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验磨练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1、A
2、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2、ABC)的开放。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式
C、教学空间
D、教学时间
3、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3、ABCD)。
A、阅读
B、写作
C、口语交际
D、综合性研究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4、AB)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A、构思
B、加工
C、抄袭
D、背诵
5、课程目标从(5、ABC)三个方面设计。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外语交流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简述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答: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2、请简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的开放。
教学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中体验到自主选择和探究的乐趣;教学方式的开放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空间的开放要求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灵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和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初中新课标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藉B. 狼籍C. 狼籍D. 狼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以下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不认真,不负责?()A. 一丝不苟B. 敷衍了事C. 兢兢业业D. 精益求精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的是()A. 人的品德B. 人的智慧C. 人的力量D. 人的勇气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勃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答案:1-5 CADBA 6-10 ABBC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4.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线之一。
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望》。
答案:1. 王勃 2. 108 3. 《水调歌头》 4. (空) 5. 杜甫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材料略,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要概括其主要事迹。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 )。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对第( B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D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 )。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C )。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 定性评价D. 表现性评价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C)A. 教学材料B.学习工具C.课程资源D.教学内容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D )A.诵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A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注意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第( )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C )A.第二学段B.第三学段C.第四学段2.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A ) A.认知水平B.知识水平C.领悟水平3、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A.)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A.综合理解B.品味语言C.感受形象4、要坚持()和( )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
A.A.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B.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C.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5、在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中,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
(C.)A.16;2;600 B.12;1;650 C.14;1;5006、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C.A.学生、教师B.教科书编者、文本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7、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万字以上.B.A.80;260 B.240;400 C.60;1008、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和浏览。
CA.速读B.诵读C.略读9、()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A.A.学生;教师;师生平等对话B.教师;学生;师生平等对话C.学生;教师;自主、合作、探究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精神,突出学生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A.A.合作、自主性B.合作、创新性C.团结、自主性二、填空题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 人文性)的统一。
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新课程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况、交流状况、语言实践状况和学习生成状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科素养等方面来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优秀。
2、多样性评价的原则——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意义,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的标准。
但是由于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多变性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个性不同的教师或发生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状态是有困难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有规范,同时也有个性、有创新、有特色,因此,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要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留有空间和余地。
3、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环节或思想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判断与思考,这就是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
4、观察评价——即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大量评价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参加活动区活动的运行状况,通过观察得来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调整活动的材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5、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育目标与评价目的。
6、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
它的优点很突出: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简答题1、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1)目标性策略(2)全面性策略(3)及时反馈策略(4)激励性策略(5)自主性和发展性策略(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2、课堂教学评价应做到转变哪七种意识?(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2)由同意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的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意识转变(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向和谐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1)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2)突出全面性评价的原则(3)注意过程性评价的原则(4)重视合作性评价的原则(5)实行多样性评价的原则4、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答:教研组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和评价理论的学习和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与评价试卷(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方法?A. 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B. 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等C. 减少课外阅读活动,专注于课本学习D. 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2.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如何有效地导入新课?A. 直接进入主题,不进行任何铺垫B. 通过提问或讨论引发学生兴趣C.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内容D. 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从旁观察3.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应该完全摒弃现代文化,专注于传统文化教学B. 可以适当结合现代文化,但传统文化仍是重点C. 传统文化教学与现代文化教学应完全分开D. 无需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自然会吸收4.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措施?A. 鼓励学生多写作,不断练习B. 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构思、选材、表达等C. 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和主题,统一模板化教学D. 组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5. 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A. 严格控制学生发言时间,避免课堂混乱B.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C.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惩罚制度,以儆效尤D. 忽视课堂管理,让学生自由发挥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方法?A.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描写B. 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C. 教授学生如何从文本中提炼中心思想D. 让学生自由阅读,不进行任何指导7.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同意见?A. 忽视学生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B.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并进行讨论和辩论C. 对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指责D.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但教师不参与讨论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A. 让学生多读名家作品,培养语感B. 教授学生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C. 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统一标准答案D.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阅读9.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避免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B.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教学内容C.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D. 让学生自由学习,不进行任何引导和激励1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A. 仅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B.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等C. 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D. 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不参与评价过程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A.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B. 教授阅读技巧和方法C. 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主旨D. 大量阅读各类文学作品12. 教师在备课时,通常不需要考虑的是:A. 教学目标B. 教学重难点C. 学生的生活经验D. 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13.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A. 小组讨论B. 分组竞赛C. 教师提问D.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14.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A. 组织写作比赛B. 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C.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考虑语法和结构D. 分享优秀作文,给予学生启发15. 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方法?A. 课堂表现B. 作业完成情况C. 考试成绩D. 学生自我评价16.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A. 文本细读B. 关键字词分析C. 忽略上下文,孤立理解词语D. 概括文章主旨1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A. 引入相关的生活实例B.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C. 讲解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D. 让学生完成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作业1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A.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B. 讲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C. 让学生自由阅读,不做任何指导D. 组织文学讨论活动1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同意见?A. 忽视学生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思路教学B.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和辩论C. 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批评和指正D.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但教师不参与讨论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教学方式的方法?A.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B.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C. 重复传统的教学方式D. 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21.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通常不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A. 逐字翻译B. 讲述故事背景C. 学生自主翻译D. 结合课外资料辅助理解2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A. 组织写作比赛B. 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C.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受任何限制D. 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23. 在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活动形式?A. 分组探究B. 小组展示C. 个人独立完成D. 全班共同讨论24. 对于初中生来说,以下哪项是提高文言文学科兴趣的有效途径?A. 增加文言文的背诵量B. 通过故事改编来理解文言文C. 让学生参与文言文的创作D. 仅仅讲解文言文的语法知识25.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A. 阅读速度B. 阅读理解能力C. 阅读兴趣D. 阅读习惯26. 教师在准备语文课时,以下哪项不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A. 分析教材内容B.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C. 设计课堂活动D. 查阅学生的考试成绩27.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以下哪项行为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A. 教师独白讲解B. 学生分组讨论C. 全班进行辩论D.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28. 对于初中生而言,以下哪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A. 丰富的词汇量B. 良好的阅读习惯C. 正确的写作技巧D. 充足的睡眠时间2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原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A. 统一教学大纲B.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C.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D. 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3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A.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B. 教授阅读技巧和方法C. 让学生独立完成所有阅读任务D. 组织阅读分享和讨论活动二、问答题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评价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4. 如何设计节高效的初中语文课?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6. 如何处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7.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参考答案选择题:1. C2. B3. B4. C5. B6. D7. B8. AB9. B 10. B11. D 12. C 13. D 14. C 15. D 16. C 17. A 18. C 19. B 20. C21. C 22. C 23. C 24. B 25. A 26. D 27. C 28. B 29. C 30. C问答题: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包括:- 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使课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程中(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题1、评价的五个功能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
2、书面交流评价老师与学生书面交流的机会,如借助学生的作文、日记、周记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习的信心、努力程度,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学习方法、习惯等,从而在评语中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提出善意的批评,诚恳的建议,殷切的期望,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3、自我总结式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各学科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之一。
语文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进行诊断。
诊断要以阶段测试成绩、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教师的语文学习要求为依据,认真检查自己的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
在学生上完成自我诊断之后,再引导学会进行自我比较反思,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水平和状况与前一阶段进行比较,看一看自己哪些方面有了进步,哪些方面较差,自己应如何改进,从而达到自我提高。
4、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六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5、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逐步使学生了解教育目标,学会自我评价,评价自身的学习状态,在进行学习与情绪的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控。
6、及时反馈策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的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及时组织纠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指向教学目标。
7、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具体知识、技巧、过程、能力和态度的档案表。
8、访谈评价是师生沟通和评价学生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从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他们的态度、兴趣或价值观等,还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感觉和看法。
交谈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需要和教学要求来定,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尽可能使用简短的激励性语言。
9、学生自我分析式评价这是一种形成性学生自我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分析自己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将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平定。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交际工具、信息载体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2、纸笔测试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3、综合性、实践性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4、立意、构思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5、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工具性、人文性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7、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8、语文实践、语文实践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9、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0、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
11、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2、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3、表达和交流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4、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空间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特点。
15、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和。
新课程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参考答案第一章积累和运用第一节语文积累一、识字写字1.略2.略3.(1)幅(2)副(3)付(4)符4.zhuìxǐan 恕5.竣浚俊峻6.(1)鉴赏(2)皱纹(3)抑扬顿挫(4)无精打采7.敬竟8.(1)异(2)忘(3)胜(4)鹿(5)怡(6)缘(7)涕(8)肆(9)卷(1 O)睹9.壹拾肆元陆角整 1 O.肖锻御lǚw ǔ11.鞍谀逢ēbēng 12.肴缤亘 d iàn mò13.盎韵堪fēi pú14.焰励旺萃销15.(1)匪(2)鸿(3)骏(4)遨16.(1)销(2)隅(3)禁(4)拨(5)废(6)鸦(7)陋(8)计(9)躁(1 O)漠(11)滥(1 2)荼(1 3)致(1 4)敝(1 5)进(1 6)诲(1 7)心(1 8)溃17.略18.“钓"改成“吊”;“杯”改成“备";“鸡”改成“机”;“钙”改成“盖";“礼"改成“里’’;“湿”改成“释";“骑”改成“其”;“浴"改成“欲”;“饮"改成“引”。
19.(1)才一材(2)绝一决(3)瑕一暇(4)齐一其20.略二、古诗文默写(一)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采菊东篱下3.天涯若比邻4.大漠孤烟直5.愁云惨淡万里凝6.风掣红旗冻不翻7.我寄愁心与明月8.小桥流水人家9.直挂云帆济沧海 1 0.潮平两岸阔11.会当凌绝顶12.感时花溅泪1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4.沉舟侧畔千帆过15.妇姑荷箪食16。
谁家新燕啄春泥17.甲光向日金鳞开18.铜雀春深锁二乔19.商女不知亡国恨20.何当共剪西窗烛2l-蜡炬成灰泪始干22.剪不断理还乱23.羌管悠悠霜满地24.似曾相识燕归来25.不畏浮云遮望眼26.千里共婵娟27.山重水复疑无路28.赢得生前身后名29.留取丹心照汗青30.断肠人在天涯3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2.落红不是无情物33.学而不思则罔34.‘诲人不倦35.地利不如人和3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7.再而衰三而竭38.悬泉瀑布清荣峻茂39.宫中府中陟罚臧否4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1.苔痕上阶绿42.无案牍之劳形4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4.先天下之忧而忧45.醉翁之意不在酒46.佳木秀而繁阴47.濯清涟而不妖48.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二)1.何陋之有2.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峰峦如聚波涛如怒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新课程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从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状况、交流状况、语言实践状况和学习生成状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科素养等方面来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优秀。
2、多样性评价的原则——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意义,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的标准。
但是由于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多变性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个性不同的教师或发生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状态是有困难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有规范,同时也有个性、有创新、有特色,因此,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要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留有空间和余地。
3、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个环节或思想行为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判断与思考,这就是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
4、观察评价——即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大量评价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参加活动区活动的运行状况,通过观察得来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调整活动的材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5、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育目标与评价目的。
6、形成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
它的优点很突出: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
二、简答题1、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有哪些?(1)目标性策略(2)全面性策略(3)及时反馈策略(4)激励性策略(5)自主性和发展性策略(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2、课堂教学评价应做到转变哪七种意识?(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2)由同意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的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意识转变(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向和谐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1)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原则(2)突出全面性评价的原则(3)注意过程性评价的原则(4)重视合作性评价的原则(5)实行多样性评价的原则4、教研组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应发挥哪些作用?答:教研组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和评价理论的学习和交流。
可以系统设计学习主题,确定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与任务,按一定的时间周期,组织课堂教学评价专题学习活动,引领教师自学,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在教研组内交流探讨,按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去撰写教学案例、反思、教例、备课,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5、对语文学科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其主要的目的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和习惯上的优势与不足;形成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态度和美好的情感与价值观。
总之,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6、语文试题评价指标主要有:⑴试题的价值取向,亦即试题的方向性把握。
⑵学科特点的体现,对学科内容的重点把握。
⑶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等。
⑷试题结构及试卷规范。
⑸试题的创新程度。
三、辨析题: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正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这就表明,“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作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开放教育,更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说到底,就是研究性学习。
2、有人认为教材都让学生自学探究,大部分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那么教师可以“下岗”了,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放弃教师的责任。
提倡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要学生自我孤立地学习,自主学习更不排斥他人的合作、帮助。
当然,这里的帮助不等于代替,重在引导、提示,指引方法,并不是直接告诉他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还需要学习者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的“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母语学习需要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
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答:正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努力解放孩子的大脑,鼓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4、考察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只是考察课堂教学的第一指标。
第二指标是:这堂课有没有思维梯度,有没有思想,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么样。
5、需要纠正。
无错误原则是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对学生错误的认识来看的。
首先,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成长、发展的。
其次,孩子有孩子的认识,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逻辑去认识世界的,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有悖于成年人认识的“傻问题”。
再次,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
第四,错误对学习是有价值的。
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否马上纠正,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有些错误对当前的学习无碍大局,与其当时纠正,不如以后随着认识的提高,让他们自己去纠正。
所以,无错误原则是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言,绝不是不纠正错误。
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纠正错误,用怎样的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来纠正。
四、观点论述题:1、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是传统语文评价的软肋,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建议。
答:三维自标的提出被认为是对过去教学大纲的最大发展。
但是由于其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不像知识和能力那样容易把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不够扎实,甚至被老师忽视。
这是需要警惕的现象。
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呢?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导向:①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②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
③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①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②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向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
③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不能批评学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论述。
(冬娇重复)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如今,我们都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今很多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弱。
相反,他们会很乐意、很坦然地接受来自教师、同学及其他年龄段人的善意的批评、指正、指瑕。
教师对于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其完善或完美。
3、评价的标准很多,你认为主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评价一堂语文课?答:今天评价一堂课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教学思想。
看是否体现全面性,体现新课标精神,看是否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看是否体现创新理念。
2.教学内容。
①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②关注人文教育。
③教学内容开放性。
做到“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
3.教学过程。
①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②课堂教学是真实有效的。
③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④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
⑤人文关怀。
4、教师学科素养。
主要看教师文化积淀是否丰厚,是否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得体,是否是学生有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教态是否大方、有亲和力;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或幽默机智;应变能力是否突出,能否有效应对教学意外;教学个性特色是否鲜明。
这里重点谈谈;①高超的教学艺术。
具体体现在:①组织艺术;②引导艺术;③合作艺术;④激励艺术;⑤语言艺术;⑥板书艺术;⑦练习设计艺术;⑧“顺应”和“同化”艺术。
②“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
五、案例分析:1、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教案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记叙的详略。
(2)提高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安排详略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真挚的父爱。
(1)你认为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哪些问题?(2)你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此教学目标陈述存在问题: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我认为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应注意:1、行为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行为目标陈述方式。
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2、下面是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教师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说明:评分100分为满分,A档评分为14-15分,B档评分为12-13分,C档评分为9-11分。
不必完全按档评分,可在评档基础上酌情评分。
(1)你认为这张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有何区别?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本人的学识是最重要的。
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既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这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而教学方案的好坏,教学策略的优略,是靠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