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2019届高三2月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朝)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170.98 KB
- 文档页数:2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4.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B. 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C. 导致了西周的分裂D. 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25. 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
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 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26.从中可以得出,宋代A.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B. 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C. 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D. 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27.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 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B. 理学的影响力削弱C. 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D. 民众创新意识增强28. 1874年,李鸿章上奏称:“闽沪津各机器局逼近海口,原因取材外洋就便起见,设有警变,先须重兵守护,实非稳著。
嗣后各省筹添制造机器,必须设局于腹地通水之处,海口若有战事,后路自制储备,可源源运济也。
”这说明A. 清朝军工布局有待完善B. 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C. 清政府练兵以维持统治D. 洋务派以儒学指导军事29. 有学者指出:“‘五四’的真精神不仅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基于民意至上、民权至上和思想觉醒的信念。
”五四那些新兴的知识分子,要求彻底重估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社会制度,其实是对思想多元、政治民主、表达自由等现代理念的一种呼唤。
这表明五四运动A. 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B. 促使救亡与思想启蒙相结合C. 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D. 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30. 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根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情况:旧历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举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当的娱乐已经减少,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娱乐;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A.强化了各地的风俗B.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C.导致了西周的分裂D.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之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强化了各地的风俗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西周的分裂无关,C选项排除。
诸侯与当地领袖建立亲戚关系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
2.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
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家经义成为官方教科书,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是儒家思想影响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的表现,故C正确;AB不是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的主要原因,排除;经学之士推动,不可能让孔子成为圣人,主要是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排除D。
3.下表是宋代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情况统计。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A.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B.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C.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D.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宋代书院分布以南方居多,南宋时期宰相籍贯分布以浙江居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都是中原地区较少,这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故C正确;宰相籍贯分布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学术领域的地位,故A错误;材料数据并未涉及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故B错误;宰相人数不等于科举取士人数,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故D错误。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做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B.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磷脂C.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D.细胞中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乳糖等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过程中用碘液检验,实验组不变蓝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不宜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材料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不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D.加入呼吸抑制剂可明显减慢处于静息状态下神经元内钾离子的外流速度3.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以下生理活动不在其中完成的是A.蓝藻细胞利用CO2合成有机物B.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C.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D.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4.下列有关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B.都可以水解产生氨基酸C.都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D.都直接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5.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设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红树林的直接价值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C.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之一D.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定向的,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变成a基因,也可突变成B基因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7.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忠”价值观在《诗经》中的体现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忠”的观念往往被单一地认为是臣子向君主尽忠。
然而,当我们从历史的源头、文化的源头去看待“忠”时,便可以发现“忠”价值观更广泛的意义。
“忠”这一价值观具有双向性,既指向臣子,又指向君主。
《诗经》中人民对君臣就有着这种要求。
《诗经》中有不少要求君主之忠的诗,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平民百姓的口吻,通过描写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控诉统治者;第二类是直接描写统治者的行为讽刺统治者骄奢淫逸、听信谗言的刺诗;第三类是歌颂君主的颂诗。
第一类诗有《魏风》中的《伐檀》《硕鼠》、《唐风·鸨羽》等,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讽刺统治者没有忠于民,使国家之根基——百姓的生活风雨飘摇,自然也就置国家于不利之地,既违背了利民之忠,也违背了卫国之忠。
第二类则从伦理道德层面评价君主,例如君主生活上的腐败、荒淫等。
《鄘风·墙有茨》揭露卫国宫廷生活腐朽糜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子妻父占,《郑风·南山》讽刺襄公淫妹等等,我们很难相信一个私生活紊乱、伦理道德沦丧的人能公允地统治一个国家。
第二类与第一类一样都是体现了君主违背利国利民之忠,一样都是从批判昏君的角度探寻“忠”的涵义。
第三类主要集中在《大雅》中,如《文王》《绵》《棫朴》等歌颂文王功绩的篇章,从正面歌颂明君。
从这类诗歌中,可总结出明君的共同之处:励精图治,开创基业。
贤明的君主要想遵循“忠”这一伦理,既要在政治上有建树,忠于民忠于国,又要修身养性,忠于人伦道德。
《诗经》中关于臣子向君向国尽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得重用的贤士对于国家处于危亡之际,而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所发出的愤慨之声;第二类是贤臣的谏言;第三类是臣民不明的人针对统治者无所作为、骄奢淫逸而作诗讽刺,这一类在前文“君主之忠”中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2019年4月吉林省延边州2019届高三2月复习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已知全集2,3,4,,集合2,,3,,则( )A. B. C. 2,4, D. 4,【答案】A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2.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A. 1B.C. 2D.【答案】A【分析】把已知等式变形,再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复数,然后由复数模的公式计算得结果.【详解】由,得,则,故选A.【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复数的模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已知,,,则向量、的夹角为()A. B. C. D.【答案】C【分析】由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得:,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得:,由,所以,得解.【详解】解:因为,所以,所以,所以,设向量、的夹角为,则,由,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夹角公式及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简单题.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答案】D选项A中,由于,故,又,故,A正确;选项B中,由得或,又,故只有,故B正确。
选项C中,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C正确。
选项D中,由题意得的关系可能平行、相交、垂直。
故D不正确。
综上可知选项D不正确。
选D。
5.在一次庆教师节联欢会上,到会的女教师比男教师多12人,从这些教师中随机挑选一人表演节目,若选中男教师的概率为,则参加联欢会的教师共有()A. 120B. 110C. 66D. 54【答案】A【分析】设参加参加联欢会的男教师有x人,则参加参加联欢会的女老师有人,则,由此能求出参加联欢会的教师共有多少人.【详解】解:设参加参加联欢会的男教师有x人,则参加参加联欢会的女老师有人,从这些教师中随机挑选一人表演节目,选中男教师的概率为,则,解得,参加联欢会的教师共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参加联欢会的教师人数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6.已知,,则()A. B. C. D.【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和诱导公式的应用求出结果.【详解】解:,故:,由于,,则:.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变换,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诱导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7.若函数是幂函数,且其图象过点,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A. B. C. D.【答案】B【分析】分别求出m,a的值,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故,将代入函数的解+析式得:,解得:,故,令,解得:,故在递增,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定义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8.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 )A. 8B. 6C. 4D. 2【答案】C【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进而有,,相加可得结果.【详解】等差数列中,,则,即,,相加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应用,属于基础题.解答等差数列问题要注意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9.已知,图中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5050,则判断框里可填A.B.C.D.【答案】C【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的值,根据n的取值即可得到判断框内的条件.【详解】解: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可知:由于当时,应该不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执行循环体,,当时,应该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5050.可得判断框内的条件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模拟程序框图的运行过程,以便得出正确的答案来,是基础题.10.下列函数中,即是奇函数,又是R上的单调函数的是( )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奇偶性与定义域以及单调性,综合即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有,则函数为偶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B,,有,函数为奇函数,且在R上的单调递减,符合题意;对于C,,有,函数为奇函数,但在R上不是单调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D,,的定义域为,在R上不是单调函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属于基础题.11.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线段被抛物线的焦点分成7:5的两段,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答案】C∵抛物线y2=2bx 的焦点F(,0),线段F1F2被抛物线y2=2bx 的焦点分成7:5的两段,∴,易得c=3b,从而c2=a2+b2=a2+c2,可得.∴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故选:C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12.已知函数在上可导且,其导函数满足,对于函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函数在上为单调递增函数B. 是函数的极小值点C. 函数至多有两个零点D. 时,不等式恒成立【答案】D【分析】由时,,可得在递增,由时,,在递减,结合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函数的极值,逐一判断选项中的命题,从而可得结果.【详解】,则,时,,故在递增,正确;时,,故在递减,故是函数的极小值点,故正确;若,则有2个零点,若,则函数有1个零点,若,则函数没有零点,故正确;由在递减,则在递减,由,得时,,故,故,故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命题真假的判断,综合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函数的零点,属于难题.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也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同学们往往因为某一处知识点掌握不好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做这类题目更要细心、多读题,尽量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另外,要注意从简单的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然后集中精力突破较难的命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3.函数,,若满足,则______.【答案】分析:由导数的概念可得,,即可得到所求.详解:,,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曲线在某处切线斜率的意义,运用导数的概念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4.若变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结论.【详解】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如图,由得,平移直线,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时,直线的截距最小,此时最大.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中,利用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属于简单题.求目标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是“一画、二移、三求”:(1)作出可行域(一定要注意是实线还是虚线);(2)找到目标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对应点(在可行域内平移变形后的目标函数,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就是最优解);(3)将最优解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15.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的值为______.【答案】384分析:直接利用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求出结果.详解: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1,①,则:当n≥2时,=②,①﹣②:=,所以:=2,即:(常数),所以:数列{a n}是以a2=3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当n=1时,首项不符合.故:,则:,故答案为:38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与前项和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已知求的一般步骤:(1)当时,由求的值;(2)当时,由,求得的表达式;(3)检验的值是否满足(2)中的表达式,若不满足则分段表示;(4)写出的完整表达式.16.对于函数,若对于任意的a,b,,,,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为“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已知函数是“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答案】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恒成立,即,因为,当时,满足;当时,由得;当时,由得;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不等式恒成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17.如图,在中,,垂足为D,且BD:DC::3:6.Ⅰ求的大小;Ⅱ设E为AB的中点,已知的面积为15,求CE的长.【答案】(1)(2)试题分析:(1)由所给的比例关系,可得,,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的正切值即可求的大小;(2)设,用表示,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可求出的值,从而求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数学本试卷共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 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 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己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复数Z 满足2)1(=+Z i (i 为虚数单位),则=ZA. 1B. 2C. 2D. 22 3.已知1=a ,2=b ,a b a ⊥-)(,则向量a 、b 的夹角为A.6π B. 4π C. 3π D. 2π 4.设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βα//,//,n n m m ⊥ ,则βα⊥ B .若βαβα⊥⊄⊥m m ,, ,则α//m C .若αβ⊂⊥m m , ,则βα⊥D .若βαβα⊂⊂⊥n m ,, ,则n m ⊥5.在一次庆教师节联欢会上,到会的女教师比男教师多12人,从这些教师中随机挑选一 人表演节目,若选中男教师的概率为209,则参加联欢会的教师共有 A. 120 B. 110 C. 66 D. 54 6.已知,31)sin(=+απ,2πα<,则=+)6cos(παA.6322+ B.6162+ C.6322- D.6162- 7.若函数a x m x f )2()(+=是幂函数,且其图像过点()4,2,则函数)(log )(m x x g a +=的单调增区间为A. ()∞+-,2B. ()∞+-,1C. ()∞+,0D. ()∞+,18.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75=+a a ,则8642a a a ++的值为 A.8 B.6 C.4 D.2 9.已知,图中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5050,则判断框里可填A. 101<nB. 100<nC. 100>nD. 101>n10.下列函数中,即是奇函数,又是R 上的单调函数的是A.)1ln()(+=x x fB.⎩⎨⎧<+-≥+=)0(,2)0(,2)(22x x x x x x x f C.⎪⎪⎩⎪⎪⎨⎧>-=<=)0(,)21()0(,0)0(,2)(x x x x f x x D.1)(-=x x f11.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线段21F F 被抛物线bx y 22=的焦点分成5:7的两段,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10103 B .37376 C .423 D .8912.已知函数)(x f y =在R 上可导且1)0(=f ,其导函数)(x f '满足01)()(>--'x x f x f ,对于函数xe xf xg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函数)(x g 在()∞+,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B.1=x 是函数)(x g 的极小值点 C .函数)(x g 至多有两个零点 D .0≤x 时,不等式xe xf ≤)(恒成立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延边州2019年高考复习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这说明分封制A. 强化了各地的风俗B. 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C. 导致了西周的分裂D. 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
”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之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
强化了各地的风俗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西周的分裂无关,C选项排除。
诸侯与当地领袖建立亲戚关系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
2.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
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 君主专制逐步加强C. 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家经义成为官方教科书,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是儒家思想影响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的表现,故C正确;AB不是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的主要原因,排除;经学之士推动,不可能让孔子成为圣人,主要是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排除D。
3.下表是宋代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情况统计。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A. 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B. 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C. 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D. 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宋代书院分布以南方居多,南宋时期宰相籍贯分布以浙江居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都是中原地区较少,这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故C正确;宰相籍贯分布的情况并不能说明学术领域的地位,故A错误;材料数据并未涉及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故B错误;宰相人数不等于科举取士人数,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故D错误。
2019届延边州高三复习质量检测(2月)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共8页,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忠”价值观在《诗经》中的体现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忠”的观念往往被单一地认为是臣子向君主尽忠。
然而,当我们从历史的源头、文化的源头去看待“忠”时,便可以发现“忠”价值观更广泛的意义。
“忠”这一价值观具有双向性,既指向臣子,又指向君主。
《诗经》中人民对君臣就有着这种要求。
《诗经》中有不少要求君主之忠的诗,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平民百姓的口吻,通过描写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控诉统治者;第二类是直接描写统治者的行为讽刺统治者骄奢淫逸、听信谗言的刺诗;第三类是歌颂君主的颂诗。
第一类诗有《魏风》中的《伐檀》《硕鼠》、《唐风·鸨羽》等,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讽刺统治者没有忠于民,使国家之根基——百姓的生活风雨飘摇,自然也就置国家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三文科综合试卷 (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颢目要求的。
读图1“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建筑物N的影长达到一年中且是一天中最短时,北京时间为A.12月22日O点 B.6月23日4点C.6月23 13 O点 D.6月22日12点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地处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交界处B.建筑物N位于河流南岸的向阳坡C.该地区的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D.春分时,M地可能比N建筑物先看到日出图2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3、4题。
3.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4.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读图3,回答5、6题。
5.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补给A湖B.A湖补给甲河C.B湖补给乙河D.乙河属于外流河6.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D.无法确定读图4“甲、乙两地区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两地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成因正确的是: A.①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B.②地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C.①地是由于山脉的阻挡作用造成的D.②地是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8.乙图中自然带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9.图5“城市交通运输特点与问题示意图”中,序号③的含义是A.交通线路拥堵 B.交通环境污染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D.自觉遵守交通法规10.读图6“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图”,有关其规划方案的叙述,合理的是A.此规划图适宜在各种地形区实施B.若建设高级住宅选择甲处为最佳C.布局火力发电厂适宜在丁处D.住宅区的设计体现了对光照资源的利用11.下列有关国际互联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国际互联网能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B.它是目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度最高的通信网络C.它会促使社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影响不大D.网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助推器中外关系历经了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近代的屈辱,和现代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