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一轮复习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25
课时作业38 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1.(2014·南昌模拟)“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这是哪一发明的描述( ) A.发电机B.纺纱机C.电动机D.蒸汽机解析: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可以带动车床、织布机等,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故答案为D。
答案:D2.(2014·青海西宁模拟)人类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多种动力,以下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水力②蒸汽动力③畜力④电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人类最初借助的是自然界的动力,如水力、风力,然后利用了畜力;②④是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动力。
答案:C3.(2014·黄冈模拟)18世纪末,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英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这主要得益于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
那时,可以采用的是( )①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②手工工场③以内燃机驱动的交通工具④工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属于中等题。
解题关键一是抓住时间限制18世纪末,此时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之中,而内燃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③;二是抓住“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手工工场不是最新的,工厂才是最新的,据此排除②,故答案为B。
答案:B4.(2013·哈尔滨六校调研)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C.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D.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难度中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生产技术上的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一次飞跃,其本质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
A、C两项仅局限于纺纱和交通领域,B项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发明使用。
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考点三、人类文明的引擎考点四、向“距离”挑战【内容标准】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求】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4.了解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情况。
5.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考试说明】1.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2.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4.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考点解读】1.蒸汽机的发明(1)改良过程:①1769年,在纽可门蒸汽机汽缸后加上冷凝器,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
②1782年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
③1782年设计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2)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机”,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①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②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③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④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制成电动机,这是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2)应用①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不断涌现出来,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⑤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1847一1931)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与向“距离”挑战★基础过关一.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生产动力的革命性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1.原因:的直接推动和长期孕育。
2.历程:法国工程师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气缸;1769年瓦特改进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1782年,瓦特又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并使其动力运动形式变为。
3.影响:(1)成为“”,是人类文明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方面所取得的最大的成果;(2)使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了蒸汽机时代,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3)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9世纪初期,一个以机器制造及其的新工业部门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二.“科”与“技”结合的典范——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1.电力的发明2.电力的应用(立体交通及电波,略,阅读)三.改变世界的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1946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阶段;计算机的发明,为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2.互联网技术(1)产生:是电子计算机与相结合的产物;(2)影响: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是信息高效传输,被称为“”;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拓展延伸:1.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蒸汽机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一时代为蒸汽时代;(2)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3)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出现,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4)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5)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机器技术体系的成熟及各类产业组织数量的增加,产业技术及机器生产向城市聚集,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开始了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
(6)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人类文明的引擎及向“距离”挑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答案】D2.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解析】仔细解读材料,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以蒸汽机为基础”,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欧洲以它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征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面貌。
【答案】B3.下列两幅图是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有( )①工厂规模扩大②环境遭受污染③劳动效率提高④人成为机器的附庸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C4.1851年5月,英国举办“万国博览会”,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
在这次博览会中,游客有可能看到的展品有( )①横渡大西洋的汽船模型②电话机③有线电报机④蒸汽机车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5.“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定律的建立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的建立【解析】伽利略、牛顿是16、17世纪的科学家,因此A、C错;而达尔文虽然是19世纪的科学家,但其理论是生物进化论,它不符合材料中“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这一信息,因此B错;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为电的发明创造了条件,因此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