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引路 扩句成段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扩句法写作文技巧
《嘿,小学生们!一起来搞定扩句法写作文吧!》
嘿,各位小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小学生扩句法写作文的那些绝妙招数!这可是写好作文的一大法宝哦!
咱先说说啥叫扩句法。
其实很简单啦,就是把一个短句变得长长的,变得超级有意思!就像魔法一样,能让你的作文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比如说,“我笑了”,这多平淡呀!咱可以这么扩,“哈哈哈,我咧着嘴开心地笑了,笑声都快把房顶给掀起来啦!”咋样,是不是一下子就变得超级生动了呢?
扩句法就像是给作文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
比如,原来的句子“鸟儿飞”,咱可以变成“一只色彩斑斓的鸟儿张开宽阔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
哇,这画面感,简直绝了!
大家都知道,写作文最怕的就是干巴巴的,跟个小老头似的没精打采。
用扩句法就能让作文变成一个活力满满的小朋友,到处蹦蹦跳跳的。
那怎么用扩句法呢?首先啊,咱得发挥想象力,就像进入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一样。
看到一个东西,就想想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啥特点,动作
是啥,感觉又是咋样的。
比如说写“花”,咱可以写“那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花瓣层层叠叠,红得像火焰一样,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瞧瞧,这花一下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大家眼前了吧。
还有哦,咱可以加上各种形容词、动词、副词,让句子变得更长更有趣。
就像给作文加上好多好多的小装饰,让它变得闪闪发光。
小朋友们,记住啦!扩句法就像是我们的秘密武器,能让我们的作文变得超级厉害!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就大胆地用起来吧,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惊讶得下巴都掉下来!哈哈,加油哦,未来的小作家们!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用扩句法写出超级精彩的作文来!。
中考语文专题指导训练--扩句一、题型分析:“扩展语句”,就是把一个结构简单、内容贫乏、表达欠具体、描写欠生动的句子或一种简单的情景,通过增加一些词句,使其内容更丰富、更充实,使其表达更形象生动、给人的感性认识更强。
通常有两种考法,一是组词成句,二是扩短句为长句。
但都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一定的语境,发挥联想和想像,借助修辞和句式的运用,使语句更具体、形象、生动。
二、解题引路:1、巧加修饰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
(定、状、补)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1、扩展下列语句,要求使其生动具体,字数70字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2、辨明情景“辨明情景”是指准确辨识题目所提供的具体情景及情景所体现的氛围,所扩展的语句也应笼罩在这一情景氛围之中。
例2、根据下面两种情况,以“水”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句话,每段话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夏天大雨过后河水情景二:冬天中午阳光下河水情景一: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河水泛滥,如猛兽下山,冲毁农田,阻隔交通,吞噬村庄,令无数人无家可归。
情景二:晴朗的冬天,中午和煦的阳光下,河水一片碧绿,清澈见底。
一阵轻风拂过,河水荡起涟漪,如婴儿甜蜜的笑容绽开。
3、明确重点例3、根据下面两种情景。
,以“树”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句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狂风中马路边树情景二:阳光下小河边树情景一:狂风中马路边的那棵大树,被吹得折弯了腰。
它低着头,似乎在乞求狂风的宽恕。
情景二:灿烂的阳光下,小河边的那排树,笔直地站着,像一个个哨兵,默默地守护着小河4、展开想象扩展语句的时候,要根据所提供的句子,适当展开想象,以保证将情景写得具体生动。
当然在展开想象的时候,要注意合理、自然、贴切。
十、扩写——抓住重点,添枝加叶【教学要求】1.学习扩写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在认真研读原文的基础上,把原文中比较概括的语句扩充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细致、生动。
【教学重点】学习扩写的基本方法,在忠实于原文的结构、中心基础上,扩充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教学难点】扩写时把人物的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细致、生动,使要表达的情景形象而生动,中心鲜明突出。
【设计理念】扩写,顾名思义,就是把情节简单的短文或片段,通过合理的想象,扩充成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文章。
是小学高年级必备的写作基本功之一。
联系这类文章,让学生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总结出写作的方法技巧,然后由“说”到“写”,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在轻松中写作。
【课前准备】把教材有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快乐导航1.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快乐旅行又要开始了,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快乐作文,快乐成长!2.快乐作文课堂是快乐的,同时也是严肃而高效的,我们上课的要求是:快、静、齐。
3.竞赛赛及奖励方法:全班分成2队,自己定队名、口号,进行对抗、闯关夺星,争夺冠军。
(幻灯片4)让我们大声喊出本队的口号。
马上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幻灯片5)二、快乐积累第一关:热身运动——扩词扩句(幻灯片7、8)(设计意图: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语文的开放性及灵活性。
)方法:全班分组比赛,看哪组说得多,说得好。
说出一组者获得一星,最后看哪组星多,哪组为胜利者。
1.扩词:(幻灯片9)事例:心→信心→信心百倍→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千万中华儿女热泪盈眶,也更让我们信心百倍!练习:风(幻灯片10)如:风→春风→春风拂面→在这春风拂面的醉人天气里,我们去郊游了。
扩句:我为句子巧装饰(幻灯片11)A原句:梅花开放了。
的梅花开放了。
如:(雪白、红艳艳、碧玉般;在凛冽的寒风中)B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句抒情议论性的话作结束。
扩句的讲解以及练习[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扩句的讲解以及练习扩句练习扩句就是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扩充为比较复杂的句子。
扩充后的句子意思更加清楚明白、具体生动。
例如,“战士打击侵略者。
“这句话可以扩充为“边防战士狠狠地打击越南侵略者。
”这样,就可以使人明白是什么战士怎么样打击了哪个侵略者。
那么,怎样扩句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句子的基本成分前面,加上必要的附加成分。
一个简单的句子都有它的基本成分。
如上面例句中的“战士,(表示“谁”),“打击”(表示“做什么”),“侵略者,(表示动作),都是基本成分。
扩句时,首先要弄清这些基本成分,然后再在每个基本成分的前边加上必要的、恰当的附加成分。
所谓附加的成分,指起修饰或限制基本成分作用的词语。
如在“战士”前面加上“边防,起了限制的作用,指不同别的战士,是守卫边防的战士;在“打击”前面加上“狠狠地,)起了修饰作用,恰当地表现了怎样打击敌人;在“侵略者”前面加上“越南”也是限制说明是哪个侵略者。
扩句时,注意不要随意增加或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
如上面例句不能扩成“边防战士和民兵打击越南侵略军。
扩句时,还要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更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如上面例句不能扩成“边防战士把越南侵略者打得头破血流,)。
总之,扩充句子只能在原句的基本成分上增加一些附加成分。
缩句就是给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附加成分,把它缩简为一个简单的句子。
缩句时,首先要弄清哪些是基本成分。
也就是①表示“谁”或“什么”②表示“嫩什么,)或“怎么样”③表示动作或形容涉及的人或事物。
弄清以后,再摘出表示这三种成分的词语,连结起来就缩减成了一个简单的句子。
课后练习:1.老师批改作业2.兄妹俩陶醉了3.同学们做作业4.雨点落下来5.我和小刚来到书店6.我握着手7.列车奔驰8.浪花跳跃9.鲜花盛开了10.小蜜蜂飞来飞去第二篇:缩句、扩句练习缩句练习: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萌芽小六语文作文训练: 12.3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扩句成段思考:下列段落围绕哪一句写的呢?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
有玫瑰、月季、菊花、三角梅、茉莉……白的似雪,粉的赛霞,红的如火,黄的似金。
瞧,玫瑰那柔嫩的花瓣摇曳在风中,那鲜艳的颜色好像用红黑水涂过一样;看,菊花那稍卷的花瓣好似外国人那金黄的卷发,微风拂过,它的“头发”随风飘摆;茉莉那乳白的花瓣飘在风中,如雪,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2.操场真热闹。
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有的跳皮筋、有的在远跳。
看,一位小朋友正和她的小伙伴比赛跳绳,她身轻如燕,绳子在她的手上飞快地甩动着,旁边的同学都为她加油鼓劲:“加油!加油!”瞧,男生们抱着心爱的篮球在操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球赛。
一个男生灵活地躲过对方的阻拦,熟练地把球运到篮下,手一抬,球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应声入网,场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理解表达的重点例如:1.市场上真热闹!2.今天真热!请用(热闹、热、漂亮、好看又实用)做中心词分别说一句话。
二、围绕重点写什么以“我的文具盒既好看也实用”为例(一)好看1、要写出文具盒的好看,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来写。
(颜色图案)(二)实用1、文具盒里共有几层啊?这几层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功能)三、选择事例把重点内容写具体。
(一)好看1、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图案呢?为了使语句生动,我们可以加入修辞、想象来写。
2、描写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二)实用1、文具盒里共有几层啊?这几层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功能)同样,为了使句子生动些,我们可以采用修辞手法来写另外注意顺序。
范文指路:我的文具盒既好看又实用我的文具盒既好看又实用。
它的上面刻着米妮图像。
米妮头上戴着一个粉红的蝴蝶结,它的耳朵黑黑的,眼睛大大的,眼睫毛长长的,眼珠黑黑的,鼻子圆溜溜的,嘴巴小小的;它穿着一身天蓝色的连衣裙。
在米妮的旁边有许多粉色的爱心。
还有几个英文字母,分别是:minniemouse,可好看了。
写作文时怎样扩句
1. 增添细节描述
比如原句是“她很漂亮”,可以扩展为“她拥有一头如瀑布般柔顺的黑色长发,白皙的皮肤如同羊脂玉般细腻,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十分漂亮”。
“他在跑步”扩写为“他在宽阔的操场上,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汗水不断地从他的额头滴落,奋力地向前跑步”。
2. 运用修辞手法
例如“月亮挂在天上”,可以写成“一轮宛如银盘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风在吹”扩写为“轻柔的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大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 补充背景信息
“我去了公园”扩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去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公园”。
“他成功了”改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终于在这次比赛中成功了”。
4. 描述感受或心理活动
“我很开心”扩展为“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脸上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开心极了”。
“她生气了”写成“她气得满脸通红,胸脯剧烈地起伏着,双手紧紧握成拳头,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5. 增加动作描写
“他拿起笔”扩句为“他迅速地伸出右手,稳稳地拿起那支精致的钢笔”。
“老师走进教室”变为“老师面带微笑,迈着轻盈的步伐,从容地走进了安静的教室”。
扩句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合理地添加上述元素,使句子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冗长和啰嗦,保持语言的简洁和流畅。
以范文引路指导仿写引领指导仿写,是指通过范文的示范作用,帮助学习者掌握某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从而能够进行仿写并产生符合要求的作品。
下面将通过引路指导的方法,为大家介绍一篇范文,并结合具体的写作技巧,帮助大家掌握仿写的技巧和要领。
【范文】题目:我的家乡家乡是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地方。
它位于南方,四季如春,山峦起伏,水波荡漾。
每当回家的时候,就感觉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家乡的人们勤劳善良,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让我永远忘不了,它是我心中最美的一片土地。
【引路指导】1. 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在写作时,可以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景观来展现出家乡的美丽和迷人之处。
可以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风光等方面入手,用丰富的词藻和生动的形象语言来描述家乡的山川景色、水乡风情,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家乡的美丽景观之中。
2. 刻画家乡的人文风情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刻画家乡的人文风情来展现出家乡人们的品质和特点。
可以从家乡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乡土气息等方面入手,用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来表现家乡人们的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品质,使读者仿佛感受到家乡人们的淳朴与善良。
3. 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在写作时,可以通过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来展现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可以用真诚的语言和深情的笔墨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现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使读者仿佛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通过上面的范文和引路指导,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对于仿写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在进行仿写时,可以根据范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并努力做到情感真挚、表达流畅。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通过引路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扩句写作文指导方法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
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
其方法有: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
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
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二、整体扩句法。
就是把句子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
”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
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初中学生的作文,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即不知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充实而具体,往往通篇是大白话式的句子。
这样作文一方面显得非常干瘪,另一方面字数上也不够。
为解决大家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介绍一种让作文变得更加充实的方法,即“扩句法”.同学们在平时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例文引路扩句成段
天河区华融小学(原员村第五小学)王爱伦
2010年12月,我班学生升读三年级后,通过练习写单元习作、小练笔和日记,大都具有把语句写通顺的能力。
但不少学生习作字数不多,难以把主要内容表达清楚。
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逐步指导学生掌握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借助扩写训练形式,指导学生把主要内容写清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为实践这些理念,我设计了“扩句导入、例文引路、方法探究、堂上练笔、汇报评议”几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把文段主要内容写清楚。
现将本课中“例文引路”这一环节的实践情况实录如下:
出示不完整的下水文:
师:我抓住“我起床后刷牙、洗脸,吃完早餐去上学。
”这句话中的“起床”写了一段话,请你们帮忙补充其中一部分内容。
生1:早上六点半,“叮铃铃……”小闹钟发出(清脆的)声音。
师:“清脆的声音”,这样搭配的词语多美呀。
(板书:搭配词语)你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多用这些搭配生动的优美词语。
生2:小闹钟说:“小主人,你快起床,快起床吧。
”
师:说得好!你会想象小闹钟的话语,很有意思。
大家能否用关联词说说小闹钟会怎样表达类似的意思呢?
生3:小闹钟说:“小主人,如果你还不起床,就会迟到啦。
”
师:是啊,用了关联词,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丰富、清楚了。
(板书:关联词)
生4:我(转过)身子,(伸出)手按停闹钟,用被子(盖住)头,心想:让我再睡一分钟吧。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房间,打开灯。
她来到床边,俯下身子,大声说:“孩子,你该起床了。
”
“哦,我知道了。
”我说。
师:这里描写了什么呢?根据学生齐声所说,板书:动作、心理活动
生5:还有人物的对话。
师:你们从对话中有什么发现呢?
生6:写人物的对话时,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
师小结:我们合作完成这段小练笔后,知道了可以抓住“起床”这个词,通过扩写“我”怎样起床的内容,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描写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把一个词语扩写成一段话,这样就不怕文章字数少,写不长了。
【反思】对“放”与“牵”问题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以“我起床后刷牙、洗脸,吃完早餐去上学。
”这句话为素材,先要学生口头扩句,再借助老师的下水文——不完整的小练笔,让学生在补充与评议中,初步领会扩写的方法,以此为途径,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体验,根据“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
上学”这些词语展开想象与联想,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为接下来的5分钟小练笔比赛做准备。
从以上本课中“例文引路”这一环节的实践情况来看,的确是达成了学习目标,使学生领悟了扩写的方法要领。
但是,这个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是否存有教师牵引过多,放手不够的痕迹呢?
在教学设计初稿中,我设想是提出要求,如让学生讨论可以围绕“起床”写什么内容?如何才能写清楚?再综合他们的汇报情况,提示方法、要求,但不出示教师的下水文,让学生自行根据先前总结的要求去堂上练习扩写。
这样,就避免出现教师牵引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实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可是在反复琢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引发了我对“放”与“牵”问题的思考:这节扩写训练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指导学生掌握扩写方法,把主要内容表达清楚。
但是那些文章写不长的写作困难生,他们在领悟了扩写要求之后,就能“立竿见影”,马上会扩写好文章吗?未必!
由此,我想到要为学困生搬梯搭架,就设计了一篇不完整的文段,将主要部分留给学生思考与补充,引导他们依据例文,口头“扩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并相机点拨词语的正确搭配和关联词的使用。
上完这节课后,我想:我们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应如何在放的同时,适度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放的时机要准确把握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参谋;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这都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放与引”。
放是引的基础,没有放就不会有其充分活动与表现的机会,教师也就不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与困惑点,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和进行有效引导的机会,也不能准确确定引导的内容与方式。
有放就必须有引,否则就是放任自流,就没有教师的课堂教学。
我想,在学生有表达要求时,及时留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
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补充下水文时,教师不要牵着学生按其步伐走。
2、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
我们放的是学生的思维与活动空间,学生的表达与探索。
引的是学生思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