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 格式:ppt
- 大小:266.00 KB
- 文档页数:37
关于艺术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的探讨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一、关于艺术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几种认识艺术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历来饱受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强调艺术品的民族性,认为艺术应当重视求同存异中的“异”,即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另一种观点强调艺术品的世界性,重视求同存异中的“同”,认为只有被世界认可的艺术作品才称得上优秀的艺术作品。
笔者认为,两种观点虽各有道理,但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一味强调民族性的“异”,并不能表明其“异”的优秀;同样,过分强调世界性的“同”,又忽视了艺术品本身。
应该说,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未必是优秀的,只有民族中的优秀作品,才可以经久不衰的立于世界之林。
二、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一)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在世界中的地位不可否认,民族特色是艺术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属性,特别是在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作品的民族性更显的尤为重要。
1、民族性是一种独有的创新形式。
民族一词非汉语所固有,是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语中借来的。
斯大林曾明确地指出:“每个民族……都有为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特殊性”。
荷兰地处“潮湿的三角洲……地平线上一无足观,空中永远飘着一层迷蒙的水汽”,于是荷兰绘画的色彩美妙细腻,浓厚而丰满。
而“意大利……轮廓整齐的女子……令人想起希腊的雕塑艺术”。
可见,不同环境所产生的艺术风格是带有各自独创性特点的。
2、创新并不意味着优秀。
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认为,艺术没有高低等级的分别,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艺术作品“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是单一的向前发展”的,而非“高峰和衰落的演替”。
优秀作品的评判标准被消解了,我们方才提到的民族性能否作为一种独有的文化形式跻身于优秀之列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感受的差异决定了一件艺术品在不同观者心中地位的不同;观念改变导致对同一件艺术品价值定位的差异。
试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详细内容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紧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艺术民族性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它是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而艺术世界性则是指艺术作品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能够被全球范围内的人所欣赏和理解。
首先,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等,是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表现民族特色和独特性,促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从而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艺术交流和融合。
例如,中国的京剧艺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通过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剧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艺术才华,引起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共鸣和欣赏。
其次,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有所差异,艺术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所以,在艺术作品传播到国际舞台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审美需求,适当进行艺术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
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和表演形式也在相互影响和融合中不断演变,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方式也在逐渐趋同,失去了部分民族特色和独有性。
因此,在追求艺术世界性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和传承民族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式。
最后,为了推动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节、展览和演出等形式,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互动,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
其次,注重艺术教育和培养,提高公众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表演和传播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再次,推动艺术作品创新和创作,结合民族传统和现代元素,创造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水平的艺术作品,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最后,加强艺术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艺术市场和产业生态,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推动艺术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关于艺术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的探讨【摘要】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艺术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并重点分析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如何在作品中平衡展现、以及它们对作品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艺术形式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表现,探讨它们结合所带来的创新。
文章将就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对艺术作品的价值进行总结,并提出提升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策略。
展望未来,诸多可能的发展方式将在本文中一一探讨。
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将不断推动艺术的发展,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贡献巨大力量。
【关键词】艺术作品、民族性、世界性、关系、内涵、表现、平衡、影响、艺术形式、创新、价值、策略、发展。
1. 引言1.1 艺术作品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是当代艺术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作品不再受限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而是展现出多元的面貌和丰富的内涵。
探讨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既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有助于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对于传承和弘扬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艺术作品民族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观,从而增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艺术作品世界性的表现也能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也对于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作品所展现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享受。
而民族性与世界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平衡也成为创作之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元素,使艺术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又与时俱进,是每个艺术家需要思考的课题。
关于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浅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近现代时期出现的重要文化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进入信息化的本世纪,由于信息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日渐趋同,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成了大家经常讨论的对象,所以正确了解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我们认识艺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重要作用.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由于不同的民族产生的艺术特征不同,所以民族艺术是多元化存在的,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并有不同的文化,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很多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世界各民族艺术的百花齐放的盛况局面,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族艺术种类的多样性.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且相互交流,形成了这个民族的特色.我们以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为例,他们的艺术除了舞蹈以外还有与舞蹈相伴的音乐艺术,还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服饰艺术和饮食艺术等.其二是民族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艺术风格因人而异.民族、地域的不同产生的艺术也不用,在埃及有雄伟的金字塔和神庙,在中国有象征权威的青铜器,以及近代梵高的立体绘画和齐白石的花鸟、山水画并肩齐放,正是由于这些艺术的产生才会让世界艺术和而不同.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正如前面所说的油画家梵高及中国画家齐白石,不论是他们的艺术作品还是艺术造诣,不仅属于他们的民族更是属于世界的,都是世界人民所共有的艺术.所以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一,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联系的:民族性不仅具有世界性的特点,反之同样成立,中国的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是在不断的汲取世界其他各地的文化艺术,当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随后的佛教艺术应运而生,敦煌莫高窟的石刻佛像艺术,到现在所产生的影响还远远不断的熏陶着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更是影响到世界各地,中国汉字的传播,给周边地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中国的服饰,建筑,饮食等艺术的传播更是给世界各地带去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影响.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文化艺术也是这样,这种民族性具有世界性,世界性具有民族性的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应不断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的艺术.;其二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有区别的,我们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也不一定是世界性的,世界性的艺术也不一定适合每个民族,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艺术以及饮食文化艺术等,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可能较小,但是那却是他们本民族的重要文化艺术,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也不一定适合中国各民族的艺术需要,因此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其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笼统性的因袭,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所以并非一切民族的艺术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要想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只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才有可能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发展产生影响.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化是艺术发展是必然规律,必须承认民族差异和民族特色,不能以世界性取消民族性.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承认民族的独特性并不是否定民族间世界性交流的趋势,民族的差异性恰恰是各民族之间必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事实基础,不能因为坚持民族性则拒绝世界性.要正确理解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不理解这一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或“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就根本无从谈起: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是历史趋势;世界艺术并不是取消民族差别,凌驾于民族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世界艺术也是一种“民族艺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首先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而民族的艺术则不一定具有世界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共鸣的世界艺术则自有其民族性,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世界艺术反过来又影响民族性艺术,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是历史趋势,艺术的世界性指优秀的艺术具有跨越不同民族,为整个世界共同欣赏和接受的价值.强调艺术具有世界性,并不是取消民族差异,凌驾于民族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世界艺术也是一种民族艺术.艺术是为了表达感情而产生的,也是为了交流产生的.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民族艺术的产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各民族艺术必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承担自己的社会功能,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艺术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在当今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我们要选择性的接收,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艺术,正确的与世界交流,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艺术之路.。
论艺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积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设计与世界设计的交流也日益增多。
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的设计观念相结合的特点,这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是十分有益的。
所谓“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
设计者应有意识的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应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为全球所认同的精品来。
它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其融合“世界性”继承先人的优秀文化底蕴,结合当今世界较为前沿的理念,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国际水平的作品。
没有“民族性”“世界性”的设计作品空洞乏味,缺少灵魂,无法矗立在世界优秀的设计之林,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同时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两者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说缺一不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从岁月的长河中通过摸索、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粹,正是这些历史的积淀与民族智慧的结晶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
这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资源,它体现为对过去历史的记忆,一种怀旧的情节;一种对先辈们探索知道的借鉴,一种肯定,一种学习;更体现为人文精神的一种。
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其范围也十分的广阔丰富,如中国传统的国学京剧、针灸、哲学思想、陶瓷、剪纸、饮食文化、武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结合这些财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如戏剧中脸谱元素,其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底蕴都是不言而喻的。
“世界性”中不难窥探出其所透射的各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传统的文化根基。
随着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的深入认识,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艺术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还具有“世界性”。
艺术文化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浅谈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不同的民族艺术的存在一定是必然的。
每一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文化。
艺术具有民族性。
例如在中国,特别是古代,文人墨客都偏爱梅,梅花在中国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
因而被很多画家所描绘,有很多杰出的作品广为流传下来。
如王冕的《墨梅图》。
梅花也就恰恰体现了艺术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形成了程式化,雕刻的人物姿势必须保持直立,正面直对观众,形成正面律,根据地位决定人物大小比例,面部轮廓写实,雕像着色,眼睛瞄黑。
这些艺术雕塑就反映了埃及民族性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的绘画风格。
民族艺术形成之后,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沟通的增多,世界艺术形成了。
世界艺术符合人类的审美观,被整个世界所共赏,包含着人性。
世界艺术也是民族艺术的一种。
比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闻名于世的著作。
多年来一直被世界人们所关注,所赞美,所研究。
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
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
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
蒙娜丽莎毫无疑问具有世界美的性质,属于世界艺术。
比如《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风俗画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珍迹,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对于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815人,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是世界所共赏的,属于世界艺术。
民族艺术可以走向世界艺术。
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论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作者:蒋盼盼敖翔陶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摘要: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互依存的,在看待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上应该秉承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从艺术的民族性中寻求世界性,又要在世界性下挖掘民族性。
本文将以中国水墨为线索贯穿全文,讲述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及其辩证关系,并以水墨为素材的设计作品为例,讲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及发展。
关键词:艺术;水墨艺术;民族性;世界性;[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246-02一、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1、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一个即具象又抽象的概念。
其具象性体现在民族艺术作品采用的是本土的传统的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如中国水墨画、欧洲油画、波斯及印度的细密画等。
这些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外在形式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并与之产生互动共鸣。
民族艺术的抽象性体现在不论是以何种手法及形式创作的艺术作品,它都能表达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思想信仰和审美情趣等抽象的概念——这是需要穿透表象,剖析内在价值才能感受到的一种“风土人情”。
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也许其外在形式容易被识别认知,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精神情感、审美价值却难以被解读,也就是它不易于被外界渗入和欣赏。
中国的水墨丹青一直被视作最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之一,它流动的特性与丰富的层次,唤醒了设计师追求浑然天成与自然相依的归属感。
水墨既是一种画作,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特质,情感的诉求方式;人们欣赏水墨的创作手法,却不一定能欣赏它的意境之美。
其包含的浓厚文化情感,是东方大国所独有的禅意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是具有民族性的艺术。
2、艺术的世界性艺术的世界性融于民族性之中,却又高于民族性。
艺术的世界性产生是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涵逐步被世界认可接受的过程。
这个过程十分漫长而艰辛,首先某种民族艺术必须要自身强大,饱含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可以成为民族的信物,国家的代言,然后在国人宣扬下走出去,慢慢的得到全世界的关注、欣赏、研究、尊重和运用。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引言艺术是一种超越语言、文化和民族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在不同的背景中产生共鸣。
当艺术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时,就会呈现出不同民族的特色,同时也展现出世界性的共通之处。
本文将探讨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以此来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环境设计风格及其共通之处。
1. 艺术的民族性来源于历史和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艺术中得到了深刻表达。
在环境设计中,这些传统经常被用来表现民族的特色和身份认同。
中国的传统园林设计以山水、亭台楼阁、假山、曲桥等元素为特色,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日本的庭园设计则注重精致和简约,反映出日本文化中的禅意和清新风格。
而印度的环境设计则以浓烈的色彩和绚丽的图案为特色,展现出印度文化中的热情和活力。
这些民族性的艺术特征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2. 艺术的民族性体现在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中建筑是环境设计中的核心元素,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展现了各自的文化和身份。
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以尖顶和精致的雕刻为特色,反映出欧洲人对宗教和历史的崇敬。
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建筑则注重穹顶和装饰瓷砖的运用,体现出伊斯兰教对几何图案和装饰艺术的重视。
非洲的部落建筑则以土坯和树木为建筑材料,体现出非洲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这些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是艺术的民族性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不同民族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在环境设计中,这些材料和工艺被广泛运用,展现出艺术的民族性。
中国的环境设计常常使用红木、瓷器和丝绸等传统材料,以及雕刻、绘画和刺绣等工艺,表现出中国人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传承。
日本的环境设计则注重木材的运用和细致的手工艺,展现出日本人对自然和精致的追求。
印度的环境设计则以金属、宝石和手工织品为主要材料,以及镶嵌、雕刻和刺绣等工艺,展现出印度文化中的奢华和华丽。
这些材料和工艺的运用体现了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共同的根本的特性。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名族风格。
”这些具有民族色彩的艺术作品是立足于本民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进行创作,反映的是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思想情感和人民生活情趣等等。
总的来说是指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
其根源来自于民族精神。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
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
它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和容纳的艺术形式、内容。
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我认为艺术应该包容其自身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每个人都有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创作出为世界所接受的作品,那样才是真正的艺术。
就毕加索所创作的《格尔尼卡》这一为大家所知的作品来说,它是毕加索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画中所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毕加索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艺术家,在这一情感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的民族精神,和对这一野蛮行径的强烈痛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了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
我觉得这一作品就包含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强烈的民族情感的指引下,把作品中的每一个体都象征化,表达出了他对法西斯的痛恨,也为世界反对法西斯的所有人民所接受,既使得一作品有具有世界性。
对待艺术我们不能有狭隘之心,不能仅看到自己民族的艺术特性,而小视其他民族的艺术,既保持本民族个性,也要吸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创作出为世界所接受和容纳的艺术作品。
简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世界性既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
艺术的世界性并非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
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这个民族性可以离开这个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的世界大舞台而独立从在,离开这个舞台在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将不复存在。
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体来讲就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例如,中国艺术较埃及艺术则更有系统,更有条理,且其所受外国影响甚大,渊源甚深,故其艺术可说是超越国境的。
中国的艺术起源于纪元前十三世纪,递传变迁,迄于今日,中间虽经过黑暗与摇撼不稳的时期,但其精神是始终一贯的。
世界上艺术活动之丰富畅茂,无有过于中国,而艺术上的成就,亦无有出于中国之右的。
尤其以中国的绘画和雕塑已能达到人们理想的完善境地,而且此类完美的作品屡见不鲜,绝非偶然获得的产物。
讲到中国我们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幅员辽阔,等于从英国的极北直至阿拉伯的极南。
由于中国与他国互通气息,因而有些国家在艺术上的特性与中国雷同如印度波斯和日本。
如此特质所成的东方艺术,正如西方峨特式与希腊艺术一样,乃是超越国境的、世界的,东方艺术的各种特质之一归宿点,就是对宇宙的态度,此种态度与西方人的完全不同。
东方人对于宇宙不能如希腊人一样采取一种镇静接受与感觉享受的态度,也不能如峨特人一样采取一种恐惧而虔敬的态度;中国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神秘的:他的接受宇宙,与希腊人无异,但他没有详细了解宇宙,对一切事物中观察到的神秘,与峨特人无异,但他却不因神秘而畏惧――这便与峨特人不同。
东方人接受宇宙,也想了解它,而其设法了解的态度,并不若希腊人的凭籍智慧与感觉,确实出于东方宗教所特有的一种由于本性的自然态度。
简析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世界性既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
艺术的世界性并非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发展之中。
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能祈求这个民族性可以离开这个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的世界大舞台而独立从在,离开这个舞台在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将不复存在。
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体来讲就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例如,中国艺术较埃及艺术则更有系统,更有条理,且其所受外国影响甚大,渊源甚深,故其艺术可说是超越国境的。
中国的艺术起源于纪元前十三世纪,递传变迁,迄于今日,中间虽经过黑暗与摇撼不稳的时期,但其精神是始终一贯的。
世界上艺术活动之丰富畅茂,无有过于中国,而艺术上的成就,亦无有出于中国之右的。
尤其以中国的绘画和雕塑已能达到人们理想的完善境地,而且此类完美的作品屡见不鲜,绝非偶然获得的产物。
讲到中国我们不能不联想到中国幅员辽阔,等于从英国的极北直至阿拉伯的极南。
由于中国与他国互通气息,因而有些国家在艺术上的特性与中国雷同如印度波斯和日本。
如此特质所成的东方艺术,正如西方峨特式与希腊艺术一样,乃是超越国境的、世界的,东方艺术的各种特质之一归宿点,就是对宇宙的态度,此种态度与西方人的完全不同。
东方人对于宇宙不能如希腊人一样采取一种镇静接受与感觉享受的态度,也不能如峨特人一样采取一种恐惧而虔敬的态度;中国人的态度可以说是神秘的:他的接受宇宙,与希腊人无异,但他没有详细了解宇宙,对一切事物中观察到的神秘,与峨特人无异,但他却不因神秘而畏惧——这便与峨特人不同。
东方人接受宇宙,也想了解它,而其设法了解的态度,并不若希腊人的凭籍智慧与感觉,确实出于东方宗教所特有的一种由于本性的自然态度。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1. 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艺术的民族性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在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们通常会融入当地民族的传统元素,如传统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品等,以此来展现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并将其融入设计之中,从而使设计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比如在中国的环境设计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汉字书法、唐卡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被融入到建筑美学中,使得建筑环境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这种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环境设计的做法,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还能够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2.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文化交流艺术的民族性在环境设计中还体现在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文化交流上。
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相通之处。
在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以实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设计作品。
比如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将不同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和造型进行融合,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和全球化视野的设计作品。
这种将不同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的做法,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
1. 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理念艺术的世界性在环境设计中体现在全球化视野下的设计理念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密切,环境设计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域,而是具有更加开放的全球化视野。
设计师们在环境设计中通常会融入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理念,吸收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使得设计作品更加具有国际化的特色。
比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会融入国际上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景观设计手法,以提升城市环境的国际化水平,展示当代城市的时尚与活力。
这种将世界各地的设计理念进行融合的做法,有助于提升设计作品的国际竞争力,使设计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一、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含义(一) 艺术的民族性的内容及含义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时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二) 艺术的世界性的内容及含义然而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并且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正如毛泽东所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是有的。
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二、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常有以下两种观点:(一)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我认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决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的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也可以说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着彼此,这种辩证统一的原理对于发展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
浅谈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作者:李恒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摘要: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联系发展的过程,通常的艺术研究是以一个文化范围的纵向联系,即艺术的发展继承和革新为主要研究的对象,但艺术是一个大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命题,所以还需要研究艺术之间的横向联系,即各种艺术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也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各民族艺术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联系的规律。
关键词:艺术发展;世界艺术;民族艺术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31-01一、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产生在圣经的创世纪11章曾描述了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人类的语言都是相同的,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打算兴建一座可以通往天堂的巴别塔。
上帝降临,认为人类过于自信与团结,一旦计划完成人类将为所欲为,于是便变乱了人们的口音和语言,使他们分散各地,无法交流,并停止建造高塔。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各种语言,也就形成了各种民族。
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于是民族所产生的民族文化就具有各自所独有的特点。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联系的形成,在民族之间通过交流、融合、发展、创新所形成了一种为世界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艺术,即世界艺术。
二、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由于有了地域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特色。
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做比较,同样的时代同样题材的绘画雕刻有着极大的区别与各自的特色。
艺术的民族性,体现在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艺术的民族性体现在艺术所表达的民族精神,同样地,现实生活在不同民族艺术家的眼中所看到的是大不相同的,即与他们的了解事物的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另一方面来说,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所特有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这就造成了民族艺术所要表现的民族精神的差别性,所以势必会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