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07.68 KB
- 文档页数: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参考文献[1]Norman Mk.KAPLAN 临床高血压[M ].8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4:15223;3332452;4692473.[2]王志华,初少莉,陈绍行,等.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 ].高血压杂志,2005,13:4052409.[3]叶任高,陆在英.内科学[M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2302;5422551.[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9921501.[5]Ross R.At herosclerosis 2An inflammatory disease [J ].N Engl JMed ,1999,340:1152126.[6]王文,刘力生.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研究协作组.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2152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访4年[J ].高血压杂志,2003,11:1062108.[7]陈彤,尹岭,李小鹰,等.老年人群脑卒中现患率及危险因素调查[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3:1682170.[8]许曼音.糖尿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62179.[9]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2172.[10]Lin KC ,Lin H Y ,Chou munity based epidemiologicstudyo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K in 2Hu ,K inmen[J ].J Rheumatol ,2000,27:104521050.[11]袁和顺.高血压与相关疾病的调查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2,5:547.[12]Flegal KM ,Carroll MD ,Ogden CL ,et al.Prevalence and rendson obesity among US adult s ,199922000[J ].J AMA ,2002,288:172321727.[13]Henry J M ,Barnett J P ,Mohr BM ,et al.卒中病理生理、诊断及其治疗[M ].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4.[14]Bush TL ,Barrett 2Connor E.Noncontraceptive estrogen use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J ].Epidermiol Rev ,1985,7:892104.[15]Berenson GS ,Srinivasan SR ,Bao W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multip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at herosclerosis in children and adult s[J ].N Engl J Med ,1998,338:165021656.[16]陈国伟.高血压病的现状于防治策略[J ].自然杂志,1997,5:2772280.[17]葛茜,左君丽,初少莉,等.高血压住院患者脂代谢状况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572161.(本文编辑:林东杰)・简讯・长期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进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 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发展成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有多大,目前还有争论。
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怎么控制下来你有没有过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但自己又不是高血压。
下面店铺整理了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怎么控制下来,供你参考。
解决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的方法你这种情况可能是白大衣高血压,别着急。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是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又称诊所高血压。
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白大衣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临床观察,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中,曾有过白大衣高血压的占12%~50%。
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持续性高血压的前奏,与性别、体重、血脂、血糖、吸烟等有密切关系。
1、性别:白大衣高血压在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WCH女性较WCH男性平均年龄大,前者收缩压水平亦较后者为高,但血浆肾素活性都较低。
2、心理:WCH者可能存在心理疾患,对新的环境过度紧张。
3、代谢:有文献报道,WCH患者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其中血LDL、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HDL低于正常。
4、交感神经系统:有学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应造成的,说明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在医院中偶测血压高并不能反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
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已被广泛接受,成为诊断WCH最常用的手段。
如果患者在医院测血压高于正常标准,而2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则可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以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没有统一意见。
有的研究结果显示WCH患者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的发生率比持续高血压组低,提示WCH为一种良性状态,对靶器官无明显损害;有的试验则认为,WCH是介于原发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且已经存在有靶器官的损害。
比较公认的是,WCH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几率较正常血压要大,但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是一种低危因素。
综议白大衣高血压作者:朱卫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白大衣高血压是正常血压向持续高血压转变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存在着靶器官的损害。
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白大衣高血压;靶器官;动态血压监测自人们发现白大衣高血压现象以来,关于其成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是否需要治疗等问题一直没有统一定论,但随着人们对此病的不断探讨与研究,对其了解也日渐深入,众多观点也逐渐趋于一致。
患者在医院测血压高于正常标准,而平均白昼血压或2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即可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WCH)。
在白大衣高血压发病机制中,患者的心理原因及诊室的医疗氛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医务人员在测血压时对患者有“加压素效应”,而与之相对应的患者可能因为存在对医生和环境的“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而导致血压升高。
现代研究证实: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免疫功能异常、性别差异和代谢异常等诸多因素都存在紧密联系。
以往人们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良性状态,不会加重患者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但近代研究证明: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临床病理状态,已存在靶器官的损害,只是损害程度要小于持续性高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对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证实:白大衣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确实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左室心肌质量明显高于正常人[1]。
肾脏尿蛋白排除量要高于正常人[2]。
血管顺应性及弹性下降[3]。
靶器官受损概率要大于正常血压者。
因此,白大衣高血压并不是一种完全无损害现象,对部分人可能是发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的中间阶段。
意大利学者经对千余人近十年的随访调查证实:白大衣高血压进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4]。
在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中,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它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最佳方法,对确诊白大衣高血压具有决定性价值和优势。
高血压资料全:国内外研究进展一、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高血压是指在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级、2级和3级,其中1级高血压为140-159/90-99mmHg,2级高血压为160-179/100-109mmHg,3级高血压为≥180/≥110mmHg。
此外,根据病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而在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印度等,高血压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且男性高于女性。
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此外,高血压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其发病风险较正常人高。
四、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有60%-70%的病例具有家族遗传背景。
环境因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诱因。
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等均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此外,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疾病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肾脏调节血压功能异常;2)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4)血管内皮功能异常;5)胰岛素抵抗等。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274-高血压诊疗新进
展
详情百度搜索:医搜题
(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一)
1、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是()
A、心力衰竭
B、心房颤动
C、脑卒中[正确答案]
D、左心室肥厚
E、终末期肾病
2、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实验室检查的基本项目()
A、心电图
B、尿液分析
C、胸部X线摄片[正确答案]
D、血常规
E、血生化
3、≥80岁的老年人血压应降至<()mmHg
A、130/90
B、140/90
C、150/90[正确答案]
D、140/80
E、130/80
4、生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左房增大、左心室肥厚、心功能降低),推荐使用(),以减少房颤的发生
A、ARB[正确答案]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噻嗪类利尿剂
E、固定复方制剂。
专家专论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那开宪1,朱建国1,余平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2.民航总医院北京100025)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89(2010)04-0003-03 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0.04.001 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 M)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一些患者在诊室内血压增高,而家庭自测血压及ABP M均为正常,于是把这一现象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事实上,白大衣高血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20%,在老年人中可高达40%[1,2];在一部分所谓的难治性高血压中,也有属于白大衣高血压的。
近年的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可以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一样可以导致靶器官损害。
因此,白大衣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1 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认识1.1 白大衣高血压的概念 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测量(包括家庭血压测量及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正常的现象,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或诊所高血压,也就是患者的血压升高是在医疗环境中发生的。
这种现象早在1940年就有人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和家庭测量的血压值之间有差异,即诊所血压大于家庭血压,但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所在。
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ABP M在高血压防治中较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才发现ABP M对研究白大衣高血压具有决定性价值和优势。
ABP M在白大衣高血压诊断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最佳工具,能发现和避免诊室内血压测定的诸多不足。
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与人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 I)及吸烟等因素有关,在老年人(>65岁)、女性、肥胖者和吸烟人群中较多见。
白大衣高血压在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白大衣高血压女性的平均年龄较男性大,收缩压水平亦较男性为高,但血浆肾素活性较低[1,2]。
1.2 白大衣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非同一时间至少2次以上诊室所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昼夜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35/85mmHg和(或)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30/80mmHg,同时患者必须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1-3]。
1.3 白大衣高血压应与白大衣效应及逆白大衣高血压相区别[4]1.3.1 白大衣效应 白大衣效应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也就是患者在诊室内测量的血压值高于平均昼夜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
须指出,白大衣高血压在概念上不同于白大衣效应。
白大衣效应是一个量的概念,可以发生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中,也可以发生在正常人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甚至孕妇、糖尿病患者中,但并不意味着有白大衣效应的人就一定是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患者诊室内血压高于诊断标准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情况,是一个质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疾病[1-4]。
1999年有人提出了“动态白大衣效应”的概念,即用ABP M的第1个小时或最后1个小时内的最大血压值减去ABP M的昼夜平均血压所得的差值来表示白大衣效应的大小。
1.3.2 逆白大衣高血压 逆白大衣高血压是指诊室内血压正常,而诊室外血压高于正常的现象。
早在1993年人们就已经注意到逆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发现有10%的患者属于这种情况。
这类患者多见于老年人、男性、肥胖儿童、压力反射灵敏性异常者、有大量吸烟饮酒史者;常合并有糖尿病、血肌酐偏高、蛋白尿、体重指数(BM I)过高等情况。
这类患者的诊室内偶测血压值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比正常・3・中国临床医生2010年第38卷第4期(总243)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人群高。
目前研究认为,逆白大衣高血压是高血压的前期阶段,这类患者较易发展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以有心脏结构的改变,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较高。
因此,对逆白大衣高血压应给予高度重视,对其进行随访观察和必要的生活模式干预,以达到阻止血压进一步升高,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3,4]。
2 白大衣高血压发病机制与原发性高血压一样,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8]。
2.1 与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有关 临床上常常见于具有神经质的人,这种人一见医务人员给他(她)测量血压,交感神经立即兴奋,血压就会升高;以后一到诊室,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这种现象常常见于如下人群:对医疗环境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神经状态,以及肾上腺素能分泌功能亢进的健康人,或畏惧医生查体、畏惧多病、平素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2.2 与心理因素有关 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应激和警觉反应,易出现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导致诊室血压增高,此种情况多见于女性患者。
2.3 与免疫系统有关 应激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免疫系统是应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免疫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仅能调节免疫功能,而且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如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原癌基因表达,对心血管系统起着多种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组与白大衣高血压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6、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表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同高血压患者一样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产生影响。
2.4 与性别有关 研究表明,女性易发生白大衣高血压,这与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精神压力的升高与情绪抑郁有关。
2.5 与代谢有关 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其中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白大衣高血压与代谢有关。
3 白大衣高血压的危害[9]以往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良性的,不会加重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近年来研究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介于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临床状态,与靶器官损害有关,对血管、心脏的结构、心脏功能已经产生了损害,但是损害程度较持续高血压小。
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可引起血管顺应性及弹性下降,继而发生动脉粥样斑块,并对脑血管,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和肾小球功能产生影响。
3.1 对血管结构和粥样硬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脉压及脉压指数是血管硬化的指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脉压及动态脉压指数更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管硬化情况。
有实验研究证实,白大衣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诊室脉压及脉压指数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大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白大衣高血压组患者的白天动态脉压大于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24小时动态脉压指数、白天动态脉压指数和夜间动态脉压指数均大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白大衣高血压组24小时动态脉压指数、白天动态脉压指数和夜间动态脉压指数均大于对照组。
说明白大衣高血压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血管硬化,但其危害程度小于高血压。
血压升高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血压升高使得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动脉重塑,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一系列心脑血管事件。
人们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较正常血压患者高;其颈动脉内膜及中膜的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的程度与持续性高血压相同,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
研究表明,通过颈动脉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率:高血压组30%,白大衣高血压组12%,正常血压组12%。
一般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支处,颈内动脉起始部以及无名动脉。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使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造成脑部血供障碍,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斑块的脱落可致脑梗死,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事件呈密切正相关。
3.2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已经存在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有人对1677人(包括白大衣高血压者、持续性高血压者和正常血压者,年龄25~74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白大衣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增高,・4・・专家专论・ (总244)中国临床医生2010年第38卷第4期而白大衣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的舒张末期内径是相似的。
此外,左室收缩功能在白大衣组较正常血压组为高;舒张期充盈程度和左房大小在白大衣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是相似的;白大衣高血压组和持续性高血压组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逐渐增高,而左室收缩功能并无明显下降。
同样有人对白大衣高血压者、持续性高血压者和正常血压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白大衣高血压组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均低于持续性高血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舒张功能较对照组下降。
说明白大衣高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一样可以造成心脏损害,但是严重程度低于持续性高血压。
还有人对白大衣高血压者、持续性高血压者和正常血压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3组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持续性高血压组心肌缺血发生率为26.2%、白大衣高血压组为18.8%、正常血压组为6.4%,同样说明白大衣高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一样可以造成心脏损害。
3.3 白大衣高血压对肾血管的影响 血压升高对肾细小动脉病变影响最为显著,病变程度与血压高低及病期有关。
蛋白尿与血压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肾脏受损的指标。
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已对肾脏功能有轻度损害。
有人对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正常血压者的研究发现,尿白蛋白/肌酐在3个组均有明显差异。
早晨的尿白蛋白/肌酐与血压呈正相关,由于早晨的尿白蛋白/肌酐可以反映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泄量,所以认为,白大衣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小于持续性高血压,但是高于正常血压组。
4 白大衣高血压的治疗[9]白大衣高血压并不是一种无害的现象,它可以发展为确定的、持续的高血压,并且在诊室和诊室外都需要测血压,继续随访。
目前认为,白大衣高血压造成靶器官损害的概率较正常血压者要大,并且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子共存,其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
由于白大衣高血压是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因此治疗的首选药物是能减弱交感神经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
一般情况下仅需小剂量治疗,但需坚持长期治疗。
用降压药治疗可以降低其诊室血压,但不能改变其动态血压。
因此,应对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限制盐的摄入、减肥、戒烟、体育锻炼、心理治疗等。
对于已经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则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采用心理调试和精神放松疗法,改善其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使得精神放松。
放松疗法是通过一定的程序训练让患者学会在精神上及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可以使机体产生生理、生化和心理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