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各队进攻能力的综合评价_哈登进攻能力摘要:通过查阅文献,选取了反映足球队主要进攻能力的11项指标,对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32强、64场比赛的11项进攻指标进行了统计,并运用Q型聚类、等级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检验。
结果表明:运用Q型聚类对球队的进攻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的反映各队的进攻能力。
在揭示世界足球进攻发展趋势的同时,探索出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足球;世界杯;进攻能力;Q型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G8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139-04�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ttack Ability of Football Teams Participating in 18th FIFA World Cup�HOU Hui�sheng�1, ZANG He�peng�2, LI Feng�qiao�3�(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litary Traini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e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China; �3.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By consulting documentary, selecting eleven indexes which reflectsattack ability of football teams, collecting these index on thirty�two teams in sixty�four matches in 18th FIFA World Cup, using Q�type cluster analysis, analyzing variables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and grad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analysis and check statistics data, the research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t is much reliable to mak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dexes by adopting the Q type cluster analysis to reflect objectively attack ability of the teams; revealing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tball attack in the world,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attack abilities of football teams rationally, effec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was explored.�Key words: FIFA World Cup ; football;attack ability;Q�type cluster analysis��第18届德国世界杯落下了帷幕,作为世界足球比赛最高水平的世界杯都代表着世界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因此,每个国家都通过对世界杯足球赛的研究,了解未来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并为本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摘要]通过对第18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进球统计分析并与前两届比赛进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届比赛进球数量有明显下降,下半场后阶段是进球的高潮,进球主要区域是罚球区中路,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前锋进球和中路进攻依然是足球比赛主旋律,在进入淘汰赛阶段进球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足球世界杯射门进球进球是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对得分机会的把握和对射门行动的控制能力,是球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统计、分析,并与往届比赛进球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中找出足球比赛进球的共性、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使足球训练内容更具针对性,训练方法、手段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全部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以及近三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的相关资料。
(二)研究方法。
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归纳分析法。
通过对本届比赛共64场比赛的录像反复观看,并根据中央电视台转播时间顺序将进球进行编号、统计分析。
查阅相关资料,对前两届比赛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统计尺度及有关概念。
1.研究内容。
进球时间、施射区域、进球队员特征、进球方式、组织进攻形式等。
2.统计尺度。
射门地点划分为5个区域(见图1)。
进攻形式分为边路和中路(见图2)。
3.有关概念。
直接射门:指队员不经过停、运球,直接接球射门。
间接射门:指队员经过身体合理部位调整后射门。
突破射门:指队员经过运球后突破对方防守队员后射门。
乌龙球:指防守队员将球误入自家球门。
定位球进攻得分:指进攻队员通过任意球、角球、点球、掷界外球的方式发动进攻,直接或通过简单的传递射门得分。
二、结果与分析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中,共射门1884次,射进147球(不含罚点球决定胜负的进球),射门命中率为7.8%,场均进2.30个,较第17届的命中率11.34%,场均进球数2.52个和第16届的命中率9.1%,场均进球数2.67个有所下降。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失球时间特征分析与研究作者:王枫林单猛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15期摘要: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失球时间进行统计,从全部比赛的失球时间与第一、二阶段比赛失球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本届世界杯的失球规律。
关键词:第18届世界杯失球时间特征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5(c)-0240-01在足球比赛中,失球的多少影响着球队的成绩,稳定的后防线是球队获得佳绩的前提,在倡导攻势足球的今天,防守显得尤为重要,一味的进攻代替不了防守。
本文以第18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9球为研究对象,从防守角度对失球时间规律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规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第18届世界杯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实况录像对147个失球的时间进行统计,从全部比赛的失球时间及第一、二阶段的失球时间的对比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从全部比赛的失球时间看,共失球147个,其中在加时赛中失2个球,上半时失球为70个,约占失球总数的47.6%,下半时失球数为75个,约占失球总数的51.0%。
明显看出,下半时的失球数高于上半时的失球数。
另外,从全部比赛的每个时段来看,上半时0~15min失球数为23个,16min~30min失球数为24个,31min~45min失球数为23个。
下半时46min~60min失球数为18个,61min~75min失球数为12个,76min~90min失球数为45个。
从每个时段来看,上半场的3个时段进球基本相同,呈平稳发展趋势,第五时段出现进球低谷,最后一个时段是进球高峰阶段。
主要是在上半场和经过中场休息后的下半场前15min,双方的体力都比较充沛,注意力都比较集中。
然而进入第五时段双方体力达到了极限,进攻方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所以出现第五时段的进球低谷阶段。
作者: 詹阳
作者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
出版物刊名: 体育文化导刊
页码: 41-44页
主题词: 竞技体育 足球 世界杯 进攻 防守
摘要:采用录像统计、文献资料和观察法等,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四名球队所有比赛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优秀球队的攻防特征,为中国足球提供借鉴。
结果表明:四强球队进攻手段多样化,注重整体,注重中场的控制,各个位置人员搭配合理,球星个人能力突出,防守采取以区域防守为主,结合紧逼盯人的防守,形成完整有效的防守体系,双后腰的配置成为大赛中各队的选择。
四强球队在各项数据上均有明显优势,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摘要]通过对第18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7个进球统计分析并与前两届比赛进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届比赛进球数量有明显下降,下半场后阶段是进球的高潮,进球主要区域是罚球区中路,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前锋进球和中路进攻依然是足球比赛主旋律,在进入淘汰赛阶段进球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足球世界杯射门进球进球是比赛胜负的决定因素,对得分机会的把握和对射门行动的控制能力,是球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统计、分析,并与往届比赛进球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中找出足球比赛进球的共性、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使足球训练内容更具针对性,训练方法、手段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全部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以及近三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的相关资料。
(二)研究方法。
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归纳分析法。
通过对本届比赛共64场比赛的录像反复观看,并根据中央电视台转播时间顺序将进球进行编号、统计分析。
查阅相关资料,对前两届比赛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统计尺度及有关概念。
1.研究内容。
进球时间、施射区域、进球队员特征、进球方式、组织进攻形式等。
2.统计尺度。
射门地点划分为5个区域(见图1)。
进攻形式分为边路和中路(见图2)。
3.有关概念。
直接射门:指队员不经过停、运球,直接接球射门。
间接射门:指队员经过身体合理部位调整后射门。
突破射门:指队员经过运球后突破对方防守队员后射门。
乌龙球:指防守队员将球误入自家球门。
定位球进攻得分:指进攻队员通过任意球、角球、点球、掷界外球的方式发动进攻,直接或通过简单的传递射门得分。
二、结果与分析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64场比赛中,共射门1884次,射进147球(不含罚点球决定胜负的进球),射门命中率为7.8%,场均进2.30个,较第17届的命中率11.34%,场均进球数2.52个和第16届的命中率9.1%,场均进球数2.67个有所下降。
本届世界杯赛进球数和进球率较前两届明显下降,一方面说明各球队更加重视防守,并且防守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几支防守十分优秀的队伍(如意大利、法国、葡萄牙等)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另一方面说明攻守更加平衡,几支进攻非常犀利的球队(如巴西、阿根廷、德国等)均未能进入决赛。
各队之间的竞技水平也在不断缩小。
(一)进球时间。
在本届比赛的147个进球中(进球时间段见表1),由攻方射进142球,有5球由守方自摆乌龙。
上半时进球70个,下半时进球74个,加时赛进球3个,上下半时进球数没有显著差别。
这是本届比赛的一个显著特征,与前两届比赛有着很大的区别,前两届比赛下半时进球数分别占到总进球数的55.48%和55.28%,是比赛的进球高潮期,比本届比赛的50.34%高出不少。
统计结果说明本届比赛的进球时间不再像以往比赛的主要进球高潮时间分布在下半时和上下半时开始后和结束前的15分钟内,显示了比赛双方对以往比赛的进球规律有了深入了解,在战术运用上有所变化。
与前两届比赛对比,本届比赛第45-60’和61-75’这两个时间段进球数比前两届有所下降,是全场比赛的进球低潮。
说明在本次比赛中各球队对防守更加重视,在中场休息完后防守质量没有下降。
本届比赛下半时进球绝大部分集中在比赛快要结束的15分钟内,占总进球数的30.61%、占下半时进球数的60.81%。
这一特征在前几届比赛中有相似之处。
一方面说明本时段队员在防守时身体机能已经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注意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本时段是比赛的结束时段,有的队伍已经处在被淘汰的边缘,必须取得胜利或进球才能进入下一轮。
只有放手一博,因此导致比赛双方进球率上升。
此外,本届比赛有6场比赛进行了加时赛,在取消了金球致胜规则的情况下仍然只有3个进球。
再次表明本届比赛各队加强防守,队伍之间竞技水平接近的特点。
(二)进球施射区域。
表2显示,本届比赛2区仍然是主要得分区域,占进球数的一半多,其次是1区和3区。
与前两届比赛比较,进球区域依然集中在罚球区中路和罚球区前沿的1、2区。
这些区域正对球门,离球门距离适中,大部分球队都把这一区域作为球队结束这一次进攻的地带。
因此在这一区域射门次数和进球数都高居不下。
3区距球门较远,但其正对球门,防守相对比较松,施射都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和动作,射门大多势大力沉,守门员则经常要受到罚球区内其他队员的干扰而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另外,这一区域的得分有一部分来自任意球直接得分,也使这一区域得分机会增加不少。
4区距球门距离不远,但施射角度不大,守门员很容易封住角度,因而进球数量不多,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域,这一区域的进球大多是运用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取得了,如吊射、弧线球等。
5区离球门远,角度也小,因而进球机会不大,只能通过任意球或偶然的进球来得分。
(三)进球队员位置特征。
从表3中看出,与往届比赛比较,前锋仍然是主要得分手,前锋的得分能力直接影响球队的成绩,从射手榜看,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前锋队员。
前卫队员进球比上届有所提高,与各队对前锋队员的紧密盯防有密切关系,也是各队破密集防守战术改变的体现。
后卫进球16个,与往届持平,但比例有所上升,而这16球中只有4球是后卫队员在运动战中打入的,其它进球都是通过定位球打入,说明各队在比赛时对防守的重视,只有先做好防守,才考虑进攻,这也是本次比赛进球总数锐减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届比赛三线队员进球比例大大缩小,说明全队进球人数增加,且位置分配平均,充分体现了攻守平衡、立体进攻的特点,也是各队水平提高的标志,更是今后优秀球队发展的方向。
(四)进球方式。
表4显示,本届比赛脚射进球114个,占总进球数的77.55%。
头顶球进球27个,占总进球数的18.36%。
与往届比赛进球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可见,用脚射门依然是得分的主要方式,也充分显示足球运动用脚支配球、控制球的特征。
其中直接抢点射门进球50个,占进球总数的34.01%,突破射门和接球调整射门进球均为23个,占进球数的15.65%。
直接射门和头顶射门是一次触球,本届比赛一次触球得分共进球78个,占运动战进球的62.9%,与往届比赛没有很大差异。
表明在快速、激烈的对抗条件下,只有抢时间,用最简捷快速的动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本次比赛定位球直接得分(球点球和任意球直接得分)进球数为18个,占总进球数的12.24%。
与往届比赛比例基本持平,说明定位球直接得分依然是进球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对而言,乌龙球的比例比前两届比赛有所增加,说明后防的压力在不断增大,进攻时快速、激烈的比赛节奏打乱了防守节奏,使队员出现紧张状况,而将球误入自家大门。
(五)组织进攻形式。
表5中显示,本届比赛147个进球中,中路进攻创造射门机会进球达72个,占进球总数的72.98%。
显然中路进攻依然是各队进球得分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定位球进攻。
边路进攻创造射门机会进球数较往届比赛有所下降。
另外,在定位球创造的进球机会中,大部分定位球也是通过中路突破和配合创造的机会。
本届比赛界外球组织进攻进球为3个,比往届比赛有所增加,这也是各队丰富进攻手段的一个体现。
三、结论与建议(一)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共射门1884次,进球147个,射门命中率为7.8%,场均进球2.30个。
射门命中率和场均进球数较近几届比赛有所降低。
说明防守质量提高,各支队伍竞技水平差距在减小。
(二)本届比赛在90分钟比赛中,上下半场进球数没有显著差异。
上半场各时段进球数平均,下半时前30分钟各队防守质量最高,是进球的低潮期,后15分钟身体机能下降,处于极度疲劳期,另外各队为了取得胜利放手一博,使进球数明显提高,是进球高潮期。
(三)本届比赛前锋队员仍然是主要得分者,前卫和后卫次之,体现了三线进攻规律,但本届比赛较往届三线队员进球比例差距缩小,体现了当今足球攻守平衡的特点。
(四)本届比赛脚射得分依然是主要手段,抢点直接射门得分仍是主要得分方式,头顶球进球比例比较稳定。
体现了当今足球立体进攻的特点。
(五)本届比赛组织进攻的形式主要是中路为主,定位球进攻得分也是主要得分方式,边路进攻得分比例有所下降。
体现了本届比赛各队重视防守,反击战术运用较多的特点。
参考文献:[1]薛俊,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球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7):32-35。
[2]戴汉东等,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情况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8,(11):42-45。
[3]余吉成等,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时空特征探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73-76。
[4]张廷安等,第15届世界杯男子足球决赛阶段射门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3):59-63。
[5]肖进勇等,第14-17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数量与射手特征辨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63-65。
[6] 赵宗跃等,第、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进球统计分析[J]体育学刊2005,(6)128-130。
[7]瞿优远,世界杯进球171 [M] 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