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评估专报-九寨沟地震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4
九寨沟地震报告摘要: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中位于九寨沟景区核心区域,造成该地区旅游业和交通出行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告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就此次地震的震情、灾情和救援情况做出详细说明。
一、地震震情截至2017年9月初,四川省防震减灾局统计,九寨沟地震共造成24人死亡、493人受伤,其中7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9亿元。
地震波及范围包括九寨沟国家级景区,毗邻的阿坝县、北川县、松潘县等多个县区。
九寨沟景区被认定为Ⅷ度地震区域,此次地震也是该区域近百年来震级最高的地震。
二、地震灾情九寨沟地震造成的主要灾情为道路塌方、房屋损毁和通讯中断。
灾情最严重的是九寨沟景区内,受损件数高达92%。
由于该景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出行和供水供电受到很大影响,造成游客滞留和居民生活困难。
据有关部门调查,此次地震共造成91,100人次游客滞留,其中82,700人次在九寨沟景区内。
三、救援情况此次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阿坝州、成都市、九寨沟县等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均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同时,全国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也自发捐款捐物并派出救援队伍,协助灾区救援和恢复工作。
截至目前,共有37个省市自治区的126支抗震救灾队伍、总计5,470名救援人员赶赴灾区,参与救灾和重建工作。
此次抗震救灾展现了中国人民紧密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结论:此次九寨沟地震灾害,使众多人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和损失。
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救灾过程中紧密协作,各项防灾减灾措施逐渐完善。
在此,我们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的风险,加固房屋、建立防灾减灾意识,以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不幸。
九寨沟地震最新报告2篇(一)九寨沟地震最新报告九寨沟地震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连续的地震序列,由一个强烈的地震引发,发生在2017年8月8日,地震的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这是中国在21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事件之一,地震发生后不久,中国地震局和有关专家就下发了最新的报告。
据报告显示,九寨沟地震的震级为7.0级左右,震中深度为20千米,震源机制主要是正断层运动。
地震持续了约2分钟,感受到强烈震感的地区主要为四川省九寨沟县和周边一些县市。
地震引起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截至目前,共有24人死亡,493人受伤,8000余户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向地震灾区派出了数千名军人和医护人员,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物资投送和医疗救助,打通了被地震破坏的交通和通讯线路,确保地震灾区人民的安全和生存需求。
总体来看,九寨沟地震虽然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困难,但地震局和中国政府始终以最大努力为地震灾区人民提供救援和帮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成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地震的各项应对和恢复工作,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灾区人民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爱。
(二)九寨沟地震灾区救援工作的最新报道九寨沟地震灾区救援工作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伟大行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人文关怀。
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各方救援队伍,在这场救援行动中,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并完成了一系列的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据最新的报告显示,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向地震灾区派遣了3000余名军队、警察、疾控、交通、住建等救援人员,投放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和药品到地震灾区,组织了临时住房的建设和供水工程的修建,加强了对地震灾区的临时交通和物资运输。
在救援工作的同时,也对灾区的人民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的安抚和疏导的工作。
另外,在救援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温馨故事,比如:一个来自九寨沟县的外来劳工,在地震发生后,自发组织了数百名同乡和朋友,三天三夜带着救援物资跋涉百余里山路,到达了受灾最严重的灾区,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无尽温暖和力量。
景区然灾害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各地景区的自然灾害频发,给游客和景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及时了解各景区的灾害情况,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特进行了景区自然灾害情况的汇报如下:一、黄山风景区。
黄山地处高海拔地区,常年风力较大,风灾是该景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近期,黄山景区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数十棵古树被连根拔起,部分景点设施受损严重。
同时,山体滑坡也给游客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景区管理部门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了对游客的安全提示和引导,同时加强了对景区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二、九寨沟风景区。
九寨沟地处高寒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近期,该景区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坡,导致了部分景点被毁,游客中心和停车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景区管理部门已经全面封闭了受灾区域,并加强了对周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同时,也加强了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引导,确保游客的安全出行。
三、张家界风景区。
张家界地处山区,地质灾害多发。
最近,该景区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山体滑坡,导致了部分游客步道被毁,游客中心和景点设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景区管理部门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全面封闭了受灾区域,并加强了对周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同时,也加强了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引导,确保游客的安全出行。
以上为近期各景区自然灾害情况的汇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各景区灾害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出行。
同时,也将加强对景区设施的维护和修复工作,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
希望各位游客在前往景区游玩时,注意安全,听从工作人员的安全提示和引导,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去九寨沟的朋友注意了,九寨沟地区仍可能有6级左右的余震
九寨沟震区在近几日仍存在发生6级左右余震的可能,请大家做好准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九寨沟地震的相关资讯,谢谢阅读。
九寨沟地区仍可能会有6级左右的余震
8月8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截至22时30分,九寨沟震区已经记录到地震107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四川地震局等单位的专家紧急会商后认为,在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6级左右余震的可能。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
震中距离九寨沟县城35公里,距阿坝州210公里,距成都市290公里,距甘肃陇南市100公里。
四川、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多省区震感明显,局部地区震感强烈。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截至22时30分,震区已经记录到地震107次。
阿坝州地貌错综复杂,震区5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II级应急响应,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赴四川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地震局启动II级应急响应,台网中心召开紧急会商,四川、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地震局、四川阿坝州地震局派出人员紧急赶往灾区,开展现场震情监视、地震灾情调查、震情趋势判定、灾害损失评估、防震减灾宣传等工作。
九寨沟案例分析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给这片美丽的风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本文将对九寨沟地震后的灾情和灾后重建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地震灾情分析。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景区内部分景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珍珠滩、树正瀑布、五花海等知名景点。
此外,地震还导致了部分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灾害,给九寨沟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影响。
此次地震共造成九寨沟县18人死亡,2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0多亿元。
二、灾后重建情况分析。
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下,九寨沟迅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
重建工作主要包括了景区基础设施的修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旅游服务的提升等方面。
在景区基础设施修复方面,九寨沟加强了对道路、桥梁、厕所等设施的修复和加固工作,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和便利。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方面,九寨沟加强了对植被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了景区的原始生态风貌。
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九寨沟加大了对景区旅游设施的改造和提升力度,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三、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九寨沟地震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旅游业方面,地震导致了景区的关闭,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然而,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九寨沟逐渐恢复了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在生态环境方面,地震对九寨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九寨沟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有效地减轻了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九寨沟地震给这片美丽的风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下,九寨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九寨沟地震对旅游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不懈努力,九寨沟正在逐渐恢复其往日的风采,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88”地震地质灾害成灾风险及防范建议莫裕科;李德华【摘要】2017年“8·8”地震,九寨沟县经受了M7.0级地震,最大烈度Ⅸ度.地震后地质灾害后发效应明显,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长期效应.地质灾害的防范一是重点区,二是重点时段.该区域震后2~3年汛期是防灾的主要时段.鉴于九寨沟景区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采用人工适度干预与自然修复想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加强高位崩塌区域的地灾防治前、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的重建机制,将震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统筹考虑,充分结合,统一规划.【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9(039)001【总页数】5页(P83-87)【关键词】地震;地质灾害;防范;九寨沟【作者】莫裕科;李德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81;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县发生Ms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边界、东昆仑构造带东端。
震中地区历史强震频发,断裂构造复杂。
本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北西走向,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 295km2(图1),共造成四川省、甘肃省8个县受灾,地震导致25人死亡,5人失联、525人受伤。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若尔盖、松潘3县和绵阳市平武县受灾。
通过对地震灾区隐患的全面排查,四川以上4县共排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1 663处。
因地震新增隐患点318处。
1)震源深、影响波及范围小。
该次震源深约20km,能量释放区域较深,地震6度区及以上总面积为18 295km2,因地震新增的隐患点有318处中,九寨沟县271处、松潘县10处、若尔盖1处、平武36处。
【关于对“8.8”九寨沟地震宗教场所灾后重建的调研】九寨沟地震了一、基本情况全县共有12座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282人。
藏传佛教寺庙9座,僧人265人。
其中:苯波教5座,萨迦派4座,伊斯兰教寺庙2座,汉传佛教寺庙1座。
按地震裂度划分,分布于9度裂区2座,7度裂区9座。
漳扎镇达吉寺和扎如寺2座寺庙受损较为严重,部分房屋倒塌,大部分建筑物墙体开裂。
风成寺房屋基础地震后有地质隐患,经房屋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严重破坏26处,中等破坏35处,轻微损坏124处。
灾后重建项目提升了寺庙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僧人公寓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了水、电、路、公共浴室、卫生间等服务设施能力,让宗教场所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保护了一批历史文物,消除了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信教群众过上正常宗教生活。
通过修缮重建,有力支持了宗教场所本土化建设,团结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了党和政府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减少乱塑乱设乱建行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拓实了基础,促进了宗教工作和谐局面的形成。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一)强化专业评估,制定科学目标。
地震灾情发生后,九寨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统战、民宗、佛协、住建、国土、民政等部门确定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全县寺庙灾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灾情评估,准确掌握和评估灾损情况,为灾后重建科学规划提供有力地依据支撑。
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即总体规划实施方案、重建政策措施细化方案和2018年实施计划)(二)坚持区分规划,践行绿色重建。
紧紧围绕《“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5个专项实施方案,充分借鉴运用芦山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经验,实行“省统筹指导、州县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体制,建立“1+5+5”工作机制,树立“规划+重建”理念,按照中央、省州有关政策规定将宗教活动场所恢复与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区分纳入《“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项目2个,规划总投资3193万元。
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我们在行动作者:边吉来源:《慈善》 2017年第5期文/边吉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系统迅速行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会也积极开展募捐救灾工作。
一、四川民政系统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民政厅于8月9日凌晨紧急调运帐篷600顶、棉被2000床、棉衣裤2000套发往灾区。
根据调拨指令,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庚即启动《救灾物资应急调运预案》,组织应急运输车辆、叉车司机、搬运工人连夜加班进行装车。
8月9日凌晨5时,第一批救灾物资已送往灾区。
根据灾情情况,民政厅及时向民政部请求救灾物资支持,同时增调省级救灾物资抗震救灾。
截至8月11日10时,中央和省级向灾区调拨的2000顶帐篷、3000床棉被、3000套棉衣裤、3000条睡袋、1000张折叠床、50台应急照明设备、60个简易厕所等救灾物资已送达灾区。
灾区救灾物资充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社会秩序稳定。
8月9日,财政部、民政部向四川省安排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亿元,财政厅、民政厅安排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九寨沟7.0级地震灾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和向因灾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支持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四川省慈善总会:8月9日,四川省慈善总会向社会发出捐赠倡议,号召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为地震受灾群众送去一份温暖、一份关爱,与灾区同胞携手共克时艰。
截至8月29日17:00,四川省慈善总会累计接收“8·8”九寨沟地震捐赠资金(到账)51185946.69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个人或企业捐款:万达集团捐赠1000万元;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北京市委市政府捐赠300万元;镇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吉林省佐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捐赠100万元;上海市委市政府捐赠300万元;北控中科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成都会展旅游集团邓鸿赵凯捐赠1000万元;大唐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28.29436万元;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捐赠500万元;重庆市慈善总会捐赠202.9475万元;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捐赠151.627184万元;中华志愿者协会捐赠158.65万元。
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取得显著进展自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发生以来,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经过几年的努力,九寨沟重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给灾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本文将就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成果和前景展开讨论。
首先,九寨沟重建着重保护和修复了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九寨沟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山水秀丽的景观深受游客喜爱。
灾后重建过程中,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着力保护九寨沟独特的自然资源。
大量的树木被重新种植,受损的草地得到了修复,湖泊和瀑布的水质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保护了九寨沟的自然美景,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九寨沟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改善。
地震造成了许多房屋的损毁,同时也对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重建九寨沟,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快了重建工作的进程。
如今,灾区内的道路、桥梁、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全修复了,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第三,九寨沟的旅游业得到了全面的振兴。
地震灾后,九寨沟的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游客数量大幅减少。
但是,在重建工作的推动下,九寨沟的旅游业逐渐恢复,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出优惠政策、加强宣传推广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九寨沟旅游。
近年来,九寨沟的游客数量逐渐增长,旅游收入也明显增加,为灾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此外,九寨沟的社会事业也得到了积极改善。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政府加大了对灾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得到了重新建设,教育和医疗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展望未来,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将继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九寨沟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同时,九寨沟将致力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2017年第期 总第期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2017年8月8日22时 四川省九寨沟县7级地震快速评估
初步判断,此次地震可能造成2.4万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11.2万间房屋一般损坏;地震可能造成数十人至上百人死亡,上千人受伤(依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针对本次地震,USGS 测定地震震级为6.5级,死亡人口10人以下的概率为95%。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一、震区基本情况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快速评估,震中海拔约3170米,距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松潘县、若尔盖县驻地分别约39千米、66千米、89
千米,距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
灾害评估专报
部县驻地分别约83千米、112千米,距离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宕昌县驻地分别约84千米、103千米、109千米,距离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驻地约110千米,距离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驻地约141千米,距离九寨沟县漳扎镇、白河乡、马家乡、罗依乡、陵江乡、保华乡、安乐乡、永乐镇、黑河乡、双河乡分别约12千米、29千米、33千米、35千米、35千米、38千米、39千米、39千米、39千米、40千米。
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IX度,面积约5.7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77人,人口密度约13.5人/平方千米;VIII度烈度区面积约698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8128人,人口密度约11.6人/平方千米;VII度烈度区面积约4731.4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3.9万人,人口密度约8.2人/平方千米;VI度烈度区面积约22124.8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45.2万人,人口密度约20.4人/平方千米;V度烈度区面积约92440.8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784.0万人,人口密度约84.8人/平方千米(图1,图2)。
图1 震区烈度及人口密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