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奥数解题方法集锦
- 格式:doc
- 大小:1.16 KB
- 文档页数:1
四年级奥数巧算一、加法巧算。
1. 凑整法。
- 原理:把两个或多个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的和为整十、整百、整千等,这样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 例如:计算23 + 49 + 77。
- 我们可以先把23和77凑整,因为23+77 = 100。
- 然后再加上49,即100+49 = 149。
2. 带符号搬家。
- 原理:在没有括号的加法运算中,数和它前面的符号是一个整体,可以改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 例如:计算34+78 - 34。
- 我们可以把-34搬到前面和34先计算,即34 - 34+78。
- 34 - 34 = 0,0+78 = 78。
二、减法巧算。
1. 凑整法。
- 原理:与加法凑整类似,把被减数或减数凑成整十、整百等方便计算的数。
- 例如:计算182 - 98。
- 把98看作100 - 2。
- 则原式变为182-(100 - 2)=182 - 100+2。
- 182 - 100 = 82,82+2 = 84。
2. 减法的性质。
- 原理:a - b - c=a-(b + c),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例如:计算256 - 47 - 53。
- 根据减法的性质,原式可变为256-(47 + 53)。
- 47+53 = 100,256 - 100 = 156。
三、乘法巧算。
1.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原理。
- 乘法交换律:a×b = b×a,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乘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 例如:计算25×3×4。
- 根据乘法交换律,把3和4交换位置,得到25×4×3。
- 25×4 = 100,100×3 = 300。
2. 乘法分配律。
奥数解题方法总结
1、形象化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科学合理的、巧妙地依靠点、线、面、图、表将小学奥数难题形象化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象化,可让学生们非常容易弄清数量关系,沟通交流“”与“”的联系,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快速答题
2、倒推法:从题目上述的最后结果考虑,运用标准一步一步向前反推,直至题目中难题及时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十分特殊题目,用普通的办法难以列式解释,有时候压根列出不来对应的式子来。
人们用枚举法,依据题目的需求,一一列举压根符合要求的数据信息,随后从这当中筛出符合要求的回答。
4、正难那样反:有一些数学题目假如你从标准正脸考虑考虑到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更改思考的方位,从结论或问题的背面考虑来考虑事情,使难题及时解决。
5、恰当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碰到的新问题能不能转化成旧解决问题,化新为旧,通过表面,把握住难题的实质,把问题转化成自身熟悉的难题去解释。
转化的种类有条件转化、难题转化、关联转化、图形转化等。
整体掌握:有一些奥数题,从细节上考虑到,很复杂,也没有必要,如果可以从整体上掌握,宏观上考虑到,根据研究问题的整体方式、整体结构、一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只看见山林,看不到花草树木”,来求取问题的解决。
小学奥数必备技巧快速计算术我们都知道,奥数在小学生中流行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而其中最基本的技巧是快速计算术。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小学奥数必备的快速计算技巧。
一、心算技巧1. 乘以11的技巧当我们计算一个两位数乘以11时,只需要将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然后将得到的和放在两个原来的数字中间即可。
例如,42乘以11等于442。
2. 平方技巧计算一个数字的平方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如果这个数字是以5结尾,那么平方结果的个位数为25,十位数为这个数字的个数加1。
例如,35的平方等于1225。
3. 百分之几的技巧当我们计算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可以将这个数除以100,然后再乘以需要计算的百分比。
例如,75的百分之20等于75/100*20=15。
二、口算技巧1. 快速加法当我们做加法运算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十位数的和,然后再计算个位数的和。
例如,57加上38,我们可以先计算出50加上30等于80,然后再计算7加上8等于15,最后将80和15相加得到95。
2. 快速减法减法的口算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计算一个较大数减去一个较小数时,可以通过借位来计算。
例如,86减去49,我们可以先从9借1,变成76减去40等于36,然后再将1和9相减等于8,最后将36和8相加得到44。
三、记忆技巧1. 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乘法口诀是小学生必备的记忆技巧之一。
通过背诵九九乘法口诀,我们可以更快地计算乘法。
例如,7乘以8等于56。
2. 十进制的换算小数与百分数的换算也是小学奥数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记忆一些常见的小数与百分数的换算关系来更快地计算。
例如,0.5等于50%。
以上介绍的技巧只是小学奥数中一部分必备的快速计算术技巧,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技巧,小学生们可以在计算时更加高效和准确。
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完整版一、引言小学奥数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面对各种题型和难度的奥数题目时,学生需要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
本文将介绍小学奥数常见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奥数考试。
二、奥数解题方法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奥数题目中最基本的类型。
在解题时,需要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运算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
2. 分数运算分数运算在小学奥数中也是常见的题型。
在解决分数运算题时,可以使用找最小公倍数、通分、约分等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
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
3. 算式变换奥数题目中常会涉及算式的变换。
在解题时,可以通过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法则,将原始算式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这样能够加快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效率。
4. 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奥数中的重要概念。
当遇到排列组合问题时,可以运用阶乘、组合数等数学方法来求解。
同时,可以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辅助理解问题,找到更简洁的解题方法。
5.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题目在小学奥数中也经常出现。
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可以通过分情况讨论、排除法等方式来找到正确答案。
6. 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题是小学奥数中较为复杂的题型之一。
解决这类题目需要运用几何知识和图形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对称性、旋转等特点,找到规律并推理出正确答案。
三、解题技巧除了上述的解题方法外,还有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奥数题目。
1. 多做题目做更多的奥数题目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熟练度。
通过大量练习,学生可以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掌握常用的技巧和思路。
2. 学会总结每次做完一道题目后,及时总结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思路。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解题思路并且提高解题能力。
3. 理解题意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条件和要求。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
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
1. 哎呀呀,做简便运算奥数题的时候,凑整法可太好用啦!就像
25+75=100,一看到这种能凑成整百整千的,赶紧凑起来呀,计算能快好多呢!比如 36+64 不就一下能算出是 100 嘛,这多轻松呀!
2. 嘿,记住一些特殊的运算规律也很关键哦!比如乘法分配律,那真的是解题神器啊!就好比25×(4+8)=25×4+25×8,一下子就把复杂的计算变简单了呢。
像计算35×(6+4),不就可以轻松得出结果啦!
3. 哇塞,转换思路也很重要呀!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解题就容易多啦!比如说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多灵活呀!就像12÷4 可以变成12×1/4,是不是很奇妙?就好像走不通的路突然找到了新的出口呢!
4. 哈哈,要善于观察题目中的数字特点呀!这就好比在一堆杂物中找到宝贝一样。
比如看到有倍数关系的数字,那就可以利用起来呀!像 6 和 12,一看就能想到简便方法啦,能不兴奋嘛!
5. 哟呵,千万别忘了化简式子哦!把一些能化简的先化简了,做题就轻松多啦!就像式子中有可以约分的,赶紧约掉,多爽呀!就像18÷6/9,先把6/9 化简成 2/3,计算就容易啦!
6. 哎呀,做完题还要检查一遍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盖房子最后要检查质量一样重要。
不然做错了多可惜呀!一定要认真检查哦,确保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呀!反正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呢!
我觉得这些简便运算奥数题做题技巧真的超实用,掌握了它们,做奥数题就会轻松很多,也会更有趣呢!。
【导语】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以下是整理的《⼩学⽣奥数解题⽅法⼤全》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奥数解题⽅法篇⼀ 尝试法: 解应⽤题时,按照⾃⼰认为可能的想法,通过尝试,探索规律,从⽽获得解题⽅法,叫做尝试法。
尝试法也叫“尝试探索法”。
⼀般来说,在尝试时可以提出假设、猜想,⽆论是假设或猜想,都要⽬的明确,尽可能恰当、合理,都要知道在假设、猜想和尝试过程中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减少尝试的次数,提⾼解题的效率。
在9只规格相同的⼿镯中混有1只较重的假⼿镯。
在⼀架没有砝码的天平上,最多只能称两次,你能把假⼿镯找出来吗?(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先把9只⼿镯分成A、B、C三组,每组3只。
①把A、B两组放在天平左右两边的秤盘上,如果平衡,则假的1只在C组⾥;若不平衡,则哪组较重,假的就在哪组⾥。
②再把有假⼿镯的那组中的两只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秤盘上。
如果平衡,余下的1只是假的;若不平衡,较重的那只是假的。
⼩学⽣奥数解题⽅法篇⼆ 观察法: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步骤。
⼩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把培养观察⼒作为开发与培养学⽣智⼒的第⼀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发现题⽬中的数量关系,把题⽬解答出来的⼀种解题⽅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看每⼀⾏的前三个数,想⼀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
(适于⼆年级程度)6、16、26、____、____、____、____。
9、18、27、____、____、____、____。
80、73、66、____、____、____、____。
奥数竞赛解题技巧
以下是 9 条关于奥数竞赛解题技巧:
1. 嘿,要学会找关键信息呀!就像在森林里找宝藏的线索一样。
比如一道题说有几个小朋友分苹果,那人数和苹果数不就是关键嘛。
2. 哎呀,大胆去假设呀!比如说那道追及问题,咱就假设其中一个速度,就好解决多啦,你说是不是?
3. 记得灵活运用公式呀!公式就像是武器,要用对地方。
比如计算图形面积的公式,碰到相应图形就拿出来用呀。
4. 咋能忘了画图呢?这就好比给题目画一幅地图,一下子就清晰了。
像行程问题,画出路线,答案就容易找到啦。
5. 尝试多角度思考呀!别死磕一种方法,就像走迷宫,这条路不行就换条路嘛。
比如那道方程题,换个未知数试试呢?
6. 一定要细致呀!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不然就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那道计算的题,一个小数点可不能错哟。
7. 多积累一些特殊解法呀!这就像游戏里的隐藏技能。
比如特殊的图形规律,学会了可厉害啦。
8. 学会类推呀!看见一个题,想想以前做过的类似的,不就有思路了嘛。
那道找规律的题不就和以前做的很像嘛。
9. 心态要稳住呀!别急别慌,这可不是打仗。
就算遇到难题,咱也慢慢分析,肯定能找到办法的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奥数竞赛解题技巧,就能在竞赛中更得心应手啦!。
第一讲观察法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
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
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
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
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从横上行3+□+7=18(图1-4)会想到,18-3-7=8,在横上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8(图1-5)。
又从横下行5+□+9=18(图1-4)会想到,18-5-9=4,在横下行中间的小方格中应填入4(图1-5)。
图1-5是填完数字后的幻方。
例2看每一行的前三个数,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填什么数。
(适于二年级程度)6、16、26、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奥数解题方法集锦
奥数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很难,做起来很吃力。
其实做奥数是要讲究方法的,下面是做奥数题常用的6种解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小学奥数11种解题方法1、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3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奥数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很难,做起来很吃力。
其实做奥数是要讲究方法的,下面是做奥数题常用的6种解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
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