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三中2016年八年级数学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9.00 KB
- 文档页数:7
德惠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1月份月考八年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P 点是( ) A.线段CD 的中点 B.OA 与OB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OA 与CD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120°, ∠ADB =30°,则∠BCF = ( ) A.150° B.40° C.80° D.90°3.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 =CD ,BD =ED ,若∠ABC =54°,则∠E =( ) A.25° B.27° C.30° D.45°4A. S.S.S . B. S.A.S . C. A.A.S.第3题图 第4题图 5.如图,在△ABC 中,AB =AC ,BE 、CF A. S.S.S. B. S.A.S. C. A.A.S. D. A.S.A.DAEADBODCBA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6.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C .A.A.S.D .S.S.S.7.如图,在2×2的方格纸中,∠1+∠2等于( ) A .60° B .90° C .120° D .150°第6题图8.如图,△ACB ≌△A′CB′,∠A′CB′=65°,∠A′CB=35°,则∠ACA′的度数( ) A .20° B .30° C .35° D .40°9.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的F 处,若∠BAF=60°,则∠DAE 等于( ) A .15° B .30° C .45° D .60°10.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 B .1,0.8,0.6 C. 6,7,8 D. 5,12,15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如图,∠AOB 内有点P ,P 1,P 2分别是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交OA 于M ,交OB 于N ,若P 1P 2=5 cm ,则△PMN 的周长为________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4题图12.如图,△ABE ≌△ACD ,AB=AC ,BE=CD ,∠B=50°,∠AEC=120°,则∠DAC 的度数等于_______13.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1和2,则它的第三边长是_______14.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F ,若BF=AC , 则∠ABC 的度数是_______.15.如图,AE =BF ,AD ∥BC ,AD =BC , DF= . 。
慈溪市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八年级数学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不等式,其中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x≥5xB.2x>1-x2C.x+2y<1 D.2x+1≤3x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是( )A.1,2,3 B.3,3,6 C.1,5,5 D.4,5,103.如图,在∠1、∠2、∠3和∠4这四个角中,属于△ABC外角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B.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D.三角形的中线都平分它的面积5.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内错角相等B.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C.已知a2=4,求a的值D.玫瑰花是红的6.下列四个图案,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0个B.1个C.2个D.3个7.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C.三角形三条高(或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8.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两条边分别相等B.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C.一条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D.两个锐角分别相等9.已知x是整数,且满足2200300x<<,则x可能的值共有( )A.3个B.6个C.49个D.99个10.已知40α∠=︒、70β∠=︒,3cmx=,以α∠、β∠、x为两角和一边作三角形,则可以作出( )不同的三角形(彼此全等的只能算一种)A.一种B.二种C.三种D.无数种11.关于x 的不等式(m +1)x ≥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解集为x ≥1 B .解集为x ≤1 C .解集为x 取任何实数 D .无论m 取何值,不等式肯定有解12.右图是一个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 顶点都是格点,Rt △ABC 的顶点都是图中的格点,其 中点A 、点B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C 可能的位置共有( )A .9个B .8个C .7个D . 6个试 题 卷 Ⅱ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不等式312x >-的解集是 ▲ .14,则它的斜边长为 ▲ . 15.当0a <,02ba->时,b ▲ 0(填“<”或“>”). 16.定理“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的其中一个逆定理是:三角形中,如果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7.2018年甲、乙两位员工的年薪分别是4.5万元和5.2万元,2018年公司对他们进行了加薪,增加部分的金额相同,若2018年甲的年薪不超过乙的90%,则每人增加部分的金额应不超过 ▲ 万元.18.已知△ABC 中,∠ACB =90°,CD 、CE 分别是中线和角平分线,当∠A = ▲ °时,△CDE 是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第19、20题各8分,第21题6分,第22~25题各8分,第26题12分,共66分) 19.(1)解不等式12x -≥-,并求出它的自然数解. (2) 解不等式2110136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2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两个无理数的和仍然是无理数. (2)如果a >b ,那么1-2a <1-2b .E C B 21.尺规作图画线段AB 的中垂线CD (E 为垂足)时,为了方便起见,通常把四段弧的半径取成相等;其实不必如此,如图,若能确保弧①、②的半径相等(即AC =BC ),再确保弧③、④的半径相等(即AD =BD ),直线CD 同样是线段AB22.如图,已知△ABC 、△DEF 都是正三角形,(1)写出图中与∠AGF 必定相等的角.(2)对于(1)中的几个角,请你选择一个角证明与∠AGF 相等(本小题将按照......证明..难度的大小分别给........分.,难度越大给分越多.........).23.求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4.华盛印染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出厂价为30元,成本价为20元(不含污水处理部分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1件产品就有0.5立方米污水排出,所以为了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了两种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案并准备实施.A BAB方案一:工厂污水先净化处理后再排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用的原料费用为2元,并且每月排污设备损耗等其它各项开支为27000元.方案二:将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需付8元排污费. (1)若实施方案一,为了确保印染厂有利润,则每月的产量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2)你认为该工厂应如何选择污水处理方案?25.如图,已知△ABC 中,∠B =48°,∠C =62°,点E 、点F 分别在边AB 和边AC 上,将把△AEF 沿EF 折叠得△DEF ,点D 正好落在边BC 上(点D 不与点B 、点C 重合),(1)如图1,若BD =BE ,则△CDF 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 △BDE 、△CDF 能否同时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并直接指出△BDE 、△CDF 的三个内角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ABC 中,BD 、CE 是高,F 是BC 中点,连接DE 、EF 和DF , (1)求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2)若∠A =45°,试判断△D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A :∠DFE =5:2,BC =4,求△DEF 的面积.数学答题卷图1 备用图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 15.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解:(1)(2)20.解:(1)(2)21.证明:AE CB 22.解:(1)(2)你选择证明的是∠AGF = . 证明:23.已知:求证: 证明:24.解:(1) (2)25.解:(1)A(2)26.证明:(1)解:(2) (3)第(1)题图考生注意装订线内不要答题第(1)、(2)题图第(2)题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8题只写对1个给2分,但有错写不给分三、解答题19.解:(1)3x -≥-,3x ≤,(2分) 自然数解为0x =,1,2,3.(4分)(2) 42106x x +-+<,36x <-,2x <-,(6分)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8分)20.解:(1) 假命题,(2分) 反例:(0=.(4分)(2) 真命题,(6分)理由:∵a >b ,∴-2a <-2b ,∴1-2a <1-2b .(8分)21.证明:∵AC =BC ,AD =BD ,CD =CD ,∴△ACD ≌△BCD ,∴∠ACE =∠BCE , ∴AE =BE ,CD ⊥AB ,即CD 是AB 的中垂线.(6分) 22.解:(1)∠DGH 、∠ADE 、∠BEH .(3分)(2)证明∠AGF =∠DGH ,∠AGF =∠ADE ,∠AGF =∠BEH 分别给1分,3分,5分. 下面以∠AGF =∠BEH 为例:证明:∵△ABC 、△DEF 均为正三角形,∴∠F =60°=∠C ,∴∠AGF =∠F + GHF =∠C + CHE =∠BEH .(8分)23.如图,已知AB 、CD 被EF 所截,EG 、FG ⊥FG ,求证:AB ∥CD .(4分)证明:∵EG ⊥FG ,∴∠GEF +∠EFG =90°, ∵EG 、FG 分别平分∠BEF 、∠DFE ,∴∠BEF +∠DFE =2(∠GEF +∠EFG )=180°,∴AB ∥CD .(8分)24.解:设每月的产量x 件,(1)由题意,得(3020)2700022x x ->+⨯,.答:每月的产量大于3000件.(4分)第(3)题图(2)方案一每月利润:927000x -,方案二每月利润:1(30208)62x x --⨯=,若9x -270006x <,则9000x <,即每月的产量小于9000件时选择方案二利润较高;同理,每月的产量大于9000件时选择方案一利润较高;每月的产量9000件时,两种方案利润相同. (8分)25.解:(1) △CDF 不是等腰三角形;理由: ∵∠B =48°,∠C =62°,∴∠A =180°-48°-62°=70°, ∵BD =BE ,∴∠BDE =(180°-48°)÷2=66°,∵△AEF 沿EF 折叠得△DEF ,∴∠DEF=∠A =70°, ∴∠FDC =180°-66°-70°=44°,∴∠DFC =180°-44°-62°=74°, ∴△CDF 不是等腰三角形.(4分)(2) △BDE 、△CDF 能同时为等腰三角形,情况唯一, 如图:∠BDE =∠B =48°,∠BED =84°,∠FDC =∠C =62°,∠DFC =56°.(8分)26.(1)证明:∵BD 、CE 是高,F 是BC 中点,∴12EF BC DF ==,∴△DEF 是等腰三角形.(3分)解:(2) △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A =45°,∴∠EBF +∠DCF=180°-45°=135°, ∵12EF BC BF ==,∴∠EBF =∠FEB ,同理,∠DCF =∠FDC ,∴∠FEB +∠FDC =135°,∴∠BFE +∠CFD=180°+180°-135°-135°=90°,∴∠DFE=180°-90°=90°,∴△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7分)(3) 作EG ⊥DF 于G ,设∠A =5x ,∠DFE =2x则∠FEB +∠FDC =∠EBF +∠DCF=1805x ︒-,∴∠BFE +∠CFD=180°+180°-(1805)x ︒--(1805)x ︒-=10x ,显然有10x 2180x +=︒,∴∠DFE =230x =︒,∵BC =4,∴DF =EF =2, ∴EG =1,∴△DEF 面积1.(12分)FB。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数学试卷⋯ 明: 卷 分 120 分,考100 分⋯ ⋯ ⋯⋯三四五⋯ 一二分⋯ 号171819202122232425⋯⋯ 得⋯⋯ 分⋯ ⋯⋯ ⋯ ⋯⋯ : ⋯⋯号⋯座⋯ ⋯ ⋯⋯一、 , 答案写在下边表格中(共10 小 ,每小 3 分,共 30 分): ⋯ ⋯名⋯号12345678910姓⋯⋯ 答案⋯⋯ :⋯ ⋯ 班⋯ ⋯ ⋯ ⋯⋯1. 9 的算 平方根是( )⋯⋯ A . B .3C.D .⋯装⋯2. 在平面直角坐 系中,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以下各 数不可以作 直角三角形的 的是( )⋯⋯A . 5, 12, 13B . 7, 24, 25C . 4, 5, 6D . 8,15, 17⋯⋯4.以下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 7B . 0.5C .D . 0.5151151115 ⋯(两个 5 个之 挨次多个1)⋯ ⋯5. 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6.下边哪个点在函数 y= x+1 的图象上()第 5 题A .(2,1)B .(﹣ 2,1) C.(2,0) D .(﹣ 2,0)7.以下化简正确的选项是()A.B.C.D.8.已知点 A 的坐标为(3, -2 ),则点 A 对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3,2)B.( 3,- 2)C. ( -3 ,-2 )D. (-3 , 2)9.已知对于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代数式4y可化简为()32A. B.C. D.1O12345678x 10.如图,动点从 (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到 (3,0) 时记为第一次反弹,此后每当遇到矩形的边时记一次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点第2013 次反弹时遇到矩形边上的点的坐标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 6 小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11. 计算:=.12. 两点,在直线上,则(填“ >、 < 或 = ”号)13.若+|b+2|=0 ,则点 M( a, b)的坐标是;14. 对函数,当= ______时,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等于2;15. 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上图,则 k=,b=;16.已知直线y=(5-3m) x-4与直线 y=x+6平行,则=_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 3 小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17.计算:18.先化简再求值:,此中,19.如图: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6cm,高为 6cm, 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 C,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行程(要求画出平面图形)。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1.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k x k --+=有实数根m 和n ,则m n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n +≥ B .1m n +≤ C .12m n +≥ D .12m n +≤ 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A .2240x x +-=B .2440x x -+=C .2250x x --=D .2340x x ++=3.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216600x x -+=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 .24B .48C .24或.4.某果园2011年水果产量为100吨,2013年水果产量为144吨,求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2144(1)100x -=B .2100(1)144x -=C .2144(1)100x +=D .2100(1)144x += 5.关于x 的方程(k +2)x 2-kx-2=0必有一个根为( ). A.x=1 B.x=-1 C.x=2 D.x=-26.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 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A .3cmB .6cmC .3cm D .6cm7.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 离点C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 .B .25C .D .358.下列关于x 的方程:①20ax bx c ++=;②223(9)(1)1x x --+=;③13x x+=;④22(1)0a a x a ++-=1x =-.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有( )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30°B.45°C.60°D.90°10.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0)满足a +b +c =0,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凤凰”方程.已知ax 2+bx +c =0(a≠0)是“凤凰”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cB .a =bC .b =cD .a =b =c 二、填空题(5分*4题=20分)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1﹣m )x+24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最大整数值是 .12.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m,另一棵高4m,两树相距8m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尖飞到另一棵树的树尖,那么这只小鸟至少要飞行 m .13.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2x =-,21x =(a ,m ,b 均为常数,0a ≠),2三、计算题(15) 15.(3分)1232127---16.(6分)(1)013212=-+x x (2)()()2234x x x ++=-17.(6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1)x+4k-3=0,(1)求证:无论k 取什么实数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Rt △ABC 的斜边b 和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时,求k 的值.四、解答题(题型注释)18.(本题满分7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x+m ﹣3=0, (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 (2)求证:不论m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9.(本题满分8分)某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 20.(10分)如图,在△ABC 中,∠B=90°,AB=6米,BC=8米,动点P 以2米/秒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AC 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 以1米/秒的速度从C 点出发,沿CB 向点B 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1)当t=2.5秒时,求△CPQ 的面积;(2)求△CPQ 的面积S (平方米)关于时间t (秒)的函数解析式; (3)在P ,Q 移动过程中,当△CPQ 为等腰三角形时,写出t 的值;21.(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斜边AB 在x 轴上,AB=25,顶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tan ∠ACO=34,点P 在线段OC 上,且PO 、PC 的长(PO<PC )是关于x 的方程x 2-12x+32=O 的两根. (1) 求P 点坐标求 (2) 求AC 、BC 的长;(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以点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直线PQ 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10分)某工程队在我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承包了一项拆迁工程,原计划每天拆迁1250平方米,应准备工作不足,第一天少拆迁了20% 。
2016年八年级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6年八年级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3cm,6cm,8cmB.3cm,6cm,9cmC.3cm,8cm,9cmD.6cm,8cm,9cm3.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作直线AB的垂线B.在线段AB上取点CC.同旁内角互补D.垂线段最短吗?4.在△ABC中,其两个内角如下,则能确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A.∠A=20°,∠B=80°B.∠A=40°,∠B=60°C.∠A=40°,∠B=50°D.∠A=40°,∠B=80°5.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A.60°B.70°C.90°D.80°6.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作法如下: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这种作法的道理是()A.HLB.SSSC.SASD.ASA7.如图,在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A.45°B.55°C.60°D.75°8.下列说法中:①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⑤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④⑤D.②⑤9.如图,△ABC中,∠C=90°,AB的中垂线DE交AB于E,交BC于D,若CB=8,AC=6,则△ACD的周长为()A.16B.14C.20D.1810.如图,△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 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①△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等于AB与AC的和;④BF=CF.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在△ABC中,AB=AC,∠A+∠B=115°,则∠A=,∠B=.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13.如图,已知∠ABC=∠DCB,现要说明△ABC≌△DCB,则还要补加一个条件是.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一边长为4,那么它的底边为.15.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5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1.(3分)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B.x≤C.x>D.x≠2.(3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A.﹣1B.0C.2D.﹣1或23.(3分)若分式中的x,y的值变为原来的100倍,则此分式的值()A.不变B.是原来的100倍C.是原来的200倍D.是原来的4.(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3分)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6.(3分)如果A(1﹣a,b+1)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三象限,那么点B(1﹣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3分)某人早上进行登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休息一会儿又沿原路回,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与山脚的距离h,则下面四个图中反映全程h与t的关系图是()A.B.C.D.8.(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则k、b的符号是()A.k>0,b>0B.k>0,b<0C.k<0,b>0D.k<0,b<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9.(3分)一种微粒的半径为0.000000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0.(3分)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1.(3分)已知函数y=(m﹣1)x+1是一次函数,则m=.12.(3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3=有增根,则m的值为.13.(3分)已知:P(,)点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为.14.(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一个解析式:.三.解答题(共7小题)15.(8分)先化简(1+)÷,再取一个你喜欢的x值,求出此时代数式的值.16.(12分)解方程:(1)+=.(2).17.(12分)计算:(1)(﹣1)2×()﹣2﹣(π﹣)0(2)﹣.18.(12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1)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2)求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19.(10分)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60千米后,再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结果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原计划的行驶速度.20.(12分)某小区为了排污,需铺设一段全长为720米的排污管道,为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需缩短施工时间,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2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21.(12分)将长为4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宽为5cm.问:(1)6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多少?(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3)30张白纸粘合起来,总长度为多少?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1.(3分)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B.x≤C.x>D.x≠【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1≠0,解得x≠,故选:D.2.(3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A.﹣1B.0C.2D.﹣1或2【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1≠0,解得:x=2,故选:C.3.(3分)若分式中的x,y的值变为原来的100倍,则此分式的值()A.不变B.是原来的100倍C.是原来的200倍D.是原来的【解答】解:∵,∴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4.(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答】解:点M(﹣1,1)在第二象限.故选:B.5.(3分)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解答】解: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故选:C.6.(3分)如果A(1﹣a,b+1)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三象限,那么点B(1﹣a,b)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答】解:A(1﹣a,b+1)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三象限,得(1﹣a,b+1)在第四象限,1﹣a>0,b+1<0,1﹣a>0,b<﹣1,(1﹣a,b)在第四象限,故选:D.7.(3分)某人早上进行登山活动,从山脚到山顶休息一会儿又沿原路回,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与山脚的距离h,则下面四个图中反映全程h与t的关系图是()A.B.C.D.【解答】解:由题意得:上山时h随着t的增加而增加,休息时h不在增加,下山时h随着时间t的增加而减小,故选:D.8.(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则k、b的符号是()A.k>0,b>0B.k>0,b<0C.k<0,b>0D.k<0,b<0【解答】解: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又有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故知k<0,再由图象过三、四象限,即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所以b<0.故选: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3分)9.(3分)一种微粒的半径为0.000000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10﹣7米.【解答】解:0.0000004=4×10﹣7.故答案为:4×10﹣7.10.(3分)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1.(3分)已知函数y=(m﹣1)x+1是一次函数,则m=.【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则得到m2﹣1=1,∴m=±,故答案为:.12.(3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3=有增根,则m的值为1.【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2),得m+3(x﹣2)=x﹣1∵原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2)=0,解得x=2,当x=2时,m=1.故答案为:1.13.(3分)已知:P(,)点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为(0,).【解答】解:∵P(,)点在y轴上,∴=0,解得m=,==,所以,点P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0,).14.(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一个解析式:y=﹣2x+1.【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例如y=﹣2x+1,故答案为:y=﹣2x+1.三.解答题(共7小题)15.(8分)先化简(1+)÷,再取一个你喜欢的x值,求出此时代数式的值.【解答】解:(1+)÷=•=x+1,取x=2时,原式=3.16.(12分)解方程:(1)+=.(2).【解答】解:(1)方程的两边同乘(x﹣2)(x+2),得x+2(x﹣2)=x+2,解得x=3,检验:x=3时,(x﹣2)(x+2)=0,所以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方程的两边同乘2(x+3),得4+3(x+3)=7,解得x=﹣2,检验:x=﹣2时,2(x+3)≠0,所以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7.(12分)计算:(1)(﹣1)2×()﹣2﹣(π﹣)0(2)﹣.【解答】解:(1)原式=1×4﹣1=3;(2)原式=﹣=.18.(12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1)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2)求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解答】解:(1)设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根据题意得:×20=1,解之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答: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60天.(2)设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y天,根据题意得:y=1,解之得:y=24.答:两队合做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为24天.19.(10分)一辆汽车开往距离出发地180千米的目的地,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60千米后,再以原来速度的1.5倍匀速行驶,结果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原计划的行驶速度.【解答】解:设原计划的行驶速度为x千米/时,则: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所以x=60.答:原计划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20.(12分)某小区为了排污,需铺设一段全长为720米的排污管道,为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需缩短施工时间,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2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则实际每天铺设管道1.2x米,由题意,得﹣=2.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60米.21.(12分)将长为4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白纸,按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宽为5cm.问:(1)6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多少?(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3)30张白纸粘合起来,总长度为多少?【解答】解:(1)6张纸的总长度为6×40=240cm,重叠了5个5cm,因此6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6×40﹣5×5cm=215(cm);(2)2张纸粘合,重叠了1个5cm;3张纸粘合,重叠了2个5cm;4张纸粘合,重叠了3个5cm;因此,x张纸粘合,重叠了(x﹣1)个5cm,则y=40x﹣5(x﹣1)=35x+5.(3)根据(2)中y=35x+5,当x=30时,y=1055(cm).。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1月份)一、正确品味,仔细挑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的结果是()A.8 B.﹣4 C.4 D.±42.在实数﹣3.1415926,π,,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各等式正确的是()A.a3•a2=a6B.(x3)2=x6C.(mn)3=mn3D.b8÷b4=b24.如图,在△ABC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点D是AE上的一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E⊥BC B.△BED≌△CED C.△BAD≌△CAD D.∠ABD=∠DBE5.实数的绝对值是()A.B.C.D.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7.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A.x2+4 B.x2+2xy+4y2C.x2﹣x+D.x2﹣4y8.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 B.a=﹣1 C.a=1 D.a=29.若等腰三角形的有一个角为10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50° B.40° C.10° D.80°10.如图,已知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③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④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④D.②③二、认真填一填,轻松能过关.(每小题3分,共30分)11.9的平方根是.12.如图,OP平分∠AOB,PE⊥AO于点E,PF⊥BO于点F,且PE=6cm,则点P到OB的距离是cm.13.比较大小:3.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cm.15.如图,△ACB≌△DCE,∠ACD=50°,则∠BCE的度数为.16.用4张全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则该图可表示的代数恒等式是.17.若5x=12,5y=6,则5x﹣2y= .18.如图,在△ABC中,已知边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连结AD,AD=3,BD=4,则BC= .19.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这个逆命题是(填“真”或“假”).20.如图所示的“贾宪三角”告诉了我们二项式乘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如:第四行的四个数恰好对应着(a+b)3的展开式a3+3a2b+3ab2+b3的系数;第五行的五个数恰好对应着(a+b)4的展开式a4+4a3b+6a2b2+4ab3+b4的系数;根据数表中前五行的数字所反映的规律,回答:(1)图中第七行正中间的数字是;(2)(a+b)6的展开式是.三、展开思维的翅膀,你将飞向成功的彼岸.(共90分)21.计算:(1)6a6b4÷3a3b4+a2•(﹣5a)(2)a2(a﹣1)+(a﹣5)(a+5)(3)2014×2016﹣20152(4)(﹣)1001×32003.22.因式分解:(1)9a3+6a2b+ab2(2)(x﹣1)(x﹣3)+1(3)x2﹣3x﹣40.23.若:,则:(x•y)1999等于多少.24.先化简,再求值:(x﹣2y)2+(2x3﹣14x2y+8xy2)÷(﹣2x),其中x=﹣,y=5.25.若(x2+mx﹣8)(x2﹣3x+n)的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项,求m和n的值.26.如图,已知△ABC.(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2)作∠C的平分线;(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7.如图,点C、B、E、F在同一直线上,CE=BF,AC∥DF,AC=DF.求证:△ABC≌△DEF.28.如图,在△ABC中,∠ACB=105°,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AB边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结CD.(1)若AB=10,BC=6,求△BCD的周长;(2)若AD=BC,试求∠A的度数.29.如图,在△ABC中,AB=AC,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交AC于E,若AB=a,△ABC的周长为b,求△BCE的周长.30.(1)如图,已知A、B、C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AC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BCE,AE交BD于点F,DC交BE于点G.求证:AE=DC,BF=BG;(2)如图2如果A、B、C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AE=DC和BF=BG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说明.2016-2017学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渔溪学区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正确品味,仔细挑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的结果是()A.8 B.﹣4 C.4 D.±4【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故选C.2.在实数﹣3.1415926,π,,1.010010001,,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π,是无理数,故选:B.3.下列各等式正确的是()A.a3•a2=a6B.(x3)2=x6C.(mn)3=mn3D.b8÷b4=b2【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判断A;根据幂的乘方,可判断B;根据积的乘方,可判断C;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判断D.【解答】解: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A错误;B、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B正确;C、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故C错误;D、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D错误;故选:B.4.如图,在△ABC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点D是AE上的一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E⊥BC B.△BED≌△CED C.△BAD≌△CAD D.∠ABD=∠DBE【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的中线即可确定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在△ABC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AE垂直平分BC,∴A、B、C正确,∵点D为AE上的任一点,∴∠ABD=∠DBE不正确,故选D.5.实数的绝对值是()A.B.C.D.1【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差的绝对值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实数的绝对值是2﹣.故选:B.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做题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解答】解: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边不一定相等,有可能是相似形,故选项错误;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两个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断全等,故选项错误;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确定了顶角及底边,即两个等腰三角形确定了,可判定全等,故选项正确;D、两个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但边长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7.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A.x2+4 B.x2+2xy+4y2C.x2﹣x+D.x2﹣4y【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分别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x2+4,不可以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B、x2+2xy+4y2,不可以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C、x2﹣x+=(x﹣)2,故此选项正确;D、x2﹣4y,不可以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8.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 B.a=﹣1 C.a=1 D.a=2【考点】反证法.【分析】根据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解答】解: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可以是:a=﹣2,∵(﹣2)2>1,但是a=﹣2<1,∴A正确;故选:A.9.若等腰三角形的有一个角为10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50° B.40° C.10° D.8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已知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要求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可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求解.【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有一个角为10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高与底边的夹角为50°.故选A.10.如图,已知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③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④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④D.②③【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点P到AE、AD、BC的距离相等,∴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故①正确;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故②正确;点P在∠BCD的平分线上,故③正确;点P在∠BAC,∠CBE,∠BCD的平分线的交点上,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选A.二、认真填一填,轻松能过关.(每小题3分,共30分)11.9的平方根是±3 .【考点】平方根.【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12.如图,OP平分∠AOB,PE⊥AO于点E,PF⊥BO于点F,且PE=6cm,则点P到OB的距离是 6 cm.【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OP平分∠AOB,PE⊥AO于点E,PF⊥BO于点F,且PE=6cm,则点P到OB的距离是6cm,故答案为:6.13.比较大小:>3.【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先求出3=,再比较即可.【解答】解:∵32=9<10,∴>3,故答案为:>.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6或8 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6cm是底边与腰长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①6cm是底边时,腰长=(20﹣6)=7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7cm、6cm,能组成三角形,②6cm是腰长时,底边=20﹣6×2=8cm,此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cm、6cm、8cm,能组成三角形,综上所述,底边长为6或8cm.故答案为:6或8.15.如图,△ACB≌△DCE,∠ACD=50°,则∠BCE的度数为5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CB=∠DCE,再求出∠BCE=∠ACD.【解答】解:∵△ACB≌△DCE,∴∠ACB=∠DCE,∴∠DCE+∠BCD=∠ACB+∠BCD,即∠BCE=∠ACD,∵∠ACD=50°,∴∠BCE=50°.故答案为:50°.16.用4张全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则该图可表示的代数恒等式是4ab=(a+b)2﹣(a﹣b)2..【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根据图形的组成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知: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解答】解:∵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a+b)2﹣(a﹣b)2=4ab,即4ab=(a+b)2﹣(a﹣b)2.故答案为:4ab=(a+b)2﹣(a﹣b)2.17.若5x=12,5y=6,则5x﹣2y=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可得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得答案.【解答】解:52y=(5y)2=36.5x﹣2y=5x÷52y=12÷36=,故答案为:.18.如图,在△ABC中,已知边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连结AD,AD=3,BD=4,则BC= 7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求出AD=DC=3,代入BC=BD+DC求出即可.【解答】解:∵边AC的垂直平分线DE,AD=3,∴AD=DC=3,∵BD=4,∴BC=BD+DC=4+3=7,故答案为:7.19.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个逆命题是假(填“真”或“假”).【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逆命题的概念,交换原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即可的出原命题的逆命题,进而判断它的真假.【解答】解:命题“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题设是“全等三角形”,结论是“对应角相等”,故其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它是一个假命题.故答案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20.如图所示的“贾宪三角”告诉了我们二项式乘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如:第四行的四个数恰好对应着(a+b)3的展开式a3+3a2b+3ab2+b3的系数;第五行的五个数恰好对应着(a+b)4的展开式a4+4a3b+6a2b2+4ab3+b4的系数;根据数表中前五行的数字所反映的规律,回答:(1)图中第七行正中间的数字是20 ;(2)(a+b)6的展开式是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1)观察图表寻找规律:三角形是一个由数字排列成的三角形数表,它的两条斜边都是数字1组成,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1)中所求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可以发现:(a+b)n的各项展开式的系数除首尾两项都是1外,其余各项系数都等于(a+b)n﹣1的相邻两个系数的和,则(a+b)4的各项系数依次为1、4、6、4、1;(a+b)5的各项系数依次为1、5、10、10、5、1;则(a+b)6的系数分别为1、6、15、20、15、6、1.故第七行正中间的数字是:20;故答案为:20;(2)由(1)得:(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故答案为: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三、展开思维的翅膀,你将飞向成功的彼岸.(共90分)21.计算:(1)6a6b4÷3a3b4+a2•(﹣5a)(2)a2(a﹣1)+(a﹣5)(a+5)(3)2014×2016﹣20152(4)(﹣)1001×32003.【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同底数的乘除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和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本题;(3)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同底数的乘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6a6b4÷3a3b4+a2•(﹣5a)=2a3﹣5a3=﹣3a3;(2)a2(a﹣1)+(a﹣5)(a+5)=a3﹣a2+a2﹣25=a3﹣25;(3)2014×2016﹣20152=×﹣20152=20152﹣1﹣20152=﹣1;(4)(﹣)1001×32003=﹣=﹣3.22.因式分解:(1)9a3+6a2b+ab2(2)(x﹣1)(x﹣3)+1(3)x2﹣3x﹣40.【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1)首先提公因式a,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2)首先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出(x﹣1)(x﹣3),然后整理,再利用完全平方进行分解即可;(3)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原式=a(9a2+6ab+b2)=a(3a+b)2;(2)原式=x2﹣4x+3+1=x2﹣4x+4=(x﹣2)2;(3)原式=(x+5)(x﹣8).23.若:,则:(x•y)1999等于多少.【考点】实数的运算;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y﹣)2=0,∴x=﹣,y=,则原式=(﹣×)1999=(﹣1)1999=﹣1.24.先化简,再求值:(x﹣2y)2+(2x3﹣14x2y+8xy2)÷(﹣2x),其中x=﹣,y=5.【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2﹣4xy+4y2﹣x2+7xy﹣4y2=3xy,当x=﹣,y=5时,原式=3×(﹣)×5=﹣10.25.若(x2+mx﹣8)(x2﹣3x+n)的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项,求m和n的值.【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根据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项列出关于m 与n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m与n的值.【解答】解:原式=x4+(m﹣3)x3+(n﹣3m﹣8)x2+(mn+24)x﹣8n,根据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项得:,解得:.26.如图,已知△ABC.(1)作边AB的垂直平分线;(2)作∠C的平分线;(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1)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在线段两侧分别作弧,两弧交于E、D两点,过两点作直线ED,则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根据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作图即可.【解答】解:(1)(2)如图所示:27.如图,点C、B、E、F在同一直线上,CE=BF,AC∥DF,AC=DF.求证:△ABC≌△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CB=F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F,然后根据SAS 定理可判定:△ABC≌△DEF.【解答】证明:∵CE=BF,∴CE﹣BE=BF﹣BE,即CB=FE.∵AC∥DF,∴∠C=∠F.在△ABC和△DEF中,,∴△ABC≌△DEF(SAS).28.如图,在△ABC中,∠ACB=105°,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AB边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结CD.(1)若AB=10,BC=6,求△BCD的周长;(2)若AD=BC,试求∠A的度数.【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的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的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与∠CDB 的关系,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DB与∠A的关系,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答案.【解答】解:(1)∵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CD.∵C△BCD=BC+BD+CD=BC+BD+AD=BC+AB,又∵AB=10,BC=6,∴C△BCD=16;(2)∵AD=CD∴∠A=∠ACD,设∠A=x,∵AD=CB,∴CD=CB,∴∠CDB=∠CBD.∵∠CDB是△ACD的外角,∴∠CDB=∠A+∠ACD=2x,∵∠A、∠B、∠ACB是三角形的内角,∵∠A+∠B+∠ACB=180°,∴x+2x+105°=180°,解得x=25°∴∠A=25°.29.如图,在△ABC中,AB=AC,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交AC于E,若AB=a,△ABC的周长为b,求△BCE的周长.【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B,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EA=EB,∵若AB=a,△ABC的周长为b,则△BCE的周长=BC+EC+EB=BC+EC+EA=BC+AC=b﹣a,30.(1)如图,已知A、B、C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以AB、BC为边在AC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BCE,AE交BD于点F,DC交BE于点G.求证:AE=DC,BF=BG;(2)如图2如果A、B、C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AE=DC和BF=BG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说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易证△ABE≌△DBC,可得∠BDC=∠BAE,AE=DC,可证△BAF≌△BDG,可得BF=BG;(2)利用始终有△ABE≌△DBC(SAS),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ABD、△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D,BE=BC,∠ABD=∠CBE=60°,∴∠ABE=∠CBD,在△ABE和△DBC中,,∴△ABE≌△DBC(SAS),∴AE=DC.∠BDC=∠BAE在△BAF和△BDG中,,∴△BAF≌△BDG(ASA),∴BF=BG.(2)AE=DC,但BF≠BG.理由①AE=DC.∵△ABD和等边△BCE,∴AB=BD,BC=BE,∠ABD=∠CBE=60°,∴∠ABD+∠DBE=∠CBE+∠DBE,即∠ABE=∠CBD,在△ABE和△DBC中,,∴△ABE≌△DBC(SAS).∴AE=D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BAE=∠BD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②BF≠BG.理由:若BG=BF,由(1)可知△ABE≌△DBC,∴∠BAF=∠BDG,又AB=DB则△ABF与△DBG有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ABF=∠DBG或∠ABG+∠DBG=180°(不合题意,舍去)∴△ABF≌△DBG(SAS).∴∠ABF=∠DBG=60°(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BF=∠DBG=60°=∠CBE,所以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与题意A、B、C不在同一直线上矛盾,∴BF≠BG.21。
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1月份)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若与|b+1|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b﹣a=()A.B.+1 C.﹣1 D.1﹣2.在,,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①﹣64的立方根是4;②49的算术平方根是±7;③的立方根是;④的平方根是.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4.25的平方根是()A.5 B.﹣5 C.±D.±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B.无理数是无限小数C.无限小数是无理数D.是分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0是0的平方根7.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A.B.2 C.2D.4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有()个①=4;②=±;③=﹣3;④=3;⑤±=3.A.4 B.3 C.2 D.1 9.9的算术平方根是()A.B.C.3 D.±3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0.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11.的算术平方根是;1的立方根是.12.若|x﹣1|+(y﹣2)2+=0,则x+y+z= .13.如图,在网格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图中的△ABC的面积等于.14.的平方根是.15.化简:= .16.如图,图中的线段AE的长度为.17.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空格中填上>、<或=)①;②;③.三、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8.化简:.19..20.(﹣)(+).21..22..23.+(π﹣)0.四、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4.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已知其直角边长为a,b.利用这个图试说明勾股定理.25.若x、y都是实数,且y=++8,求x+y的值.五、提高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作图题: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请在图中画出AB=这样的线段,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这样画的道理.27.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离点C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去吃一滴蜜糖,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六、附加题:探索猜想(共1小题,满分10分)28.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内打√,不成立的打×.①=2;②=3③=4;④=5你判断完以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说明n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若与|b+1|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b﹣a=()A.B.+1 C.﹣1 D.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2+|b+1|=0,∴a+=0,b+1=0,解得a=﹣,b=﹣1,∴b﹣a=﹣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熟知任意一个数的偶次方及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在,,0,,0.010010001…,,﹣0.333…,,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结合所给数据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0=1,=2,=3,所给数据中无理数有:0.010010001…,,,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3.下列说法:①﹣64的立方根是4;②49的算术平方根是±7;③的立方根是;④的平方根是.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每个的值,再根据结果判断即可.解答:解:∵﹣64的立方根是﹣4,∴①错误;∵49的算术平方根是7,∴②错误;∵的立方根是,∴③正确;∵的平方根是±,∴④错误,即正确的有1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4.25的平方根是()A.5 B.﹣5 C.±D.±5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5)2=25,∴25的平方根是±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B.无理数是无限小数C.无限小数是无理数D.是分数考点:实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解答:解:A、有理数是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的统称,故选项错误;B、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选项正确;C、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D、是无理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分类,注意分数是能写成两个整数的商的形式的数,而不是分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0是0的平方根考点:立方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若x3=a,则x=,x2=b(b≥0)则x=,据此进行判断正确答案.解答:解:A、1的平方根是±1,本选错误,B、﹣1的立方根是﹣1,本选项正确,C、是2的平方根,本选项正确,D、0是0的平方根,本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7.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A.B.2 C.2D.4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对角线的长,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答案.解答:解:对角线平方的长是8,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利用了开方运算.8.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有()个①=4;②=±;③=﹣3;④=3;⑤±=3.A.4 B.3 C.2 D.1考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一一排查即可.解答:解:①=4,正确;②=±,应等于,故②错误;③无意义,故③错误;④=3,正确;⑤±应等于±3,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算术平方根,以及平方根,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那个正的平方根即为这这数的算术平方根.9.9的算术平方根是()A.B.C.3 D.±3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0.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平方的特性从三个特殊数0,±1中找.解答:解:∵02=0,∴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是0;故答案是:0点评:这类问题要记准三个特殊的数:0,±1.11.的算术平方根是 2 ;1的立方根是 1 .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求出即可.解答:解:∵=4,∴的算术平方根是2,1的立方根是1,故答案为:2,1.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12.若|x﹣1|+(y﹣2)2+=0,则x+y+z= 6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综合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z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x﹣1|+(y﹣2)2+=0,∴x﹣1=0,y﹣2=0,z﹣3=0,∴x=1,y=2,z=3.∴x+y+z=1+2+3=6.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13.如图,在网格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图中的△ABC的面积等于 5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专题:网格型.分析: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的面积=3×4﹣×2×4﹣×1×3﹣×1×3=12﹣4﹣1.5﹣1.5=12﹣7=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网格结构中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4.的平方根是±.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15.化简:= π﹣3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的定义.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二次根式的性质:=a(a≥0),根据性质可以对上式化简.解答:解:==π﹣3.故答案是:π﹣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代数式进行化简.16.如图,图中的线段AE的长度为.考点:勾股定理.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得出AB2、AC2,AD2,继而可得出AE的长度.解答:解:在RT△AOB中,AB2=AO2+OB2,在RT△ABC中,AC2=AB2+BC2,在RT△ACD中,AD2=AC2+CD2,在RT△ADE中,AE2=AD2+DE2,从而可得AE2=AO2+OB2+BC2+CD2DE2=5,故可得A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依次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是关键,注意勾股定理的表达式.17.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空格中填上>、<或=)①<;②>;③<.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①利用绝对值大的反而小,首先比较两数的绝对值,进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②利用分母相同的两数比较分子即可得出大小关系;③将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部,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①∵||=,||=,>,∴﹣<,②∵﹣1>1,∴>;③∵=,=,∴<,即<.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比较大小,正确掌握实数比较的大小法则是解题关键.三、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8.化简:.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最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5=6﹣5=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是关键.19..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即可解答.解答:解:=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2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2﹣()2=7﹣5=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1..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解答:解:原式=2+2+6=8+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2..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解答本题只需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的答案.解答:解:原式=3﹣+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本题时注意先化简再合并,要细心运算,避免出错.23.+(π﹣)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2化简,再根据零指数幂的意义运算,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解答:解:原式=+1=5+1=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也考查了零指数幂.四、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4.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已知其直角边长为a,b.利用这个图试说明勾股定理.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根据大正方形面积=四个相同直角三角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得c2=4×ab+(a﹣b)2即得c2=a2+b2,在每个直角边为a、b而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中,这个式子就是勾股定理.解答:解:∵大正方形面积为:c2,直角三角形面积为ab,小正方形面积为:(a﹣b)2,所以c2=4×ab+(a﹣b)2,即c2=a2+b2,在每个直角边为a、b而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中,这个式子就是勾股定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要认真理解勾股定理.25.若x、y都是实数,且y=++8,求x+y的值.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求出x,再求出y,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3≥0且3﹣x≥0,解得x≥3且x≤3,所以,x=3,y=8,x+y=3+8=11.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五、提高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作图题: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任意连结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请在图中画出AB=这样的线段,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这样画的道理.考点:作图—代数计算作图;勾股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各条线段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B=、CD=、EF=,理由:在Rt△ENF中,E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代数计算作图,熟练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7.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cm,宽为10cm,高为20cm,点B离点C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去吃一滴蜜糖,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先将长方体沿CF、FG、GH剪开,向右翻折,使面FCHG和面ADCH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B;或将长方体沿DE、EF、FC剪开,向上翻折,使面DEFC和面ADCH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B,然后分别在Rt△ABD与Rt△ABH,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比较大小即可求得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解答:解:将长方体沿CF、FG、GH剪开,向右翻折,使面FCHG和面ADCH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B,如图1,由题意可得:BD=BC+CD=5+10=15cm,AD=CH=15cm,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15cm;将长方体沿DE、EF、FC剪开,向上翻折,使面DEFC和面ADCH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B,如图2,由题意得:BH=BC+CH=5+15=20cm,AH=10cm,在Rt△AB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10cm,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15cm.连接AB,如图3,由题意可得:BB′=B′E+BE=15+10=25cm,AB′=BC=5cm,在Rt△AB′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5cm,∵15<10<5,∴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15cm.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将立体图形展为平面图形,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解.六、附加题:探索猜想(共1小题,满分10分)28.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你认为成立的请在空格内打√,不成立的打×.①=2√;②=3√③=4√;④=5√你判断完以后,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含有n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并说明n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规律型.分析:①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②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③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④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进而得出规律求出答案.解答:解:①==2,故答案为:√;②==3,故答案为:√;③═4,故答案为:√;④==5,故答案为:√;可得:=n(n≥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慈溪市育才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八年级数学试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题卷I、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不等式,其中属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A. x >5 B . 2x>1-x2C. x+2y<1 D. 2x+1 <3cx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是()A . 1 , 2, 33. 如图,在/A . 1个B. 2个 C . 3个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B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D .三角形的中线都平分它的面积5. 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内错角相等2C.已知a =4,求a的值B .如果a+b=0,那么a、b互为相反数D .玫瑰花是红的6.下列四个图案,其中轴对称图形有()B. 3, 3, 6C. 1, 5, 5D.1、/2、/ 3和/ 4这四个角中,属于△且满足200 ::: x2 :: 300 ,则x可能的值共有(4, 5, 10ABC外角的有(A . 3 个B . 6 个C . 49 个D . 99 个 10 .已知•「-40、• : =70 , x =3cm ,以•〉、•:、x 为两角和一边作三角形,则可以作出()不同的三角形(彼此全等的只能算一种)A .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无数种A . 0 个B . 1 个C . 2 个D . 3个7.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A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C .三角形三条高(或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两条边分别相等B . 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C . 一条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D .两个锐角分别相等9.已知x 是整数,)11. 关于x的不等式(m+1)x> m+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解集为x> 1B .解集为x< 1C .解集为D .无论m取何值,不等式肯定有解12. 右图是一个6X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是格点,Rt△ ABC的顶点都是图中的格点,其中点A、点B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点C可能的位置共有()A. 9个B. 8个C. 7个D . 6个试题卷H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不等式3X • -12的解集是▲.14. 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3,则它的斜边长为▲.K15. 当a<0, - —>0时,b_ 0(填“<或2a16. 定理直角三角形中,30。
A B
C
E
F 德惠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11月份月考八年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P 点是( ) A.线段CD 的中点 B.OA 与OB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OA 与CD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120°, ∠ADB =30°,则∠BCF = ( )
A.150°
B.40°
C.80° D .90°
3.如图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 =CD ,BD =ED ,若∠ABC =54°,则∠E =( ) A.25° B.27° C.30° D.45°
4.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A. S.S.S .
B. S.A.S .
C.
A.A.S. D. A.S.A .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在△ABC 中,AB =AC ,BE 、CF 是中线,则由( )可得△AFC ≌△AEB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
D
A C
E
B A
D
B
C
E
F
O D
C
B
A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6.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
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
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ODP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7.如图,在2×2的方格纸中,∠1+∠2等于()
A.60°B.90°C.120°D.150°
第6题图
8.如图,△ACB≌△A′CB′,∠A′CB′=65°,∠A′CB=35°,则∠ACA′的度数()A.20°B.30°C.35°D.40°
9.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的F处,若∠BAF=60°,则∠DAE等于()
A.15°B.30°C.45°D.60°
10.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1,0.8,0.6 C. 6,7,8 D. 5,12,15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如图,∠AOB内有点P,P
1,P
2
分别是P关于OA,OB的对称点,P
1
P
2
交OA于M,交
OB于N,若P
1P
2
=5 cm,则△PMN的周长为________
第7题图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12.如图,△ABE ≌△ACD ,AB=AC ,BE=CD ,∠B=50°,∠AEC=120°,则∠DAC 的度数等于_______
13.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1和2,则它的第三边长是_______
14.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F ,若BF=AC , 则∠ABC 的度数是_______.
15.如图,AE =BF ,AD ∥BC ,AD =BC , DF= . 。
16.如图,△ABC ≌△ADE ,则,AB = ,∠E = ∠ .若∠B AE =120°∠
BAD =40°,则∠BAC =
17.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18.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
O
D
C B
A
C
B
A
E
D
第17题图 第16题图
第15题图
图6
A
D
B
C
E
F
△ABC 面积是382cm ,AB =20cm ,AC =18cm ,则DE = .
第18题图
三、解答题(共60分)
19.(12分)已知AB ∥DE ,BC ∥EF ,D ,C 在AF 上,且AD =CF ,求证:△ABC ≌△DEF .
20.(12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M 为BC 的中点,MD ⊥AB 于点D ,ME ⊥AC 于点E .求证:MD=ME .
21.(12分)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3, BC=4, CD=12, DA=13, 且∠ABC=90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
A
E
B D
C
F
22.(12分)如图所示,E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AC⊥BC,AD⊥BD,AC=AD
求证:∠CEA=∠DEA.
23.(12分)如图①,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且BD⊥l 于的D,CE⊥l于的E.
(1)求证:BD+CE=DE;
(2)当变换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则BD、CE、DE的数量关系为.(只写结论)
八年数学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
2 D . 3.B . 4 D . 5 B . 6 D . 7 B . 8 B . 9.A . 10.B.
二.填空题
11. 5cm 12. 70° 13. 5或3 14. 45° 15. CE 16. AD C 80°17. 三 18.2cm
三.解答题
19 略
20题【解答】证明:∵在△ABC中,AB=AC,
∴∠B=∠C.
∵M为BC的中点,
∴BM=CM.
∵MD⊥AB于点D,MD⊥AC于点E,
∴∠BDM=∠CEM.
在△BDM和△CEM中,
,
∴△BDM≌△CEM(AAS),
∴MD=ME.
21. 36
22题【解答】证明:∵AC⊥BC,AD⊥BD,
∴∠ACB=∠ADB=90°,
在Rt△ABC和Rt△ABD中,
∴Rt△ABC≌Rt△ABD(HL),
∴∠CAB=∠DAB,
在△ACE和△ADE中,
∴△ACE≌△ADE,
∴∠CEA=∠DEA.
23题【解答】证明:(1)∵∠DAB+∠EAC=90°,∠DAB+∠ABD=90°,∴∠EAC=∠ABD,
在△ABD和△CAE中,
,
∴△ABD≌△CAE(AAS),
∴BD=AE,CE=AD,
∵DE=AD+AE,
∴DE=BD+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