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 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气 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 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 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 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 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 2.生态灾害。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这 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 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 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 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
二
农业自然灾害的种类、特征
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而给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
带来不利后果的祸害。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南涝北旱、台 风、地震以及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
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认识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分布规律等,提高
全民族防灾减灾意识,对我国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散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 上作出更大贡献。 (四)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自然灾害发生后,封锁信息、信息不明或传言传播的失真性,很容易加剧 人们的恐慌情绪,使社会心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失稳。 因此,政府必须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化解公众的怀疑情绪,唤起公众的理解与 支持。 (五)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要规划并建设好农业灾害防治工程,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发 挥工程防治灾害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