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力衰竭的护理教学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24.67 KB
- 文档页数:5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是心排出量降低、容量负荷过重、肺循环淤血等,严重者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种疾病,及时进行护理查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就心力衰竭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1、护理查房常规在进行护理查房的时候,可以分别从生命体征、病史询问、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生命体征方面,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都需要重点关注,通过这些数据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
病史询问方面,应当重点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服药情况、过敏史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病情评估方面,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症状表现、病程进展等信息,通过评估,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
治疗效果评估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并进行调整。
2、心理护理在进行心力衰竭护理查房的时候,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之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病情长期存在,并且需要长期治疗,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在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同时,还需要进行营养教育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护理查房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特别是需要关注药物的剂量和作用效果,以及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同时,还需要进行药物指导和用药教育,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饮食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遵守低盐、低脂、低蛋白等原则,合理安排饮食。
在进行护理查房的时候,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并进行饮食指导,引导患者合理选择食物,控制热量摄入。
5、体位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需要特殊的体位护理。
在进行护理查房的时候,需要了解患者的体位情况,特别是在转身、坐立、下床等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范本护理查房是指护士或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以及进行护理措施的实施和调整。
下面是关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查房范本,供参考:时间:2024年1月1日上午8:00-9:00查房者:护士张XX被查房者:患者李,XX岁一、一般情况:1.患者精神状态如何?2.患者是否有疼痛不适感?3.患者脉搏、心率如何?4.患者血压是否稳定?二、生命体征: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存在呼吸困难?2.监测患者体温,是否存在发热或低温?3.查房测量患者脉搏、心率和血压。
4.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和湿度。
三、心血管系统:1.检查心率和心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2.观察颈部静脉充盈情况,是否有怒张?3.监测心音和心脏杂音变化。
4.观察是否有下肢水肿的情况。
四、呼吸系统:1.观察患者呼吸是否规整,有无呼吸困难?2.检查呼吸音和胸部叩诊结果。
3.观察是否有咳嗽和咳痰,痰液的性质是什么?4.观察患者使用辅助呼吸设备的情况。
五、消化系统:1.询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感。
2.检查患者舌苔,观察是否干燥或有苔色改变。
3.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是否有食欲减退、进食困难等问题。
4.检查患者肠鸣音,观察是否存在腹胀、腹泻等情况。
六、泌尿系统:1.询问患者排尿情况,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观察患者尿的颜色和量是否正常。
3.检查患者尿液化验结果是否异常。
七、神经系统: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认知能力。
2.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痛等症状。
3.检查患者神经反射是否正常。
八、皮肤:1.检查患者皮肤情况,是否存在皮肤湿疹、溃疡等病变。
2.观察下肢和足部是否有水肿和水疱。
3.检查患者压红试验结果,防止压疮的发生。
九、药物治疗:1.核对患者用药情况,确认患者是否按时服药。
2.观察和记录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十、教育指导:1.向患者进行心衰病情的科普宣教,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
2.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心力衰竭的护理教学查房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心脏无法向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这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疲劳、水肿和心律失常等。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教学查房,关键是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在查房之前,护士应该熟悉患者的个人病史和症状表现。
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心脏病因、并发症等。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皮肤颜色和水肿情况等。
在查房的过程中,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咳痰。
检查患者的氧饱和度,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以增强肺功能。
2.心血管系统: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注意是否有心悸、胸闷或胸痛等症状。
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音,以评估心脏功能。
监测液体平衡,避免过多的液体摄入,以防止水肿和心力负荷的增加。
3.体征:检查患者的水肿情况,包括双下肢水肿、水肿。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了解患者的心脏输出情况。
4.药物治疗:核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用药时间和用药量。
确保患者按照医嘱规定正确用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心理支持: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情绪和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其对治疗的合作。
在查房的过程中,护士应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患者的主诉、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水肿情况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护士还应与医生、家属和其他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总之,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教学查房需要护士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症状,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还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实现全面的康复。
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查房xx年xx月xx日•概述•临床表现与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护理目•特殊人群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录01概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心脏泵血功能降低或丧失,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病理状态。
定义根据起病急缓和病程长短,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根据左、右心室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心力衰竭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老年人发病率最高。
全球心力衰竭患病率约为1~2%,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临床特点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乏力、少尿、肾功能损害等表现,以及体重增加、水肿、肝大等体征。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病因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基因突变等。
病理生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心室重塑机制和细胞凋亡与坏死机制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02临床表现与评估症状与体征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如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气促等。
活动耐力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与头晕患者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咳嗽、咳泡沫痰等。
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水肿,表现为足部、小腿部等低垂部位的水肿,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判断左心衰竭的程度。
左心功能评估通过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等检查,评估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判断右心衰竭的程度。
右心功能评估心功能评估病程分期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处于急性期时病情危急,需要紧急处理,如改善呼吸困难、控制心衰等。
急性期心力衰竭患者处于慢性期时病情相对稳定,但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如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
慢性期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进入康复期,需要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护理查房心力衰竭护理查房一、基本概念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综合征,通常指心脏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的需要。
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非心血管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
心力衰竭包括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双向心衰竭,其中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二、查房目的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护理的慢性疾病,有很强的可逆性,及时干预和多学科协作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包括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评估,是一个系统而综合的过程,查房是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体目的有:1.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神志、面色、是否畏寒、饮食等。
2.观察患者的血压状况,是否波动较大、有无低血压等。
3.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咳嗽等。
4.观察患者的心脏状况,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
5.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状态,包括体重、水肿、血常规、电解质等。
6.评估患者精神和社会状态,包括情感状态、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
三、查房内容1.一般情况1.1 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是否憔悴、苍白,有无表情淡漠,是否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
1.2 观察患者是否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
1.3 询问患者饮食情况,是否有食欲不振、嗜盐、口渴等症状,尤其注意对钠的摄入。
2.血压状况2.1 测量患者的血压,观察是否有血压波动较大、低血压等现象。
2.2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调整降压药物的用量和种类。
3.呼吸状况3.1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
3.2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包括发绀、微泡、鼻翼扇动等。
3.3 定期将患者嘴唇、口腔、眼睛等处的分泌物擦拭干净,维持呼吸道通畅。
4.心脏状况4.1 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有无心律不齐、心音弱等情况。
4.2 观察患者有无心跳骤停、室颤等症状,如有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精品文档级护理学班第二组20111(一)心力衰竭——简介1、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冠心病引起的心肌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甲亢都可引起心力衰竭。
其临床表现反映了一种基本的异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不同程度的心衰,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必须予以治疗。
心力衰竭可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
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
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
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二)心力衰竭——临床分型1、按心力衰竭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急性者以左心衰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的特征是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致收缩期排空能力减弱而引起的心力衰竭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是心腔扩大、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和射血分数降低。
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有收缩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舒张功能异常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4、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asymptomatic)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已有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50%)而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这一阶段。
可历时数月到数年。
业已证实,这一阶段已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三)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心脏功能分级对劳动力鉴定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年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法:1964)根据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疲乏、心悸、1、NYHA气短或心绞痛)所需的活动量将心功能分为l-4级这一标准在临床上至今仍广泛应用。
其分级方法为:心功能一级(心功能代偿期)无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心功能二级(一度心功能不全)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
心功能三级(二度心功能不全)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休息后稍减轻,体力活动大受限制。
心功能四级(三度心功能不全)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2、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对NYHA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即在原1-4级心功能中,根据心电图、心血管造影等客观检查结果将每级心功能划分为AB、C、D四个亚级如果客观检查无异常为A级,较轻异常为B级,中度异常为C级重度异常为D级。
然而必需认识到此种分级主观性强,仅仅反映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变化不适用于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和右心衰竭案例许某,男,76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华法林、呋塞米、胺碘酮、培哚普利等治疗。
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伴咳嗽、咳白痰、痰量较多。
纳差、腹胀,近期体重增加明显。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制良好。
有吸烟史20余年,每天1包,已戒2年。
身体评估:脉搏70次/分,血压105/60mmHg,神志清,精神差,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查体基本合作。
口唇发绀,双侧及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减弱且又下肺较明显,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
心率88次/分,侓不齐,第一心有强弱不等。
腹部膨胀,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四肢末梢温度低。
心电图:心房颤动。
问题)如何判断该病人心衰的严重程度?(1)病人是左心衰竭、右心衰竭还是全心衰竭?(2(3)病人如何进一步做好护理评估?(4)病人目前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主要的护理措施?问题1:如何判断该病人心衰的严重程度`答:该病人的心衰程度为C期。
该病人3周前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同时伴有咳嗽,咳白痰,加之,病人双侧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可闻湿罗音,可知,病人已有器质性心脏病变,除此之外,由题意可知,病人的脉率,血压,心率虽都在正常范围,但从病人的身体评估和表现可知病人已有了心衰的症状。
问题2:病人是左心衰竭、右心衰竭还是全心衰竭答:病人是全心衰竭。
根据病人先前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右侧高枕卧位入睡,这是左心衰竭的最主要症状。
且患者咳嗽,咳白痰,也是左心衰竭的症状。
另外患者口唇发绀,双侧静脉怒张(右心衰的主要体征),双肺呼吸音减弱且右下肺明显,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腹部膨隆。
最后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
左心衰和右心衰因为部位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很大区别,患者是左心衰和右心衰同时存在叫做全心衰竭。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的最主要症状左心出现衰竭后左心室无法将在肺内进行了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动脉血及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血液瘀滞在肺脏的血管内,造成肺循环瘀血。
左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即平卧时呼吸困难,必须采取高枕、半卧,甚至坐位才能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即熟睡后由于憋闷气急突然惊醒,被迫坐起,部分人坐起一段时间以后症状可以缓解能继续入睡,严重者则持续发作,还伴有咳嗽、哮鸣性呼吸音或泡沫样痰。
右心衰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右心衰竭以后,右侧心肌收缩和舒张能力下降,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液减少,致使血液滞留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各组织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和异常。
右心衰判断依据(一)上腹胀满:右心衰竭早期症状,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二)颈静脉怒张:右心衰竭的明显征象。
(三)水肿: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者可波及全身,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
(四)紫绀: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
(五)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患者为全心衰竭,患者胸闷气喘,取右侧高枕卧位,且咳嗽咯白色痰液双飞呼吸音减弱为左心衰竭的症状。
患者出现双侧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末梢温度低,体重减轻食欲不振为右心衰竭的症状。
该患者左右心力衰竭的症状同事存在即为全心衰竭。
问题3: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护理评估答:1.基础护理(1)休息与活动:心肌病病人限制体力活动甚为重要,可使心率减慢,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有心衰症状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注意照顾其饮食起居。
当心力衰竭控制后仍应限制活动量,促使扩大的心脏得到恢复。
(2)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饮食: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心肌代谢,增加机体抵抗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
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
心衰时低盐饮食,限制水分摄人。
对心功能不全者应予低盐饮食,每日摄盐量2~3g。
对不易接受者可选用无盐酱油及食盐代用品,同时耐心向病人解释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
(3)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及增加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嘱病人勿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力衰竭或引起心脏骤停及脑血管意外等。
(4)吸氧:给予氧气吸人,根据缺氧的程度调节流量。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观察有无乏力、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先兆,防止发生猝死。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期测体重。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则致动脉栓塞,需随时观察有无偏瘫、失语、血尿、胸痛、咯血等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应注意晕厥发生。
本病猝死机会多,应备好抢救用物和药品,以及电复律等急救措施。
2、.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以控制心衰为主,同时给予改善心肌代谢药物,观察疗效及副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扩张型心肌病用洋地黄者因其耐受性差,故尤应警惕发生中毒。
3、心理护理调整情绪,促进身心休息。
心肌病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及心力衰竭的反复出现常使病人焦虑、抑郁、甚至绝望,不良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增加,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耐心解释病情,安慰鼓励病人,加强心理支持。
5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案例中患者精神差,口唇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心率88次/分,脉搏70次/分,血压105/60mmHg,腹部膨胀,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四肢末梢温度低。
6肺部评估:双肺呼吸音减弱且以右下肺较为明显,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
7心理状况的评估:了解病人是否有焦虑不安、失望、恐惧等心理状态。
8实验室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重点了解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BNP等,以判断有无心力衰竭及严重程度。
9查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结果。
问题4:病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主要护理措施答:病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瘀血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3、体液过多与体循环瘀血、水钠潴留及肾血流量减少有关4、焦虑与病程长、病情反复及担心预后有关5、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预防心衰发作的知识和治疗缺少了解6、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脏负荷增加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获得食物困难或无能力获得食物有关8、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1.休息: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体位:半卧位,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3.氧疗:保持SPO2在95%~98%4.心理护理5.输液护理:输液速度20~30滴/分钟,24h输液量在1500ml以内6.病情监测活动无耐力:1.制定个体化的活动计划2.活动过程中监测:若病人活动过程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应停止活动体液过多:1.休息与体位2.饮食护理:低盐易消化饮食,食盐摄入量少于5g/d,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补充清蛋白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
4.病情监测:每天测体重,控制24h液体入量。
焦虑1、为病人制定可行的活动计划。
但应明确,护士为病人提供的活动内容目的只是一种达到治疗方案的方法,是评价病人情绪改善的尺度。
所以,要求有严重焦虑的病人去完成护理所制定的活动内容有时是困难的。
2、为病人安排的活动内容,原则上要简单、轻松、有趣味性。
注意一定要考虑病人的兴趣爱好和病人的焦虑程度,不可千篇一律。
3、使病人能接受活动无耐力的症状.主要是告诉病人即使增加少量的活动也可以改善精神状态和恢复自信,有利于减轻焦虑症状。
4、帮助病人逐步先完成短期活动目标,再制定下一步的活动内容.目标的指定一定要逐步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5、每日评估病人的活动情况。
包括活动量和活动持续的时间。
同时对有进步的病人及时给予口头或物质的奖励。
知识缺乏①选择合适宣教方式,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下列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治疗、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