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学期自尊--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6.07 MB
- 文档页数:16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地分辨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尊自信与自卑、自尊自信与自傲自负的区别。
2、懂得持久的自尊自信,需要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2、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有本质的区别。
3、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
三、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尊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对此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如果认识出现了偏差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1、分清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卑、自傲自负的区别;2、懂得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3、能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二)展示自读提示1、影响一个人自尊自信心理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如何正确认识自尊自信?(看书6分钟,然后提问)(三)重点讲清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傲自负、自卑的本质区别:虚荣忌妒不是真正的自尊自信;自尊自信走向反面,就变成了自卑、自傲自负。
自尊自信反面的一极是自卑,另一极就是自傲自负。
(四)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1、要自尊自信,不要虚荣忌妒(1)、虚荣的含义(2)、虚荣心理的表现(3)、虚荣心强的人如何认识和了解自己(4)、忌妒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危害有哪些?2、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1)、自卑的含义(2)、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3)、自卑心理的表现3、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1)、自傲自负的危害(2)、如何理解“虚心才是自尊自信的表现?4、持久的自尊自信,需要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五、课堂练习1、中学生小刘,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有一天她穿了件漂亮的连衣裙,并向同学们炫耀,说是她爸爸从外国买来的,很值钱。
一时间,她自以为成了同学们眼中的“中心人物”,感到很快乐。
请问:小刘的快乐心理是自尊自信的表现么?为什么?2、分析说明:A生因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满脸愁容,“哎,我真笨,看来我不是块读书的料,,永远都学不好。
初中政治教案自尊年级:初中学科:政治课时:1课时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的含义,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的心态,提高自尊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自尊观。
教学内容:1. 自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 培养自尊的心态和方法3. 尊重他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尊吗?自尊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自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二、讲解自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自尊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对自己价值的认识和肯定。
2. 教师举例说明自尊的重要性,如自尊有助于个人成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三、培养自尊的心态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培养自尊的心态和方法,如自信、自爱、自强等。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尊心态,如面对挫折时保持自信、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等。
四、尊重他人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自尊的基础。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尊重他人,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培养自尊心态,尊重他人,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培养自尊心态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行为的实践情况。
初中政治自尊知识点总结一、自尊的概念和特点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价值的认同、自尊心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它是对自己的一种爱护和关怀。
自尊还包括对自己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
自尊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自尊是一种稳定的情感态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2. 自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与他人比较和交往的基础上的。
3. 自尊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它可以受到外部环境、社会评价、家庭教育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二、自尊的重要性1. 自尊是个体心理健康和健全发展的基础。
一个有自尊心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更能在社会生活中展现自我价值。
2. 自尊是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保障。
只有具备自尊心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3. 自尊是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基础。
具有自尊心的学生更容易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目标进行明确的设定和努力实践,更能够坚定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尊心的方法1. 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该营造一个尊重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和成长的教育氛围。
2. 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
教师和家长应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有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平台。
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获得自尊心的提升。
4.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
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四、学生自尊心的影响因素1.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个体特点。
第一课别把尊严丢了,1. 自尊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根基。
(2)表现:人总是倾向于肯定自己,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
获得肯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自我否定和他人的否定则会使我们的情绪低落。
2. 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P2到8),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根基。
①自尊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讲自爱,不趋炎附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尊重,就既谈不上尊重他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②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
不因眼前小利而牺牲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洋溢着禀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③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④学会尊重他人,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善于欣赏、接纳他人,时时顾及别人的自尊,将心比心的尊重他人,不损伤他人的尊严。
⑤人的尊严无比珍贵。
失去尊严之后,要花很多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⑥不在对金钱、明星、权力、物欲等的崇拜中迷失自我,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⑦不违法乱纪,守法的人才有尊严,讲公德的人,才会敬佩。
3. 如何正确看待尊严?①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②人的尊严无比珍贵,失去尊严之后要花很多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③尊严丢失的原因:贪图一己之利眼前小利、盲目崇拜、不知耻、看轻自己等。
④对尊严的理解不能简单化。
4.正确看待别人的歧视?如何经受岐视的考验?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尊感?(1)经受歧视的考验,不要被歧视吓倒。
别人歧视的眼光是对我们尊严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如果我们经受不住,就可能自暴自弃,被这些人看低;如果经受得住,我们的尊严就会散发出更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