地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该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口基数大、需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胶东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胶东地区进行水资源优化调度势在必行。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包括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2],可有效缓解胶东乃至山东省的水资源紧缺局面。
国际上对于水资源的优化调度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Masse提出的水库优化调度[3],50年代中期在优化调度中得到广泛运用。
我国对水资源调度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谭维炎等[4]将优化调度思想运用于水库调度。
胶东调水工程水量分配方案一、项目背景胶东调水工程是为了解决胶东平原地下水超采和地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建设的。
该工程引水源自鲁西北山区的海绵城市(一带一区),向胶东平原输送丰富的水资源。
该工程将改变胶东平原的地下水超采和地表水不足的状况,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程规划胶东调水工程主要由引水、输水、分水和供水四部分组成。
引水部分主要是建设水源地水利工程,输水部分主要是建设输水管道和输水泵站,分水部分主要是建设分水工程和调配水资源,供水部分主要是建设水源地和接收水源地供水设施。
三、水量分配原则1. 水量优先分配原则:根据供水区域的不同需求和供水水质要求,对水量进行优先分配。
2. 水资源保护原则:在进行水量分配时,要遵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分配。
3. 灌溉用水分配原则: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和灌区用水需求,对灌溉用水进行合理分配。
四、水量分配方案胶东调水工程水量分配主要分为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两个部分。
1. 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主要分配给胶东平原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以及工业和服务业的用水。
根据城镇和农村的人口规模和生活用水标准,结合当地水资源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活用水进行适当分配。
在城市和农村,应根据地区人口密度、供水设施等因素,对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调配,以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2. 农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用水主要分配给胶东平原的农田,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类型、生长期和灌区面积等因素,对农田灌溉用水进行合理分配。
在农田灌溉中,应加大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灌溉用水支持,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结构调整。
五、水资源管理1. 建立水资源评价指标系统,加大对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力度,全面掌握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2.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第 5 期 2020 年 10 月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NO.5Oct .,2020山东省黄水东调工程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袁 东 1,徐永兵 1,闫士秋 2,张文博3(1.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4;2.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3. 山东省水文局,山东 济南 250014)收稿日期:2019-12-13基金项目:山东省 2019 年省级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SDSLKY201905)作者简介:袁东(1984-),男,山东武城人,工程师,从事电气工程和信息化工作。
E -mail: 61962113@摘 要:山东省黄水东调工程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综合考虑与胶东调水等工程联合调度需要,通过采用先进、科学的信息与管理技术,形成山东省黄水东调工程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实现系统内多应用的融合。
系统由计算机监控、视频监视、工程管理综合信息、计算机网络、综合通信网络等子系统组成,解决区域跨度大、信息点位多、控制建筑物种类多等难题,实现精细配水。
关键词:调度运行管理系统;黄水东调工程;需求分析;长距离管道调水工程;物联网控制;智能运维中图分类号:TV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05(2020)05-0068-05DOI: 10.19364/j.1674-9405.2020.05.0160 引言为了缓解山东省潍坊、威海、青岛、烟台等市的供水紧缺,山东省委省政府紧急启动了黄水东调工程,黄水东调即在东营市引黄河水向东调入潍坊、威海、青岛、烟台等市,包括应急一期和二期工程。
该工程对缓解四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优化山东半岛地区水资源配置,保障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一期和二期工程从黄河年调引水量为 4.52 亿 m 3,年供水量为 3.15 亿 m 3。
工程利用原有麻湾引黄泵站,同时新建曹店引黄、曹店入沉沙池、麻湾入沉沙池、入广南水库、一期加压、二期加压等泵站。
胶东调水工程供水水价分析孙静【摘要】针对胶东调水工程典型受水区提出了水价承受能力计算方法,在分析受水区工业及居民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基础上,对胶东调水工程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调水工程的长效可持续运行提供支撑。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胶东调水;供水水价;承受能力【作者】孙静【作者单位】山东省水利工程管理局,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91 胶东调水工程概况胶东调水工程总的输水线路长482km。
其中172.5km(含引黄济青输沙渠及沉砂池长)是利用已建的引黄济青工程段,占输水线路总长的35%。
工程新建输水线路309.5km,占输水线路总长的65%,新建水路中建设输水明渠160km,建设输水暗渠、管道以及隧洞长约149.5km。
其他输水建筑物包括:9级提水泵站,3座输水隧洞,6座大型渡槽,水闸、桥梁和倒虹吸等建筑物411座。
为了满足工程引水需要,在渠首位置(博兴境内)新辟沉砂渠1条,并改扩建原引黄济青工程部分设施。
工程水源近期自黄河打渔张引黄闸引取黄河水,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后,同时调引长江水,远期在山东省现代水网建设的基础上,实现长江水、黄河水等客水与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工程涉及博兴县、广饶县、寿光市、潍坊寒亭区、昌邑市、平度市、莱州市、招远市、龙口市、蓬莱市、栖霞市、福山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及文登市共16个县(市、区)。
胶东调水工程供水区包括青岛、烟台、威海的12个市(区),主要供水对象包括城市用水、生态环境以及少量高效农业用水。
近期设计年调水量1.43亿m3,其中烟台市0.965亿m3,威海市0.365亿m3,青岛市0.1亿m3。
工程远期设计年调水量3.83亿m3。
2 受水区现行水价调查本次分析计算取2007年作为计算基准年。
根据工程规划,胶东调水工程的主要供水对象为城市生活、工业及第三产业用水,因此本文分析计算主要针对非农业用水。
浅谈山东胶东调水工程冬季冰期向威海调水运行应注意的问题胶东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T”字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引黄济青渠首打渔张引黄闸引取黄河水,利用现有引黄济青输水河输水,至宋庄设分水闸分水,新辟明渠和管道输水至烟台市的门楼水库和威海市的米山水库。
明渠段有灰埠、东宋、辛庄3座输水泵站,管道输水段设有4座长距离输水泵站,依次为黄水河泵站、温石汤泵站、高疃泵站和星石泊泵站.本文在冬季冰期向威海调水运行方案和应注意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探讨。
标签:冰期运行方案;注意问题;采取措施一、冬季冰期向威海调水运行方案(一)明渠段运行冬季气温骤降,在向威海应急调水明渠段会出现大面积结冰情况,受下游管道接水能力限制,辛庄泵站最多只能1台机组运行。
为保证明渠段冰期安全,尽量减少泵站开停机次数和渠道的水位变化,防止冰盖破碎造成冰塞。
在只考虑沿线输水损失,暂不考虑渠道结冰对流量的影响的情况下,现将该段冰期运行情况分析如下:方案1,东宋泵站2台小机稳定运行,明渠段全线水位运行较为平稳。
东宋2台小机稳定运行流量约为5.27m3/s,灰埠泵站需1台大机与2台小机组交替运行,1台大机组的运行时长约为9小时。
辛庄泵站前多余流量约为0.9 m3/s,每日多余水量为7.8万方,由诸流河泄水闸泄出。
该方案日泄水量为7.8万方,但是需要灰埠泵站1台大机组(流量6.3m3/s)与2台机组(流量5.17 m3/s)交替运行,流量、水位变化较小,运行较为安全。
方案2,灰埠泵站2台小机稳定运行,灰埠至辛庄泵站区段水位变化较大。
灰埠2台小机稳定运行流量约为5.17m3/s,东宋泵站需2台与1台小机组交替运行,1台机组的停机时长为2.5小时。
辛庄泵站前多余流量约为0.6 m3/s,每日多余水量为5.2万方,由诸流河泄水闸泄出。
该方案日泄水量为5.2万方,但是需要东宋泵站2台机组(流量5.3 m3/s)与1台机组(流量2.65 m3/s)交替运行,流量、水位变化较大,存在一定的冰塞风险。
胶东调水工程从麻湾灌区引取黄河水的可行性分析仇志峰;张伟;杨长虎;陈立国;马吉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胶东半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逐年加剧,胶东调水工程作为承载胶东地区水资源保障的大型跨流域跨区域远距离调水工程,近年调水规模、运行时间屡创新高,但受渠首引水条件限制,调水能力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无法满足胶东地区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通过深入分析麻湾灌区的水资源状况、引水的可靠性、引水线路的可行性以及含沙量的影响,充分论证了麻湾灌区作为胶东调水工程常规备用引水点的可行性,并就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3页(P46-47,21)【关键词】胶东调水工程;麻湾灌区;引水;分析【作者】仇志峰;张伟;杨长虎;陈立国;马吉刚【作者单位】山东省胶东调水局,250100,济南;山东省胶东调水局,250100,济南;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50013,济南;山东省胶东调水局,250100,济南;山东省胶东调水局,250100,济南【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8近年,随着山东省“蓝黄”区域和半岛城市群、半岛加工业制造基地等几大战略的逐步实施,胶东半岛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该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受自然和地理条件限制,该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近两年,连续干旱导致该区域用水形势已非常严峻,工农业发展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靠现有引黄济青渠道和胶东调水新建渠道调引黄河水和长江水,但现胶东调水工程调引黄河水引水点——滨州打渔张引黄闸,受黄河来量较小、调水调沙导致河道下切、渠首提水设施设备制约等因素影响,引水能力有限,最大引水量26 m3/s,无法满足胶东地区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急需开辟新的取水点。
麻湾灌区位于东营市东营区和广饶县境内,地处胶东调水工程主输水渠道北侧,也是胶东调水工程输水主渠道上除滨州渠首打渔张引黄闸外唯一一处距离最近的引黄灌区取水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布置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第1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布置李庆林王蓓(中水淮河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1)【摘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位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下游,涉及津,冀,苏,鲁,皖五省市,特别是在鲁,皖,苏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泊众多.且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相对土地资源紧张.因此,必须考虑尽量利用现有河道与工程,既要降低工程投资,又要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压土地资源,从而形成了调水线路及方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方案比较线路选择1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总体规划确定了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的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形成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通的"四横三纵"总体格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范围在东经115.~122.,北纬32.~40.之间,涉及津,冀,苏,鲁,皖五省市,总面积24.3万km.,是我国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东线工程基本任务是从长江下游调水,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和山东半岛的城市及工业用水,改善淮北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在北方需要时,提供农业和部分生态环境用水.东线工程拟在2030年以前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有效缓解该地区最为紧迫的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向天津市应急供水创造条件.规划工程规模为抽江500m./s,人东平湖lOOm./s,过黄河50m./s,送山东半岛50m./s.第一期工程施工总工期6年, 2007年建成输水.第二期工程增加向河北,天津供水,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建输水线路至河北省东南部和天津市,扩大抽江规模至600m./s,过黄河lOOm./s,到天津50m./s,送山东半岛50m./s.在东线治污取得成效,满足出东平湖水质达Ⅲ类标准前提下,于2010年建成向河北,天津供水.第三期工程继续扩大调水规模,抽江规模扩大至800m./s,过黄河200m./s,到天津lOOm./s,送山东半岛90m./s.计划于2030年以前建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延伸,供水范围是苏北,皖东北,鲁西南,鲁北和山东半岛.规划工程规模为抽江500m./s,入东平湖lOOm./s,过黄河50m./S,送山东半岛50m./s.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8.52亿m.,调入下级湖30.00亿m.,过黄河4.63亿m.,送到胶东8.92亿m..江苏段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段胶东输水干线西段济平干渠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开工.2东线第一期工程布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从扬州附近长江干流取水,终点是黄河以北德州市大屯水库和胶东地区威海市米山水库.该区域现有河道,湖泊众多,其中大部分河道已能满足东线第一期工程输水的要求.东线第一期工程主要利用江苏省现有江水北调工程及沿线现有河道工程输水,调水与防洪,航运相互结合,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和新建的调水工程同时并存,所以在工程布置时既考虑到调水工程的经济合理,又要注意与其它水利工程的关系.工程线路布置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根据第一期工程各区段需增加的工程规模和布置原则, 河道工程布置如下:2.1东平湖以南河道工程布置2.1.1长江至洪泽湖东线第一期工程规划抽江500m./s,人洪泽湖450m./s.现有的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主要利用里运河输水,现状里运河已全部渠化,大部分已达二级航道标准.里运河现状工程具有抽江400m./s,人洪泽湖200m./s的能力.由于该段里运河滩地窄小,航运繁忙,施工期将对航运产生很大影响,扩大里运河很难实施.所以,本段里运河线仍维持现状输水规模,增加的规模需考】7'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第1期虑利用其他输水线路.长江至大汕子段:设计输水规模500m./s.里运河以东是里下河地区,有三阳河潼河等灌排河道;西边有高邮湖,邵伯湖,是淮河入江行洪通道.可利用这两条线向北输水,以满足本段增加的lOOm./s输水流量.高邮湖,邵伯湖,三河的运西输水线,由于湖泊水位需分级控制,从长江至洪泽湖需设4级提水泵站,需增加高邮湖周边用水.而利用三阳河向北输水,穿过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可以增加自流引水的河段长度,并可提高里下河地区排涝能力. 三阳河是里下河地区尚未全部挖成的一条南北向引,排结合通航的人工河道,南自宜陵接新通扬运河,北至杜巷入潼河,全长66.5km.经比较,长江至大汕子段采用增加三阳河,潼河输水线路,增加引江规模lOOm./s,由三江营引水,经夹江,芒稻河,新通扬运河,三阳河,潼河自流到宝应站下,再由宝应站抽水入里运河,与江都站抽水在里运河大汕子处汇合.大汕子至洪泽湖段:设计输水规模450m./s.在设计调水水位下,需在现状基础上增加入洪泽湖250m./s的输水规模.输水线路主要有三个方案. 方案一,金宝航道单线输水方案.利用金宝航道按输水250m./s进行扩大,金湖站,洪泽站的规模扩大至250m./s,里运河大汕子以北维持现状,淮安,淮阴两个梯级仍为200m./s,取消淮安四站和淮阴三站等工程.方案二,利用里运河与金宝航道双线输水方案.江都站和宝应站抽引的江水在里运河大汕子汇合后,沿里运河向北,扩挖里运河输水至淮安站下,通过淮安站抽水入苏北灌溉总渠,然后经淮阴站抽水300m./s入洪泽湖(或经二河直接北调);一路向西经金宝航道,淮河入江水道三河输水,由洪泽站抽水150m./s入洪泽湖.金湖,洪泽两座泵站工程规模为150m./s.方案三,利用新河,金宝航道双线输水方案.江都站和宝应站抽引的江水在里运河大汕子汇合后,沿里运河向北,输水至里运河北运西闸处再分两路输水,其中一路沿里运河继续向北维持输水规模输水至淮安站下,另一路通过北运西闸经新河至淮安站下,通过淮安站抽水入苏北灌溉总渠,经淮阴站抽水300m./s入洪泽湖或经二河直接北调; 一路向西经金宝航道,淮河入江水道三河输水,由洪泽站抽水150m./s入洪泽湖.金湖,洪泽两座18'泵站工程规模为150m./s.方案三充分利用现有河道送水,工程开挖量小,挖压土地少,工程投资最省;工程综合效益明显,避免江水入洪泽湖后经二河闸下泄,浪费抽水扬程,增加调水成本的现象.缺点是工程管理的范围扩大,新河线灌排矛盾较多,工程管理难度增加.因此,从节省工程投资,减少土地征用,降低供水成本,发挥工程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一期工程采用新河,金宝航道双线输水,即新河输水线和金宝航道线分别按输水lOOm./s,150m./s扩大,新建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各lOOm./s,新建金湖一站,洪泽一站各150m./s.2.1.2洪泽湖至骆马湖洪泽湖至骆马湖有中运河和徐洪河两条输水线路.现状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同时利用中运河和徐洪河两条线路向北送水.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规划出洪泽湖350m./s,入骆马湖275m./s,需在现状基础上增加150m./s~125m./s调水规模.输水线路有中运河,徐洪河双线输水或中运河单线输水两个方案.利用中运河单线输水,便于集中管理,但由于中运河淮阴闸~泗阳河段输水能力为230m./s,扩挖受到滩地窄小,沿线影响大的限制,如满足出洪泽湖350m./s的要求,必须按120m./s规模另开洪泽湖至中运河泗阳站上的成子新河.由于现状成子河较小,输水能力仅15m./s左右,基本上为平地开河,工程量大,挖压占地多,工程投资大,而且南水北调东线第二期工程还需再次扩挖;采用中运河,徐洪河双线输水,不需要扩挖河道,但需对徐洪河两岸影响工程进行处理,两条河道总的输水能力可满足东线第一,二期工程输水要求,仅需增建泵站.因此,第一期工程采用中运河,徐洪河双线方案,利用中运河输水230m./s~175m./s,扩建泗阳,刘老涧,皂河三级泵站,由皂河站抽水入骆马湖;徐洪河输水120m./s~lOOm./s,新建泗洪,邳州站,扩建睢宁二站.2.1.3骆马湖至南四湖骆马湖至南四湖设计输水规模250m./s~200m./s.输水线路跨苏,鲁两省,属沂沭泗流域,现有中运河,韩庄运河和不牢河等主要河道.中运河和韩庄运河是沂沭泗流域的主要排洪通道,也是京杭运河的一段,一直存在省际洪水排泄和水资源调度管理的矛盾.中运河皂河~大王庙河段长46.2kin,现状基本达二级航道标准,现状输水能力为350~200m./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第1期S.大王庙向北至苏鲁省界入韩庄运河;大王庙向西与不牢河相接.不牢河位于江苏境内,全长71.2km,是一条排涝,防洪,调水,航运综合利用的河道,现状输水能力200m./s,为二级航道标准.1984年建设了刘山,解台2级抽水站,抽水规模50m./s.目前该河段是江水北调向徐州供水的干线河道.韩庄运河位于山东境内,全长55.4km(包括大王庙至省界段中运河长度),经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治理后,输水能力达150m./s~260m./s,为三级航道标准,并已形成台儿庄,万年闸,韩庄三个梯级.综上所述,骆马湖至南四湖输水河道即骆马湖以北中运河,韩庄运河和不牢河的输水能力都能满足调水要求,不需疏浚扩挖.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减少省际之间的矛盾,平衡两省利益,因此,大王庙以北选择不牢河,韩庄运河两条输水线路,其调水规模相同均按125m./s规模设计.2.1.4南四湖南四湖段规划输水规模200~lOOm./s,主要利用湖内航道输水,在二级坝建规模125m./s的泵站,由下级湖提水入上级湖.上级湖自梁济运河口~南阳沿湖内航道进行疏浚,疏浚长度34.OOkm.利用南四湖输水的优点是:工程简单,投资省,便于今后扩建;可以利用湖?白调蓄,有利于提高供水保证率,减小工程规模;便于发挥环境和航运等综合效益.缺点是水质有赖于南四湖周边治污效果,水资源管理难度大.为避开南四湖污染和解决省际交接水管理问题,比较了在湖外开挖输水明渠,管道输水两种输水方案.无论采用管道还是明渠输水,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既可避开南四湖污水保证北调水质,又可避开南四湖地区错综复杂的水资源管理矛盾,使边界交水断面清楚,便于计量控制.若采用明渠输水,沿线村镇密集,移民数量大,沿线立交及交通桥等建筑物多,实施难度较大.管道输水能保证水量,水质,占地拆迁少,影响较小,但造价高昂,特别是增加了50m的扬程,按年供水15亿m.,每度电0.5元计算,每年仅电费一项就要多付1.5亿元.湖内航道输水方案存在水质问题,也是东线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可通过治污与截污导流等措施加以解决.2.1_5南四湖至东平湖第一期工程输水规模lOOm./s.本段由北向南进入南四湖的较大河流有两条,梁济运河和穿过济宁市东部的洗府河,因此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线路提出了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是利用梁济运河,柳长河方案,方案二是利用洗府河和古运河方案.方案一工程量较少,投资较省;可以利用湖内现有航道,而洗府河输水线路由于不能利用湖内航道输水需新开挖洗府河1:1至南阳34km的湖内输水渠;利用梁济运河,柳长河方案,提高梁济运河和柳长河的排涝能力,并为济宁以北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创造了有利条件.方案一的缺点是拆除郭楼闸;占用陈垓,国那里引黄的部分输水渠道,影响面积40.01万亩,需增加灌区影响处理工程.综上所述,利用梁济运河,柳长河方案与洗府河方案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线路推荐采用方案一,即利用梁济运河,柳长河方案.2.2穿黄河工程布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黄河的方式先后比较了平交和立交两种方式.平交方案北调江水直接进入黄河,再由黄河北岸引水北送,每年要处理一亿多吨泥沙,沉沙问题成为鲁北的沉重负担,难以解决,不宜采用.立交方式又有渡槽方案和在黄河底下埋管或开挖隧洞两种方案.如采用在黄河上架设渡槽北送江水的立交方案,需在黄河南岸再增设一级扬程20m的泵站,造价高,运行费用大,同时需缩窄黄河河道过流宽度,不利于黄河行洪,不宜采用.在黄河河床中埋管或在河床以下基岩中开挖隧洞的立交方式是可行的方案.位山线隧洞方案工程布置不改变黄河现状,不影响黄河行洪,排凌,运行管理方便,与黄河有关的总体规划布局矛盾少,且该处黄河河床窄,基岩面较高,围岩成洞条件好.1985年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探洞的成功开挖,证明了位山线河底开挖隧洞方案是可行的,为穿黄河工程最终选定位山线隧洞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穿黄河工程由南岸输水渠段,穿黄枢纽及北岸穿引黄渠埋涵段等部分组成.线路总长7.87km.其中南岸输水渠段包括东平湖出湖闸,南干渠,全长2.71km;穿黄枢纽段包括子路堤埋管进口检修闸,滩地埋管,穿黄隧洞,全长4.44km;北岸穿引黄渠埋涵段包括隧洞出1:1连接段,穿引黄渠埋涵,出口闸及明渠连接段,全长720m.2.3鲁北河道工程布置鲁北输水渠道位山至临清邱屯闸段设计输水规19'规划战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第1期模50m./s,临清至大屯水库段输水规模30m./s.鲁北输水渠道位山~I临清段曾比较过利用位山三干渠,小运河和新开位临运河等方案.本次比较扩挖小运河立交方案和新辟位临运河立交方案. 扩挖小运河立交方案:扩大原小运河作为引江输水渠,基本沿现有河道布置,自位山穿黄隧洞出口后,穿过位山三干,徒骇河,西新河,马颊河,至临清邱屯闸,全长约96.8km.新辟位临运河立交方案:位临运河是一条新开挖的河道,位于位山三干渠西侧,约有三分之二的干渠与位山三干渠平行,干线中心线距位山三干渠左堤脚约150m,形成三堤两河之势.输水渠自位山穿黄河枢纽出口至临清邱屯闸,线路全长94.35km.综合比较后,位山~临清段输水线路采用扩挖小运河立交方案.临清至大屯水库段利用七一,六五河输水.因此,鲁北输水线路布置自位山穿黄隧洞出口向西北至阿城镇北夏家堂村,沿小运河向北穿七级镇,于崔庄北穿位山三干进入赵王河,至姚庄出赵王河,向西北新开挖河道,穿徒骇河进入聊城市西周公河,于聊城市区北出周公河向北穿西新河,马颊河至魏湾镇进入临清小运河至邱屯闸,经邱屯闸沿六分干向北于师堤西北进入七一河,至夏津县城西进入六五河,于草寺屯公路桥上进入大屯水库.全长173.49km.2.4胶东输水干线西段河道工程布置胶东输水干线西段工程,从东平湖渠首引水闸引水,至小清河分洪道子槽引黄济青上节制闸与引黄济青输水河连接.西段线路拟比较3条输水线路:黄河南线,黄河北线,黄河河道输水三个方案.方案一:黄河南线方案.该方案从东平湖渠首引水闸引水,基本沿济平干渠与小清河布置,途经泰安,济南,滨州,淄博四市,至小清河分洪道子槽引黄济青上节制闸与引黄济青输水河连接,输水线路全长约240km,其中新辟输水渠段131.825km,利用济平干渠扩挖段41.987km,利用小清河穿越济南市区段30.65km,利用小清河及分洪道子槽疏通扩挖段35.303km.方案二:黄河北线方案.该方案从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后的鲁北输水干线引水,途经鲁北的聊城市东阿县,德州市齐河县,济南市济阳县,于高家庄附近采用隧道穿黄河,于黄河南岸付家险工段出黄河至济南市历城北辛店接黄河南线方案下段输20?水渠,至小清河分洪道子槽引黄济青上节制闸与引黄济青输水河连接,线路全长约244km.方案三:利用黄河河道输水方案.该方案拟全部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自东平湖陈山口出湖闸~滨州市境内的打渔张引黄闸,全长约266km,沿途各市利用已建引黄工程调引江水.方案一(黄河南线输水方案)具有以下优点:①黄河南线途经济南市玉清湖水库,济南市区调蓄引用江水条件好;②济南市规划兴建的小清河公园为黄河南线利用小清河穿越济南市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污分流工程的实施,可使向胶东地区供水水质得到保证;③输水线路较黄河北线短,线路较顺直;④可解决沿途平阴,长清用水;⑤可先行开工建设,把东平湖的水充分利用起来;⑥可为东平湖泄洪增加一条东排出路.方案二输水线路需两次穿黄河,施工难度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方案三全部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输水水质难以保证.因此,经各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后,南水北调东线胶东输水干渠西段线路推荐选用方案一,即黄河南线输水方案.其中济南段输水线路利用小清河输水采用清污分流方案,该方案结合济南市城区规划及小清河防洪及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并根据确定的小清河两岸排污规模,南,北两岸分别自市区上游腊山河口,兴济河污水处理厂开始,在小清河两岸铺设排污暗渠收集市区污水.以保证清污分流,确保调水水质.3结语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从扬州附近长江干流取水,终点是黄河以北德州市大屯水库和胶东地区威海市米山水库.调水线路总长1466.24km,其中长江至东平湖1045.23km,黄河以北173.49km,胶东输水干线239.65km,穿黄河段7.87km.主要利用江苏省现有江水北调工程及沿线现有河道工程输水,但现有河道规模不能满足第一期工程输水要求,需要新开河道或需疏浚河段只占总长度的43.35.由于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并向北延伸.河道工程布置以淮河, 黄河及海河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利用现有河道及建筑物,特别是充分利用江苏(下转第55页)设计与施工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第1期进行上升,下降,中途停止等远方操作.立交地涵闸门控制还具有双路纠偏同步控制功能,当闸门左,右侧开度偏差超过6mm时,现地控制单元自动启动纠偏程序,采用相应方式调节左,右油缸运行速度,控制闸门左右偏差不超过6mm.当闸门开度偏差超过lOmm时,自动停机并报警.管理调度中心与闸门监控系统的控制权在闸门监控系统的主控级实现,主控级与现地控制单元的控制权在LCU实现.控制为现地控制优于主控级控制.3.3水工建筑物安全自动监测系统水工建筑物安全自动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测点有87个,其中5向应变计12个,钢筋计32个,测缝计12个,土压力计4个,扬压力计25个,无应力计2个,6个数据采集单元.安全监测系统可对监测项目中埋设的所有监测仪器进行系统监测数据采集及安全信息进行自动获取,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入,输出,并且为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完备的数据接口功能和设置,以便利用安全监测数据和各种安全信息对立交地涵性态作出分析判断,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生成报表和图形,做好立交地涵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该系统可通过串口利用电话线,光缆,微波等通信媒体或网线对数据采集单元进行控制,实现数据采集软件上的所有功能,也可在工作基地进行人工控制或其它地方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实现远程控制.3.4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立交地涵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摄像,传输,控制及显示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有控录一体机,视频多媒体软件,高密度彩显,摄象机(包括云台,编码器)及视频电缆等组成.共有10台摄象机,其中立交地涵上游左右岸各设一台室外一体化摄像机,分别监视上游漂浮物情况,在有可能危机水闸安全的时候报警;在渡槽两岸防浪墙各设三台室外一体化摄像机,用以监视渡槽内船只运行情况,当有船舶在渡槽内停泊,抛锚时报警;地涵2个液压泵房各设一台室内一体化摄像机,分别监视液压启闭机房运行情况,在发现有异常情况时便于紧急处理.该系统支持硬件诊断及组播功能,可同时显示16个画面,提供图像处理和分析能力,支持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的控制,显示全部通过控录一体机来完成,水闸所有的摄像机都通过视频电缆与控录一体机连接,通过控录一体机可对任一摄像机进行监视.操作人员输入系统密码通过控制面板来进入控制闭路监视系统,操作员也可对摄象机进行常规控制.3.5渠北闸,古盐河及清安河穿堤涵洞闸门现地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均配置一套现地控制单元,渠北闸,古盐河穿堤涵洞各控制5扇闸门,清安河穿堤涵洞控制1扇闸门.每套配有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模式工业显示屏,PLC网卡,直接接入lOOMbps以太网.在现地控制单元针对每扇门分别设有一套常规控制及闸门开度显示仪.在管理调度中心对接入本系统的各个闸门启闭机可进行远方监控,操作过程有事先提示,能实时反映闸门位置,运行故障时能及时报警.设备投运期,闸门检修及主控级发生故障时,可在现地控制单元对闸门进行控制,并将控制信号输入PLC并传送到管理调度中心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PLC发生故障时,可手动起动闸门控制系统,在现地控制单元上可显示闸门开度及进行闸门开度预置.现地控制和远方控制相互闭锁,并在现地进行切换.4结束语淮安枢纽工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在2003年的洪水期间,已经经受洪水的考验并成功应用,使淮安枢纽在洪水期成功的进行洪泽湖洪水分流入海, 保住了亿万生命财产的安全.(作者:罗秀卿高级工程师;潘世虎高级工程师;刘清文高级工程师)(上接第20页)省江水北调现有工程,以调水为主,兼顾排涝,航运和恢复交通等需要,避免或减轻对现有工程的防洪,除涝,供水和航运功能的影响.东线第一期工程河道工程布置充分考虑第二期工程的河道布置,发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特点, 便于调水工程的分期分步实施,逐步扩大供水范围, 适应受水区经济和缺水形势的发展,逐步实现东线工程规划供水目标,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促进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作者:李庆林高级工程师;王蓓工程师)55。
智慧水利:山东省胶东调水自动化调度系统项目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省“百”字型骨干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为保障青岛市用水而兴建的引黄济青工程和为解决烟台、威海供水危机而兴建的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组成。
胶东调水自动化调度系统以胶东调水业务为核心,运用先进的水利、通信、信息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最终实现调水过程自动化和运行管理信息化,保障全线调水安全。
该项目是我司第一次涉足水利行业,接触到水利规范和定额标准,将通信专业平移复制到其他行业建设。
项目监理人员拓宽了专业范围,博达公司在集客市场迈入了新的一步,为后期集客市场拓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涉及地市多、建设内容涵盖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
控系统、通信传输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中心硬件设备、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等领域,共分为17个标段建设。
各标段联系紧密、建设内容相互交叉、衔接错综复杂,我单位积极调度沟通各中标单位,协调各中标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关系,理清建设内容、划清工程界线,规范工程建设,规避建设风险,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按期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