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说课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8
哲学引论010001
【学校: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521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
【题目】(3分)
根据苏格拉底的观点,具有以下哪种动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人才属于哲学家? ( )
A、为了获得奖杯的人
B、虽无获奖势力,但想借此观摩运动会,以便下次登场的人
C、仅仅出于好奇而来参观的人
D、某个或某些运动员的崇拜者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C
【题目】(3分)
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A、“本体论转向”
B、“认识论转向”
C、“语言的转向”
D、“伦理的转向”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正确答案:C
【题目】(3分)
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提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题目]。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形成性作业1(绪论、第1-3章)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哲学最初的定义是关于爱和智慧的理论。
2、物的世界、人的世界和概念世界构成了哲学对象的三大基本领域。
3、哲学的形态是指哲学在人类生活和文化体系中存在并表现出来的样式。
4、叙述哲学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法:一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二是从抽象到具体。
5、哲学思维最重要的特性是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
6.哲学的首要、实质和根本价值是哲学对整个人类的价值。
7.哲学对人的工具价值,是指哲学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满足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为人类目标的实现服务。
8、哲学的工具价值,表现为认识价值、实践价值和人文价值。
9.哲学的目的价值是指哲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理性和精神生活的一致性。
10、哲学的目的价值,体现为人类理性生命的自我价值、人类自我超越的精神价值和理性化的人类精神。
二、判断题:(判断并纠正错误,每题5分,共10分)1、“学科”是学说的现实形态,是对学说问题的一定解答或反应系统。
ד学说”是学科的现实形态,学说是对学科问题的一定解答或反应系统2.科学曾是哲学的最初形式和“母体”。
哲学曾是科学的最初形式和“母体”三、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1、哲学的学科特征。
(p6-84点)2、简述哲学三大理论分支。
(p37第二段)3、简述哲学的民族文化意义。
(p85-863点)4、简述哲学对人的生成的意义。
(p88-904点)一四、材料题(共20分)在哲学方法论问题上,黑格尔曾指出,要进入并学习哲学,“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
柏格森更明确地指出:“学习哲学就是扭转意识形态活动的习惯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逆转是进入哲学研究的“门槛”。
请问,这里的“门槛”是多少?如何跨越这个“门槛”?p54-57这里指的“门槛”主要有两个台阶,其一,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其二,从时间上的“循序渐进”转向“从后思索”,就“逻辑在先”“从后思索”展开阐述五、论述题(共20分)如何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充分实现哲学的价值?(第91-101页)2形成性工作2(第4章)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每项1分,共10分)1、被称为西方第一位哲学家的是泰勒斯。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02051《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任务一作业
资料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而表现出来的
对。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二章哲学引论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旳作用有哪些?哲学对科学旳作用:确立科学旳理论前提;阐明科学旳基本性质;捍卫科学旳独立性,寻求全体科学旳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旳作用:对平常意识旳反思;对学科前提旳批判;对自由意识旳增进。
2、宋明理学旳重要特点是什么?宋明理学旳重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关键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怎样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旳特点?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旳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旳角度看,维系着哲学旳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旳最重要旳原因,一直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旳,对人类生活旳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旳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旳,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旳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旳,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旳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旳解释和阐明。
哲学旳思想探索性特性,首先体现为它所波及旳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旳原则或假定;此外哲学旳思想性探索还体现为哲学自身旳发展是历史旳、持续旳。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认性特性但卣仪肯定性为目旳旳思想陈说,增进了哲学旳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旳特点是什么?两者旳区别是什么?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可以最伟大旳成就,是处理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旳充足而有效旳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旳理论和措施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旳哲学旳重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措施论旳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旳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当把人以及人旳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发明等对人有重要意义旳各个方面旳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旳中心地位,现代哲学旳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旳反思来探讨人旳存在、人旳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一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学习资料第1题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2题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3题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4题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5题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6题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而表现出来的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7题语词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任何语词都不具有知识意义的内涵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8题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是相对变化和难以固定的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9题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的形式出现,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行方式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0题哲学关注知识和思想分析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语词之间的紧密关系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1题哲学以智慧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2题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非正统思想是道家学说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3题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自觉讲求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先秦哲学是墨家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4题清代哲学家顾炎武提倡经学研究要经世致用,他被清人尊为“开国儒宗”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5题中国哲学的总结者黄宗羲提出了“天地之化日新”的著名论断。
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16题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的学问,形而上学被称为本体论(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17题在日常生活中,定义不能明确地表达存在的时候,往往是定义的范围过宽或过窄。
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一—二章哲学引论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经验主义基础的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使认识论成为全部哲学的基础的哲学家是康德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
哲学对自由意识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对思想文化深层结构的有力揭示和思想模式的不断转换而表现出来的
对。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开放本科)《哲学引论》单元作业(1)参考答案责任教师:陈娟娟一、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一种可以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系统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对世界知识的概括,并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
即人们对具体知识的认识了解深化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因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形而上学:广义而言,形而上学是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也被称为本体论。
狭义而言,只有与非感性的超经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
3.本体论: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
4.经验论二、填空题1.早期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希腊晚期和中世纪时期哲学则具有伦理学和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哲学采取宗教哲学的形式;近近代哲学通过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开始了其向认识论的历史转向;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和冲突,俨然已经形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
2.哲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划分,又可以区分为理性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部分。
3.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是:哲学的批判精神、哲学的创新意识、哲学的分析方式。
4.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源地,儒家、道家和法家构成了先秦哲学的主干,而《周易》作为“从经之首”。
5.由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开创的古希腊哲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思辩传统。
三、简答题1.哲学有哪几个基本的领域?如何区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答案:根据对哲学的概念考察,我们大致可以把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个方面作为哲学的基本领域。
但是,对哲学的区分不只一个标准,曾一度流行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区分。
理论哲学主要包括两个构成部分,一是形而上学,二是知识论。
实践哲学,主要研究为一定目的所决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那些实际问题,因此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乃至宗教哲学,也都可以包含在实践哲学的领域。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第一一二章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木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徳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口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璽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看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冇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冇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彖,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徳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自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 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人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貝,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來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具“异化”问题。
三、分析题1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
按照亚里士多徳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彖,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康德认为()2.谢林明确主张审美意识高于道德意识,审美意识是道德与功利的调解。
()3.对“人类自恋”的三次打击包括()4.把万物相通、相融的整体分裂为主体和客体,主体将客体作为外在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条件,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发现真理,这就是()5.历史研究的最高目标是()6.伽达默尔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了,历史研究的主要兴趣不止于知道原作者本人的用意,而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
()7.()是摆脱了直观的图像的抽象活动。
8.墨子的“兼相爱”没有包含有“主体性”思想的因素。
()9.孙中山则明确提出心物二元论,公开反对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知行合一说,提倡“知难行易”说。
() 10.()不仅细致地分析了人与物的高低之分,而且明确了这种高低的分殊与万物一体的统一性11.()说,“世界上本来没有相同的东西”。
12.()贬低艺术,因为它是对现实事物的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真理的摹仿,艺术成了摹仿的摹仿。
13.西方哲学史上道德律的建立方式大体上有下面几种类型()14.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转向人与人的关系,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调。
()15.()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物为客体,主体凭着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性以及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自然不能理解人从而主动地约束自己,使自己适应人。
()2.“人-世界”结构追问的是外在的客体是什么。
()3.文化多元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精神产物。
()4.康德的“真无限”是主客的对立统一,是“纯思维”。
()5.()主张美的东西在于形式而不在于物质。
6.黑格尔在精神哲学部分中把人的精神分为()7.主—客关系式和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哲学的目标就是主体认识和征服客体。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2(第一~二章)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⒈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⒉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答: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二、分析题1、亚里士多德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思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它利益而寻求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惟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惟一学术。
”请结合教材的学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
但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哲学所关注的对象并非人类自身的存在或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而是人以外的世界和自然界,因而理所当然地,哲学与科学具有大致相同的对象和内容。
而当后来哲学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外在的自然界转向人有关的存在,探讨关于人是什么以及人和社会的美好生活问题,或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实践要求哲学家们对关于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具体化和专门化的解释的时候,哲学和科学的区分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2、苏格拉底曾说“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
你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吗?什么叫“未经检验的生活”和已经检验过的生活“?请概括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
答:我不同意他的说法。
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即生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常识性问题以意见的形式出现,意见表达是情绪、习惯或信念之类的东西,对于意见人们一般不需要加以证明或求证,对之表达的至多只是接受或拒绝的态度而已;科学性问题以知识难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难题要求的是逻辑、数学或其他技术性方面的求解,知识性难题的求解就是科学性问题的解决;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出现。
思想性问题表达的是人类面对自身存在问题时的思想性境界,思想性问题无所谓答案或技术上的求解,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动方式,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第三~四章)一、简答题:1、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答: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地位?答: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理性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二、论述题:1、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答:“是”、“在”、“无”构成了是本体论研究存在问题的三种形式。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人们是靠着“是”来逻辑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逻辑联结词,通过“是”人们才在思想中建立起“抽象的同一性”,并由此开始进行思想的分类、命名,使得思想和语言有逻辑界限,能够清楚明白。
“在”指出了事物的自身同一性,是一种非逻辑理解的对象,当我们说一个事物“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这个事物,哪怕是仅仅给它命名,也已经包含着对这个事物的一定认识了,而这样一来,这个事物就不再是单纯的“在者”,而变成“是者”了,实际上人们只能认识“是”,所谓“在”并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
它超出了语言的逻辑界限,但还没有超出语言的语言界限,人们依靠领会等内心体验和现象来思想,具体理解“在者”的存在。
“无”即非存在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三种不同内容:事物中的虚空部分;个体事物未有之前和既终之后的情况;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最高本原。
它指向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
2、比较分析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异同。
答: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就是逻辑分析。
要彻底消除哲学由于模糊而造成的混乱,就必须建立以现代逻辑为基础的理想的人工语言,而要建立这样的理想语言,就必须确定这种语言的哲学意义或认识意义。
他们普遍认可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日常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所以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他们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强调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
由此提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
三、论述题1、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象形文字,试从这角度,分析一下“是论”、“在论”和“道论”的区别,以及这三种本休论对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不同作用。
答:“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论”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逻辑必然性就成了是论所演绎的哲学原理体系的真理性的依据,以求实为终极目标的概念论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在西方概念论哲学中,科学真理就是由逻辑组织起来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它靠的是概念及其体系。
以“是论”为根基的西方概念论哲学固然因其和科学的密切关系而被人称许,但进入21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出现了科技异化所造成的战争威胁、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全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概念论哲学也有它的弊端。
“在论”同样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在的角度来理解being,也就是返回事物本身,也就是不再以是者还是非是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标准,而认为在者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在者之在的更大意义在于其精神性的或价值性的作用。
正是有此在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我们才能超越是者所构筑的逻辑经验世界,而突入到非逻辑非经验的世界,也就是回归到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
它的作用:一是重新理清存在的地基,一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事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道论”超越了有无对立的无就是道,对一切既不执着与无也不执着于有,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宇宙论和本题论的角度看,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
二是从宇宙万物的本性来说,道是世界万物终极本质或者自然规律。
它的意义:拒绝绝对存在而只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态哲学是有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二、它主张有生于无,即存在本身具有某种缝隙或者分存在的特性,因而养成了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达观性格和逍遥山水的心态;三、它主张一切皆变,贯穿了辩证法思想。
2、《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所谓“诚”是指由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所谓“明”是指由穷理之学所得到的知识,“自诚明”是说,首先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致死后;“自明诚”是说,首先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
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二者殊途同归。
儒家的理想是“穷理”与“尽性”的统一,但是,求仁与求知是不统一的,这样,儒家历史上就出现了明显对立的两个派别:一派主张自诚明,即把求仁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主观的内省体验为依据来扩充道德,然后再达到求知;一派主张“自明诚”,即把求知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即物而穷理,然后再通向道德。
这两派都曾以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再加上后来受到争夺道统正传的意识形态干扰,从而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4(第五章)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之间的关系?答:“是”与“应当”关系复杂,这种关系最早是由休谟提出来的,休谟认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
如果把道德看作依据于理智,就会引起一些非常深层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