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级推荐项目及校级立项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做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苏教高〔2007〕5号)和《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2〕8号)文件精神,我校将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2年项目申报、2011年项目中期检查和2010年项目结题验收(包括2009年推迟结题项目,2010年提前结题项目除外)工作,以形成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现请各有关学院组织好本院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1.项目申报。
各学院组织项目申报和初审,项目主持人应认真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1),学院汇总《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附件2)。
2.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项目主持人应认真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附件3)或《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附件4),各学院聘请相关学科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3~5位专家组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专家评审组,负责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检查及验收结果形成《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附件5)。
以上材料纸质版项目申请表一式十份、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验收报告一式三份、学院项目一览表和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一式两份,请于2012年4月15日下午16:30前交至教务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科,材料电子版请同时发至邮箱:nzysysglk@,联系人:金善玉,贾静,联系电话:85811016。
附件1: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2:学院项目一览表附件3: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附件4: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附件5: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附件6: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7: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8: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9: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10:专业门类目录(本科)教务处2012年3月22 日附件1: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2: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______________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填写。
关于做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的通知各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3〕7号)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苏教高〔2007〕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立项申报(一)总体要求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应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领导负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组成由教务部门牵头,科研、学工、财务、设备、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项目立项评审、阶段检查、结题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要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构建衔接紧密、结构完善的国家、省和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
(二)立项类型与数量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三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
2013年省教育厅确立我校的项目总数为85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0项,省级一般项目20项,省级指导项目25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省教育厅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经费资助,指导项目由学校给予经费资助,重点项目由教育厅统一推荐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
校内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二级:校级项目、院级项目。
校级项目今年遴选40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
各学院根据专业分布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自主设立一定的培育性和预实验性质的院级项目,在实验室开放经费中资助。
(三)申报遴选程序与方法项目实行校院两级评审制度。
各学院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本院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初审,合格的项目择优排序后向学校推荐。
根据省教育厅限额、我校确定的立项不资助的重点项目数、校级立项数、各学院申报数按一定的比例确定入围预选项目,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入围预选项目进行复审论证,在全校范围内,按择优排序原则,依次决定我校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省级立项不资助的重点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省级指导项目、校级立项项目的名单;校级项目的差额将根据择优兼顾专业布局的原则进行遴选。
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建设工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确保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立项原则1.注重过程参与。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主要应注重实践创新过程训练。
大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自主完成,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2.注重实践创新。
应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兴趣特点出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在实践创新训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注重切实可行。
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二、建设目标宏观目标: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促进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微观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申报条件及范围1.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2.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全程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
3.申报项目应为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选题,既要有突出的创新点,也要有较强的可行性,注重项目的实践创新价值。
4.为确保项目的完整性与一贯性,我校参加该项目申报的学生以二年级及以下年级学生为主,鼓励其他年级学生积极参加。
5.项目申请人为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得超过2人。
申报项目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