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框加强宪法监督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7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 、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重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6“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说明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教师过渡:为什么需要监督权力行使,宪法在监督体系中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进入《加强宪法监督》这一框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监督权力行使1.多媒体出示材料: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决算进行了重点监督,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开了169个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对于审计查出问题及整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随即又开展专题询问。
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社会关注的财政代编规模偏大、涉农资金违规发放、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及补贴等问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面对面的询问,督促形成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这种联组专题询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的问题,在市人大常委会还是首次。
思考: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什么形式行使监督权?提示:询问。
教师总结: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7“探究与分享”。
思考:本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提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宪法监督权。
审查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课时加强宪法监督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培养法治思维,树立宪法信仰,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2、能积极组织、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懂得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掌握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难点:了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教材p24-30,用笔画出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
2、体验活动、小组讨论、师生探究。
3、学以致用,全班交流,反馈信息。
4、回顾知识梳理,对当堂知识点进行消化、巩固。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一、学生阅读课本p24---p30.并下列各题。
1、______ ____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______ ____的权利将导致______ ____。
2、宪法规定,______ __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3、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4、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________ ___。
5、增强宪法意识,首要的是对_____ ___提出的要求。
6、宪法与我们每个人_____ ___,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
我们要增强_____ ___,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二、我思考,我问疑:(你有疑问吗?写一写,留待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2017年十大宪法事例:潘洪斌等就有关规范性文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2015年10月,杭州市市民潘洪斌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被杭州交警依据《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扣留。
潘洪斌认为,该条例增设了扣留非机动车并托运回原籍的行政强制手段,涉嫌违法,于2016年4月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后向潘洪斌进行了书面反馈。
保障宪法实施设计说明本课通过时政新闻和政治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认识、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监督的原因、主体和内容,明确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权威。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归纳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了解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权威。
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分析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归纳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做到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权威。
3.通过观察社会现象,了解我国进行宪法监督的原因,明确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自觉增强宪法意识,遵守和维护宪法。
重点难点1.宪法的地位。
2.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3.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
4.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的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资源。
拓展资料:阅读宪法原文,感悟宪法思想,领悟宪法精神。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坚持依宪治国一、学习情境带领学生齐声朗读宪法部分序言,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宪法精神,感悟宪法权威。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坚持依宪治国的相关知识。
二、预习检查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六、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明白了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
加强宪法监督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他强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某某、徇私枉法。
这说明()①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先发实施和监督制度②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④增强宪法意识,只和国家公职人员有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就必须做到()①认真学习宪法②积极宣传宪法③自觉遵守宪法④运用宪法维护自己的任何权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在国家宪法日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这就要求我们()①增强宪法意识,自觉学习宪法②把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最高规X③时时宣传宪法,事事遵循宪法④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17年,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向宣誓,国家人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目的是()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
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5、下列作法属于增强宪法意识的是()①设立国家宪法日②建立宪法宣誓制度③开展宪法宣传④认真学习宪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增强宪法意识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树立法制意识首先应该树立()A.义务教育法的意识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识C.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识D.宪法意识8、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限制和规X,是因为()A.权力是人民赋予的B.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C.权力是把双刃剑二、问答题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框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的第二框题,主要内容是加强宪法监督。
本课教材从宪法监督的概念、宪法监督的机关、宪法监督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旨在让学生理解宪法监督的重要性,了解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增强宪法意识,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宪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对宪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宪法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宪法监督的实际运作和作用有一定的疑问,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
3.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监督的概念和重要性。
2.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宪法监督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讲授法:通过讲授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具体运作。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监督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宪法监督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的PPT,用于讲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呈现宪法监督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具体的宪法监督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监督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4.巩固(10分钟)利用PPT讲授宪法监督的机构和方式,让学生了解宪法监督的具体运作。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宪法监督的实际运作和作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