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
- 格式:ppt
- 大小:4.09 MB
- 文档页数:26
常见的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指人体神经系统受到外部因素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或丧失的病症。
神经损伤可以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和神经节)中。
常见的神经损伤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脑损伤: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头部受到暴力撞击、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造成的。
轻度的脑损伤可能只是暂时的头晕和昏厥,但重度的脑损伤可能导致昏迷、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失。
脑损伤还可能引起脑出血、头骨骨折等并发症。
二、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的损伤,通常是由于脊柱骨折、脱位或脱臼引起的。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下半身瘫痪、感觉丧失和膀胱控制障碍。
重度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永久的残疾。
三、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是指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节受到损伤。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创伤、手术或疾病引起的。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包括坐骨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和股神经损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感觉丧失、肌肉无力和运动障碍。
除了上述类型的损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神经损伤,如神经根病变、神经纤维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
这些损伤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
神经损伤在临床上通常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修复和物理治疗等。
在康复期间,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恢复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预防神经损伤的关键是避免可能的危险因素和采取安全措施。
例如,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以防止头部和脊柱损伤,避免从高处跌落,避免过度运动和扭伤关节等。
总之,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危险行为,以减少神经损伤的风险。
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常见的原因有创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遗传因素等。
其中,创伤是最常见的神经损伤原因之一,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如交通事故、意外摔倒、运动受伤等。
第十一章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是分布于全身的神经和神经节的总称,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
周围神经把全身各部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保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周围神经支配肢体的正常功能活动。
如周围神经损伤不能恢复,可使四肢功能活动部分或完全丧失。
如没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支配的手,没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足,其功能活动将完全丧失。
神经损伤后应通过采集病史、体检和作电生理检查等以判定损伤的性质及程度,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是争取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同时,也要注意关节与肌肉的功能恢复。
四肢神经损伤无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常见,损伤多发生于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等。
上肢损伤较下肢损伤为多,约占四肢神经损伤之60%~70%,常合并骨关节、血管、肌腱等损伤。
四肢神经损伤只要早期处理得当,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晚期修复神经也可取得一定疗效。
周围神经损伤属中医“痿证”范畴,可归于“肉痿”类,又名“肢瘫”,多因外伤引起。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乌丸子》载:“打扑伤损,骨碎筋断,瘀血不散,……筋痿力乏,左瘫右痪,手足缓弱。
”指出四肢瘫痪与打扑伤损的关系。
第一节周围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损伤原因及分类一、解剖、生理周围神经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这两种神经均有感觉和运动纤维。
其中自主神经,含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出脊髓后经白交通支至交感神经节,部分节后纤维再经灰交通支至脊神经,支配汗腺分泌、血管舒缩和立毛肌收缩等;而脊神经是由躯体、自主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
周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胞体发出。
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纤维,外面还有一层称为神经内膜的薄膜。
许多神经纤维组成一神经束,外有神经束膜。
许多神经束集合成一支周围神经,外有神经外膜。
(见图11-1)自主神经的节后神经纤维随感觉支走行,故与感觉神经分布相同。
神经的血认供应较丰富,对缺血的耐受力比肌肉强,故在缺血挛缩时其比肌肉损伤程度轻。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支配四肢功能的神经发生损伤,引起相应区域的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
四肢神经损伤往往为骨折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等,上肢神经损伤较下肢神经损伤多见,约占周围神经损伤的60%〜70%。
[诊断依据]一、病史多有外伤病史。
二、症状与体征1.症状:⑴感觉异常:如感觉麻木、感觉迟钝、感觉丧失、痛觉过敏。
⑵运动功能障碍:如自主运动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
⑶畸形:如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畸形、尺神经损伤出现爪状手畸形、正中神经损伤的猿手畸形、腓总神经损伤表现为足下垂畸形。
⑷神经营养方面的改变:如损伤部位皮肤发凉,无汗、失去正常光泽等。
2 .体征:⑴ 感觉检查:损伤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痛温觉与触觉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并进行两点区别觉检查,明确其精细感觉情况。
感觉功能障碍可用6级分类区分其程度,即:S “0”级:完全感觉丧失;S “1”级:深痛觉存在;S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S “3”级:痛觉和触觉完全;S “4”级:痛、触觉完全,而且有两点区别觉,但距离较大;S “5”级:感觉完全正常。
⑵ 运动检查:损伤部位自主运动功能不能,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进行性肌萎缩和肌张力消失;肌肉瘫痪程度是判断神经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用6级法区分肌力,即:M “0”级:无肌肉收缩;M “1”级:肌肉稍有收缩;M “2”级:关节有动作,在不对抗地心引力的方向,能主动向一定方向活动该关节达到完全的程度;M “3”级:在对抗地心引力的情况下,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对抗阻力;M “4”级:能对抗一定阻力达到关节完全动作,但肌力较健侧差;M “5”级:肌力正常。
⑶ 肢体姿势异常:不同神经和不同部位的神经损伤可以出现相应的畸形或姿势异常。
⑷ 神经反射检查:根据神经的受损情况,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特殊检查⑴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在神经传导通路的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其分布区出现放射痛和过电感者为阳性,可以判断神经的再生进程情况。
周围神经损伤第一节概述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常见有切割伤、挤压伤、牵拉伤、电灼伤和缺血性损伤等,常与机体其他损伤同时存在。
因此,在处理各类损伤时,应仔细检查神经功能,以防漏诊。
【神经损伤的分类】1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是神经损伤最轻的一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
临床上,有运动障碍而无肌萎缩,痛觉迟钝而不消失,电生理反应仍存在。
多在数日至数周内恢复,无后遗症。
2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断裂,而神经内膜管保持完整。
伤后神经远端发生瓦勒(Waller)变性。
临床上该神经支配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肌电反应消失。
但多能自行恢复。
3神经断裂神经完全断裂,或虽然连续性存在,但有严重的束膜、内膜断裂。
临床上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丧失,肌电反应消失,需要手术修复。
【临床表现与诊断】1运动功能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
2感觉障碍受损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支配区皮肤早期潮红、皮温增高;后期因血管收缩而出现温度降低、苍白、萎缩发亮、变薄、无汗等现象。
4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当再生的神经轴突尚未形成髓鞘时,外界叩击可产生疼痛或放射痛,Tinel征既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又可用于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5神经电生理检查利用电刺激观察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电反应情况。
肌电图无动作电位引出,表现为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消失。
【治疗】1非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及神经轴突断裂者。
多数闭合性神经损伤属此两种类型,因此原则上可非手术治疗观察3个月。
3个月后仍无神经再生表现,或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停留在某一水平功能不再改善,且主要功能无恢复,应采取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针灸、理疗、体疗、电刺激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
2手术治疗(1) 神经缝合术:适用于神经断裂伤。
切除两断端挫伤段或瘢痕后,精确对合断端,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缝合。
尺神经损伤算几级伤残尺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损伤,常见于手部外伤或手腕部位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下。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尺神经损伤可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来评估伤残等级。
下文将介绍尺神经损伤的不同等级及其影响。
等级一:轻度伤残轻度尺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轻微减退,但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可能感觉到一些轻微的麻木和手指不灵活,但仍能够完成日常活动和工作任务。
一般情况下,轻度尺神经损伤不影响伤残评定。
等级二:中度伤残中度尺神经损伤会导致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明显受限。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手指麻木、无力,手指的灵活性减弱,手指的握力和精细动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度尺神经损伤可能会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但仍能够完成大部分日常活动和工作任务。
等级三:重度伤残重度尺神经损伤会导致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患者可能会完全失去手指的触觉和运动能力,手指处于萎缩状态,无法进行任何精细的动作。
这种损伤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患者可能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完成日常活动。
等级四:极重度伤残极重度尺神经损伤是指完全丧失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并且手部的骨骼、关节等组织结构也受到了损伤。
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来进行修复和重建,但仍不一定能够完全恢复正常功能。
这种损伤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依赖他人的帮助。
综上所述,尺神经损伤的伤残等级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来划分,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根据不同的等级,患者的手指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对于遭受尺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说,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便尽早恢复手指的功能,减轻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周围神经损伤大纲1.上肢神经损伤(1)正中神经(2)尺神经(3)桡神经损伤表现2.下肢神经损伤(1)坐骨神经(2)腓总神经损伤表现受损伤的神经感觉异常运动异常正中神经低位(腕部)鱼际肌和蚓状肌麻痹及手桡侧半感觉障碍,特别是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拇指对掌功能障碍高位(肘上)上述+前臂肌麻痹拇指和示中指屈曲功能障碍【补充1】正中神经损伤拇指对掌试验——拇指只能与小指的侧缘相接触,不能与其指腹相接触。
猿手畸形大鱼际肌萎缩,掌心偏平;拇指伸直与其他手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不能对掌;食指与中指常伸直不能弯曲——形如猿手。
受损伤的神经感觉异常运动异常桡神经肱骨中下1/3骨折所致手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背面皮肤,主要是手背虎口处皮肤麻木典型的畸形:垂腕;伸腕、伸拇、伸指、前臂旋后障碍桡骨小头脱位或前臂背侧近端骨折所致仅有伸拇、伸指障碍,伸腕功能基本正常,无手部感觉障碍受损伤的神经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尺神经腕部手部尺侧半和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障碍,特别是小指感觉消失①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②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肘上+环、小指末节屈曲功能障碍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尺神经受损补充【Froment征】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
坐骨神经高位小腿后外侧和足部感觉丧失,足部出现神经营养性改变①足下垂②跨越步态——由于股四头肌健全,膝关节呈伸直状态,行走时呈跨越步态股后中、下部膝关节屈曲功能保存腓总神经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足内翻下垂畸形【解析】1.男,26岁。
左腕部切割伤10小时,伤及桡神经,其临床表现为A.不能屈腕B.手部内在肌萎缩C.手掌桡侧感觉减弱D.手背虎口区域麻木E.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常见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
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
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
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拇指对掌、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
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
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功能障碍。
5 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
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腕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间肌、蚓状肌、拇收肌麻痹所致环、小指爪形手畸形及手指内收、外展障碍和Froment征(为拇指、示指远侧指间关节不能屈曲,使两者不能捏成一个圆形的"O"型。
即食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食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
http:周围神经损伤的种类较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5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7.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周围神经损伤精选习题及答案A1型题1.周围神经损伤后,为评价神经的修复情况,下列检查意义不大的是()A.电刺激检查B.神经干叩击试验C.肌电图检查D.MRI检查E.神经传导速度检查2.臂丛神经的组成是()A.C1~C7神经B.C4~C7神经C.C5~C8神经D.C4~T1神经E.C5~T1神经3.尺神经损伤后出现患手爪状畸形的机制是()A.指深屈肌腱的尺侧半功能障碍所致B.示指及中指不呈爪状是因为支配两指的指深屈肌受正中神经支配C.主要是因为手内肌的瘫痪,出现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所致D.主要是因为手内肌的损伤,出现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过伸所致E.尺神经损伤后3、4指深屈肌腱功能障碍所致4.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有关其临床意义,下列正确的是()A.神经损伤一般于3周后显著变性,故检查应在3周后,隔3个月复查B.凡肌电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C.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神经损伤D.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活动,表示不完全神经根损伤E.当感觉神经动作电位可测出,而体感诱发电位测不出时,可确定为根性节前撕脱位5.腓骨上端骨折后足不能背伸、外翻,提示哪个神经损伤()A.闭孔神经损伤B.坐骨神经损伤C.股神经损伤缺损D.胫神经损伤E.腓总神经损伤6.下列对腓总神经解剖学特点和损伤表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腓总神经在腓骨小头处位置表浅,易于损伤B.同桡神经一样,腓总神经也分成两支,腓浅神经(感觉支)与腓深神经(运动支)C.损伤后表现为足下垂内翻,走路呈跨阔步态D.感觉障碍位于小腿外侧与足背E.对于腓总神经的压迫伤可先观察一段时间,视恢复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7.臂丛的内、外、后束,是根据其对以下哪项的关系而定()A.腋动脉第一段B.腋动脉第二段C.腋动脉第三段D.腋静脉E.锁骨8.桡神经深支损伤后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是()A.手腕下垂B.不能主动伸肘关节C.不能主动屈掌指关节D.手背桡侧感觉消失E.不能主动伸拇指9.下列神经损伤与畸形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桡神经损伤——垂腕垂指畸形B.正中神经损伤——猿手畸形C.尺神经损伤——爪形手畸形D.桡神经损伤——猿手畸形E.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畸形10.下列神经与所支配肌肉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桡神经深支——桡侧腕短伸肌B.桡神经深支——尺侧腕伸肌C.正中神经——拇对掌肌D.正中神经——指深屈肌E.尺神经——拇内收肌11.腕关节掌侧刃器切割伤后,有正中神经损伤时可出现下列体征中的()A.伸指受限B.外展小指受限C.外展拇指受限D.并指功能受限E.内收拇指受限12.下列对周围神经解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的支持组织由内到外依次为神经鞘膜、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B.神经的血液供应丰富,对缺血的耐受性较肌肉组织差C.神经内的血管系统由外膜、束膜及内膜血管丛及其相互交通支组成D.神经的抗牵拉作用主要是由束间结缔组织决定的E.神经的外在血供系统来源于邻近的动脉干、肌肉等,呈节段性分布13.腰丛神经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纤维组成,其分支一般不包括()A.股神经B.坐骨神经C.股外侧皮神经D.髂腹下神经E.髂腹股沟神经14.一侧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孔处受损,将出现()A.同侧髋关节不能伸B.同侧膝关节不能伸C.同侧下肢皮肤感觉完全丧失D.足不能活动E.同侧膝关节以下感觉完全丧失15.正中神经损伤后,手部畸形常被称为()A.爪形手B.猿形手C.受贿手D.宣誓手E.网球手16.正中神经的功能和损伤特点是()A.腕部正中神经损伤多见,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鱼际肌的四块肌肉瘫痪B.正中神经于腕部时位于指浅屈肌腱深面,较表浅,易于损伤C.正中神经损伤对手部感觉的影响不如尺神经损伤时影响大D.支配1、2蚓状肌与1、2骨间肌E.单纯感觉功能的障碍,也严重影响手的功能,拿东西时易掉,无实物感1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A.臂丛上干损伤多见B.C8、T1根性撕脱伤可能出现Horner 征C.臂丛完全性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上臂肌肉全瘫D.臂从神经完全性损伤感觉障碍为手、前臂、上臂感觉完全丧失E.臂丛下部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外展造成18.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取决于损伤的原因,有关治疗方法的选择,下列错误的是()A.髋关节脱位或骨盆骨折所致的坐骨神经损伤,多系压迫性损伤,早期复位观察2~3个月,根据恢复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B.切割伤应早期修复C.火器伤清创同时行修复D.药物注射损伤一般先行局部理疗E.肱骨骨折造成的桡神经损伤,若外膜完整,可先观察19.最易并发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A.肱骨外科颈骨折B.肱骨干中、下1/3骨折C.肱骨髁上骨折D.肱骨髁间骨折E.桡骨近侧1/3骨折20.坐骨神经损伤对下肢功能影响较大,下列损伤特点中,错误的是()A.在坐骨大孔或坐骨结节以上损伤,股后肌群,小腿前、外、后肌群及足部肌肉全部瘫痪B.在股部中下段损伤,只表现为膝以下肌肉瘫痪,膝以上肌肉无影响C.如为其分支腓总神经的损伤引起的瘫痪重,胫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轻D.膝以下除小腿内侧及内踝处隐神经供给区外,感觉均消失E.往往有严重的营养障碍,足底部形成溃疡A2型题1.患者女,25岁。
射击运动员的尺神经损伤探讨运动员周围神经的细微损伤,在运动外伤中不是个新问题,但很少引起注意。
国外曾有零散报道:射击运动员的尺神经损伤;垒球运动员的腋神经损伤;标枪运动员桡神经损伤等等。
此病发病缓慢,症状隐匿不清,易被忽略为肌肉疲劳,即被发现,多已严重影响运动功能及运动成绩,因为此类损伤大都与运动项目有关,因而队医、教练员、运动员都必须了解此症,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周围神经损伤1.1 周围神经损伤因病理不同一般分为三类:①神经功能传导障碍无明显病理改变,运动障碍明显,痛觉迟钝。
多于伤后4~6周后恢复。
②神经轴索中断伤在神经轴索,伤的远端有退行性变,而神经本身未断,神经仍保持连续性运动,痛觉、营养均受累。
此类症有自行恢复可能,但常常需要手术松懈或修补。
常合并与肱骨投掷骨折,肩脱位,高压迫等。
③神经断裂,完全断裂,需手术修补。
1.2 损伤原因。
①牵拉伤:如臂丛损伤,可为轴索断裂,也可为全断。
②切断。
③缺血:如前臂或小腿的间隔综合症等。
④压迫:如射击运动员桡尺神经麻痹,止血带麻痹等。
1.3 损伤病理。
可出现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假性神经瘤和神经再生等几种改变。
1.3.1 组织结构。
运动神经细胞位于脊髓的前角,感觉细胞位于随旁的神经节。
神经干无细胞,而是神经纤束。
轴索内含有神经原纤维,髓鞘包绕在周围,外有鞘。
髓鞘分节,节间的狭窄部叫郎飞结。
1.3.2 退行性改变。
神经断后,细胞与其纤维分离,神经远端离伤位最近的一节,其轴索及细胞呈截断变,分裂成许多节段,神经的远端也出现截断改变,但波及整条神经,且渐被吞噬消失。
如果损伤在根部,神经细胞也常有变化,染色质溶解,甚至完全毁灭。
1.3.3 假性神经瘤。
神经断后,近端再生的神经纤维乱穿,如未穿向远端,则被细胞包围成结,远端只有细胞增殖,也成结。
二者均称假性细胞瘤。
1.3.4 神经再生。
神经伤断后,修复时,髓鞘首先结合,然后,神经纤维长入远端,并最后变粗。
生长速度每日约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