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
- 格式:pptx
- 大小:246.23 KB
- 文档页数:19
历史起源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做借鉴,英国、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
视觉教育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出版公司,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就是《视觉教育》。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建立了视觉教育分会。
视听教育30年代后半叶,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在教育中获得运用,人们感到视觉教育名称已经概括不了已有的实践,并开始在文章中使用视听教育的术语。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的视觉教育分会改名为视听教学分会。
在诸多关于视听教育的研究中,堪称代表的是戴尔(E. Dale)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该书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根据。
视听传播1960年,美国的视听教育协会组成特别委员会,研讨什么是视听教育。
1963年2月,该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将视听教育的名称改为视听传播,并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另外,许多研讨视听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也都趋向于采用传播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我国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相当丰富,《中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研究》杂志发表了几乎国内全部重要学者对教育技术定义理解的论文。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引言: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技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领跑者。
本文将探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早期传统的教育技术手段到现代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一、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1900年-1950年)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教科书、黑板、幻灯片等。
这些手段相对简单,但对当时的教学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00年代初期,教科书的使用开始逐渐普及。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提供了标准的知识内容和规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系统的学习材料。
随后,在20世纪初到中期,黑板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书写文本、进行示意图的绘制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黑板的使用大大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
幻灯片投影仪也是20世纪早期的教学工具之一。
通过幻灯片的使用,教师可以将图片和文字投影到屏幕上,使得学生们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
这是一种相对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由于设备的成本较高以及使用的复杂性,它的普及度并不高。
二、电子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1950年-1980年)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子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电视、录音带和投影仪等电子化工具开始被运用在教学中。
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
教育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和声音获取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还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可能。
录音带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事先录制音频教材,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的录音室中进行听课。
这种方式提供了灵活性和方便性,使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投影仪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幻灯片投影仪逐渐被透明胶片投影仪所取代,提供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效果。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一节概述1、美国教育技术界把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但教育技术领域的形成并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事。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总结了以往50年来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一是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二是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斯金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三是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节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1、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
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
2、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1)视听教学论(1)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一、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二、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三、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2)“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的影响戴尔的“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
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做”的经验:直接有目的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学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
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在“经验之塔”中,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然后是作为一名真实事件的观察者,接着是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物,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
AECT在1994年发布的教育技术的定义在教育技术领域,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发表的1994年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说是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它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技术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也对后来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ECT在1994年发布的教育技术的定义,首先要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定义的内容。
1994年的定义是这样描述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是一门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它通过系统地设计、发展、使用和评估过程,来促进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这个定义包含了教育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同时也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在1994年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系统地设计、发展、使用和评估”这几个方面。
这也符合当时教育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因为在那个时候,教育技术主要是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教育为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的。
教育技术的定义也主要侧重于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
然而,教育技术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它还涉及到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在1994年的定义中,教育技术被理解为一种促进教育效果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
这也意味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应该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它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定义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更新。
然而,1994年AECT发布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仍然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它提醒我们,在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该重视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这样的看法也符合当前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因此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ECT在1994年发布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不仅仅是对当时教育技术发展的反映,更是对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深刻启示。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拓展教育技术的研究视野,不断完善教育技术的发展理念,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引言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技能、知识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形式。
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未来趋势。
历史回顾职业技术教育在美国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学徒制度和手工艺行业的传统。
而20世纪早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更高水平的技能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学徒制度逐渐演变为职业学校和职业院校,并开始提供更广泛的课程和专业选择。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和社会变革,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活动。
其中之一就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和改革,政府试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职场需求。
到了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生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
因此,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加强与新兴行业的合作,提供更多实践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
特点和特色1.多元化的专业选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覆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学生可以选择从汽车技术到护理、从电子工程到烹饪等多样化的专业课程。
2.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实践训练和职场实践经验的积累。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环境,获得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
3.融合学术和职业教育: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实际技能,也注重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种融合可以使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4.灵活的学习方式: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学习、兼职学习、在线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未来趋势1.数字化教育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取知识和技能,与行业专家进行远程交流和合作。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摘要: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经过三次修订与完善,1997年ISTE 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2000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2008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至今共有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内容具有时效性,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等。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发展历程;能力维度;能力指标当今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经过三次修订与不断完善,至今共颁布了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颁布的背景美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许多教育政策、法案和措施等,包括设立教育专项基金会一起推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老布什政府在1991年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克林顿总统在1992年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到我们所有的学校,要求到2000年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能联通国际互联网;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
”…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并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的建设给予更多关注,制定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开始提上日程。
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提出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是一个集合了超过85000个全球会员的、非营利性的专业组织,其宗旨是引领和服务于“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运用”,为会员应对教育改革挑战提供信息、网络机会和指导。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近几十年来,教育技术一直是美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美国在教育技术方面做出了许多突破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计算机的问世给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前,教育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工具仅限于黑板、教科书以及其他传统学习材料。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和更高的教育需求,传统方法已不再能够满足需求。
因此,科学家和教育学家开始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
1954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全球首个计算机辅助学习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使用计算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
1960年代初,美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资助这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大量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家开始致力于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级学校的教学中。
在这一时期,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通过将计算机程序和学习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
然而,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限制,这种教育技术在当时并未广泛普及。
只有少数学校和机构开始采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教育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
同时,教育机构也开始利用电脑和互联网来进行远程教学和在线教育。
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方便。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教育技术进一步迈向了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也被用于教育评估和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为教师和教育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概览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系统之一。
美国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有效运作。
本文将概览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教育内容和评估制度。
一、发展历程职业技术教育在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人们普遍从事手工艺职业,如制鞋、缝纫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工厂中从事重复性劳动工作。
20世纪初,随着商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求量大幅增长。
为了满足国内产业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二、体系结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为年轻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在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校内实习。
2.技术学院:在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可以获得专业认证和其他学习资格。
3.社区学院:在社区学院中,学生可以学习并获得在职业技术领域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并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大学和大学技术项目:在大学及大学技术项目中,学生可以获得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技能培训和教育。
5.职业培训机构:这些是致力于为成年人和在职人员提供由雇主所需的具体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机构。
三、教育内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内容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指提供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快速获得就业机会。
2.管理和创业:本领域意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3.应用科学和工程:指的是传授以及应用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4.医疗: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前线”专业人员和在医疗领域能够发挥作用的专业人员。
5.艺术和设计:即应用于设计领域的技能和知识。
四、评估制度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估机构主要有两个: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和国际兴趣评估中心。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2023-10-27contents •发展历程•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展前景和趋势目录01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的雏形形成。
当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计算机的学习(CBL)开始在教育领域产生影响,NETS的初步框架在这一时期建立。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NETS逐渐完善。
这个时期的NETS主要关注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21世纪初随着万维网的出现和普及,NETS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NETS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新。
2005年左右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NETS进一步扩展,开始强调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帮助学生发展21世纪技能。
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NETS逐渐成熟。
现在的NETS不仅关注技术的应用,更重视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NETS也开始关注如何消除数字鸿沟,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02主要特点实用技术教师需要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以便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
情境性教学教师需要将技术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强调实用性和情境性注重创新和变革技术创新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创新教学教师需要运用技术来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突出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运用技术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差异化教学教师需要运用技术来识别学生的差异,并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教师需要运用技术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反馈机制教师需要运用技术来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以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效果。
技术评价强调评价和反馈VS03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特点文/刘传德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为美国的崛起,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这新技术革命的电子时代.职业技术教育不仅不过时,反而更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杠杆,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变革与特点的阐述,联系我国当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借鉴其有益经验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合理培养人才方面作一探讨。
一、殖民地时期的学徒制教育美国独立前的殖民地时期,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逐步形成了以北部工业经济为主;中部以小农经济为主;南部以蓄奴制种植园经济为主的殖民经济,后来英属13个殖民地相互加强了经济联系,出现了统一的市场,并以英语为公用语言,美利坚民族也由此而形成。
当时的教育主要是各宗主国教育模式的移植,其中包括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初形式是学徒制。
它分两类:一类是自愿的:一类是强迫的。
前者为谋生而自愿学艺投师的。
后者则是市镇当局从社会济贫出发,为解决穷人或无家可归的孩子问题,强迫他们分配到行业师傅那里而成为学徒的。
此学徒制实际上是英国学徒制在北美新大陆的再现,是殖民主义者训练“拓荒者”最重要的教育形式,由各地制定专门法律加以确认。
1665年,纽约州颁布了一项教育法令,明确要求对所有儿童和学徒传授有关宗教、法律与一种职业的有关知识,1694年纽约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发现有必要制定一项法令,要求学徒注册登记,学徒期不能少于4年,1711年,学徒的最低年限又延长为7年。
学徒期满,便由师傅在市民大会上对这一事实给予承认并及时地载入大会的记录,此后就允许他从业。
如果师傅对学徒的进步不满意,学徒就被禁止从业,经双方协商,师徒合同则要继续延长下去,直到师傅满意方可从业。
当时师徒契约表明,学徒的行为训练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面包师、理发师、铁匠、铜匠、鞋匠、制毡匠、皮匠、石匠、金银匠、船工、制桶木工、制帽工、油漆工、细木工、制烟工、马鞍工、造船工、车工、纺织工、军械工、印刷工、裁缝、皮革商、农场主、小旅馆老板、水手等等,有的还从事法学和医学培训。
美國的技術與職業教育發展池易釧摘要美國自1776年脫離英國獨立,至今已有二佰多年歷史,蔚然形成一個民主、自由世界一等的強國,物產豐富、教育普及、人力充沛。
而早期影響美國職業教育的因素有三:一、盧騷(Rousseau)的手工藝(manual arts)教育理念,他認為手工藝是訓練心智能力的很好方法。
二、斐斯塔洛濟(Pestalozzi)的手工訓練(manual training)理念,他認為手工訓練對於職業訓練是必需的。
三、杜威(Dewey)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理念,認為科學、技術與民主應融和為一,而用來改善生活與社會效率。
美國在職業教育措施方面,早期是來自英國與德國的學徒式教學,其為一種個別化的教學方式,八歲以上的學童經父母同意,到雇主的職場學習知識與技能,為個別化教學的方式。
待技能熟悉以後,尌參加生產性工作而獲得津貼。
如今在正規教育方面,有90%以上接受綜合高中的教育,有8%左右接受技術高中的教育。
克林頓政府在1994年著手推行學校到職場(school-to-work)的計劃,以兩年社區學院為主要實施職業教育的場所。
總之,美國的技術與職業教育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從原始的歐洲風格,直到融合而成的民主自由風格,其教育哲學、教學方式均經歷史的洗禮,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大體如下:一、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二、強調生涯教育。
三、加強建教合作。
四、提高技術水準。
五、男女更趨平等。
壹、發展背景與沿革一、發展背景:美國的職業教育在工業革命前,主要承襲歐洲的學徒式教學,並未正式設校稱為「職業學校」。
1812年工業革命登陸美國後,鑑於許多工作問題層出不窮,例如意外傷害,環境惡劣,經常解雇,經濟危機與黑人的抵制。
許多行業的同業公會聯合發貣創辦學校,以訓練合用的工人。
第一個農業與行業學校(Farm and Trade School)於1814年設立於Boston。
目的在提供許多孤兒學術與職業準備教育。
自1826至1835為美國書院運動(American lyceum movement)期,主要在教導農民如何以科學方法經營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