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英文版
- 格式:docx
- 大小:12.96 KB
- 文档页数:1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早在2002年,我国就颁布实施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建立了医疗纠纷预防、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处理与监督、事故赔偿等体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故赔偿原则和标准的规定,提高了医患双方的法律意识,解决了大量的医疗事故纠纷。
2013年以来,全国医疗纠纷总量累计下降20.1%,涉医案件累计下降41.1%。
据统计,2018年我国医疗机构的诊疗量是2.55亿人次,医疗纠纷有10.2万起。
但同时,医疗纠纷的鉴定问题也逐步凸显。
自2005年颁布《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的司法鉴定长期并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鉴定的周期长、费用高、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能力不足,不能覆盖所有的案件,退鉴时有发生;另外对医疗事故的赔偿也已不再适用,非诉讼途径不是很顺畅,致使一些纠纷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化解,还引发了一些暴力伤医的案件。
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公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形式上保留医学会鉴定与司法鉴定二元并存,并寻求建立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管理机构、管理机制、鉴定原则与规则,即由卫生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医疗损害鉴定,授权卫生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医疗损害鉴定管理规定》,共同管理以及处罚违法开展医疗损害鉴定的医学会、司法鉴定机构。
1《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出台的意义《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行政部门在非诉阶段用来处理民事纠纷的一个依据,相当于生产领域里的安全生产法,其出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1完善了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条例》突出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畅通医患沟通渠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突出多部门合作共治,将医疗纠纷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突出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保险机制的第三方赔付和风险分担作用。
Discuss on The Malpractice Disposal Regulations 作者: 孙东东 刘瑞爽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法律与医学杂志
页码: 131-133页
主题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 概念 预防
摘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4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办法>运行了十多年,既不能有效保护医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有效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阻碍医学的进步,影响医疗行业的声誉,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条例>对<办法>作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它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条例>与<办法>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如下7个方面对<条例>进行辨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本条例”)是为了规范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保护患者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
第二条医疗事故包括诊疗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不良后果,其结果不符合预期并对患者或其他相关方造成损害的情况。
第三条医疗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保护患者权益的原则,积极预防事故发生,及时救治伤病员,妥善处理事故后果,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第四条医疗事故的权责必须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承担,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严肃追究其违法行为。
第五条医疗事故的处理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调查评估、处理决策、责任追究、协商调解和赔偿补偿等制度。
第二章事故处理程序第六条医疗事故应当及时报告。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现或者知道发生医疗事故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医疗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并将事故相关材料移交给上级机构。
第七条上级医疗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接到医疗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评估。
调查评估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认真调查医疗事故的原因和性质,评估事故的后果和损害程度。
第八条调查评估结果应当按照程序报告给相关方,并确保其公正、客观、准确。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积极配合调查评估工作,提供相关材料和情况说明。
第九条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当对医疗事故做出处理决策,并依法通知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第十条对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及时予以公布。
对恶意隐瞒医疗事故或者故意造成医疗事故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伤病员的安全,并参与救治工作。
第十二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积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伤病员进行及时赔偿和补偿。
第十三条对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对于医疗事故责任的界定,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医务人员的专业责任、患者的自身责任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医疗专辑编者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对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件与自己有着密切相关的大事。
连日来,医院领导极为重视对《条例》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先后出台了相应的管理规定,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医务人员学好条例、用好条例,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管理的许多环节进行改进,为《条例》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医院要求医护人员用积极的、公正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条例》,从我做起,加强对新技术、新科技的学习,使自己的诊疗水平更加科学规范,使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并在全院范围内掀起医疗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好条例。
自觉遵守法规。
在此,我们组编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专刊,希望通过本刊内容的宣传和学习,使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自觉贯彻好、落实好《条例》法规,使自身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法、懂法,用法律的观念规范自己、保护自己,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宣传科医疗专辑青岛市市立医院病历管理规定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了加强我院病历(案)管理,保证病历(案)资料客观、真实、完整,特作如下规定:一、各级医师在科主任和医疗组长的指导下实施对病人的诊疗活动,并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据实认真完成病历的书写。
二、病历质量由科主任和医疗组长严格把关,每周至少对本医疗组所有住院病人病历进行一次审阅,保证病历内涵质量。
三、科室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的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后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并在检验结果的右上角表明检查项目。
四、患者住院期间其住院病历由所在科室负责集中、统一保管。
各科室病历资料存放于护士办公室,配备加锁病历车,由办公桌护士负责加锁保管。
建立病历交接本,病历出入护士办公室必须与办公桌护士履行交接手续,双方签名确认。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集锦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3.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4.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5. 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6.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业组名录(试行)7.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8.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9.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10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2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3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14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15卫生部关于修改《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十七条的通知1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7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8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所科目名录》的通知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综合】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1 .中华人民共和尘肺病防治条例2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4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9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31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32艾滋病防治条例33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34血吸虫病防治条例35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36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37 .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38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39 .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试行)40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41 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试行)42. 中医师、士管理办法(试行)43. 中医人员个体开业管理补充规定44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45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46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47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1618—2006【医疗工作规范】48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49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0男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51女性节育手术并发症诊断标准52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53医院工作制度54医院工作制度的补充规定(试行)55消毒管理办法56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5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58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59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60医疗废物管理条例61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62解剖尸体规则6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64卫生部关于对浙江省卫生厅在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批复65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66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67卫生行政处罚程序6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69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70关于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费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医疗纠纷赔偿】7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72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7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7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7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有异议又不申请重新鉴定而以要求医疗单位赔偿经济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应否受理问题的复函7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地方开放的医疗单位发生的医疗赔偿纠纷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的复函7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当事人以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勺答复【药品、血液制品使用与管理】7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7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80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8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8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84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8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86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87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88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89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90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91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9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9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94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95 .—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96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97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98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99医疗广告管理办法100药品广告审查办法101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102处方管理办法(试行)103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04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0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10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07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卫生行政】108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109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110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111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112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13卫生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114卫生信访工作办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115人体器官移植条例116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117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118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引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的通知【财务管理】119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20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21关于颁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122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引发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23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食品卫生】12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25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26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127食品卫生监督程序128最咼人民法院最咼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29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30卫生部关于印发《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通知131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132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33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134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13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3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3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3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计划生育】13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140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14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14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44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145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146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147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148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149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单位:国务院⽂号:国务院令第351号颁布⽇期:2002-04-04执⾏⽇期:2002-09-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政法规⽬录第⼀章总则第⼆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三章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第四章医疗事故的⾏政处理与监督第五章医疗事故的赔偿第六章罚则第七章附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2002年2⽉20⽇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2002年9⽉1⽇起施⾏。
第⼀章总则第⼀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管理法律、⾏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事故。
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根据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政部门制定。
第⼆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管理法律、⾏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员进⾏医疗卫⽣管理法律、⾏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员的医疗服务⼯作,检查医务⼈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第⼋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由谁负责英语作文Medical institutions shall be liable for compensation for medical accidents.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of Article 48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handling of medical accidents, if it has been determined as a medical accident, the health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may conduct medical accident compensation mediation at the request of both parties to the medical accident dispute. During mediation,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of both parties shall be followed, an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shall be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Article 52 stipulates that the compensation fees for medical accidents shall be settled in a lump sum and shall be paid by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medical accidents.Paragraph 1 of Article 48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handling of medical accidentsIf it has been determined as a medical accident,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may, at the request ofboth parties to the dispute over the medical accident, mediate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medical accident. During mediation, 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iness of both parties shall be followed, and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shall be calc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Article 52The compensation for medical accidents shall be settled in a lump sum and paid by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medical accidents.医疗事故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英文版)1
[大] [中] [小]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2-07-30 16:51 共52人浏览
颁布日期:20020404 实施日期:20020901 颁布单位:国务院Order of the State Council (Docket No. 351)
The Regulation on the Handling of Medical Accidents has been passed at the fifty fifth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February 20, 2002,and is hereby promulgated for implementation as of September 1, 2002.April 4, 2002
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The present Regulation has been enacted for the purpose of correctly handling medical accidents, protecting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tient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he staff members
thereof, maintaining the medical order, safeguarding the security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science.Article 2 The term “medical accident” as mentioned in the present Regulation shall refer to those that have caused personal injury to the
patients negligently by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or the staff members thereof in the activities of medical treatment by violating the laws, regulations,ministerial rules concern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or the standards or conventions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Article 3 In the handling of medial treatments, the people involved shall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 fairness, justice, timeliness, and convenience, be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lear fact finding,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e, clear determin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per handling.
Article 4 Medical accidents shall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eriousness of the injuries done to the body of the patient, into four
categories:
Grade I medical accidents: those that have caused death or serious disability of patients;
Grade II medical accidents: those that have caused mid-level disability or injury to the organs which leads to serious functional obstacles;
Grade III medical accidents: those that have caused mitigated disability or injury to the organs which leads to general functional obstacles;
Grade IV medical accidents: those that have caused obvious injury to the body of patients or other consequences.
The criteria for specific grades shall be formula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in charge of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