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实验室样品检测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样品检验检测流程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检验检测样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公司检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可追溯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验检测样品的检验及管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质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登记、标识、流转、保管、留样、退样和处理工作以及检测任务的下发。
第四条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接受检测任务、按规定的检验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检测、将不合格样品情况汇总交由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检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进行审核、将不合格样品情况告知样品管理员并对处理情况进行确认。
第六条质量负责人:负责对不合格样品的处理情况予以批准。
第三章作业流程第七条外部委托送样检验流程:委托方递交委托单和样品给受理大厅样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负责依据委托单内容核对样品信息、状态及检测要求,并询问是否需要留样及对试验后样品的处理意见。
样品信息确认后,依据公司编号规则对样品进行编号(委托编号和样品编号)予以唯一性标识(即样品编号)打印样品卡并将样品存放于样品室统一进行管理。
其后登记《样品管理台账》下发《检测任务单》,一份样品管理员留底,一份检测人员领取样品和接受任务,一份随委托单一起流转交由检测部门负责人。
检测人员凭《检测任务单》领取样品并在《样品管理台账》签字。
检测人员在接到样品后按照检测要求进行试验并填写《原始记录》,检验完成后原始记录递交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呈送授权签字人签字,然后转交受理大厅盖章、发放。
如样品检验不合格,由检测人员将样品检验结果及情况说明第一时间反馈给检测部门负责人,检测部门负责人将处理意见及情况说明告知样品管理员,由样品管理员负责与委托方进行沟通协调。
第八条样品室要有专人负责,限制出入,确保样品安全。
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一致;样品丢失或混淆不清必须追查原因,按责任事故处理。
第九条样品储存环境应安全、无腐蚀,清洁;水泥样品应储存于带有橡胶密封圈的专用铁桶内。
实验室采样操作规范(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二)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三)噪声作业指导书(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1·0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2·0 一般事项: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0 器具3·1 采样设备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
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3·2 样品容器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接受采样任务单●采样的准备●现场采样的实施●样品的交接4·1 接受采样任务单根据上海市卢湾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04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
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4·3·1样品的采集:、硫化物、油类、悬浮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4·3·1·1 采样方法: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
08-样品检验管理规程-新版GMP⽬的:为规范化验室样品检验管理,制定本规程。
范围:适⽤公司原辅料、中间品、成品检验的全过程。
责任:QC⼈员、复核员、QC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1. 收样和分样:1.1.QC⼈员凭送样⼈员递交的请验单接收样品,没有请验单的样品不予接收和检验。
1.2.接收时,应检查样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期等是否与请验单符合,样品外观是否完好,确认⽆误。
1.3.接收⼈员根据请验单上注明的样品⽤途或检验项⽬对样品进⾏分样,所分的每份样品均应有相应的标签。
1.4.样品确认和分样⼯作完成后,填写《样品接收、分样记录》(编号:REC-BZL-02-116-01),安排检验⼯作。
2.检验:2.1.依据检验规程,准备需要的仪器、试液、标准溶液及其它必需品。
2.2.检验所⽤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校验,切在合格范围内;⽤于微⽣物限度检查的玻璃器具严格灭菌;检验所⽤标准溶液、滴定液按照药典规定的⽅法配制、标定。
2.3.检验过程严格按规定的检验⽅法进⾏,不得对检验项⽬和操作⽅法做任何更改。
确有原因需改动应⾸先报告化验室主任,经研究后再作决定。
2.4.除含量⼀项需做两份平⾏实验外,其他检测项⽬通常做⼀份即可。
2.5.如两份平⾏实验结果的误差超出规定(但在合格限内)或出现⼀份合格,⼀份不合格的情况,应通知QC主任,安排重新测定。
2.6.QC⼈员在检验过程中,应认真、及时地做好原始记录。
数据填写真实可靠、准确明了、字迹清楚,遇有写错处,不得涂改,应⽤斜杆划掉,并在旁边填写正确数据,然后签名和写⽇期。
检验⼈员对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7.原始数据的修约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执⾏《有效数字使⽤管理规程》(编号:SMP-XZL-02-114-01)。
2.7.1.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的计量单位⼀律采⽤《中华⼈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最⼤允许相对偏差,否则,检验结果⽆效,必须重新测定。
德信诚培训网
GP检验及测试管理程序
1.0 目的:
规定ROHS产品检验及测试控制体系﹐对所有ROHS产品(含零部件、原材料、辅助材料)之来料、过程、出货进行检验及测试﹐以保证产品符合ROHS 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ROHS产品所有来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及测试。
3.0 定义:
3.1 RoHS:《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共包括下面六类物质:
铅及化合物(Lead(Pb) and its Compound)
镉及化合物(Cadmium(Cd) and its Compound)
汞及化合物(Mercury(Hg) and its Compound)
六价铬及化合物(Hexavalent Chromium(Cr6+) and its Compound)
多溴联苯,PBBs(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多溴联苯醚,PBDEs(Polybrominated Dipenyl Ethers)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DXCp://好好学习社区。
样品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样品检验活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样品检验活动,包括原材料、中间品、成品等各个环节的检验。
第三条检验目的: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形象,确保用户权益。
第四条检验原则:公正、客观、公开、严谨。
第五条检验规范:遵循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保证检验程序的规范性。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六条检验委员会:公司设立检验委员会,负责样品检验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第七条检验部门:公司设立检验部门,负责具体的样品检验工作,由专业检验人员组成。
第八条检验员: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第三章检验流程第九条取样:从样品中取得代表性的样本,并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条分类:按照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样品进行分类,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十一条检测: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测、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第十二条评定结果:根据检验结果,评定样品的质量等级,做出检验报告。
第四章检验要求第十三条质量控制: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环境要求:检验部门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外来物质干扰检验结果。
第十五条设备要求: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六条文件管理:检验报告应妥善管理,保留备案,便于后续查询。
第五章检验责任第十七条检验责任人:检验结果由检验员负责,检验工作由检验部门负责。
第十八条检验纪律:检验员应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和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不得违规操作。
第十九条检验安全:检验过程中应保障员工安全,严禁发生意外事件。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订,经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解释。
以上制度是公司样品检验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流程,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形象。
样品检测试验制度样品检测试验制度是指针对样品进行的一系列检测试验活动,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样品检测试验制度是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一、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制定1. 明确样品检测试验的目的和范围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制定应明确样品检测试验的目的和范围,包括检测样品类型、检测项目、检测频率等。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行业标准、客户需求等因素,确定样品检测试验的具体内容。
2. 制定样品检测试验规程样品检测试验规程是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执行依据,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环境、检测人员等。
企业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和产品特性,制定详细的样品检测试验规程,确保检测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确定样品检测试验的实施部门样品检测试验的实施部门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确保检测试验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根据样品类型和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部门或外部检测机构承担样品检测试验工作。
4. 制定样品检测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制度样品检测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制度有助于企业对检测试验过程进行追溯和分析。
企业应制定样品检测试验的记录和报告格式,确保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完整。
二、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实施1. 样品接收与标识样品接收与标识是样品检测试验的基础环节。
企业应制定样品接收与标识制度,确保样品在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可追溯性。
样品接收与标识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规格、样品来源等信息。
2. 样品检测试验的执行样品检测试验的执行应严格按照样品检测试验规程进行。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确保检测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检测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等因素,确保检测试验的准确性。
3. 样品检测试验记录与报告样品检测试验记录与报告是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制定样品检测试验记录与报告制度,确保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准确、完整。
1页共4页1.1 均质物质:系指用机械方法拆解到不能再拆解的最小单元。
1.2 样 品 量:金属类需达成同样大小的正方约5cm*5cm,堆栈厚度需达约1cm以上。
塑件/film类/胶带类需达成同样大小的正方约5cm*5cm,厚度需达约3cm以上。
体积小的样品,需100pcs以上。
1.3 注意事项:送测样品必须保持干净不受污染,各样品需依样品大小用适宜的PE夹链袋进行分装, 并依料号作好标识送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接收样品时需注意检查。
客人有送样要求时依客人要求进行分装、标识后提交客服。
3.2.2 拆解范例如下:U铁、图四 焊接片,再分别按照ROHS检测TEK-QA-EQW53《操作指导书》执行测试。
图二:塑胶料 图三:U铁 图四:焊接片3. 作业步骤文件编号:TEK-QA-TEW17版本:02. 工具剪刀、美工刀、镊子、嵌子等,如图1.定义与样品注意说明图一:支架3.1 准备工作:测试样品,拆解工具,样品杯及其他相关工具。
3.2 操作步骤3.2.2.1、带U铁、焊接片注塑的支架如图一,需借助嵌子将支架拆解成:图二 塑胶料、图三3.2.1 操作前需佩带棉手套,保持工作台面清洁,防止污染样品,必要时垫上塑料膜或A4白纸。
2页共4页3.2.2.2、带Housing端子头的连接器如图五,需借助镊子、美工刀、剪刀,将连接器拆解成:图六 Housing、图七 端子、图八 绝缘皮、图九 镀锡铜芯线,再分别按照ROHS检测TEK-QA-EQW53《操作指导书》执行测试。
图六:Housing 图七:端子图八:绝缘皮图九:镀锡铜芯线3.2.2.3、纸管音圈如图十,需借助,美工刀、剪刀,再手工将样品拆解成:图十一 纸管、图十二 音圈、图十三 锦丝线之镀银铜线 ,图十四 锦丝线之棉纤维后分别检测。
图十:纸管音圈文件编号:TEK-QA-TEW17版本:0图五:连接器1页共4页图十一:纸管 图十二:音圈3.2.2.4、当拆解后样品被破损,有碎片时需将样品集中放入样品杯,当拆解后的样品成分散状态时,需将样品集中一起,或直接放入XRF样品腔,必要时借助样品杯,再按照ROHS检测TEK-QA-EQW53《操作指导书》执行测试。
样品测量规程1. 引言样品测量是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一套规范的样品测量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样品测量规程的具体要求和步骤,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样品选择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需要根据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
样品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样品的代表性:样品应能够代表整个被测对象的特征。
- 样品的数量:样品数量应足够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统计学意义。
- 样品的保存: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在保存过程中发生污染或变质。
3. 样品准备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样品准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样品标识:对每个样品进行唯一的标识,以避免混淆或丢失。
- 样品清洁:对样品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确保无污染物干扰测量结果。
- 样品研磨/溶解: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研磨或溶解处理,以获得适合测量的样品形态。
4. 测量设备准备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需要确保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测量设备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校准: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环境条件控制:确保测量的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稳定,以减少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样品处理装置准备:确保测量设备和样品处理装置的连接和运行正常,以便顺利进行测量。
5. 测量步骤样品测量的具体步骤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样品测量的基本步骤:- 样品装载:将经过准备的样品按照测量要求装载到测量设备中。
- 测量参数设置:根据测量需要,设置测量仪器的参数,包括温度、时间、压力等。
- 测量数据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样品标识、测量时间、测量数值等。
-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 结果验证:通过对样品的重复测量或与其他方法的比较,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样品测量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样品:使用经过验证的质量控制样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测量,检查仪器和操作的准确性。
样品检测试验制度
(1)检测试验工作必须严格按有关的规程及标准进行,以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可比性、正确性及科学性。
(2)检测试验工作应由熟悉业务的技术人员负责,且应持证上岗;
(3)检测试验工作应由不少于2人完成,读数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进行,数据一般由操作人员测读,校对人复读;
(4)检测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可疑数据应按安数理统计原理确定;
(5)检测试验结果的判定,由检测试验人员提出,专业组组长初审,质量技术部负责人审定后加盖行政公章方可发出;
(6)检测试验报告需盖公章后方能发出,对检测试验结果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委托单位。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允许进行复检;
a、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操作失误或读数失误而导致检测试验数据不准;
b、检测试验中仪器设备出现失灵或环境发生变化;
c、委托单位对检测试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符合有关的复检条件;
d、检测试验结果为临界状态时;
(7)如进行复检,对样品质量的判定原则上以复检数据为准。。
(完整版)样品检验管理规定样品检验管理规定1. 目的1.1 规范各部门在样品提供过程的职责;1.2 规范样品检验管理的流程,提高样品检验有效性和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营销部、国际贸易部针对客户取样检验、委托第三方取样检测等所要求的样品试样、加工、自检及送检。
3. 职责3.1 营销部职责a接到客户要求提供样品检验或委托第三方检验需求信息后,应跟进落实并提供完整的检验需求材料或产品的规格、数量,检验时间、检验项目,检验单位等信息;b 组织技术、生产、工艺、品保、采购等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检验计划制定;c 填写生产通知单或委托检验申请单,发放技术部、品保部、生产部、采购部、工艺部等相关部门;d样品制作完成后的邮寄或发运;e 跟踪客户对样品检验的反馈,并将结果通知相关部门。
3.2 技术研发部职责a接到营销部生产通知单或委托检验申请单后,对技术标准及特殊技术要求进行分解;b对检验材料或样品的规格、数量、材料性能、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并下发采购和生产加工用技术表单;c对材料加工及样品取样有特殊技术要求时,需下发相应图纸及技术说明。
3.3工艺部职责a 对样品加工工艺进行确认,对特殊要求的取样及加工工艺进行规定;b 根据不同订单和外检要求,制定并下发样品标记的要求和规定;3.4采购部职责a根据营销部下发的生产通知单或委托检验申请单要求进行原材料或半成品采购;b样品原材料性能应优于标准材料,力学性能应高于标准值的百分之五以上,化学成分各元素含量应低于标准值的百分之十。
3.5品保部职责a对原材料和样品的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b根据生产通知单或委托检验申请单检测项目及标准要求,对取样材料、样品进行自检;c将取样自检合格的材料、样品以及备用样件进行拍照留存,最终检验结果向营销部及相关领导进行反馈。
3.6生产部职责a客户需求材料取样;b客户需求的样品加工;c材料取样或样品加工中的异常情况及时与品保部、营销部、技术部、工艺部沟通解决。
样品检测试验制度1. 背景在生产和贸易过程中,样品检测试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检测样品的质量和符合性,能够帮助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贸易争端,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样品检测试验制度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公司所有实验室样品的检测测试流程,确保所有实验室测试工作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
3.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
4. 责任4.1 检测部门检测部门应确保所有样品按照记录中的要求进行检测测试,所有测试结果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和方法记录和报告。
4.2 检测负责人员检测负责人员应召集参与测试的实验室人员,确保测试按照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并全程监督测试过程。
4.3 实验室人员实验室人员应检查所有测试设备和测试用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测试时应按照标准程序和方法操作。
5. 测试要求5.1 检验和测试要求所有样品必须按照记录要求进行检验和测试,所有检测要求应符合有关向导、规格、标准和其他文件的最新版本。
5.2 样品处理样品应根据记录中的说明进行处理,并注意保持完整和标记。
5.3 测试方法选择应使用一种适当的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5.4 测试文件的管理和维护所有测试文件应遵循文件管理程序,确保文件可检索和保管。
所有负责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应确保文件条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负责保护文件不受损坏。
5.5 结果报告测试结果应记录和报告,包括数据、结果和结论。
记录和报告应符合文件管理程序。
6. 异常处理在实验室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
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应评估所涉及的风险,并与有关人员联系并记录相应的行动。
7. 故障排除和维护在测试设备或测试工具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以确保测试程序恢复到正常工作。
8. 培训和资格验证实验员必须经过资格验证并按照文件管理程序接受培训。
在必要时,应进行定期复习和再培训。
9. 符合性审查所有实验室设施和相关文件应定期进行审核以确保符合资格要求,并且符合相关标准。
样品检测试验制度1. 简介样品检测试验制度旨在确保产品样品的质量和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该制度涵盖了样品的选择、处理、测试和评估等过程,以确保样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样品检测试验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流程。
2. 样品选择在进行样品检测试验之前,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样品的选择。
样品的选择应具备代表性、充分性和可追溯性。
2.1 代表性所选样品应能够全面反映产品的特点和质量水平。
如果产品有多个批次或生产线,应选择不同批次或生产线的样品作为代表。
2.2 充分性所选样品数量应具备统计学意义,并能够满足所需测试和评估的要求。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标准要求,确定样品的数量和规模。
2.3 可追溯性对于选择的样品,应能够追溯其来源和生产过程。
记录样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信息,以便在后续的测试和评估中可以追溯样品的历史记录。
3. 样品处理为了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样品的处理包括样品接收、样品编码、样品保存和样品分装等环节。
3.1 样品接收在接收样品时,应对样品进行验收,确认样品的数量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及时记录样品接收的时间和接收人员的姓名。
3.2 样品编码对接收的样品进行编码,编码应能够唯一标识样品,并与样品的相关信息进行关联。
样品编码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等形式,但应简洁明确。
3.3 样品保存为了确保样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样品应妥善保存。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宜的保存方式,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在样品保存过程中,应记录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
3.4 样品分装在进行测试前,有时需要将样品进行分装。
样品分装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确保分装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样品分装过程中,应记录分装的时间、分装人员和分装的样品数量。
4. 样品测试样品的测试是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环节。
样品测试应遵循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判读标准的一致性。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GP 实验室样品检测规定
一、送样
1. 送检ROHS 检测室的任何样品,必须注明样品的名称、来源、批号、材质、数量、送样日期及要求完成时间。
2. 为避免相互影响,送检的样品,请用干净的...样品袋分门别类....
的包装好,不能把不同种类的样品混在一个样品袋内。
3. 为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样品袋的信息请按第1条的要求写明,且要与送检单上的信息一致,信息不能缺失或者模糊不清,字迹工整,送来的各个样品不能出现名称和编号重复的情况。
4. 样品和样品送检单一起装订,把样品袋装订在外面,装订钉只需打1个钉子或能固定住即可。
二、样品数量要求
5. 要求测PBBs 和PBDEs 的样品,色粉质量要求至少5克,塑胶原料要求10克以上,注塑成形的样品,为了方便前处理,请务必送3个(特别大的除外,送1个即可),特别小的请送5个。
(因做化学测试,检测完的样品将不返回。
)
6. 要求测Cr +6的电镀按钮和不锈钢弹簧,质量必须在10克以上。
(因做化学测试,检测完的电镀按钮将不返回,不锈钢弹簧将返还送检部门。
)
7. 送XRF 检测的样品,弹簧必须在5个以上,铝质的铆钉必须20个以上,触点等小零件需送10个左右,其余稍大的样品只需3只。
(无损检测,检测完多余样品将返还送检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