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2
西湖龙井的加工工艺流程
西湖龙井的加工工艺流程
西湖龙井是一种特殊的中国茶叶,其特殊的口感、色泽、香气、叶底质地等使其独具特色,这些特色使它成为茶叶界的传奇项目之一。
为了让茶叶口感更好、香气更加浓郁,加工工艺流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就西湖龙井的加工工艺流程作介绍。
一、茶叶摘收
茶叶的摘收是提取西湖龙井茶叶香气和滋味的第一步,因此它非常重要。
茶叶摘收应在阳光充足的早晨完成,只采摘灿烂鲜嫩的叶片,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的作用,将叶片仔细摘收完毕。
二、洗茶
洗茶是在茶叶摘收完毕后进行的清洗和浸泡的过程,洗茶过程要求用清水清洗,并将所有的污物洗净,然后再锅煮。
三、揉捻
揉捻是茶叶加工的核心环节,这一步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揉捻的目的是将茶叶的叶肉揉捻和折叠,使叶肉碳过氧化物转化,使茶叶的滋味和营养素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茶叶口感。
四、烘干
茶叶烘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步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营养成分的流失,可以保证茶叶制作出来的质量和特性。
将茶叶置于无烟炉内,以调节好的温度、风速烘干即可。
五、筛选
筛选是整个茶叶加工工艺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可以根据叶片的样式、质量等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叶子去除,以确保最终制作的茶叶质量和特性。
六、包装
最后,茶叶经过上述加工工艺后,即可完成包装,方便顾客购买,根据品牌定位,应该使用精美的包装,以彰显品牌特色,达到顾客购买的预期效果。
地方特产总结引言地方特产是指某一地区所独有的特色农产品或工艺品,通常因为其独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各个地方特产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文化内涵,因此成为该地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文将对一些知名地方特产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
一、广东特产——鲍鱼•特点:广东地处海滨,气候湿润,适宜鲍鱼的生长。
鲍鱼以其肉质鲜美、细腻而闻名,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胶原蛋白,被誉为海味中的珍品。
•制作方法:鲍鱼有多种制作方式,包括清蒸、炖汤、红烧等。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清蒸鲍鱼,蒸制过程中保持鲍鱼的原汁原味,并使其更为鲜嫩可口。
•著名品牌:广东有多家著名的鲍鱼品牌,如漳平鲍鱼、湛江鲍鱼等。
二、四川特产——辣子鸡•特点:四川菜以辣味著称,辣子鸡作为四川的经典美食之一,也是四川辣菜的代表之一。
辣子鸡的辣味浓烈而不刺激,肉质嫩滑,口感极佳。
•制作方法:辣子鸡的做法相对简单,主要是先将鸡块用淀粉裹上一层薄薄的衣,然后用油炸至酥脆,再配以辣椒爆炒而成。
•著名品牌:四川有很多知名的辣子鸡品牌,如张亮麻辣烫、毛肚火锅等。
三、浙江特产——西湖龙井茶•特点:西湖龙井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
其特点是色泽翠绿、香气清醇、滋味鲜美,具有清热解毒、口腔清新等功效。
•制作方法:西湖龙井茶采用嫩叶制作,分为摇青、揉捻、炒制等步骤。
其中,炒制工艺是关键,需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保持茶叶的原香和味道。
•著名品牌:杭州是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地,有很多著名的龙井茶品牌,如西湖龙井茶、杭白菊等。
四、福建特产——闽南肉干•特点:闽南肉干是福建传统特产之一,肉质鲜嫩、口感醇厚。
其制作原料选用上等猪肉,经过剁肉、腌制、晾晒等工艺制成,风味独特。
•制作方法:闽南肉干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包括剁肉、腌制、熏制等多个步骤。
其中熏制是最具特色的步骤,使肉干在风味上更为独特。
•著名品牌:福建有很多有名的肉干品牌,如宝莲福、新马肉干等。
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制作工艺独特精细,以下是其具体步骤:
1. 选料:选择嫩度适中的茶芽,摘取后晾晒。
2. 杀青:将晾晒的茶叶在高温下炒制,杀死细胞,停止氧化酶的作用。
3. 揉捻:将杀青的茶叶揉捻,使其逐渐成形,释放出茶汁,形成龙井茶特有的扁平形状。
4. 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放入高温烘箱中,使其烘干,去除多余水分。
5. 分级:将烘干后的茶叶按照不同品质进行分级。
以上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制作工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掌握时间和温度,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 1 -。
西湖龙井茶真正味道的标准答案很多人喝了一辈子的龙井,说不上来真正的龙井是什么味。
今天就从龙井茶制作工艺及饮用方式的历史沿革来解析西湖龙井茶味道的真相。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
不过唐代流行的煮饮法和宋代流行的点茶法都是把茶碾成茶末饮用的方法,和现代的饮法差异较大,不做比较。
元代,龙井附近亦开始产茶,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从诗文中可见,西湖龙井的饮法,还停留在烹煎的阶段,也不做赘述。
明代,明太祖正式禁造团茶,改茶制为叶茶(散茶),唯令采芽茶以进,从此改变了唐宋以来饮用末茶为主的习惯。
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可见龙井在明代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名茶。
龙井茶的焙制,较之以往也是一种创新,明代开始以炒青取代蒸青,但一般茶炒后还要烘焙,才能干燥为成品,而龙井茶只炒不焙,其成品保持了茶的青绿原色。
明代的龙井饮用方法跟现代一样,即用茶壶容茶,汤壶(煮水壶)煮沸水冲泡,再注入茶杯饮用。
关于龙井茶的味道,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
”也即是从明代起,西湖龙井就有了标志性香味——“豆花香”,标志性味道——“味甘”明代对于西湖龙井冲泡用水有了讲究,明代高濂在《四时幽赏录》中说:“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
”龙井茶虎跑水的双绝冲泡开始流行。
到了清代,龙井茶的炒制工艺有了提升,手法细腻复杂,制成后形状扁平,青翠碧绿,极有美感,气味清芬,使龙井茶具备了色翠、香郁、味甘、形美的四大优势,因而龙井茶成为全国名茶之首。
收稿日期:2022-12-06作者简介:周静怡(1981年-),女,主要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工作。
E maiI:34351410@qq.com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和发展对策浅见周静怡1 冯海强2 罗列万2(1.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8;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 摘 要 本文旨在西湖龙井茶产业现状与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湖龙井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建议,并就茶叶企业作为和担当提出了观点与看法。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技艺传承;品牌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 8921(2023)02 106 03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ofmanufacturingskillsofWestLakeLongjingteaZHOUJingyi1,FENGHaiqiang2,LUOLiewan2 (1.HangzhouShifengTeaCo.,Ltd,Hangzhou310008,China;2.Zhejia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Center,Hangzhou310020,China)Abstract 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ationandmain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theWestLakeLongjingteaindustry,theauthorsdiscussedtheintegrationofinheritanceandprotectionoftraditionalproductiontechniquesofWestLakeLongjingtea,withregardstotheresponsibilityofteaenterprisesunderthenewsituation.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acingtotheWestLakeLongjingteaindustrywerealsoproposed.Keywords WestLakeLongjingtea;passingonofskills;brandcultureprotec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近二十年,是西湖龙井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西湖龙井茶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的一个黄金期。
龙井属于什么茶类龙井是一种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
以下是关于龙井茶的详细介绍,字数符合要求。
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产自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西湖龙井村及周边地区。
龙井茶因其独特的色、香、味而备受国内外茶客的喜爱。
龙井茶的外形呈扁平而直的形状,有时也被称为“平瓜叶”。
它的叶片细嫩绿绿的,带有光泽。
龙井茶的香气清幽高雅,有一种独特的“龙井香”。
这种香气被茶叶中的挥发性物质所携带,让人闻之欲醉。
龙井茶的汤色清澈明亮,呈淡黄色。
它所散发的浓郁茶香,令人神清气爽。
龙井茶有多种不同的品级,其中细嫩而匀齐的茶叶属于高品质的茶叶。
它们通常叶片较嫩,筛选后形状匀整,颜色一致。
这类茶叶泡出的茶汤更加澄清透亮,口感更为鲜爽,其余品级的龙井茶虽然不及高品质的茶叶,但仍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精细而繁琐。
首先,茶农要选取适宜的茶树品种,一般选择杭白菊或连香。
接下来,经过修剪、施肥等工作,等待茶树的叶片逐渐生长。
当茶叶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采摘。
龙井茶的采摘一般在谷雨前后进行。
茶农在采摘时会非常讲究,通常只采摘尖峰和嫩叶,避免叶片受损。
茶农用手法巧妙地将茶叶采摘下来,以免破坏叶片的完整性。
龙井茶的制作过程包括杀青、揉捻、烘干等步骤。
在杀青过程中,茶叶会受到高温的蒸煮,使其中的酶活性降低,停止氧化。
接下来,茶叶会通过揉捻过程,使茶叶更加柔软,并有助于茶叶的形状扭曲。
最后,茶叶会在低温下烘干,以保持茶叶的质量和保存期。
龙井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因此,制作高品质的龙井茶需要茶农和制茶师傅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龙井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备受青睐。
它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
这些成分对于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龙井茶是中国绿茶中的一种,源于浙江西湖地区。
西湖龙井茶教案(新)第一章:西湖龙井茶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龙井茶的基本信息,包括产地、历史、品种等。
2. 使学生掌握西湖龙井茶的特点和品质。
3. 培养学生对西湖龙井茶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2.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讲解西湖龙井茶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
3. 西湖龙井茶的品种:介绍西湖龙井茶的主要品种和分类。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西湖龙井茶的产地、茶叶外观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
2. 故事讲解:以故事形式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西湖龙井茶的特点和品质,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西湖龙井茶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西湖龙井茶的采摘与制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龙井茶的采摘过程和制作工艺。
2. 使学生掌握西湖龙井茶的制作流程和关键技术。
3. 培养学生对西湖龙井茶制作工艺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讲解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时间、采摘标准等。
2. 西湖龙井茶的制作: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三、教学方法1. 视频播放:播放西湖龙井茶采摘和制作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工艺过程。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坊,亲身感受制作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西湖龙井茶制作的关键技术,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西湖龙井茶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西湖龙井茶的品质鉴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湖龙井茶的品质鉴定方法和标准。
2. 使学生掌握西湖龙井茶品质鉴定的要点和技巧。
中国茶道之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
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
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
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
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西湖龙井“龙井”一词,既是茶名,又是茶树种名,还是村名、井名和寺名,可谓“五龙合一”。
龙井茶产地分布在杭州西湖西南龙井村四周的秀山峻峰,故名“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
西湖龙井中有两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和“梅坞龙井。
“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香气高锐而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
“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
“高级“龙井茶”宜用85℃左右的开水进行冲泡,冲泡后芽叶一旗一枪,簇立杯中交错相映,芽叶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
龙井茶优异的品质是精细的采制工艺所形成的。
采摘1芽1叶和1芽2叶初展的芽叶为原料,经过摊放、炒青锅、回潮、分筛、辉锅、筛分整理去黄片和茶末、收灰贮存数道工序而制成。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相当讲究。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
据说最早的时候“明前茶”的采摘必须由未婚女孩子来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双唇采下,因为用手指掐下来的茶叶,其掐痕在制成茶叶后仍去不掉。
现在虽然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不少,诸如:必须小心轻柔地摘下叶片,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叶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叶片由绿变红。
西湖龙井茶一、西湖龙井属于什么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其中龙井4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出来的国家级优良品种。
其外形挺秀、扁平、光滑、颜色嫩绿青翠,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香气馥郁,含有非常清雅的豆香味。
二、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以及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
其不同产区的初摘期不同,西湖区为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
三、西湖龙井茶的历史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在北宋时期龙井茶的规模才微微的形成开始逐渐流传。
在明代时候开始最为兴盛流行,当时是不叫龙井而被称为—明前茶。
所以才有后来的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这么一个说法。
龙井茶以一芽一叶被视为最为优异极品。
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四、西湖龙井茶的滋味特点1、香气:鲜纯的嫩香,香气清醇持久透花香2、汤色:嫩绿明亮3、滋味:鲜爽甘醇具有豆花香五、西湖龙井茶的等级,及如何辨别西湖龙井茶特级:☆☆☆☆☆形状:扁平光润、挺直尖削、匀齐色泽:翠绿鲜润汤色:嫩绿明亮清澈香气:嫩香馥郁、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匀齐一级:☆☆☆☆形状:扁平光润、挺直、匀整色泽:翠绿尚鲜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二级:☆☆☆形状:扁平尚光滑、挺直、匀整色泽:绿润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香尚持久滋味:尚鲜叶底:尚细嫩成朵、绿明六、西湖龙井茶的加工工艺西湖龙井茶主要是经过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9道工序而制成。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流程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流程:
采摘:采摘鲜嫩的淡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初展芽叶。
摊青:采摘后的茶叶摊放在竹筛上,厚度以1厘米为宜,然后移入阴凉干燥处,摊放两小时,使鲜叶自然发挥多余的水分,以此减少青味、苦涩味,从而保持鲜爽。
清锅:摊放后的鲜叶放入铁锅中,用手进行翻炒,使其初步定型。
当锅温达到100到120度时,采用抓和抖的手势将茶叶充分抖散,保证受热均匀。
待龙井茶鲜叶七成干时起锅回潮。
回潮后的龙井茶摊放在竹筛上,移到阴凉处回潮。
等茶叶温度下降后筛除茶末,随后把龙井茶倒入锅中。
再次用手将茶叶炒干,完成最终的定型。
此时锅温需控制在60到70度左右。
炒制:采用“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进行炒制。
等到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时再次晾晒,重复炒和晾的步骤,如此进行三次。
晾晒:把刚做好的龙井茶装入一个干净的陶瓷罐中,让龙井茶放置一段时间。
西湖龙井茶教案(新)第一章:西湖龙井茶概述1.1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2 解释西湖龙井茶的特点和品质1.3 讲述西湖龙井茶的产地和种植环境1.4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和步骤第二章:西湖龙井茶的分类与等级2.1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分类和品种2.2 解释西湖龙井茶的等级划分和鉴别方法2.3 分析不同等级西湖龙井茶的特点和口感2.4 指导学生进行西湖龙井茶的品鉴和评价第三章:西湖龙井茶的功效与作用3.1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药用价值和功效3.2 解释西湖龙井茶对健康的益处和作用3.3 分析西湖龙井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3.4 探讨西湖龙井茶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第四章:西湖龙井茶的冲泡与饮用4.1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冲泡方法和要点4.2 解释不同水质对西湖龙井茶口感的影响4.3 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西湖龙井茶的影响4.4 指导学生进行西湖龙井茶的冲泡和品饮第五章:西湖龙井茶的文化与习俗5.1 介绍西湖龙井茶在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5.2 解释茶道和茶艺在西湖龙井茶文化中的重要性5.3 讲述西湖龙井茶的饮用习俗和礼仪5.4 探讨西湖龙井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第六章:西湖龙井茶的选购与保存6.1 介绍西湖龙井茶的选购技巧和注意事项6.2 解释如何辨别真伪和假冒的西湖龙井茶6.3 分析西湖龙井茶的保存方法和期限6.4 指导学生进行西湖龙井茶的选购和保存第七章:西湖龙井茶与健康饮食7.1 介绍西湖龙井茶与健康饮食的关系7.2 解释西湖龙井茶在饮食中的搭配和适宜人群7.3 分析西湖龙井茶对不同体质人群的影响7.4 探讨西湖龙井茶在现代饮食中的作用和地位第八章:西湖龙井茶的艺术与创意8.1 介绍西湖龙井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和影响8.2 解释茶艺表演和茶画等艺术形式中的西湖龙井茶元素8.3 分析西湖龙井茶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象征意义8.4 指导学生进行以西湖龙井茶为主题的创意活动第九章:西湖龙井茶与旅游体验9.1 介绍西湖龙井茶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和发展9.2 解释游客参观西湖龙井茶园和茶庄的体验活动9.3 分析西湖龙井茶旅游的特色和吸引力9.4 探讨西湖龙井茶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第十章:西湖龙井茶的未来与发展10.1 介绍西湖龙井茶产业的现状和挑战10.2 解释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对西湖龙井茶产业的影响10.3 分析西湖龙井茶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传播10.4 探讨西湖龙井茶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西湖龙井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解析:理解西湖龙井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教学中的重点,需要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故事来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认识。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
西湖龙井采制技术相当考究。
俗语道:“西湖龙井是靠一颗一颗摸出来的”。
一厅西
湖龙井一般需要四~五斤青叫,经过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
归堆、收灰等工序,才能生产出上好的西湖龙井。
1、青叶采摘:西湖龙井采摘有三个特点:
早、嫩、勤。
有爱茶人虞伯生在《游》
中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说明
高级西湖龙井向来就强调要早采。
其中
以清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品质为最佳,称为
“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称为“雨前
茶”。
其次西湖龙井的采摘也『分强调细嫩和
完整,一般一公斤极品明前¨湖龙井,
需要采摘至少八万个细嫩芽叫,故极为名贵。
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
叶,芽叶全长约1 2厘米。
2、鲜叶摊放:采回的鲜叫在室内进行薄摊,
厚度为1厘米左右。
经2小时以上摊放后,
使部分水份挥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
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
度,使炒制的西湖龙井外形光洁,色泽翠绿。
提高茶叶品质高级西湖龙井的炒制仝凭
一双手在一口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
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
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
炒制时还要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
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
只有掌握
了熟练技艺的制茶师,才能炒出色、香、
味、形俱佳的西湖龙井。
而且因伞用手工在热
锅内操作,劳动强度甚大。
3、杀青(又称青锅):即杀青和初步成型的
过程。
当锅温达80-100°C时,涂抹少许
植物油脂于锅内,投入约100克经排放过的
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
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于式进
行初步成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
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千时即起锅,
历时12-15分钟。
4、回潮:杀青后,放于阴凉处进行薄摊回
潮。
摊凉后筛去茶末、簸去碎片,历时约
40-60分钟。
5、辉锅:回潮后的茶叫倒入锅中,进一步整
形炒1,完成定型。
通常是四锅青锅叶
合为一锅辉,叶量约250克,锅温60-70。
C,
历时20-25分钟,锅温分低、高、低
三个过程,于式压力逐步加重,丰要采用抓、
扣、磨、压、推等于法。
其要领是于不
离茶,茶不离锅。
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
茶香透出,折之即断。
6、分筛:用筛子把茶叶分筛。
簸去黄片,筛去茶末,使成品人小均匀。
7、挺长头:把筛出的人一点的茶叶再一次放入锅中,将其挺直,历时约5-10分钟。
8、归堆:将成品分包成0。
5公斤一包,分开保存。
9、收灰:炒制好的西湖龙井极易受潮变质,须将归堆后的成品茶,放入底层铺
有块状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石灰)的缸中加盖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西湖龙井的香气
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
经此处理后的西湖龙井,在室温下燥环境中保存
一年仍能保持“色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
经过以上工序炒制的西湖龙井,
形状扁平光滑;色泽嫩黄似糙米色;汤色碧绿清莹;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
又较好地保持了天然营养成分,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利尿、除烦去腻、消
炎解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