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级推荐项目及校级立项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做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苏教高〔2007〕5号)和《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2〕8号)文件精神,我校将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2年项目申报、2011年项目中期检查和2010年项目结题验收(包括2009年推迟结题项目,2010年提前结题项目除外)工作,以形成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现请各有关学院组织好本院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1.项目申报。
各学院组织项目申报和初审,项目主持人应认真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1),学院汇总《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附件2)。
2.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项目主持人应认真填写《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附件3)或《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附件4),各学院聘请相关学科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3~5位专家组成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专家评审组,负责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检查及验收结果形成《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附件5)。
以上材料纸质版项目申请表一式十份、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验收报告一式三份、学院项目一览表和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一式两份,请于2012年4月15日下午16:30前交至教务处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科,材料电子版请同时发至邮箱:nzysysglk@,联系人:金善玉,贾静,联系电话:85811016。
附件1: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2:学院项目一览表附件3: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附件4: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附件5: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组织管理情况汇报表附件6: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7:2010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8: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9: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表附件10:专业门类目录(本科)教务处2012年3月22 日附件1: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附件2: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______________学院推荐项目一览表2. 项目所属专业门类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填写。
关于做好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的通知各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3〕7号)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苏教高〔2007〕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立项申报(一)总体要求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旨在进一步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应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领导负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组成由教务部门牵头,科研、学工、财务、设备、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项目立项评审、阶段检查、结题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
要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构建衔接紧密、结构完善的国家、省和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
(二)立项类型与数量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三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
2013年省教育厅确立我校的项目总数为85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0项,省级一般项目20项,省级指导项目25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省教育厅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经费资助,指导项目由学校给予经费资助,重点项目由教育厅统一推荐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
校内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二级:校级项目、院级项目。
校级项目今年遴选40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
各学院根据专业分布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自主设立一定的培育性和预实验性质的院级项目,在实验室开放经费中资助。
(三)申报遴选程序与方法项目实行校院两级评审制度。
各学院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本院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进行初审,合格的项目择优排序后向学校推荐。
根据省教育厅限额、我校确定的立项不资助的重点项目数、校级立项数、各学院申报数按一定的比例确定入围预选项目,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入围预选项目进行复审论证,在全校范围内,按择优排序原则,依次决定我校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省级立项不资助的重点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省级指导项目、校级立项项目的名单;校级项目的差额将根据择优兼顾专业布局的原则进行遴选。
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建设工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确保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立项原则1.注重过程参与。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主要应注重实践创新过程训练。
大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自主完成,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2.注重实践创新。
应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兴趣特点出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在实践创新训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注重切实可行。
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二、建设目标宏观目标: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促进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微观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申报条件及范围1.申请人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2.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全程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训练。
3.申报项目应为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选题,既要有突出的创新点,也要有较强的可行性,注重项目的实践创新价值。
4.为确保项目的完整性与一贯性,我校参加该项目申报的学生以二年级及以下年级学生为主,鼓励其他年级学生积极参加。
5.项目申请人为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得超过2人。
申报项目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评价体系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明确提高综合素质的努力方向,引导学生提高个性化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高学校整体育人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本科在校生,每位本科在校生均须进行评定。
第三条本评定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坚持自我测评、群众测评和各级组织测评相结合的原则,测评人员、过程、结果公开,确保公平公正。
第四条本办法评定的结果将运用于学生评奖评优。
第二章结构与框架第五条大学生综合素质分为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性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学习素质、身心素质。
第六条综合性素质分=基础性素质分+发展性素质分。
其中基础性素质分满分100分,发展性素质分为其评定总分×20%。
基础性素质分=思想道德素质分×10%+专业学习素质分×70%+身心素质分×20%。
第七条每学年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分成绩将以“学生学年综合素质分=基础性素质分+发展性素质分”的形式呈现。
第三章基础性素质测评第八条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分满分为100分,主要依据学生日常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着重体现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基本道德修养。
主要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集体观念、生活作风、遵章守纪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100分、90分、75分、60分。
第九条专业学习素质专业学习素质满分为100分,主要指学生在一学年内所修全部必修课程(体育课成绩除外)的初次成绩,以学年课程加权平均成绩来表达。
计算公式如下:学年课程加权平均成绩=∑(课程成绩×课程学分数)/∑课程学分数注:1.课程成绩一律采取百分制,等级制成绩按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折算成百分制成绩。
医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评审结XX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序号 1 2 3 4 5 6 7 8课题名称糖足洗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机理研究脉压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程度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埋针法治疗元发性痛经不同训练量的少林功法对健康青年身体素质的影响简易针刺大鼠装置的研究大学生失眠状况调查及推拿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的观察 R型人参皂苷Rg3定向转化负责人孙斯凡庄微张亚翔娄欢徐燕韦镇余刘青阳吴萌萌焦菊红陈利盛赛花汤海峰姜伟明潘荣吴浩王舒婷于祝婷杨涛王海洋胡婷婷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资助经费 (单位:元) 指导性项目指导性项目自然环境对持续性高尿酸血症产生尿酸钠盐结晶的影响复方茶色素耐缺氧功能保健食品9的研制桑椹花色苷对肺癌细胞株的影响10实验 11 四物汤体内微量成分的分析 12 半夏的抗旱抗涝抗病虫害研究 7-(3-甲氧基-4-乙氧甲酰氧基-5-13 溴-苯丙烯酰)-氧-黄酮的化学合成一种中药注射剂除热原超滤器的14研制苣荬菜活性成分缓解尼古丁毒性15初探 16 猫爪草快繁体系研究基于主要成分动态积累的侧柏叶最佳采收时间的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移动查询终端的18研究针灸模型的革命——现代针灸铜19人发明与研究白首乌抗肿瘤活性成分C21甾体20苷肠吸收特性研究 1721中药凤尾草抗菌、抗炎活性部位筛选研究何秀琴陈雅姣张颖李仁杰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药学院指导性项目指导性项目指导性项目指导性项目22 种衣剂对半夏产量影响机理研究 23 九香虫质量标准研究 24 栀子降血糖活性组分肠吸收性质研究合计。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激励措施与专家帮扶计划(试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科学建设、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科研条件与科研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
长期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院教师获得科研经费和提高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学校和学院领导均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申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为了充分发挥我院学术专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的指导作用,督促和鼓励学院广大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一步提高我院项目申报质量和中标数量,按照学校《关于做好我校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的通知》(科技办﹝2014﹞2号)的有关精神与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帮扶对象帮扶对象为符合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条件的我院所有教师,且有以下条件的确定为必须帮扶对象:1. 已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基金资助项目,但还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者;2. 近3年一直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3. 近年新进的年轻教师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4. 近年新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校特聘教授、省特聘教授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
二、专家团队由各系在自愿为主、指定为辅的基础上组织帮扶专家,并于12月20日前将帮扶专家名单报到学院教学科研办。
原则上帮扶专家应该是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报经验的相关领域专家,尤其是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最终确定帮扶专家库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
三、实施方案1. 专家“一对一”帮扶:基金申报者与专家之间自愿组合,对口定向对申请书选题、立项依据、前期基础、方案设计、科学撰写等全面帮扶。
(1)请符合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条件的我院所有教师都踊跃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