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实验报告一
- 格式:doc
- 大小:4.64 MB
- 文档页数:29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开放实验报告[江门市交通规划]2012_12_27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一目录一目录 (2)二、查找资料并识图 (3)三、规划制图过程 (5)1、实验底图的制作 (5)2.乡镇名的采集 (15)3、交通规划线的制作 (16)4.制图输出 (18)四、实验总结 (21)五、任务分配 (21)二、查找资料并识图通过网上的百度百科与江门市是规划局我们找到了,江门市行政区划图、行政边界图、江门市交通规划图,还有就是江门市规划文本,不过这个不能下载,只能在网上浏览。
行政区划图我们可以从行政区化图中明显的看出,江门市共由七个区县组成,利用谷歌地图对照该图可以看出从右上到左下依次为鹤山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恩平市、台山市,简称三江四市。
通过这图我们可以看出共有92个镇,其分布如下台山市镇:台城、公益、大江、水步、白沙、附城、冲蒌、端芬、都斛、斗山、海侨、三八、三合、田头、赤溪、北徒、上川、下川、沙栏、横山、海宴、四九、深井、汶村、隆文、广海、那扶、南湾开平市镇:水井、水口、月山、沙塘、龙胜、马冈、塘口、蚬冈、百合、赤坎、东山、金鸡、苍城、大沙、长沙、三埠、沙冈恩平市镇:洪滘、恩城、大槐、郎底、良西、恩侨、圣堂、江洲、君堂、东成、牛江、大田、沙湖、那吉、横坡鹤山市镇:沙坪、雅瑶、龙口、桃园、古劳、址山、宅梧、双合、云乡、合城、鹤城、共和蓬江区镇:环市、潮连、荷塘、棠下、杜阮办事处:仓后、堤东、沙仔尾、北街江海区镇:外海、江南、滘头、滘北新会区镇:大泽、会城、司前、七堡、小冈、沙堆、古井、三江、崖西、崖南、双水、罗坑、大鳌、睦州、牛湾还包括最南边上川岛和下川岛以及一些无名小岛综合交通规划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市内共有国道线一条G325,高速公路四条,轻轨线8条,地铁线8条,由于图的分辨率比较低,镇间公路就不叙述了。
江门市总体规划文本/trm_sys/news_view.asp?newsid=2813三、规划制图过程1、实验底图的制作打开Catlog找到我们需要建立新的shp文件的位置E/区域开放性试验/44,点击该文件选择新建shp,参数设置如下点击OK可以看见新建的线文件如下黑框中所示,此时文件中没有任何线元素打开ArcMap,加载江门市行政区划图和新建的线图层如下打开江门市行政区界图属性表,添加属性项“界线类型”利用Editor/starting editor开始编辑,画好市域界线如下,并在属性表中添加市域界线市域界线跟踪画好区域界线并在属性表中添加区域界线如下停止编辑并保存编辑,最后的市区域界线图如下把画好的线图层数据输出保存。
2024年城市规划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一)实习目的通过几个月的设计院的实习,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联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以便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检验在校的学习所获得的成果,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设计的技能,以达到专业培养的目标。
(二)实习任务1.全面深入的了解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意义,熟悉现行业单位方案设计方法和规划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实践有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2.进一步消化和掌握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检查我们对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也检查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
3、培养实践中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较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提高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踏实、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实习内容1. 了解设计院的工作程序,规划师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了解设计院的不同工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合作方式。
2.了解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绘制。
3.指导老师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三、实习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四、实习地点、单位地点:单位:五、实习过程从陌生到熟悉,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绘图到参与方案的设计,一次次的认识,一次次的检讨,不断认识,不断实践,最终达到两者较好的结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所经历的整个实习过程。
对于学习了差不多四年城市规划专业的我们,可以说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区域规划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与意义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分析、规划和发展的过程,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深入了解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和过程该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实地考察和总结报告。
1.前期准备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小组成员首先了解了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研究了相关文献和案例,为实地考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明确了每个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并分工合作,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实地考察根据实践计划,我们选择了市县作为实地考察的对象,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我们首先到当地的规划部门进行了调研和访谈,了解了当地的规划理念、项目计划和发展目标等。
之后,我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城市中心区、农村地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等。
同时,我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和访谈,听取了他们对区域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3.总结报告在实地考察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归纳了区域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撰写了一份总结报告,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对未来实践工作的改进意见。
三、实践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区域规划的实践过程和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也更加清楚了区域规划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访谈,我们也更加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期待,对区域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次实践活动还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2024年城市规划实习报告简单版一、实习目的和背景城市规划是指基于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实习是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参与城市规划项目,深入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本次实习我参与了某市某区域的城市规划项目。
实习内容包括对现有城市规划方案的研究与分析、调查研究、方案设计等工作。
主要采用了实地调研、文件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
1. 现有城市规划方案研究与分析:通过分析现有的城市规划方案,了解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重点,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2. 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踏勘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城市现状、人口分布、用地情况、交通状况等相关信息,为后续的规划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 方案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结合城市规划的理论知识,制定和设计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规划目标的城市规划方案。
三、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造型设计或者空间布局,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心得和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实习让我深刻理解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应用了学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情况结合,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2. 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项目中,我与其他实习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协商、分工合作等团队合作技巧。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城市规划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流程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地调研让我亲身感受到城市现状和问题;文件研究让我了解了相关政策法规和历史背景;方案设计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规划方案。
2024年5月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2) 2024年5月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4篇(一)报告题目:2024年5月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对2024年5月份在XX城市进行的城市规划设计实习的总结和评估。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该城市某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包括收集相关数据、分析现状、制定规划方案等。
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城市规划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实际操作的经验。
1. 实习内容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参与某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通过调研和文献查阅,了解该地区的基本情况、历史发展、人口状况、交通网络等。
- 分析现状:对该地区现有的交通状况、建筑布局、绿地资源等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机会。
-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现状分析和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定,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城市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规划等。
- 编写报告和方案书:将规划方案进行整理和编写,形成报告和方案书,向相关部门提交和演示。
2. 实习收获和经验通过本次实习,我获得了以下收获和经验:-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参与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并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 团队合作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协调和分工,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技巧。
- 专业知识应用:通过实践,我成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讨论和解决,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实习评估和建议综合评估整个实习过程,我认为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实践环节增加:在实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参与实际工作。
- 导师指导优化:加强导师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于实践中。
第1篇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1. 理解区域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区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空间规划和设计能力。
4. 提高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实验时间[实验日期]四、实验地点[实验地点]五、实验对象[实验对象描述,如:城市公园、住宅小区、商业街区等]六、实验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区域设计理论、案例和规范。
2. 现场考察:实地考察实验对象,收集相关数据。
3.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区域设计方案设计。
4. 模型制作:制作区域设计方案模型。
5. 成果展示:展示实验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七、实验过程1. 文献调研阶段- 查阅区域设计相关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
- 总结区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现场考察阶段- 观察实验对象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设施配置等。
- 收集实验对象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数据。
- 分析实验对象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 方案设计阶段-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区域设计方案。
- 设计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 交通组织便捷;- 环境景观优美;- 设施配置完善;- 经济效益良好。
4. 模型制作阶段- 制作区域设计方案模型,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
- 模型应直观、清晰、准确。
5. 成果展示阶段- 展示实验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 汇报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设计方案分析- 对比分析实验对象现状与设计方案,评估方案可行性。
- 分析设计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2. 经济效益分析- 评估设计方案对实验对象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环境效益分析- 评估设计方案对实验对象环境质量的影响。
4. 社会效益分析- 评估设计方案对实验对象社会功能的影响。
九、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2.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十、实验心得体会1. 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讨论实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影响。
2024年城市规划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通过城市与区域的认识实习,使我们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城市与区域的概念,了解它们间的差异性与联系,提高学生对城乡管理这个专业专业性质的认识,另外,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培养我们的战略思维、全局观念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我们对这个专业学习的信心。
通过认识实习,为我们全面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地区。
三、实习内容1、观察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思考解决的措施;2、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情况;3、初步了解韶山等景区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4、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概况;5、重点研究长沙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态势,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实习结果(一)、课堂教育在城市与区域认识实习之前,学院开了动员大会,在大会上由____老师等人的发言,我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城市与区域的概念。
我明白了,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只是一个部分,而真正的城市规划其实是区域规划,即整体规划。
用数学语言来说,城市其实是处于区域集合中的,那么要想一个城市的发展合理,就必须是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相和谐,并且要带动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就像烙大饼一般,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着眼于区域这个大饼,不要只求快速发展,这样,我们一定吃不到美味的“饼”。
就像霍华德在他的《田园城市》中说的一般:城乡要成婚,愉快的结合,才能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另外,老师的发言中,我明白了我们学习的很多课程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城乡规划管理这个专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它需要我们从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美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来认识一个地区的价值,只有保护自然之美,维护社会稳定公正,促进城乡和谐,才能做出适合城市与区域更好更快发展规划。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规划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区域规划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区域规划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习区域规划的理论知识,了解区域规划工作的流程,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项目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规划设计院,实习项目为某市新区的发展规划。
该新区位于市区东南部,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
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一)前期准备阶段1. 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内部培训等方式,对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为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项目调研:在实习单位安排下,我与团队成员一同前往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新区发展现状、产业发展、交通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二)项目实施阶段1. 数据整理与分析:根据调研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后续规划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2. 规划方案编制:在规划师指导下,我们参与了新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方案的编制工作。
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规划软件的使用,如ArcGIS、AutoCAD等,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3. 方案讨论与修改:在规划方案初步完成后,我们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讨论,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政府部门、企业、居民等进行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实习总结阶段1. 实习成果总结:在实习结束前,我们对实习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整理了实习报告,并将实习成果提交给实习单位。
2024年5月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范文2024年5月城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范文精选3篇(一)尊敬的领导:我本次在贵单位的城市规划设计实习已经圆满结束。
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提升,在实践中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现将本次实习报告如下:一、实习单位概况我所实习的单位是X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该院成立于XX年,是国内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雄厚的规划设计团队。
该院以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咨询为主,涵盖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多个领域,曾参与了X市许多重要城市建设项目。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X市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实习工作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主要通过参与院内的讲座和交流会,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和深入探讨。
学习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编制流程、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等。
2. 规划设计实践:我在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X市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具体工作包括参与规划立项会议、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参与数据分析和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等。
同时,我还参与了前期规划调研和市民参与活动组织,与市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城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 理论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参与规划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规划原理和方法进行规划设计,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以及如何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进行项目推进等。
2. 实践经验积累:通过参与X市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对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制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如何从城市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并且注重与相关部门和市民的沟通和参与。
3.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在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合作,并且参与了多个项目组的工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如何分工合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第一部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分析成渝经济区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并对其进行定性评价。
分类要素自然资源资源评价自然环境要素气候资源成渝经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年均温在16-18℃,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较易适合居住。
水资源成渝经济区降水丰沛,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该区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用水的需要。
生物资源成渝经济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初步统计,仅动、植物资源就有11纲、200科、764属、3000余种。
其中,种子植物2682种,特有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黄心树、香果树等;主要脊椎动物237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中药材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
[矿产资源成渝经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种类繁多。
已探明的有铁、钛、钒、铜、铅、锌、铝等,同时涵盖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销、蛇纹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气、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
二是分布相对集中,储量较大。
例如成都市有大小矿产400余处,多数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炭主要集中在彭州、都江堰等地区,钙芒销储量全国第一,高达98.62亿吨;又如重庆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
三是共生矿多。
工业资源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古享有“天府产业部门要素之国”美誉,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有200多家落户成都;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旅游资源成渝经济区旅游资源不胜枚举。
例如成都的青城山、西岭雪山、九龙沟、九峰山、天台山、龙池森林公园等都是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国色天乡(温江区)、街子古镇(崇州市)、平乐古镇(邛崃市)、天台山(邛崃市)、西岭雪山(大邑县)等;又如重庆酉阳桃花源风景区、国家旅游强县:巫山县、AAAAA景区(5个):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巫山小三峡、大足石刻、酉阳桃花源、綦江万盛黑山谷风景区.AAAA景区(41个):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酉阳龚滩古镇、长寿古镇等都是该区的旅游胜地。
第二部分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1、成渝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特色。
答: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建设,成渝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
在资源方面,成渝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水能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此外成渝经济区内科研机构,高等教育众多,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
而四川历来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
2、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指向,主要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型指向、原料指向、高科技指向三大类。
3、区域产业结构特色方面,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冶金和材料产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医药产业),辅助产业(物流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能源建设、信息建设)。
4、区域产业布局特色方面,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主导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2、成渝经济区区域文化的挖掘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什么?答:区域文化中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蜀绣和蜀锦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
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川剧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
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广为流传的名戏有《白蛇传金山寺》、《玉簪记》、《彩楼记》等。
川剧绝技丰富,如开慧眼、变脸、喷火、藏刀等,令人叹为观止。
(3)茶艺成都爱喝茶,会喝茶,以至于外地人用“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来形容。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
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4)电影峨眉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重点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西南惟一的电影生产综合性文化企业。
(5)饮食文化成都于2010年2月28日获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
重庆亦是火锅的发源地之一,并对火锅这种饮食文化影响较大的。
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6)、文化设施成都现有文化设施琴台路、武侯祠博物馆、草堂博物馆、永陵博物馆、金沙遗址、文殊院、青羊宫、锦里、宽窄巷子等。
重庆现已建成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川钓鱼城博物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以及万州、铜梁等区县博物馆共40多个。
重庆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先后启动。
以上均为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文化,不仅是推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硬实力。
既可以陶冶该区人们的情操、宽慰其心境,让他们可以安心的投入自身的工作之中,也可以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促进该区经济的发展。
可见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文化在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将逐步发展成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的广阔市场。
3、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成都和重庆的统计年鉴)(1)区域人口结构分析: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
成都性别结构表单位:%年份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性别结构比102.41 101.90 101.50 101.21 100.40 100.00 99.60年龄结构:0-14岁153.7万人,所占比例10.94%;15-64岁1114.6万人,所占比例79.3%;65岁以上136.4万人,所占比例9.17%。
职业构成表单位%年份2006年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第一产业26.1 24.6 24.6 22.3 20.3 18.7 17.9第二产业30.6 30.5 30.5 31.9 33.2 34.6 34.7 第三产业43.3 44.9 44.9 45.8 46.5 46.7 47.4人口增长单位%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出生率8.1 8.6 7.11(9.0) 10.0死亡率 5.6 8.7 5.03(4.6) 9.9生育率94.2 93.61自然增长率 2.5 -0.1 2.08(4.5) 0.1民族构成: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92.0686万人,占99.1%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939万人,占0.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重庆性别结构表单位%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08.25 108.164 197.92 107.59 107.192010年年龄结构表单位%0-14 16.9815-64 71.4665以上11.56职业构成表单位%2011 2012第一产业8.6 9第二产业55.3 51第三产业36.1 40民族构成单位:%民族构成重庆汉族93.5少数民族 6.5(2)区域人口增长分析:以2012为基期年,预测2020年人口。
成都人口预测:201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17.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1%,机械增长率为10.7%P2020 = P2012 (1+0.1%)8 ±△(P2012 *10.7%)=1417.8*1.0096±151.704重庆2012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为294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机械增长率为16.9%。
由此得知:P2020 = P2012 (1+4%)8 ±△(P2012 *16.9%)=2945*1.369±497.705=4031.705±497.705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1、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发(R&D)人员。
评价:从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发人员三方面来看,成都与重庆差距不是很大,甚至研发人员还能持平。
但科技人员总量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重庆明显高于成都。
在区域科技方面,重庆更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
2、研发经费的总量:变化趋势、区域间比较、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重表示)(1)变化趋势分析:成都和重庆两地在08,09,10年研发经费投入都呈现增长趋势,且在08、09两年增幅不大,在09到10年有明显增加,说明成都和重庆两地发展科技意识增强,科技型企业也越来越多。
但同时可以看出重庆三年研发经费的投入都高于成都,说明重庆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经济的意识比较成熟。
(2区域间比较分析:从两地投入的研究经费比较,重庆投入的研究经费基本占了两地研究经费总额的3/4。
成都在研究经费投入方面还须提升。
(3)投入强度分析:地区生产总值来看,重庆远远高于成都,约50%,重庆研究经费总额也是成都3倍。
说明科技对于拉动地区生产总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研发经费的分布分析:成都和重庆两地都比较注重发展试验研究,而对基础研究的关注度略低。
重庆在基础性研究和试验研究两方面投入略高于成都。
成都比较注重应用研究。
4、发经费的来源地区政府资金企业自筹国外投资其他投资成都 3.14% 86.96% 9.42% 0.50%重庆 5.48% 93.30% 0.80% 0.40%分析:横向来说,成都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自筹和国外投资,说明成都企业有一定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意识,同时成都也比较吸引外商投资,但在政府资金和其它投资方面较弱,说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