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妊娠3种治疗方法分析及再次妊娠结局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
疤痕妊娠分型标准
疤痕妊娠分型标准是根据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疤痕情况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际疤痕协会(International Scar Society)的分类,疤痕妊娠分型标准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红色疤痕妊娠:此类型疤痕妊娠最容易出现并且也最常见,通常在妊娠初期发现。
疤痕不断扩张,呈现出深红色,且易于出血。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
2. 浅表疤痕妊娠:此类型疤痕妊娠为较浅疤痕,比较容易治愈,但治疗方法也各异,比如光疗、激光等。
3. 深层疤痕妊娠:此类型疤痕妊娠为深层瘢痕,需采取手术切除或皮瓣移植等治疗方法。
4. 混合型疤痕妊娠:此类型疤痕妊娠为红色疤痕和深层疤痕的混合体。
治疗方法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各种治疗方法,如激光、手术等。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疤痕妊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果您遇到类似的情况,请尽快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策略抉择梁志清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已将中国认定为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 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CSP发生时,胚胎着床于前次子宫切口瘢痕处,绒毛与子宫瘢痕部位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瘢痕造成子宫破裂、大出血而导致子宫切除,危及患者生命;若术前未能有效甄别而误行刮宫时,手术操作也可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有效治疗对于及时终止妊娠,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至今学术界尚未达成CSP统一规范的治疗共识。
公认的治疗原则是[1]: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出血、清除妊娠病灶,尽可能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停经时间、胚胎是否存活、血β-HCG值,孕囊与子宫浆膜和内膜的距离、阴道流血或腹痛等临床表现都影响着治疗策略的选择。
根据治疗方式,CSP的治疗策略包括:期待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期待治疗Vial等提出剖宫产瘢痕妊娠有两种不同形式[2]。
一种是绒毛植入瘢痕裂隙,孕囊在子宫肌层内生长突向浆膜层,孕早期即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这种类型称为外生型;另一种是孕囊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至中、晚期的可能,但存在着胎盘植入导致妊娠中、晚期子宫破裂及大出血的危险,此种类型为内生型。
对于内生型CSP,当患者具有强烈的生育愿望,并愿承担巨大风险时,可谨慎尝试期待治疗。
然而,国内外的文献均显示[3]:期待治疗的结局要么孕期保胎失败,要么分娩时子宫切除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此种治疗方式不应倡导。
药物治疗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米非司酮、5-氟尿嘧啶(5-FU)、天花粉及平阳霉素等。
药物治疗的剂量、使用途径和疗程基本采用常见部位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且多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策略。
瘢痕子宫妊娠:护理与关怀1. 定义瘢痕子宫妊娠是指胚胎着床于子宫手术后形成的瘢痕处,这是一种危险的妊娠并发症,可能导致子宫破裂、大出血和母婴死亡。
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生率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而上升。
2. 风险因素- 子宫手术史,尤其是剖宫产- 子宫肌瘤手术- 子宫破裂或穿孔史- 子宫内膜损伤3. 临床表现- 腹痛- 阴道出血- 子宫破裂时的剧烈腹痛和休克症状- 胎心异常或胎儿死亡4. 护理措施4.1 早期识别- 了解病史,关注患者有无子宫手术史-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尤其是超声检查- 注意患者的主诉,如腹痛、阴道出血等4.2 监测与评估- 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生命体征、面色、血压等- 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加重情况- 监测阴道出血量-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瘢痕处的情况4.3 紧急处理- 若怀疑子宫破裂,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准备手术- 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 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4.4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解答其疑问- 鼓励患者表达担忧和恐惧- 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5. 家庭关怀5.1 教育与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瘢痕子宫妊娠的风险和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产后康复锻炼-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5.2 生活照顾- 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提供足够的休息和营养- 保持家庭环境安静、舒适-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5.3 情感支持-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心声,给予情感支持-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6. 随访与预后-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关注患者再次妊娠的风险-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是一种高风险的妊娠并发症,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庭的重视。
通过早期识别、密切监测、及时处理和良好的家庭关怀,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剖宫产瘢痕妊娠如何护理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的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异位妊娠。
目前,随着剖宫产人数逐年增加,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如果患者未能及时得到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严重者会进行子宫切除术,甚至会有生命危险,给妇女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此,剖宫产疤痕护理非常重要。
1.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因剖宫产瘢痕妊娠病因不明,其高危因素来源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特别是切口缝合不当造成组织修复不全,形成大组织缺损。
当剖宫产瘢痕处发生子宫内膜损伤、供血减少或宫腔感染时,受精卵便会通过此处的微小裂缝穿透,出现基地脱膜缺损,为滋养细胞侵入提供了有利机会并继续增殖。
在这种情况下,绒毛会附着在子宫肌层植入甚至穿透,极大程度增加了患病风险。
此外,它还与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有着密切关联,受精卵着床时,由于供血不足,为吸收养分,有的会延伸到子宫下切口的瘢痕部位,甚至延伸到宫颈管,从而诱发剖宫产瘢痕妊娠。
2.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孕早期的剖宫瘢痕妊娠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等临床表现。
这是因为吸宫术虽能去除大部分绒毛和胚胎,但植入在瘢痕处的绒毛组织却不能完全处理干净,这会导致术中出血、术后反复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当人绒毛膜促进腺素正常后仍会反复阴道流血。
阴道出血可为点滴状或大量出血,一些患者将其误以为是月经来潮而延误就诊时机。
需要强调的是,有过剖宫产史、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人工流产术中大量出血的妇女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防范。
3.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手段由于剖宫产瘢痕妊娠会导致子宫破裂、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一经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的联合治疗,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剖宫产瘢痕妊娠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联合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治疗的方法尚未统一,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提出的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共识,要求根据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遵循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的治疗原则,达到终止妊娠、去除病灶、保障患者安全的最终目的。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9246·经验交流·瘢痕妊娠治疗方法及转归陈小辉(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妇一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口服米非司酮与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方法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分型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至2016年瘢痕妊娠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米非司酮与子宫动脉栓塞三组,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组进行宫腔镜腹腔镜下瘢痕妊娠灶清除手术;米非司酮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
经过治疗后比较患者血β-HCG值并结合复查妇科彩照,评价疗效。
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组经过治疗后,血β-HCG数值下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为(7.12±2.45)天,术后行妇科彩超检查,治愈率为100%;米非司酮血β-HCG数值下降到正常水准后所需时间为(25.33±6.20)天,治愈率为81.4%。
子宫动脉栓塞组血β-HCG数值下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为(13.56±4.30)天,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妇科彩超检查,治愈率为95%。
结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时,宫腔镜及腹腔镜下妊娠清除手术最有效,其次是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最差。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米非司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腹腔镜手术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2260 引言瘢痕子宫指剖宫产术后或肌壁间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
如果患者再次妊娠,孕囊着床于子宫瘢痕处,进而形成子宫瘢痕妊娠[1]。
此种状况较危险,严重者会造成阴道大量出血至失血性休克,甚至孕晚期子宫破裂,紧急情况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2016年9月C第3卷/第13期Sep. C. 2016 V ol.3, No.13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85瘢痕妊娠3种治疗方法分析及再次妊娠结局王 醒,张红霞*,田 君,李艳云,张冬丽(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河南开封 475000)【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aeas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CSP诊断标准的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患者133例,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根据妊娠物在子宫瘢痕处着床部位的不同,患者经过病情、治疗方法和并发症风险介绍后,自愿进入MTX50mg动脉内注射+UAE+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A组,46例),或MTX50 mg注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x 5天+刮宫术(超声监护下)组(B组,57例),或MTX50 mg注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x 5天保守治疗组(C组,30例)。
结果 患者133例均痊愈出院,其中5例子宫切除病例。
结论 MTX50 mg动脉内注射+UAE+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瘢痕妊娠最好的方法,特别适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关键词】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甲氨碟呤【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13.185.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5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诊治的瘢痕妊娠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0±5)岁;既往妊娠次数(3.0±1.6)次,流产次数(1.54~1.3)次(其中患者45例有2次以上流产史),经产次数(1.1±0.4)次,剖宫产次(1.57±0.26)次。
1.2 诊断标准瘢痕妊娠的诊断标准为:(1)阴式彩色超声诊断:宫颈管内无妊娠依据;宫腔内无妊娠依据;妊娠囊生长在子宫下段前壁,子宫下段肌层有缺损,肌壁连续性中断。
其与膀胱之间的肌壁厚度≤5 mm。
(2)瘢痕妊娠在手术过程中确诊。
(3)病理检查证实为有绒毛或胎盘样组织。
1.3 临床症状CSP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Rotas[1]等研究统计显示38.6%的CSP患者表现为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15.8%的患者同时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8.8%的患者无阴道流血而仅出现下腹痛剩余36.8%的患者无任何症状。
1.4 测定血HCG水平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患者入院后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亚单位(β-hCG)值33~221000 U/L,患者在术后2~3天,复查血HCG呈对数下降,直至血HCG 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
1.5 彩超及磁共振于膀肌之间肌壁薄弱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妊娠囊与膀肌间子宫肌层组织缺少或消失。
当经阴道超声诊断困难时,可选择行盆腔核磁共振扫描,Teng[2]等认为,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非电解特性,通过MRI看到瘢痕妊娠的特异性图像:出血块内部的树状结构[3-4];本组多数通过超声检查合并并使综合分析作出诊断1.6 方法分组根据妊娠物在子宫瘢痕处着床部位的不同,患者经过病情、治疗方法和并发症风险介绍后,自愿进入MTX50 mg动脉内注射+UAE+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A组,46例),或MTX50 mg注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x 5天+刮宫术(超声监护下)组(B组,57例),或MTX50 mg注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x 5天保守治疗组(C组,30例)。
随访:出院后每周查血HCG,直至HCG恢复正常,并月经来潮;阴道彩超复查子宫包块情况,至包括逐渐缩小、完全消失。
有生育要求的2年后指导怀孕;无生育要求的做好避孕指导。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3组疗效比较A组、B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且7天后血β-hCG 下降率幅度明显优于C组,A组、B组的平均住院日、阴道流血量、血HCG转阴时间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5例大出血,急诊开腹行取胚术+子宫修补术,C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有3例孕囊增大明显,血β-hCG升高,6例甚至出现卵黄囊、胚芽等结构,多普勒提示有血流信号增多,提示治疗失败,改行手术治疗。
因此,我们认为,MTX50 mg动脉内注射+UAE+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MTX50 mg注射+口服米非司酮150 mgx 5天+刮宫术(超声监护下)都是安全、有效、副反应小的方式。
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x±s)组别n平均住院日(d)阴道出血量(mL)β-hCG转阴时间(d)HCG下降率(%)A467±398.4215±699.45B5718±6282.4528±1052.8C3025±12242.1545±1221.52通信作者:张红霞,E-mail:hhzhanghx@ 课题基金号:2013YBER019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6年9月C第3卷/第13期Sep. C. 2016 V ol.3, No.131863讨论腹腔镜对CSP的治疗价值:对表面肌层厚度<2 mm 的患者,清宫过程中若无腹腔镜监视,极易穿破浆肌层。
在宫腔镜引导和(必要时)腹腔镜监视下清官术类似于直视下操作,具有定位准确,减少子宫穿孔、破裂、出血风险和提高病灶清除率等优点,可降低清官术对病灶表面肌层厚度的要求。
腹腔镜还可对条件较好(<4 cm、血流较少)的突向浆膜下病灶行镜下切除加子宫修补术,体现了妇科内镜对CSP的微创治疗价值[5]。
UAE可迅速控制出血,并降低病灶清除术的出血风险;经介入治疗后,清宫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β-hCG转阴时间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介入疗法有确切的杀胚、止血、预防出血和保留子宫的作用,可改善严重CSP患者的预后,但介入疗法的缺憾是医疗费用较高。
1999年,国外有学者报道首次经腹腔镜成功治疗了一例瘢痕妊娠患者,后续报道宫、腹腔镜手术在CSP的治疗中具有耗时少、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的特点,治疗成功率为96%~100%,该术式特别是还有生育要求、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
wang等学者认为宫腔镜下可以清楚地分辨孕囊及血管,并且从子宫壁上取出孕囊,充分双极电凝血管,有效预防术后出血。
腹腔镜下切除瘢痕部位妊娠组织,同时消除瘢痕部位的微小裂隙,修补子宫,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切除瘢痕妊娠病灶前,宫壁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以有效防止术中大出血。
Vial等研究提出受精卵在子宫下段瘢痕处着床后,如果受精卵向子宫肌壁内发展即形成肌层内妊娠,这种瘢痕妊娠早期就易发生流产、出血,甚至子宫破裂、穿孔。
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结局:Seow等认为,CSP患者再次妊娠前应严格避孕至少1~2年。
CSP保守治疗后再次妊娠并得活婴者已有报道但应引起重视的是,王世阆[6]认为CSP后再妊娠者应在妊娠36周左右行剖宫产,除防止子宫破裂外,还应注意胎盘粘连与植入。
瘢痕妊娠时孕32~34周即可剖宫产终止妊娠。
有关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经随访研究发现,24例经保守治疗成功。
大力提倡。
促进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证,有效降低剖宫产及人工流产机率,特别对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加强避孕宣传,减少计划外怀孕妊娠。
参考文献[1] Rotas MA,Haherman S,Levgui M.Cesarean sear cetopie pregnancies:et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J].Obstet Gynecol,2006,107(6):1373-1381.[2] Teng HC,Kumar G,Randi NM A viable secondaryintraabdominal pregnancy resulting from rupture of uterine sear:role of MRI[J].Br J Radial.2007,80(955):e134-136.[3] 朱俊彦,荻文.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1621-1624.[4] 陈耀庭,许林锋,孙宏亮,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合并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4):273-277.[5] 闫鼎鼎,黄丽丽.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6):484-488.[6] 王世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95-196.本文编辑:鲁守琴复,保障婴儿健康发育,降低母婴发病率的关键[7-8]。
本研究通过给予系统健康宣教,使孕产妇充分了解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掌握保健知识,运用护理技巧,进而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母婴发病情况减少。
综上所述,系统健康宣教对产褥期妇女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杨贵矫.评价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68):62-63.[2] 徐赛英.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240-242.[3] 刘海霞,夏海波,彭雪飞.加强产褥期访视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7(1):66-69. [4] 沈美云,黄海燕,单君,等.赋能教育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5):570-571.[5] 蒙萍,黄朝梅,谭红彤.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影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457-459.[6] 程海丹,刘军,吕燕辉,朱栋书.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调査[J].护理研究.2013,27(10):3107-3120.[7] 王蕊.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对其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3):162-164.[8] 张悦,王惠珊,姚礼明,等.医院孕期健康宣教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56-58.本文编辑:刘欣悦(上接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