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方法中校准曲线的绘制及合理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9.15 KB
- 文档页数:2
水质环境检测中质量控制的几种方法摘要:水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近些年,社会公众越发关注水质,为保证水质,需要加强水质监测,控制好水质环境。
基于此,本文就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质量影响因素,其次提出了集中质量控制防范,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当今社会,工业发展迅速,淡水资源污染率提高,水质要求提高,因此,水质监测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
水质监测一般由社会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定期抽查检测,进而保障水质安全。
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手段比较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使用。
一、水质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水质环境检测质量受到人员、设备、材料和方法等因素影响,具体体现在:在人员方面,实验室人员专业技能、经验、态度等会影响检测质量。
实验室人员需要具有专业资质和操作水平,并获得资质认可和授权管理、接受相应培训,后期接受继续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在设备方面,仪器设备是检测基础工具,其保证了检测数据精确性。
因此,需要适当分析所用设备,确保其与检测标准一致,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检定,并组好日常维护保养[1]。
在材料方面,材料主要包括实验耗材、用水等,试验耗材需要符合标准,严格验收质量,通弄个有证标准物质严格规定使用条件和存储条件,实验用水则要根据GB/T-6682-2008要求根据不同分析情况采用不同级别的用水。
在方法方面,检测方法影响了检测结果准确性,在选择方法是需要根据国家、行业、地方和国际等标准,若是无标准依据一般选择知名组织、权威文献中的方法,但是需要确认方法检出限、线性范围等内容。
二、水质环境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一)绘制校准曲线采用分光法获取样品,每批样品都有标准曲线,其中包括了6个浓度点,不可随意删除。
在绘制曲线时,相关系数需要≥0.9990,尽可能接近1,若是不符合这一标准需要查找原因并进行改正,同时校正曲线只能怪在线性范围内应用,不可在高浓度端向外推[2]。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是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而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对于准确测定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制作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校准曲线,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我们需要了解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测定原理。
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通常使用钠水合硼酸-硫酸钠法进行测定。
总氮包括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常采用硫酸-过氧化钠消解-邻苯二甲酸钠法进行测定。
总磷则是水体中的另一种关键污染物,通常使用过氧化钠-高氯酸钾法进行测定。
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主要用于对已知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建立测定曲线之后,再用于对未知水样进行浓度的计算。
校准曲线的绘制,首先需要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以氨氮为例,我们可以准备10mg/L、5mg/L、2mg/L、1mg/L和0.5mg/L等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分别使用所使用的测定方法对这些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得到相应的测定值。
接着,将这些测定值作为纵坐标,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出氨氮标准曲线。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总氮和总磷的标准曲线绘制。
在绘制出了标准曲线之后,我们需要通过计算公式来对未知水样的浓度进行计算。
以氨氮为例,计算公式通常为 y = kx + b,其中 y 为测定值,x 为标准溶液的浓度,k 为曲线的斜率,b 为截距。
通过测定未知水样的浓度以及在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应的测定值,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氨氮的浓度。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总氮和总磷的浓度计算。
对于总氮和总磷,由于其测定原理的不同,其浓度的计算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总氮的计算公式会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计算,总磷的计算公式则会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浓度计算。
在使用校准曲线进行测定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定方法来确定相应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水质分析时,正确绘制和使用校准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作者:郭建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氨氮含量与校正吸光度、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浓度与校正吸光度、不同标液体积下的校正吸光度与氨氮含量的一次函数关系中推导相关计算公式,让初学者灵活掌握与运用相关公式。
关键词:校正吸光度;校准曲线;函数关系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4-0-02DOI:10.16647/15-1369/X.2020.04.132Abstract:This paper derives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formula from the linear func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and corrected absorbance at different standard volumes,concentration and corrected absorbance at different standard volumes,and corrected absorbance and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at different standard volumes.Scholars flexibly master and use related formulas.Key words:Corrected absorbance;Calibration curve;Functional relationship对于很多踏入水质分析工作岗位的初学者,也有一部分做水质分析很多年的化验工作人员,对于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觉得很难,很多人不甚了了。
查看相关国家标准,总磷版本较早(GB11893-89),写的过于简单,氨氮(HJ 535-2009)与总氮(HJ 636-2012)代替老版本(分别为GB 7479-87和GB 11894-89),从适用范围、干扰和消除、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分析步骤以及质量保证等各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但是两者给出的计算公式,很多人都感到一头雾水。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水质分析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氨氮总氮与总磷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水质分析中,通常需要绘制氨氮总氮与总磷的校准曲线,以便准确测定水样中的含量。
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很多人对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1. 氨氮总氮与总磷的测定原理氨氮总氮与总磷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或色度法。
在分光光度法中,首先需要制备一系列标准溶液,然后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接着,用相同的方法测定待测水样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水样中氨氮总氮与总磷的含量。
2. 校准曲线的绘制校准曲线的绘制是分光光度法或色度法测定氨氮总氮与总磷含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3-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
接着,将吸光度作为纵坐标,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通常情况下,标准曲线应当经过原点,并且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应当存在线性关系。
3. 计算公式的确定校准曲线的绘制之后,需要确定计算公式,用以计算待测水样中氨氮总氮与总磷的含量。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或者其它拟合方法,得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随后,将待测水样的吸光度代入函数中,即可得到样品的浓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仪器、试剂或操作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计算公式,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当密切注意试剂使用说明和仪器操作手册。
4.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掌握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首先我们准备了4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得它们的吸光度分别为0.1、0.3、0.5、0.7。
然后,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0.2x,其中y为吸光度,x为浓度。
我们测得了一份待测水样的吸光度为0.4,代入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样品的浓度为2mg/L。
水质分析中氨氮测定的标准方法氨氮氨氮(NH3-N)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
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
反之,则铵盐的比例为高。
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和合成氨化肥厂废水等,以及农田排水。
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
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
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则可呈现毒害作用。
测定方法一:纳氏试剂光度法(GB7479--87)1.方法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强烈吸收。
通常测量用波长在410—425nm范围。
2.干扰及消除脂肪胺、芳香胺、醛类、丙酮、醇类和有机氯胺类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铁、锰、镁、硫等无机离子,因产生异色或浑浊而引起干扰,水中颜色和浑浊亦影响比色。
为此,须经絮凝沉淀过滤或蒸馏预处理,易挥发的还原性干扰物质,还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除去。
对金属离子的干扰,可加入适量的掩蔽剂加以消除。
3.方法适用范围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ol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
采用目视比色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
水样作适当的预处理后,本法可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仪器(1)分光光度计:UV-2800(UNICO)(2)pH计。
试剂配制试剂用水应为无氨水。
1.纳氏试剂可选择下列一种方法制备。
(1)称取20g碘化钾溶于约25ml水中,边搅拌边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I2)结晶粉末(约10g),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并充分搅拌,当出现微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二氯化汞溶液。
另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250ml,冷却至室温后,将上述溶液在边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钾溶液中,用水稀释至400ml,混匀。
水质分析检验方法关键词:水质分析检验水质分析检验方法一、基本概念1 标准差(1)标准差的意义: 分析一组数据时,不仅要计算平均数反应其平均水平,还要用一些指标反应其变异程度的大小。
例如有二组数据:甲组 98 99 100 101 102乙组 80 90 100 110 120两组的均数都是100,但分布情况却不同。
甲组比较集中,即变异较小,而乙组比较分散,即变异较大。
所以对一组结果的描述,除说明其平均水平外,还要说明变异程度的大小。
最常用的变异指标是用标准差表示,它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和稳定。
(2)标准差的计算:是将每个离均差平方后加起来除以自由度得方差,方差开方后即得标准差。
S2 =∑(X-X)2/n-1S =√(X-X)2/n-1例如同一水样测定5次氯化物含量(mg/l)如下,求其标准差。
20.20、20.50、20.65、20.30、20.55 X=20.44X - 0.24 0.06 0.21 - 0.14 0.11X2 0.058 0.004 0.044 0.020 0.012∑X2=0.138∑X2/n-1=0.138/4=0.034S=√0.034 = 0.18(3)标准差的应用:a. 表示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两组测定值在单位相同、均数相近的条件下,标准差越大,说明测定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即测定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离散,如标准差较小,表明测定值的变异较小,即测定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密集,均数的代表性好。
\b. 用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当两均数相差较大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变异程度的大小,可用相对标准偏差比较,其算式为:RSD%=S/ X×100%同标准差一样,相对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的变异就小,反之就大。
卫化学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就是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
2 标准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即样本均数与总均数的接近程度,称为样均数的标准误。
样本数量越多,标准误就小。
1 范围本操作程序规定了利用校准曲线定量检测方法中校准曲线的绘制周期、检查点的设置方法和检查结果判定标准。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建材及化工产品中有害物质、室内环境、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公共场所卫生、空气和废气、水和废水、土壤、固废、污泥、肥料等检测领域中采用的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CNAS-CL10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HJ 630-201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3校准曲线的绘制与检查3.1 校准曲线的斜率与截距会随环境温度、试剂、设备稳定性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所以一般情况下,校准曲线绘制或检查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3.2 校准曲线的绘制3.2.1 绘制周期一般情况下,即当实验条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时,校准曲线绘制周期为一个月。
3.2.2 技术要求校准曲线绘制时其斜率、截距、相关系数应满足检测标准方法的要求。
检测标准方法中没有要求的,大型仪器(各类色谱仪、光谱仪)分析相关系数应≥0.995,其他分析相关系数应≥0.999。
3.3校准曲线的检查3.3.1 检查点的设置校准曲线检查点的设置应符合检测标准方法的要求。
检测标准方法中没有要求的,应取校准曲线第二浓度点(不算零浓度点)和倒数第二浓度点作为检查点,并在样品检测前进行检查。
3.3.2 检查结果判定依据校准曲线检查点检测结果应符合检测标准方法中精密度的要求。
检测标准方法中没有要求的,按如下规定执行:3.3.2.1有机仪器分析项目:目标化合物检查点检测结果与实际值相对误差≤20%3.3.2.2离子色谱分析项目:任何一个离子的响应值或保留时间不超过预期值的±10%3.3.2.3其他小型仪器分析项目:允许误差绝对值≤10%4 校准曲线有效性判定4.1 校准曲线使用前应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有效性判定:4.1.1 校准曲线绘制时技术要求满足3.2.2;4.1.2 校准曲线绘制时间未超过1个月;4.1.3 若校准曲线绘制与样品不在同时分析时,实验条件不得发生显著改变;注:试剂批次更换、设备维修、环境条件明显变化等情况,可判断为实验条件显著改变。
关于对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与总磷校准曲线的绘制与计算公式的探讨郑乐华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是重要的参数,它们对水体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分析和监测这些参数是保障水质安全的前提。
在水质分析中,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水质分析中,氨氮、总氮和总磷是水体中主要的营养盐成分,它们的过量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等环境问题。
对这些参数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监测,对于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至关重要。
在进行水质分析时,常常需要根据现场取样数据绘制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的方法,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能够帮助我们对样品中的目标参数进行准确的测定。
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的选择和确定对于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以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校准曲线为例,来探讨校准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公式。
1. 氨氮的校准曲线氨氮是指水体中存在的两性离子NH4+和NH3的总和。
氨氮的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是在弱碱性条件下,氨氮与一定量的漂白试剂反应生成氮蓝,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氮蓝的吸光度来确定氨氮浓度。
在绘制氨氮的校准曲线时,通常需要制备一系列氨氮标准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它们的吸光度,将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成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一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其公式为y=ax+b,其中y表示吸光度,x表示浓度。
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量,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
总氮的测定通常采用Kjeldahl消解方法,然后用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氮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校准曲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来确定校准曲线的公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保所建立的校准曲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预测准确性。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何绘制和检验校准曲线?一、如何正确绘制校准曲线用一系列被测物标准溶液,按照标准方法规定的步骤,将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制备好的标准系列和空白,在方法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已被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步骤:1、对标准系列,溶液以纯溶剂为参比进行测量后,应先作空白校正,然后绘制标准曲线;2、标准溶液一般可直接测定,但如试样的预处理较复杂致使污染或损失不可忽略时,应和试样同样处理后再测定;3、校准曲线的斜率常随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和贮存时间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
因此,在测定试样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最为理想。
否则,应在测定试样的同时,平行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各两份,取均值相减后与原校准曲线上的相应点核对。
其相对差值根据方法精密度不得大于5%~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二、如何检验校准曲线1、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r|≥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重新绘制合格的校准曲线。
2、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在线性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bx,然后,将所得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程简化为y=bx,移项得x=y/b。
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品测量信号值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
当a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表示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应找出原因予以校正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经线性检验合格。
在计算回归方程,经截距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回归方程如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必将给测定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于解决a的系统误差。
、3、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作中的随机误差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异,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5%,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10%等。
哈希dr3900,总磷国标建曲线方法哈希dr3900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的便携式分光光度计。
在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中,总磷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水体中磷元素的浓度,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准确的总磷分析方法对于水质监测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方法中有关总磷的建曲线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值,然后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标准曲线,从而实现对未知样品总磷含量的测定。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哈希dr3900总磷国标建曲线方法的步骤。
首先,准备一系列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覆盖待测样品可能的总磷含量。
可以通过向蒸馏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总磷标准品,再经过适当的混合和稀释,制备出一系列总磷浓度分别为0、0.1、0.2、0.3、0.4、0.5 mg/L的标准溶液。
其次,使用哈希dr3900分光光度计对各个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测定。
操作时,首先将仪器开机预热,然后选择总磷测定模式,校准零点,依次加入各个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值。
注意保持溶液在测定前均匀搅拌以确保取样均匀。
接着,利用所获得的吸光度值和已知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在哈希dr3900分光光度计中,可以通过输入吸光度和浓度的数据,选择最佳拟合曲线方式,如线性拟合或二次拟合等,从而得到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最后,利用建立的标准曲线对未知样品进行总磷含量的测定。
首先将待测样品用适当的方法提取总磷,并保证提取液中总磷浓度适用于建立的标准曲线。
接着,将提取液经过适当稀释后,同样使用哈希dr3900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浓度。
总的来说,哈希dr3900总磷国标建曲线方法是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可以实现对未知样品总磷含量的定量分析,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分析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总氮分析方法: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编号:HJ 636-2012验证人员:卢志艺验证日期:1、方法概述在120-124℃下,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使样品中含氮化合物的氮转化为硝酸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于220nm和275nm处,分别测定吸光度A220nm和A275nm,按下列公式计算校正吸光度A,总氮(以N计)含量与校正吸光度A成正比。
A= A220nm-2A275nm2、仪器和试剂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0PC)高压蒸汽灭菌器无氨水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硝酸钾标准贮备液(ρ=10.0mg/L)3、分析步骤取适量样品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节pH至5~9,待测。
4、标准曲线的绘制以硝酸钾标准贮备液配制硝酸钾标准使用液,在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以总氮含量为横坐标,对的A r值为纵坐标。
按下表配置标准A b=A b220nm-2A b275nm A s=A s220nm-2A s275nm A r=A s-A b5、数据处理及含量的计算样品中总量的质量浓度ρ(mg/L)按下式计算:ρ(mg/L)=(A r-a)*f / bVρ—样品中总氮(以N计)的质量浓度,mg/L;A r—试样的校正吸光度与空白试验校正吸光度的差值;a—校准曲线的截距;b—校准曲线的斜率;V—试样体积;f-稀释倍数。
6、方法检出限配置相同7组含总氮低浓度的样品,按照步骤3进行试样制备,计算7组样品的标准偏差,按照公式MDL=t(n-1,0.99)*S计算检出限。
6、方法精密度分别制备低、中、高三种试样,每组平行测定六次。
表6.2中浓度测定结果表6.3高浓度测定结果7、准确度测量两种有证物质的浓度,每组平行测定6次表7.28、加标回收用同一种的水样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加标且加标量分别为5㎍、10㎍、50㎍结果如下:9、计算方式标准偏差()112--=∑=n XXS ni i变异系数(精密度)V=%100⨯XS%100-⨯=加标量试样测定值加标试样测定值加标回收率10、评价与验证结论通过对上述各项指标的验证,表明该项目可在本公司开展。
水质分析仪器校准步骤说明书校准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认仪器型号和规格,并查阅相关仪器操作手册以了解校准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检查校准试剂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并确保其未过期。
3. 确保校准试剂瓶盖紧闭,避免受到日光或湿气的影响。
校准步骤二:设备准备1. 打开仪器电源,确保仪器和校准试剂的温度稳定在室温下。
2. 检查仪器传感器是否清洁,如有污垢,请使用纯水和温和的清洁剂进行清洗,并将其彻底干燥。
校准步骤三:校准前操作1. 调整仪器设置,将其切换至校准模式,并确保所需参数正确输入,包括温度、压力等。
2. 如果仪器需要预热,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说明进行预热。
校准步骤四:校准操作1. 打开校准试剂瓶盖,使用无菌注射器将适量校准试剂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
2. 使用仪器自带的校准曲线或标准物质,将仪器进行零点校准。
根据操作手册中的说明,将仪器置于纯水中并进行校准。
3. 将仪器放入校准试剂容器中,根据操作手册中的说明进行校准,将仪器读数与校准试剂标准值进行比对。
4. 如果仪器读数与校准试剂标准值存在偏差,根据操作手册中的调整方式进行调整,直至读数与标准值一致。
校准步骤五:校准后操作1. 将仪器从校准试剂容器中取出,用纯水清洗仪器传感器并用纸巾擦干。
2. 将校准试剂瓶盖紧闭,避免其受到污染或失效。
3. 将仪器设置恢复至分析模式,并进行零点校准以验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步骤六:记录和报告1. 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校准试剂批号等信息,并保存在校准记录簿或仪器操作软件中。
2. 根据需要,生成校准报告并妥善保存。
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避免仪器受到震动或移动,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2.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进行校准,避免与其他测试或操作同时进行。
3. 如遇到仪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停止校准并及时与仪器供应商联系。
4. 校准后的仪器要经常进行验证和维护,确保其持续准确性。
校准步骤说明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水质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如何进行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我国对水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越来越重视,但与现实相反的是我们对结果的正确性判断上却过于简单,只是简单的对照标准对,对单个数据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超标,从而得出其正确与否,这样的评判是错误的。
本文就如何才能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水质检测;水质分析;正确性引言水质检测的目的就是对水环境的质量状况进行判断,从而提供给对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控制时的依据,从而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和满足预期的要求,以及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得以掌握。
选择检测方法时,对于不一样的水质要区别对待。
一旦选择的方法不当,势必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中水、湖水、海水、水库水、深井水、矿井疏水、反渗透装置出水、超滤装置出水等不同的水质,需要通过不同的分析手段来进行检测,并且需要多次跟踪检测同种水样的不同次结果。
一、影响因素在水质检测过程中能够影响水质检测的因素主要有来源因素和类别因素。
首先是来源因素,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需要检测的水质样品的来源弄错,这样就会导致无法正确的进行水质结果分析,从而导致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水质样品,应该采取不同的水质检测方法。
假如没有正确认识到各类水质的差别,就会影响水到质检测的结果的正确性。
我们国家已经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也正在紧张的起草当中,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广节水技术,积极推进节水意识,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同时实行用水定额控制管理。
根据水资源的分布范围和承载能力,正确引导工业产业聚集方式,在节流的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大力改善水环境以及水资源质量,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在水质问题日益突出,水量相对丰富的地区推行有效的开源措施。
二、精密度指标对同一种水样,通过多次检测得出的若干数据在其平均值上下的偏离程度我们称之为检测结果的精密度。
环境监测领域校准曲线的建立和要求陈燕梅 贾瑞杨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DOI:10.32629/eep.v2i2.127[摘 要]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大多数项目都涉及到使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因此正确建立和使用校准曲线是我们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
本文讨论了校准曲线的建立,截距、斜率、相关系数、试验点数、溯源性等要求,对于项目分析中建立和优化校准曲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校准曲线;建立前言《标准样品工作导则(9)分析化学中的校准和有证标准样品的使用》(GB/T15000.9-2004)中将校准程序分为I、II 和III类,其中“类型I为使用分析过程中测量得到的有关物理、化学参数、通过包含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给出预期结果;II类为利用有关工作领域的相应特性得到认可的检测系统,将分析样品和含量与一系列已知含量的校准样品进行比较,通过样品信号对校准样品影响曲线的内插法测定样品含量值;III类采用为不仅对待分析元素或分子的含量,而且对基体的差别都公认是灵敏的检测系统,将样品与一系列校准样品进行比较”。
其中第II方法即校准曲线是环境监测最常见的校准方法。
通过测量某种物理量(信号)X来求出待测物质的浓度C 或绝对质量q。
X与C(或q)之前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X=f(C)或系X=f(q),这一函数关系就是分析方法的校准曲线[1];根据样品测定值从校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待测物浓度。
校准曲线看似简单,但需要注意环境监测领域中校准曲线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特殊要求。
1校准曲线的分类1.1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校准曲线分为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两类[1],标准曲线是用标准溶液系列直接测量,没有经过水样的预处理过程(对于废水样品或集体复杂的水样往往造成较大误差);工作曲线是指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经过了与水样相同的消解、净化、测量等全过程[2]。
在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中,主要涉及吹扫捕集、热脱附、柱前衍生等前处理方法,多数建立工作曲线,其他则以标准曲线为主。
一、试剂的配制:2M硫酸溶液:56mL浓硫酸溶于944mL蒸馏水中。
过硫酸铵溶液:12g过硫酸铵溶于500mL蒸馏水中。
钼酸铵溶液:钼酸铵在110℃烘干一个半小时,用电子天平称取7g,称准至0.001g,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入0。
2g酒石酸锑钾及80mL浓硫酸,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保质期2个月。
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7。
6g抗坏血酸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加0.2gEDTA 及8mL甲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保质期1个月。
10%盐酸羟胺溶液:10g盐酸羟胺溶于90mL蒸馏水中,贮于棕色瓶中。
0。
12%邻啡啰啉溶液:0.12g邻啡啰啉溶于40mL蒸馏水中,加热至80℃(77℃时拿下),使其溶解,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一周。
二、磷标准曲线:1、磷酸根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0。
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过的磷酸二氢钾(分析纯),溶于约500mL蒸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2小时,此溶液1L含0.5g磷酸根离子,再吸取10mL此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L含0.02g磷酸根离子(PO43-)。
m(KH2PO4) 0.7165gm(PO43-)=-————--—×M(PO43-)=————-——×94。
97 g/mol M(KH2PO4) 136。
09g/mol=0.5g即1L溶液中,n(PO43-)=0.5g/L稀释 0。
5g/L10mL———→250mL n(PO43-)=————-=0。
02g/L251mL此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n(PO43-)=0.02g/L÷50=0。
0004 g/L=0.4 mg/L2、磷标准曲线的绘制:用10mL吸量管移0mL,1mL(10~9),2mL(10~8),3mL(10~7),4mL(10~6),5mL(10~5)于50mL容量瓶中,浓度分别为0,0。
水质自动检测校准曲线的斜率范围
水质自动检测校准曲线的斜率范围取决于特定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校准曲线的斜率是指在浓度与检测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中的斜率值。
通常情况下,校准曲线的斜率应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斜率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可能意味着出现了某种误差或仪器故障。
一般来说,校准曲线的斜率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斜率不能太小:如果斜率过小,说明检测信号对浓度的变化非常不敏感,可能导致检测的低浓度范围内的误差较大。
2. 斜率不能太大:如果斜率过大,意味着检测信号对浓度变化过于敏感,可能导致在高浓度范围内的误差较大。
3. 斜率应该接近理论预期值:根据检测方法和所测水质参数的特点,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或经验确定校准曲线的斜率的预期范围。
实际测量的校准曲线的斜率应尽量接近预期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水质参数可能需要不同的斜率范围。
因此,在进行水质自动检测校准曲线时,需根据具体的测量参数和仪器要求来确定合理的斜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