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卷9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2.菌根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4.反硝化作用5.硫化作用6.氨化作用7.共生8.微生物生态学9.根际微生物:10.根圈效应:11.根土比:12.氨化作用: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16.拮抗(antagonism):17.寄生(parasitism):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21.TOD:22.DO: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二、填空题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B、肠杆菌C、埃希氏菌D、芽孢杆菌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D、N2O4、异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A、氨B、氧C、N2 C、N2O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最类似于下面哪种微生物培养方式?()A、恒浊连续培养B、恒化连续培养C、恒浊分批培养D、恒化分批培养6、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微生物是()。
某理工大学《微生物学教程》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230分,每题5分)1. 在芽孢萌发前,可用加热等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活化,这种活化过程是可逆的。
()答案:正确解析:杀灭芽孢时通常会使用加热等方法使其活化,也可通过人为制造恶劣条件使其重新形成芽孢。
2. 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巴氏灭菌法。
()答案:错误解析: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防腐的方法。
3.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答案:错误解析: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的核酸都可以是DNA或RNA。
4. 细菌计数板每小格的体积是120000mm3。
()答案:错误解析:细菌计数板中每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其中包含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故每小格的体积是14000mm3。
5. 同一种微生物细胞中不同蛋白质的mRNA的稳定性相差很大,mRNA的稳定性是影响翻译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基因的表达量与mRNA的半衰期成反比例关系。
()答案:错误解析:基因的表达量与mRNA的半衰期成正比例关系。
6. 对含葡萄糖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可在121.3℃加热20min即可。
()答案:错误解析:对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应进行低压灭菌,可在115℃加热35min。
7. 在同一水样的水质检测中,所得的BOD和COD数值是相等的。
()答案:错误解析: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微生物氧化每升废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单位mgL。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可被氧化的物质(主要为有机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所消耗的氧量,单位为mgL。
对于同一废水,其COD和BOD的数值并不相同。
因为COD表示的需氧量不仅包括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也包括那些微生物无法利用的物质以及能与强氧化剂作用的无机物,所以一般COD>BOD。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微生物学二、填空题1、微生物学的先驱者是____,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细菌学的奠基人是_____ 。
2、微生物都是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____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____、立克次氏体、____;属于真核类的真菌(____、____和蕈菌)、原生藻类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____(____、拟病毒和____)。
3、微生物由于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五个重要共性,即体积小,____;____,____;生长旺,繁殖快;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体现在________、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
5、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________、________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6、按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型微生物和________型微生物。
7、细胞型微生物根据其细胞结构特征又可分为________微生物和________微生物。
8、按照Carl Woese 的三界论,微生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选择题1、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
A.它们是多细胞的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可进行光合作用2、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习题一、名词解释1.免疫2.病原微生物3.疾病(disease)4.传染(infection)5.侵袭力6.外毒素7.内毒素8.类毒素9.抗毒素10.非特异免疫11.特异性免疫12.炎症13.抗原14.抗体15.免疫原性16.免疫反应性17.完全抗原18.不完全抗原二、填空题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 __、_____和___三方面组成。
3.病原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____和____,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____、_____和_______。
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____和______。
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___、____和_____等。
9.补体存在于正常的_____和____中,其化学成份为____,它被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其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
10.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
11.干扰素都有____、、、和等功能。
12.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3.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和______。
14.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15.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功能造血的__ _。
16.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而______和____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份。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第9章球菌一、选择题【A型题】1.SPA存在于:A.所有的葡萄球菌表面B.化脓性球菌表面C.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D.表皮葡萄球菌表面E.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表面2.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A.产生溶素B.产生血浆凝固酶C.产生色素D.具有SPAE.发酵葡萄糖3.关于SPA,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蛋白质抗原B.为所有的葡萄球菌都具有的一种结构C.能与人类IgG的Fc段结合D.具有抗吞噬作用E.与协同凝集相关4.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黏稠、局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溶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链激酶5.葡萄球菌溶素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A.aB.βC.γD.δE.ε6.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主要作用是:A.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导致腹泻B.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导致呕吐C.直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D.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E.直接毒害肠黏膜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7.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细菌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8.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丙型链球菌D.B群链球菌E.D群链球菌9.测定SLO抗体,可协助诊断:A.风湿热B.肠热症C.类风湿性关节炎D.猩红热E.红斑性狼疮10.链球菌分类的依据是:A.形态特征B.菌落特征C.生化反应D.溶血性E.致病性11.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D.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1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自溶酶D.溶素E.杀白细胞素13.肺炎链球菌致病与否主要依赖于: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类D.荚膜E.芽胞14.奈瑟菌属包括:A.脑膜炎球菌B.肺炎球菌C.白假丝酵母菌D.新生隐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15.淋病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D.菌毛E.荚膜16.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B.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C.人类为唯一的传染源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E.暴发型以儿童为主17.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抵抗力,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对干燥敏感B.对热极敏感c.耐低温D.置室温3小时即可自溶E.75%乙醇可使之死亡18.分离淋病奈瑟菌时,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采用?A.标本应保温保湿B.标本应立即送检C.在厌氧环境中培养D.在5%~lO%二氧化碳中培养E.标本应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上19.关于假单胞菌属的特性,下列哪项是从错误的?A.革兰阴性、直或微弯的杆菌B.无芽胞C.有荚膜D.有鞭毛E.专性厌氧20.关于绿脓杆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正确?A.呈多形态性B.无荚膜C.无鞭毛及菌毛D.产生绿色脂溶性色素E.致病物质主要为内毒素【X型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特点是:A.病灶易局限B.病灶易扩散C.可引起局部及全身化脓性炎症D.可通过多途径侵入机体E.脓汁黏稠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A.败血症、脓毒血症B.化脓性脑脊髓膜炎C.食物中毒D.假膜性肠炎E.猩红热3.淋病奈瑟菌可引起:A.阴道炎B.化脓性结膜炎C.宫颈炎D.尿道炎E.慢性前列腺炎4.下列哪些病原体可引起不育症?A.淋病奈瑟菌B.人型支原体C.衣原体D.溶脲脲原体E.草绿色链球菌5.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物质有: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外毒素E.自溶酶6.肺炎链球菌形成荚膜后:A.具有抗吞噬作用B.具有促进吞噬功能C.获得致病性D.失去致病力E.保护细菌7.肺炎链球菌是:A.人体正常菌群B.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C.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D.不育症的病原体之一E.能形成荚膜的细菌8.链球菌可引起:A.风湿热B.猩红热C.类风湿关节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产褥热9.葡萄球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其分类的根据是:A.菌落颜色B.生化反应C.革兰染色镜下特点D.血浆凝固酶有无E.噬菌体分型1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是:A.菌落可呈金黄色B.产生血浆凝固酶C.发酵葡萄糖D.发酵甘露醇E.产毒素致病11.关于绿脓杆菌的叙述,下列哪些时正确定?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到条件致病菌B.在4℃不生长,但在42℃中可生长C.抵抗力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对多种化学消毒剂与抗生素有耐受力D.主要致病物质为内毒素E.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二、填空题1.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存在一种能与IgG的Fc段结合的抗原,称。
微⽣物考研试题题库(完整版)及答案微⽣物学试题库微⽣物学试题(⼀)⼀、写出下列名词解释的中⽂翻译及作出解释1.Gram positive bacteria2.parasporal crystal3 ,colony4, life cycle5,capsule6,endospore⼆、简答题1,试述微⽣物与当代⼈类实践的重要关系?2,简述⾰兰⽒染⾊的机制?3.微⽣物有哪五⼤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个?为什么?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真核微⽣物核糖体类型为 _______ 。
2.⼤肠杆菌长为2.0µm,宽为0.5µm,其⼤⼩表⽰为__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_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___和___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________ 。
6.微⽣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菌是由 ______和 ____ 组成。
8.⽤物理或化学⽅法杀死物品上⼤部分微⽣物的过程称 __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为______。
10.根瘤菌可与_________共⽣固氮四、学名互译1.A.niger2.B.subtilis3. B.thuringiensis4. A.oryzae微⽣物学试题(⼀)答案:⼀,1,⾰兰⽒阳性菌:细菌经⾰兰⽒染⾊染⾊后最终染成紫⾊的菌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颗菱形,⽅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质晶体称为半胞晶体3,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当它占有⼀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命周期:指的是上⼀代⽣物个体经过⼀系列的⽣长,发育阶段⽽产⽣下⼀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5,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医学微生物习题第9章肠道杆菌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Vi抗原2.肥达反应3.S-R变异4.不耐热肠毒素二.填空题1.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形状相似的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染色无芽胞杆菌, 随排出体外。
2.大多数肠道杆菌是菌群的成员, 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 故称为 .3.肠道杆菌中的多数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 ,而大多数致病菌与之相反 ,故此项生化反应可作为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 .4.肠道杆菌的抗原构造主要是抗原、抗原和荚膜(K)抗原 .5.肠道杆菌H抗原为鞭毛蛋白 ,不耐热,℃24h才被破坏 , min即被破坏 ,细菌失去鞭毛后 ,H抗原消失 ,菌体抗原为露 ,称细菌的H-O变异 .6.伤寒杆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可使宿主体温 ,血循环中白细胞数 .7.Vi抗原与有关 ,含Vi抗原的菌株比Vi抗原的菌株对小鼠毒力强 .8.大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 ,只有志贺菌呈乳糖 .9. 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 .10.IMViC试验是指、、、 .11.肠道杆菌抗原主要有、和 .12.大肠杆菌为正常菌群成员 ,但当侵犯组织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杆菌主要有、、、 .13.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有、 .14.伤寒杆菌免疫以为主 .肠热症后可获得 .15.疑似肠热症病人做病原体分离培养采取标本时 ,发病1~2周取 ,2~3周可采取、或 .16.志贺菌属的细菌通常称为,是引起的病原菌 .按生化反应不同分为、、、四群 .其致病因素主要有、 ,某些菌株还可产生毒性很强的 .17.分离肠道杆菌一般选用、培养基 .三.单选题1.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 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E. 肠道杆菌中少数致病菌可迟缓分解乳糖2.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A.M抗原;B.H抗原;C.O抗原;D.K抗原;E.Vi抗原3.伤寒杆菌Vi抗原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耐药性变异;C.菌落变异;D.形态排列变异;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变异4.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A.IMViC试验;B.甘露醇分解试验;C.乳糖发酵试验;D.胆汁溶菌试验;E.葡萄糖发酵试验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O血清型是A.O6;B.O25;C.O157;D.O111;E.O1586.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A.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B. 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10个大肠菌群C.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D. 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30个大肠菌群;E.每5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7.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瓶装汽水、果汁等饮料每100ml中大肠杆菌不得超过A.3个;B.5个;C.10;D.50;E.1008.引起肠道疾病的无动力细菌是A.沙门菌; B.霍乱弧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痢疾杆菌; E.肠产毒性大肠杆菌9.志贺菌的抗感染免疫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主要的抗体类型是A.IgM;B.IgG;C.IgD;D.分泌型IgA;E.IgE10.可迟缓发酵乳糖的志贺菌A.福氏志贺菌;B.宋内志贺菌;C.鲍氏志贺菌;D.痢疾志贺菌;E.B群志贺菌Y变种11.初步将志贺菌从肠道杆菌中鉴别出来的生化反应方法是A.培养基中加亚碲酸钾;B.菊糖发酵试验;C.尿素分解试验;D.胆汁溶解试验;E.半固体双糖含铁培养基接种试验12.伤寒杆菌破溃后释出内毒素使A.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B.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C. 体温不变,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D. 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 E.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不变13.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A.O抗体;B.H抗体;C.K抗体;D.Vi抗体;E.O加Vi抗体14.肠热症发热一周内, 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A.血培养;B.尿培养;C.便培养;D.痰培养;E.胆汁培养15.肥达反应阳性开始于病程的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 第5周16.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好时期是A.潜伏期末;B.发病1~4天;C. 发病5~10天;D. 发病2~3天;E. 发病4周之后17.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 通常是A.O凝集价≥1:40, H凝集价≥1:40;B.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160;C.O凝集价≥1:40, H凝集价≥1:160;D.O凝集价≥1:160, H凝集价≥1:80;E.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8018.关于大肠杆菌,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B.有鞭毛能运动;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19.伤寒杆菌Vi抗体的检查可用于A.早期诊断;B.判断预后;C.检查免疫力;D.调查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20.关于伤寒杆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O ,H ,Vi抗原;B.主要引起细胞免疫;C.可用免役血清鉴定菌型;D.有鞭毛;E.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21.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杆菌;B.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C.除少数外均不分解乳糖;D.抗原构造复杂 ,均有H ,O抗原;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22.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出血常发生在A.病程第一周;B.病程第二周;C.病程第二周至第三周;D.病程第三周;E.病程第四周23.肥达反应的原理是A.凝集反应 ,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B.凝集反应 ,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C.间接凝集反应;D.协同凝集反应;E.沉淀反应24.29岁女性 ,发热1周 ,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脾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偏低 ,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 ,发热仍不退 ,临床怀疑为伤寒病 .为进一步确诊 ,首选应做的检查是A.肥达反应;B.血培养;C.尿培养;D.粪便培养;E.骨髓培养问答题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制与菌株关系是什么?2.常见的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1.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2.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医学微生物习题第9章肠道杆菌测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1.Vi抗原:又称毒力抗原,在新分离的伤寒杆菌和丙型副伤寒杆菌具有此抗原。
微生物学试题十二套微生物学试题(一)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_ 80S _____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__ 0.5μm x2.0μm __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 _对数生长___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__葡聚糖和甘露聚糖___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__.温和噬菌体______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_蛋白质_____,_核酸____,类脂和碳水化合物_。
7.食用菌是由___营养菌丝和生殖菌丝豆科植物共生固氮__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__灭菌___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__ 6/1____。
10.根瘤菌可与 ___豆科植物______共生固氮四、学名互译1.A.niger.黑曲霉2.B.subtilis 枯草芽孢杆菌3. B.thuringiensis 苏云金芽孢杆菌4. A.oryzae 米曲霉微生物学试题(二)一. 是非题(共10分。
只需注明“对”或“错”)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6.渗透酶(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8.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
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分类、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分类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ASO试验。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的防治原则。
(5)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1)葡萄球菌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法、免疫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3)链球菌的免疫性。
3.了解:(1)球菌的分类。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4)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
(6)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二)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三)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二、A群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四、其他链球菌(一)B群链球菌(二)D群链球菌(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三节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分类(二)形态与染色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肠球菌的耐药性(三)所致疾病三、防治原则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其他医学相关奈瑟菌【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ASO test2.SPA3.SLO4.血浆凝固酶5.M蛋白二、填空题1.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试题动物微生物学试题(1)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病毒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原体是介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一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型细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5.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四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气传染有_________传染和________传染两种。
7.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外周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只具有反应原性的抗原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11.根据细菌基本形态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2.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3.鼻疽杆菌为革兰氏__________性菌,结核杆菌为革兰氏____________性菌。
14.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科、_____________属。
15.鲜蛋的变质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__性腐败变质和____________性腐败变质。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学
试卷类型考试形式考试时间100 分钟
命题人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使用班级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寄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2、溶原性细菌: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氧化无机物为能源、CO2或碳酸盐作为碳源进行
代谢的微生物。
4、光能转换:可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转换成化学能A TP的过程。
5、半合成培养基:以天然有机物作为碳、氮及生长素的来源,并适当加
入一些无机盐配制的培养基。
6、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内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菌的生长,
而促进某种需要菌生长的培养基。
7、共生: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从形态、组织和生理上均有一
定分工的共生体,共生互利的关系。
8、变异: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上可发生变化的特性。
9、条件致死突变型:在某一种条件下呈现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不
表现致死的突变类型。
10、抗体:由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7分):
1、毛霉、曲霉、酵母属于真菌界。
2、芽孢具有抗高温、抗低温、抗干燥和抗化学物质等功能。
3、放线菌由菌丝体构成,菌丝体有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两种,分别
具有吸收营养和形成孢子丝功能。
4、霉菌的有性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担孢子、接合孢子和
子囊孢子四种方式。
5、病毒具有形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和营专性寄生生活三大特点。
6、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四种类型。
7、对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鉴定,可检测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
组胺和K值。
8、对微生物进行染色的染料一般为苯胺类染料,分为酸性染料
和碱性染料两类。
9、在厌氧培养中,化学和生物的除氧方法主要有焦性没食子酸和碱液、黄磷和氧、加入新鲜动物组织等。
10、微生物的生化试验主要有碳源利用、糖类发酵、固氮能力的试验、
无机氮源的利用和含氮物质的代谢产物。
三、判断题(用√或×表示对或错;每题1分,共计6分):
1、放线菌是细菌的一种形态。
(×)
2、乙肝病毒、毛霉、放线菌、大肠杆菌均属原核生物。
(×)
3、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二级消费者。
(×)
4、霉菌的菌丝体由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组成。
(√)
5、化能自养微生物是以氧化有机物产生能源、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
碳源进行代谢的一类微生物。
(×)
6、如果要观察荚膜,一般用负染色法对其进行染色。
(√)
四、写出下列反应式(每题3分,共计9分):
1、写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利用淀粉进行醋酸-丁酸发酵的主要代谢途径。
2、写出谷丙转氨酶转氨基作用的反应式。
3、写出天冬丙转氨酶α-酮酸转氨基作用的反应式。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计28分):
1、简述科赫法则。
(1)要求在所有患者身上发现这种微生物,但健康人身上没有;
(2)从患者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使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内繁殖;
(3)用已经培养的微生物使实验动物患上与人同样的疾病;
(4)从患病的实验动物身上分离出微生物,并证明能在培养皿中发育。
2、简述赤酵母属的特征,并举一例。
酵母细胞为球形、卵圆形、圆桶形;繁殖方式为芽殖,可产生明显红色或黄色色素;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
如,胶红酵母。
3、简述醋酸杆菌属的特征,并举一例。
幼龄菌为G-,老龄菌为G+;无芽孢,杆菌;能运动或不能运动,需氧。
如,纹膜醋酸杆菌。
4、简述霉菌接合孢子繁殖过程。
相邻近的两菌丝相接触,顶端各自膨大并形成配子囊,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两个菌丝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融合而形成结合孢子。
5、简述曲霉属的特征,并举一例。
菌丝常呈黑、棕、黄、绿、红等颜色。
营养菌丝多匍匐生长于培养基的表面,无假根,菌丝具横隔,为多细胞菌丝。
在足细胞上长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顶端膨大成顶囊,在顶囊周围有辐射排列的一排或两排小梗,小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如黄曲霉。
6、用转导实验说明转导现象。
受菌体通过噬菌体的传递,将供菌体的DNA片段接受并组合到自身DNA 中,从而获得供体菌的某种遗传性状的现象。
7、简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1)吸附:噬菌体的尾丝散开,固着于受点上;
(2)浸入:尾鞘收缩,尾髓伸入寄主细胞,将核酸射入细胞内;
(3)增殖:噬菌体的核酸借助于寄主细胞的代谢机构,大量复制子代DNA和蛋白质。
(4)成熟:将DNA和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
(5)裂解和释放:当噬菌体成熟后,溶菌酶将寄生细胞壁溶解,释放出子代大量的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