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井下)作业安全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安全交底。
二、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三、受限空间作业风险1. 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内部构造复杂,存在坠物、触电等风险;3. 有限空间内部物料可能存在腐蚀、易燃、易爆等危险;4. 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发生事故后难以及时救援。
四、安全交底内容1. 作业前准备(1)作业人员应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了解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及防护措施;(2)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明确作业时间、地点、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及监护人;(3)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安排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4)检查受限空间内部环境,确认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质积聚。
2. 作业过程(1)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3)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5)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3. 作业人员防护(1)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帽、防滑鞋等;(2)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受限空间内部环境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撤离;(3)作业人员应相互配合,确保作业安全。
4. 监护人职责(1)统计和记录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姓名、进出时间;(2)检查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护用品是否齐全;(3)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五、应急措施1.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2. 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并迅速送往医院;3. 保护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一、交底对象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对象为所有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现场监督人员。
二、受限空间作业定义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进行作业的活动。
三、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1. 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内部构造复杂,可能导致事故发生;3. 内部固有风险产生危害时,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
四、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作业前准备(1)了解受限空间的具体情况,包括空间大小、通风情况、物料存放情况等;(2)熟悉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3)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通风、检测、监护等;(4)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带、防滑鞋等。
2. 作业过程(1)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3)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4)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5)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并签字存档。
3. 作业监护(1)安排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监护人;(2)监护人负责统计和记录进入人员的姓名和进出时间,并收取作业人员的胸卡牌挂在作业牌上;(3)人员撤除时领取胸卡牌,保证进入的人员和胸卡相符合;(4)监护人应密切观察受限空间内作业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
4. 个人防护(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安全带、防滑鞋等;(2)根据受限空间内的有害气体种类,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五、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的安全检查1. 作业结束后,应对受限空间进行彻底的通风,确保有害气体排出;2. 检查受限空间内是否有残留的物料,如有,应清理干净;3. 检查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应立即整改。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进行受限空间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二、受限空间作业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三、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1. 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有限空间内部构造复杂,易发生事故;3. 内部固有风险产生危害时,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
四、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 作业前准备:(1)检查受限空间内部环境,确保无安全隐患;(2)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流程和安全措施;(3)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明确作业人员、监护人等信息。
2. 作业过程:(1)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3)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受限空间作业;(5)检测人员应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并签字存档。
3. 作业结束后:(1)清理受限空间,确保无残留物;(2)恢复受限空间原有状态;(3)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五、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要求1. 作业人员应熟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2. 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3. 作业人员应服从监护人指挥,严格遵守作业规程;4.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六、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职责1. 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2.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3. 监督作业人员遵守作业规程,确保作业安全;4. 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5.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保其了解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
一、交底编号:________________二、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三、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四、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五、交底日期:____年__月__日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2. 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3. 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5. 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6. 设计概况:________________二、受限空间作业情况1. 受限空间名称:________________2. 受限空间位置:________________3. 受限空间尺寸:________________4. 受限空间作业内容:________________5. 受限空间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三、安全管理网络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________________2. 安全管理人员:________________3.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________________四、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1. 危险源辨识:(1)缺氧、窒息(2)中毒、窒息(3)物体打击(4)机械伤害(5)高处坠落(6)触电(7)火灾(8)其他危险源2. 应对措施:(1)缺氧、窒息: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确保受限空间内氧气浓度不低于18%。
(2)中毒、窒息:作业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保受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物体打击: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现场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4)机械伤害:使用符合规定的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5)高处坠落: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带、防护网等,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6)触电:使用符合规定的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受限作业安全交底模板一、交底时间2024 年9 月11 日二、交底地点[具体地点]三、交底人[交底人姓名]四、被交底人[被交底人姓名或职务]五、受限空间作业基本信息1.受限空间名称:[具体受限空间名称]2.作业地点:[详细作业地点]3.作业内容:[具体作业内容描述]4.作业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六、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前准备1.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确保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2.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危险和安全措施。
3.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4.对受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包括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检测结果应符合安全标准。
5.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设备,如呼吸器、安全带、安全绳、急救药品等。
6.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作业过程中1.严格遵守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上规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2.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进入受限空间前应进行检查,确保防护用品完好无损。
3.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受限空间内通风良好,如有必要,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4.作业人员应与监护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报告作业情况和身体状况。
5.严禁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6.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受限空间。
3.作业结束后1.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将工具、设备等带出受限空间。
2.对受限空间进行检查,确保无遗留物品和安全隐患。
3.拆除警示标志,恢复受限空间的正常使用状态。
七、应急措施1.制定受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监护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如有人受伤或中毒,应立即进行急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八、其他事项1.被交底人应认真阅读并理解本交底内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交底人提出。
2.被交底人应严格遵守本交底内容,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交底编号:1、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3、熟悉应急响应程序,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五、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的职责:1、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2、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3、管理人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4、及时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应急知识培训并将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告知。
六、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是:1、本工程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2、本工程(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3、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5、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范自救;6、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七、安全生产十大纪律1、项目员工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酒后、带小孩者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严禁赤膊、赤脚、穿拖鞋上班。
5、严禁在施工现场打闹。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独立顶岗作业。
7、油库、防火禁区、木工场不准吸烟或明火作业。
8、高空作业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掷材料和工具等物体。
9、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10、吊装设备未经检查(或试吊)不准吊装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八、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1、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持信息卡通过竖井或斜井闸机进入隧道内,未持信息卡人员严禁进入隧道内。
2、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地质素描、超前水平钻探等工作,并按照方案施工,及时支护封闭。
3、龙门吊操作人员,拌合站操作人员必须专人专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操作设备。
一、工程名称及时间1. 工程名称:2. 作业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二、施工单位及现场负责人1. 施工单位:2. 现场负责人:____三、受限空间基本概况1. 受限空间名称:____2. 受限空间位置:____3. 受限空间尺寸:____4. 受限空间内部结构:____四、受限空间危险性分析1. 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易燃气体的积聚和缺氧等;2. 内部构造复杂,存在潜在危险;3.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4. 人员不便于逃离或救援。
五、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作业原则:“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2. 检测指标:(1)氧浓度;(2)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3)硫化氢、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4)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3. 检测时间:作业开始前30分钟。
4. 检测人员:____5. 检测记录: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6. 作业人员:(1)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帽、防护服等;(2)严禁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受限空间;(3)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4)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并报告现场负责人。
7. 监护人员:(1)监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责任心;(2)监护人员负责统计和记录进入人员的姓名和进出时间,并收取作业人员的胸卡牌挂在作业牌上;(3)监护人员应随时关注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状况,确保作业安全。
六、安全防护措施1.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2. 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3. 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应检查并确认受限空间内无残留有害物质。
七、应急处置1.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中毒、窒息等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撤离受限空间,并报告现场负责人;(2)对中毒、窒息人员进行急救;(3)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一、交底对象1.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2.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3.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4.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5. 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二、交底时间[具体日期]三、交底地点[具体地点]四、交底内容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2. 建设地点:3. 建设单位:4. 施工单位:5. 监理单位:6. 设计概况:二、受限空间作业情况1. 受限空间的位置、尺寸、形状及用途;2. 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有毒有害气体、缺氧、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等;3. 受限空间内施工人员可能面临的危险因素,如坠落、触电、中毒、窒息等;4. 受限空间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作业人员数量及分工。
三、安全管理网络1.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职责;2. 监理单位监理人员职责;3.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职责;4.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职责。
四、危险源辨识及应对措施1. 危险源辨识:(1)有毒有害气体:采用气体检测仪检测,确保浓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缺氧:配备氧气呼吸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3)高温、高压: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4)腐蚀性液体:穿戴防腐蚀服装、手套、鞋等防护用品;(5)坠落: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护栏杆等;(6)触电:确保电源开关、插座等符合安全要求,作业人员穿戴绝缘手套、鞋等防护用品;(7)其他危险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应对措施:(1)作业前,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确保氧气浓度达到安全要求;(2)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4)作业结束后,对受限空间进行检查,确保无残留危险源。
五、安全作业措施1. 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建筑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2)有限空间作业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3)作业环境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4)每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对作业空间进行通风,但禁止用纯氧气对有限空间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