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民俗旅游风情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池州的特色
池州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其特色可以归纳如下:
1.历史文化:池州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池州市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九华山、贵池、清溪古镇等。
此外,该市还以拥有众多古老的碑文石刻和祠堂寺庙而著名。
2.自然景观:池州自然风光秀美,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该市拥有九华山、天柱山、黄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多个自然保护区。
这些地方以其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峡谷洞穴等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特色美食:池州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如石台一品锅、九华山素饼等。
其中,石台一品锅是池州市石台县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巧和味道而闻名。
九华山素饼则是九华山寺庙中的传统小吃,以面粉、糖、油等为主要原料,口感香甜可口。
4.经济发展:池州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业包括旅游业、农业、林业等。
该市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该市的农业和林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5.民俗文化:池州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民间艺术、传统音乐、舞蹈等。
其中,贵池傩戏是池州地区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其独特的面具和表演方式而闻名。
此外,该市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总之,池州市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和文化资源、充满魅力的城市。
其特色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特色美食、经济发展和民俗文化等方面,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池州文化传统
池州,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深受人们喜爱和传承。
池州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
在民俗文
化方面,池州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的踏青、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等,这些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地方风情。
此外,池州还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木偶戏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当地广受欢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文化方面,池州有着独特的古建筑群,如九华山的寺庙、青阳的古镇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展现了池州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池州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民居,如徽派建筑、歙派建筑等,这些传统民居风格独特,成为了池州文化传统的一大亮点。
除此之外,池州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的饮食以清
淡为主,讲究原汁原味,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细,如有名的池州豆腐、池州笋干等,这些地方特色美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池州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池州的文化传统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魅力。
池州家乡的风俗作文第一篇我的故乡——安徽池州,是一座山水小城。
在池州,有许多美食:臭鳜鱼、九华素饼、东至米饺……在众多美食中,我最喜欢贵池小粑。
小粑,是每一个池州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早点。
一天的开始,来自早餐店“滋滋”的煎炸声。
池州小粑是用精面粉做皮,以粉丝,萝卜丝,豆角或咸菜等为馅。
平底锅和菜籽油的配合,用木柴火生煎做成!揭开盖子,香气扑鼻,让人陶醉。
脆脆的外壳好吃又好看,堪称小粑的“灵魂”。
粉丝馅小粑,配上一碗白粥,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每次放长假,我一定会拉上姐姐一块儿出去吃小粑。
对于在外地的池州人来讲,小粑就是心中久久的念想。
在外地,很难找到一家小粑铺子,只有在池州才能找到那纯正的味道,所以,大可以把小粑和家画上了等号。
作为池州早餐的代表。
在这个生活节奏很慢的小城,你大可以买上两个小粑,再配上一碗粥,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开始新的一天。
在池州,吃小粑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三月三,鬼下山,吃小粑,以求把魂“粑”(池州方言,就是“粘”)住。
这就是我家乡的小吃,有机会你一定要来尝尝哦!第二篇岳飞大将军曾有一句诗说:“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将军一生奔波在边疆守卫国家,难得有机会能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他的首选便是去往九华山下的“翠微”,探访它独特的美。
而这“翠微”便是指代了我的家乡——池州。
在我们池州有一种独特的小吃名为“粑”,虽然长相平平无奇,吃起来却会让你的味蕾“心花怒放”。
池州有句民谚叫“三月三,鬼下山。
”那里的人们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吃粑,以求把魂“粑”住,和已逝的亲人“团聚”。
每年寒假回老家时,外婆总会做一盘香喷喷的粑为我们“接风洗尘”。
而且在早饭时,粑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外婆做粑。
外婆的手法刚劲有力,揉出来的面团都弹性十足,为口感增添了许多分数。
每次外婆做粑时都喜欢用萝卜和肉丁做馅料,而这样做出来的粑口味也是我最喜欢的。
当一块块的粑下锅时,那“滋啦滋啦”的声音总让我感到非常享受,当我看到那一块块煎好的金黄的粑时,我总是在垂涎欲滴时也为外婆感到自豪——外婆的粑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好吃的。
池州历史文化概述及风俗池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它东北与铜陵市接壤,南与黄山为邻,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与九江、景德镇相连。
自古历史悠久,人文济盛,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来看,这里有一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商周矿冶遗址,有一批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同时又是“戏曲活化石”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和目连戏发祥地,并留下大量的历史名人足迹,如李白、杜牧、杜荀鹤、陶渊明等。
作为州县建制,始于西汉,时称石城县(在今贵池灌口乡石城村一带)。
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时,迁移到今池州城。
自唐复立池州并治于此,它一直是州、县的治所,是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池州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情况(一)池州的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池州属于扬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范围。
春秋时期,池州属于吴地。
吴灭,归越。
战国时期隶楚。
秦郡县天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池州为鄣郡所辖。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今当涂县北境地),池州属之,古石城县就是这年建立的。
南朝梁时,石城县隶南豫州之南陵郡。
隋开皇三年,改郡为州,时归宣州;十九年改古石城县为秋浦县,仍归宣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秋浦地始设池州,秋浦县属之。
贞观元年州废,秋浦县再隶宣州。
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时,州、县的治所迁移到今池州城。
五代时,吴主杨溥于吴顺义六年(962)取南朝梁昭明太子青年时代游石城时,吃了石城味道鲜美的鱼,封其水为贵池的美誉,改秋浦县为贵池县,从此,贵池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唐时,升池州为康化军;宋改为州;元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明复改为州。
明洪武辛丑二十一年(1361)改池州为九华府,后又改为华阳府,不久又定为池州府,辖贵池、铜陵、太平、东流、至德、石埭等县,是军、州、府的治所。
清顺治二年(1645),池州属江南布政使司,康熙五年(1666)池州属江南省左司,清末,安徽下设三道,池州属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划分为十个行政区,池州为第八区。
领略乡土人情,收罗各地美食徜徉在古镇的青石板路,迷醉于都市的夜色朦胧匆忙的人生,我们去不了多少远方,不如停下脚步,听听异域采风电波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准时相约在每周三傍晚的《异域采风》栏目,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华艺。
说起池州这座城市,你可能不太熟悉。
池州,别名贵池、秋浦,风景优美,山河秀丽,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池州吧!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在此地做官,李白、苏轼、王安石等驻是池州,留下精美诗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
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九华庙会;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青阳腔;在这里,百子会、傩戏、傩舞、龙灯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在池州,这里有四大佛山之一,有“莲花佛国”之称的九华山。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踏进九华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脉黛青色的山色,层峦耸翠,郁郁葱葱的树木矗立其上,满眼清翠碧绿。
置身其中,只觉得身心放松。
深吸一口气,满鼻子都是树木的味道!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缓缓向上,眺眼望去,山间佛寺林立,仿佛置身于神佛道场。
走至山顶,慢一点也许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顶峰眺眼看去,一片云雾弥漫,似乎处于九层云端似的,轻飘飘的。
九华山时常下雨,下了雨的九华山,满山雾气迷蒙,有时候丝丝小雨,撑着伞,漫步雨中,极美;有时雨偏大,树木被雨滴哗哗的打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融入雨水,一起滑落下来,也是极美!当然,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闻名遐迩。
古时,地藏渡海来唐,苦心修行75载,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
在这里发现了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肉身不腐已成生命科学之谜,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份庄严神秘的色彩。
爬九华山,你可以看到立足九华之巅的天台寺,仁义师太的肉身宝殿,悬崖峭壁之上的百岁谷,寺庙林立、僧俗共处的九华街,隐于神光岭和芙蓉峰的旃檀禅林,有世界上最大的地藏菩萨像,你可以品尝到闻名天下的九华素斋。
池州旅游一定要尝尝的美食九华山素斋九华山是佛教名山,历史上不仅僧尼要严肃戒律,禁荤吃斋,而且严禁山民和游客食荤,千百年来,相沿成习。
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久负盛名的“九华山素斋”。
农家土菜池州凭借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纯朴的民俗食风,将乡间原料巧妙组合,形成咸鲜合一,以味见长的乡野风味体系,较著名的菜品有:干豆角烧肉、萝卜烧腊肉等。
阮桥板鸭因其产地得名,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食之。
黄公酒源于唐朝池州府杏花村黄公酒垆,当年酿酒大师黄广润取“香泉井”(又名“黄公井”,此井现保存完好)之水,以秘技酿成此酒,其色泽纯净,香味醇和,口感纯正,回味悠长,堪称酒中奇葩,深受江南一带官宦人家及普通百姓的青睐。
萝卜烧腊肉池州凭借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纯朴的民俗食风,将乡间原料巧妙组合,形成咸鲜合一,以味见长的乡野风味体系,较著名的菜品有:干豆角烧肉等。
阮桥板鸭阮桥板鸭加工历史悠久。
正宗阮桥板鸭每年开春育苗饲养,立冬时宰杀,经过祖传工艺腌制一个月以上,再自然风干,工序有十二道之多。
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食之。
“阮桥板鸭”是池州美味一绝。
正宗的“阮桥板鸭”为纯手工制作,纯绿色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每年冬季临近年关才上市。
采用当地品种鸭即“齐毛鸭”(大雁和野鸭的杂交品种)为原料。
这种鸭不喂食任何饲料,而是经人工田野放牧,以田螺、鱼虾、昆虫、青蛙、稻谷为食,不易生病,营养价值比普通鸭高。
必胜板栗必胜板栗产自于贵池区梅村镇必胜村,本地俗名“北冲王板栗”,因其中秋节时分才成熟,又被誉为“中秋板栗”,是历代封建王朝的贡品,在宋仁宗年间首作池州贡品而名扬天下。
如今该栗主要以野生为主,年产约25吨,其栗特点是粒大饱满,浑厚光亮、肉质脆嫩甘甜,著名林学专家张良富教授曾品尝赞道:品质独特、口感厚润、质地细腻。
池州展示民族文化的景点
池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下是几个展示民族文化的景点:
1.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池州市境内,是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
这里有众多的道教文化景点,如九华山大殿、汉昭悼太后古墓、紫霄宫、九华影剧院等,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雕塑以及道教文化的独特风格。
2. 李白故里: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是著名的古文化名城。
这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故乡,有李白诞生地、李白纪念馆等景点,展示了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词艺术,深入了解李白文化。
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池州舞:池州舞是安徽省的传统舞蹈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池州市内,可以找到一些专门展示池州舞的场所,观赏到原汁原味的池州舞表演,感受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4. 池州博物馆:位于池州市埇桥区,是一座集池州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池州地区的历史文物、民俗艺术品等,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池州的民族文化。
以上景点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池州市的民族文化,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景点进行参观,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池州市旅游攻略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城市。
池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九华山、宝峰寺、池州古城等著名景点。
如果你计划前往池州市旅游,下面是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供参考。
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素有“中华第一禅林”之称。
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是信仰者和徒步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游览九华山,可以感受到山间的宁静与虔诚,还可以领略到山脚下的古建筑群。
不仅可以登山,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素斋美食。
宝峰寺:宝峰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历史悠久。
寺内供奉着千手观音,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漫步在宝峰寺中,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信仰的力量,寺庙建筑古朴典雅,让人心生敬畏。
池州古城:池州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古建筑风格独特。
在池州古城,可以领略到古代文明的痕迹,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古城内还有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让游客在品味历史的同时,也可以购物体验。
池州市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欣赏自然美景,这里都能满足你的期待。
在池州市旅游,别忘了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安徽文化的魅力。
池州旅游优点介绍池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旅游胜地。
池州旅游有着许多优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这个迷人的地方。
池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池州有许多古建筑和遗址,如池州古城墙、龙川寺、九华山古村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见证了池州悠久的历史,给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池州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个地区有许多美丽的山脉、湖泊和溪流。
其中最著名的是九华山,它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以其秀丽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登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
池州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池州的温泉分布广泛,水质优良,被誉为“东南温泉之乡”。
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温泉泡浴的放松和舒缓,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
池州的民俗文化也是其旅游优点之一。
池州有着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木偶戏、龙船、花灯等。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池州文化氛围。
池州的特色美食也是旅游的亮点之一。
池州的美食以草鱼、鳝鱼、双皮奶等为代表,口味独特,吃起来鲜美可口。
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可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总的来说,池州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无论是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还是领略自然风光的壮丽,池州都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前往池州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留下难忘的回忆。
安徽池州当地8道特色美食,都是当地人的热爱池州位于安徽省的南部,别名“秋浦”、“江都”和“九华府”,这里还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
可能不太喜欢旅游的小伙伴对池州还不太了解,但要说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而九华山就在池州境内。
但您知道池州除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佳句和九华山之外,您还知道这里的美食也是多不胜数吗?当您来到池州登上九华山欣赏完美景和佛教文化之后,再去品尝这8道美食,您会发现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就是无处不在。
❤️01.九华素饼九华素饼,是安徽九华山著名的汉族小吃,当地知名特产,是用九华山上的素食、黄精、绿豆粉制作的。
九华素饼外皮酥脆不油腻,加入九华山的野生黄精,不是调味剂,而是生长在九华山上的一种百合科草本植物,肉质肥大。
黄精加工后加入素饼当中,可以使饼更加油润,而且气味芳香,味道清甜。
所以吃九华素饼您就会感觉到鼻子和口腔都会有甜甜的感觉,味美且不腻。
❤️02.贵池小粑贵池小粑是安徽池州贵池的一道特色美食,当地人最喜欢早餐吃它,它主要是用精粉做皮,豆角、萝卜丝、粉丝、咸菜等食材做馅,就像煎水煎包一样煎熟。
煎好后,闻着香气四溢,外壳吃着脆脆的,豆角馅吃着脆爽可口,萝北馅吃着鲜甜多汁,粉丝馅吃着香辣柔韧,咸菜馅吃着咸淡适中。
❤️03.西山焦枣听老人说西山焦枣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是始于五代十国时期,距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根据记载从宋朝开始西山的焦枣就被当作贡品送入皇宫。
正宗的西山焦枣是产于坐落在海拔六百米以上高山上的枣林,这里所产的枣皮薄肉多,个头大核还小,因为形状酷似冬瓜,还被称为'冬瓜枣',这种枣才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料。
焦枣的制作是将采摘之后的鲜枣先进行晾晒,然后再反复的清洗,熏蒸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这样做出来的焦枣没有一丁点的添加剂,可谓是纯天然的绿色美食。
制作好的焦枣颜色紫金,形状和玛瑙一样,十分的好吃。
❤️04.葛公豆腐葛公豆腐是安徽池州东至县葛公镇的一道风味美食,这里的豆腐有四大特色,第一色泽乳白,第二豆腐细腻不硬结,柔软中还带有弹性,第三有种纯天然的鲜味,别具一格,第四有种黄豆本身的清香味。
安徽民俗文化之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池州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
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池州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饮食: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
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
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
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
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
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
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
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
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
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
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
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
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
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
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
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