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上课本古诗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山东六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山东六年级的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背诵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以下是你们在六年级上册需要掌握的一些必背古诗词,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背诵。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富有哲理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背诵这些诗词,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代诗歌五首》资料王湾诗集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学涉之士,分部撰次,湾在选。
中秘书罢撰,又与陆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终洛阳尉。
湾词翰早著,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各《唐诗三百首》选本多有辑录,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当时称最,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诗十首(见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一十五)。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搊筝(一作祖咏诗)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奉使登终南山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
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
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
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
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
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
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
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第五课时(精品)《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 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 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5课时(第5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涌现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
文学家、诗词曲作家更是占据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像李白、杜甫、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坛泰斗,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板题】:天净沙·秋思2、新课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初步感知课文。
文学常识1. 简介作者:(课件)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
《古代诗歌五首》资料东临碣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首《观沧海》,写的可谓是大气磅礴。
其中所蕴含的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更令人敬佩。
它一直都是我中华千古传颂的诗篇,可以说,上至夕阳红的古稀老人,下至七八岁的懵懂孩童,都耳熟能详。
毛主席曾有诗赞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的诗文既是对这首《观沧海》的赞美,更是对这一首汉乐府作者的赞美。
要知道,毛主席是一位千古伟人,能入得他眼的人,必定不是一般人。
怎么着,也是一位天王级的人物,而毛主席所赞美的这一位历史界的“天王”,即诗中的“魏武”,这指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
要说起这曹操,在中国民间,知名度可是很高的,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借用一句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
曹操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无异于是受到了一本小说的影响,这本小说就是《三国演义》。
但,虽说这本书让曹操名气飙升,同时也让他遭受世人唾骂。
因为,在这本小说中,所塑造的曹操这一形象,是一个反面人物,为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
据此,后人还送个他个外号:“奸绝”。
这无疑是对曹操的一种贬低,在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乃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并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这一点,从毛主席的诗中也可以映证。
可曹操的这一民间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因此,笔者仅以此三寸之笔,穿越古今,重回三国,再现这个早被丑化的英雄光辉闪耀的一生,以及那段被人们深深铭记的乱世风云。
六上课本古诗词课内:《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内补充:1、《绝句》南宋志南和尚(春天)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仲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古代诗歌五首》资料马致远词曲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村外,草店西。
”开句切入题目中的“山市”、“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
“草店”指山野小店(即“市”的象征)。
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此曲用简练的笔墨,描绘一幅色彩绚丽、景色秀美、充满生机的山间暮景,表现了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
“雨收天霁”紧扣题目“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紧接着“晚霞”,更具体地写出夕阳与山的一竿之距。
“锦屏风又添铺翠”: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艳迷人。
层层描景,使山市晴岚景象鲜明突出。
此曲题为“山市晴岚”,从曲中画面看,作者所写的是以“山市”为背景的“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首先展现的是“山市”,是鲜花盛放的村庄与商业性的草店。
第三句“晚霞明雨收天霁”所写的是视觉中的山市景象。
其中虽有雨过天晴的描写,但尚未直接写晴岚,只是为晴岚的描写铺垫。
第四句写残照中的四围山色,其中虽有晴岚在,但未直接写出。
直至第五句“又添铺翠”出现,作者才把晴岚及其造成的景致和盘托出。
以“又添铺翠”这样的点睛般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景物描写中体现了作者的心态。
此曲虽重在写“晴岚”,但并非只写晴岚,还有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
真是一笔一景,曲中有画。
从这大自然的化工之美中,见出曲家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今日站在马致远家乡的北京西山的韭园静远山房西眺西落坡,极目远望,看着山花与市铺,看着当今的花,看着当年商铺的遗迹,方可体会到这种“山市晴岚”的情与景。
六上课本古诗词课内:《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龟虽寿》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内补充:1、《绝句》南宋志南和尚(春天)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仲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相见欢》南唐李煜 (暮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初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