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访问接口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10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一种面向MongoDB的数据库统一访问接□设计与实现王辉傅康平侯毅王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北京市l O O t M l)摘要:本文结合某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对M ongoDB数据库访问操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M ongo-C Driver的M ongoDB数据库访问 接口的设计目标、设计思路,并采用C++语言开发了基于M ongo-C Driver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统一访问接口M ongoA SI (M ongoD B Access Service In terface)。
通过调用MongoASI类中的方法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对M ongoDB各种操作,同时,MongoASI还实现了一种通用的抽 象数据结构,该结构可实现大部分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的存储,有效的满足了某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对M ongoDB数据库访问操 作的需求。
关键词:数据库接口;MongoDB;数据结构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及互联网应用用户量剧增,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巨大的存储压力对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提供超大规模的数据存储以及高并发的读写访问能力,因此提出了 N o S Q L数据库。
N o S Q L全称是N o t O n l y Sql,指的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
N o S Q L数据库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系统,具有模式灵活、最终一致性、面向海量数据、分布式、开源、水平可扩展、配置简单、非关系型等特点。
自从谷歌提出B i g T a b l e数据库概念后,N o S Q L技术逐渐成为业界探讨和人们研宄的热点*[1]。
并出现了 H B a s e,Cassandra,M o n g o D B等一系列基于N o S Q L的存储技术。
基于Visual C++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库技术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作为众多编程语言之中较为优良的一种,visual c++对于数据库访问技术的支持是相对全面及系统的。
本文主要对数据库的访问平台与技术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了以visual c++为前提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特点,并进行各技术之间优势与缺点的对比。
关键词:visual c++ 数据库访问技术1.前言数据库访问技术将数据库外部及其通信过程进行抽象化,再通过不同访问接口的提供,简化客户端访问数据库的方式与过程,数据库接口主要分为通用语专用两种,通用接口提供了不同数据库系统通信的统一接口,进而能够通过其中一段代码的编写来实现多数类型数据库的复杂频繁操作,而专用数据库接口则相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visual c++所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有odbc api、mfc odbc、dao、rdo、oledb、ado等,上述技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并提供了灵活、简单、可扩展性良好以及访问速度较快的开发技术。
笔者将对相关访问技术作简要的概述并作相应的比较研究。
2.基于visual c++的数据库系统环境分析2.1三层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采用b/s结构进行架构,其结构的分层满足用户与数据之间的调用。
b/s结构中的系统可以分为客户端、应用层以及数据库等三个方面。
其中,客户端主要负责应用层处理结果的展示工作,应用层则与客户端分离,主要部署于服务端,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科学高效的链接,当应用层的应用发生变化时并不会对客户端与数据库产生任何影响。
2.2 sql serversql server2005是一种主要依靠内部的映射关系运行的相对复杂的数据库,它是集成、复制、通知、分析以及报表等相关服务的有效结合。
在数据库语言之中,select语句是复杂程度最高且作用最大的语句,其主要作用为查询数据库,select子句指定查询返回的列、where子句与having子句排除不符规范的行、group by子句负责旋转输出行组,而当having子句涉及聚合函数时计算各组汇总值,from子句则集返回初始结果。
ADO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在VB中的应用摘要:介绍ado技术,分析使用ado data控件和ado对象模型访问数据库两种访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关键字:ado vb 数据库一、前言visualbasic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不仅具有简单易学、方便灵活和易于扩充的特点,而且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尤其是vb6,与以前的vb版本相比,在数据库功能方面大大增强。
在vb的开发环境中,常用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有三种,即dao(data accessobjects,数据访问对象)、rdo(remote data objects,远程数据对象)和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三种对象模型。
在这三种对象的模型中,基于isam(indexedse-quentialaccessmethod,索引顺序存取法)模式的dao是用来访问access的jet引擎接口,其操作针对记录和字段,主要用于开发单一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基于关系模式的rdo是用来访问odbc (open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的接口,其操作针对行和列,主要用于开发sql server、oracle等关系数据库应用程序;ado是dao和rdo的后继产物,它集成了dao和rdo的优点,比dao、rdo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使用更为方便,并且访问数据的效率更高,是vb访问数据库的一个新的接口,适合于各种客户/服务器应用系统和基于web的应用系统。
二、ado技术特点ado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最新的数据访问接口技术,建立在基于低层数据访问接口ole db(objectslink andembeddingdatabase,对象连接与嵌入数据库)技术上的数据对象。
ado技术对ole db进行了封装并实现了ole dbde所有功能,从而避免了在vb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oledb接口,编程量大,细节多的缺点,简化了编程。
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接口连接方法数据处理系统是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一系列软件、硬件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帮助组织和管理大量的数据,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数据接口连接方法是指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系统、设备或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方法。
数据接口连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手动导入/导出:在一些简单的场景下,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将数据从一个系统导出并导入到另一个系统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或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
3.数据库连接:如果数据源和数据处理系统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连接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这种方法提供了实时的数据同步和共享。
4. API接口:很多系统都提供了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接口,用于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调用API接口,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获取指定系统中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发送回去。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频繁获取和更新数据的情况。
5.数据集成工具:有一些专门的数据集成工具可以帮助将不同系统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处理平台中。
这些工具提供了图形化的界面和配置选项,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映射、转换和同步。
无论使用何种数据接口连接方法,都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此外,数据处理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校验和纠错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之,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接口连接方法是帮助组织管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关键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据接口连接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获取、处理和共享,提高组织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数据库访问技术⼀. 的定义来源于COM组件库ADO(即ActiveX Data Objects),是微软公司新⼀代.NET数据库的访问模型,是⽬前数据库程序设计⼈员⽤来开发基于.NET的数据库应⽤程序的主要接⼝。
它利⽤.NET Data Provider(数据提供程序)进⾏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通过数据库程序能够使⽤各种对象来访问符合条件的数据库内容,让提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各个⼚商可以根据此标准开放对应的.NET Data Provider,这样设计数据库应⽤程序⼈员不必了解各类数据库底层运作的细节,只要掌握所提供对象的模型,便可访问所有⽀持.NET Data Provider的数据库。
结构模型如下所⽰:图1. 结构模型是⼀个类库,这些类提供了很多的对象,可⽤于完成数据库连接和增删查改等操作。
其中包括如下五个对象: 1)Connection:⽤来连接数据库(SQL Server使⽤的是SqlConnection对象); 2)Command:⽤来对数据库执⾏SQL命令,如增删查改等操作; 3)DataReader:⽤来从数据库中返回只读数据,⽤数据源填充DataSet对象; 4)DataAdapter:与DataSet对象相结合使⽤,实现对数据库的控制; 5)DataSet:可看作离线时内存中的数据库;这五个对象提供了两种读取数据库的⽅式;第⼀种⽅式:使⽤Connection、Command、DataReader,其权限只能读取或查询数据库;第⼆种⽅式:使⽤Connection、Command、DataAdapter、DataSet,其权限能进⾏各种数据库的操作。
读取数据库操作⽰意图:图1. 结构模型⼆. 使⽤在线访问数据库的步骤(这⾥⽤的是SQL Server 数据库)1. 连接数据库直接上⼀段代码: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string source = "server=(local); integrated security=SSPI; database=myDateabase;User ID=sa;pwd=sa";SqlConnection conn = new SqlConnection(source);conn.Open();// 对数据库数据进⾏操作conn.Close();(1). ⾸先添加命名空间System.Data.SqlClient;(2). 定义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第⼀种⽅法:直接把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存放在字符串对象中,如上代码所⽰;第⼆种⽅法Web:将数据库连接信息存放在web.config配置⽂件中,然后通过使⽤ConfigurationStringSettings类进⾏调⽤。
ADO数据访问技术摘自《Visual C++ +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实例完全解析》启明工作室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第一版。
ADO的全称是ActiveX Data Objects。
Visual C++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如ADO、ODBC、DAO和RDO等,其中,ADO是最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是使用更为简单,而又更加灵活的对象模型。
对于新工程,应该使用ADO作为数据访问接口。
1. ADO数据模型Figure 6. ADO Object ModelADO提供执行以下操作的方式:➢连接到数据源。
➢指定访问数据源的命令,同时可带变量参数或优化执行。
通常涉及ADO的Command对象。
➢执行命令,例如一个SELECT脚本。
➢如果这个命令使数据库按表中行的形式返回,则将这些行存储在易于检查、操作或更改的缓存中。
➢适当情况下,可以把缓存行的更改内容写回数据库中,更新数据源。
➢提供常规方法检测错误(错误通常由建立连接或执行命令造成),涉及ADO的Error对象。
ADO编程模型提供了以下主要元素:1)连接。
通过“连接”可以从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源。
连接时必须指定要连接到的数据源以及连接所使用的用户名和口令等信息。
对象模型使用Connection对象完成连接功能。
2)命令。
可以通过已建立的连接发出命令,对数据源进行指定的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命令在数据源中添加、修改或删除数据,也可以检索满足指定条件的数据。
在对象模型中使用Command对象来体现命令的概念。
3)参数。
在执行命令时可指定参数,参数可以在命令发布之前进行更改。
例如,可以重复发出相同的数据检索命令,但是每一次指定的检索条件不同。
对象模型用Parameter对象来体现参数概念。
4)记录集。
查询命令可以将查询结果存储在本地,这些数据以“行”为单位,返回市局的集合被称为记录集。
对象模型将记录集体现为Recordset对象。
数据库访问接⼝(ODBC、OLEDB、ADO)最近在学C#的数据库编程,对于数据库接⼝技术这块的知识⼀直⽐较模糊,⽹上查了不少资料,看了⼏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只能做些笔记再研究了。
我们都知道,“数据库”是指⼀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最早的计算机应⽤之⼀也是开发数据库系统,即通过计算机来存储和检索数据的机制。
在数据库发展的前⼏⼗年⾥,数据以各种不同的⽅式存储并展现给⽤户,⽐如:层次数据库、⽹状数据库,这些都是⾮关系数据库。
直到1970年,才出现了“关系模型”,借助冗余数据来链接不同表中的记录,关系数据库中的每张表都包含⼀项作为每⾏唯⼀标识的信息(主键)。
关系型数据库:Oracle、DB2、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关系型数据库:NoSql、Cloudant、MongoDb、redis、HBase 在最初的时候,对数据库的程序访问是由本机库来执⾏的,例如SQL Server的DBLib、Oracle的OCI。
这种⽅式的优点就是速度快,但缺点更明显,开发⼈员需使⽤不同的API来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系统。
⼀旦更换数据库,⼯作量将会很⼤。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是为解决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共享⽽产⽣的,允许应⽤程序以SQL 为数据存取标准,存取不同DBMS(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的数据;使应⽤程序直接操纵DB中的数据,免除随DB的改变⽽改变。
⽤ODBC 可以访问各类计算机上的DB⽂件,甚⾄访问如Excel 表和ASCI I数据⽂件这类⾮数据库对象。
它建⽴了⼀组规范,并提供了⼀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API(应⽤程序编程接⼝)。
这些API利⽤SQL来完成其⼤部分任务。
ODBC本⾝也提供了对SQL语⾔的⽀持,⽤户可以直接将SQL语句送给ODBC。
总⽽⾔之,ODBC提供了⼀个公共数据访问层,可⽤来访问⼏乎所有的RDBMS。
odbc的基本原理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即开放式数据库连通性)是一个标准的数据库连通性接口,它可以提供一个通用的数据访问机制来存取各种不同的数据库,跨越了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开发环境。
ODBC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ODBC架构ODBC是一个“驱动程序”模型,即它只提供一个标准接口让应用程序与各种不同的驱动程序进行通讯,而这些驱动程序则提供了与各种不同的数据库进行通讯的实现。
ODBC架构包括了以下几个组件:·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需要使用ODBC API来查询和修改数据。
·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DM:Driver Manager):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会搜索所有已注册的驱动程序,并提供一些API来管理它们。
·ODBC驱动程序:ODBC驱动程序是该体系结构的核心,它负责执行与特定数据库的交互,以完成从ODBC API调用到实际数据库的访问。
·数据库:ODBC驱动程序通过驱动程序特定的协议与底层数据库进行通讯,例如:ODBC SQL Server驱动程序通过TCP/IP连接与SQL Server进行通讯。
第二、ODBC的连接过程ODBC连接步骤如下:1.应用程序通过调用ODBC API建立一个连接对象,该对象包括用于指定连接的数据源名称、用户名、密码和其他连接选项。
2.ODBC驱动程序管理器会查找已注册的ODBC驱动程序并选择要用于与数据源通讯的驱动程序。
3.ODBC驱动程序连接到底层数据库系统,并返回一个“连接句柄”。
4.应用程序可以通过ODBC API使用该连接句柄进行数据库查询和修改。
5.完成操作后,应用程序可以释放连接,并最终关闭与数据库系统的通讯。
第三、ODBC的SQL数据访问ODBC通过SQL语言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应用程序主要使用SQL命令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
ODBC API支持的SQL命令包括:1.查询:SELECT2.插入:INSERT3.更新:UPDATE4.删除:DELETE5.创建:CREATE6.删除:DROP7.修改:ALTER8.执行:EXECUTESQL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允许从表中读取、插入、更新和删除记录,同时还可以提供限制和排序等高级查询特性。
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接口连接方法一、引言数据处理系统是现代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它们负责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支持决策和业务运营。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和数据源进行连接和集成。
本文将介绍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数据接口连接方法,包括常用的数据接口类型和连接方式。
二、数据接口类型1. 文件接口: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文件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常见的文件格式包括CSV、Excel和XML等。
通过文件接口,数据可以以批处理的方式进行传输和处理。
例如,可以定期从其他系统导出数据文件,然后将其导入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数据库接口:数据处理系统通常需要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以实现实时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常见的数据库接口包括ODBC、JDBC和等。
通过数据库接口,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直接查询和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执行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数据库操作。
3. Web服务接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系统提供了基于Web服务的数据接口。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通过HTTP或者SOAP等协议与这些Web服务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交换和集成。
通过Web服务接口,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以及调用远程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4. 消息队列接口:消息队列是一种常用的异步通信机制,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解耦和高效的消息传递。
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消息队列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常见的消息队列接口包括RabbitMQ和Apache Kafka等。
通过消息队列接口,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将数据以消息的形式发送给其他系统,并接收来自其他系统的消息。
三、数据接口连接方式1. 直接连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
这种连接方式适合于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和集成。
例如,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数据库接口读取和写入数据。
直接连接方式的优点是实时性好,可以快速获取和处理数据。
odbc sqlexecdirectODBC sqlexecdirect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函数。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接口,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来访问不同的数据库。
在使用ODBC sqlexecdirect函数时,我们需要传入一个SQL语句作为参数。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语言,它可以用来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
ODBC sqlexecdirect函数执行SQL语句的过程如下:1. 连接数据库:首先,我们需要通过ODBC连接到数据库。
ODBC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接口,可以连接到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2. 构建SQL语句:接下来,我们需要构建要执行的SQL语句。
SQL 语句由关键字、表名、列名、函数和操作符等组成,用于指定要执行的操作。
3. 执行SQL语句:一旦SQL语句构建完成,我们就可以使用ODBC sqlexecdirect函数来执行它。
这个函数会将SQL语句发送给数据库,并返回执行结果。
4. 处理执行结果:最后,我们需要处理执行结果。
执行结果可能是查询结果集、受影响的行数或错误信息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处理执行结果,如显示查询结果、更新界面或记录日志等。
ODBC sqlexecdirect函数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ODBC sqlexecdirect函数可以执行任意的SQL语句,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灵活地操作数据库。
2. 高性能:ODBC sqlexecdirect函数通过使用底层的数据库驱动程序来执行SQL语句,从而实现了高性能的数据库访问。
这使得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执行结果。
3. 安全性:ODBC sqlexecdirect函数可以防止SQL注入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