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编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27
2023年测量平差编程实习心得体会2023年测量平差编程实习心得体会为期两周的实习在不断地学习、尝试、修正的过程中圆满结束了。
这次实习让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编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从书本到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会让我们处理专业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的很多同学都是通过编程序完成的实习,还有一部分同学是自己计算(用计算器或者Matlab)。
比较这两种办法,繁琐与简便不言而喻。
我是通过编写Matlab程序完成实习的。
其实很多不同的程序都可以解决这次的实习问题,实习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知道,大家有用C的,有用C#的,还有用excel的,这些都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看着那些计算的火热的同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会编程的重要性,而编程语言有很多,我们只需要精通一到两门就可以了,这个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真的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这次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懂的知识,这些不懂的地方都是我求助百度解决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习中,我参考了一篇论文(《基于Matlab的水准网平差设计》作者系兰州交通大学教授),我的这两个程序的很多巧妙之处都是参考那篇论文的。
我想如果我不看那篇论文的话,不会很好的编写出这两个程序的。
也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增强自己利用有利外界条件的本领。
这次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书本到实践的路是长且艰。
记得上学期学习平差和Matlab时,自己学得很轻松,可是到实习时,发现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真的很难,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逻辑思维和编程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加强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而转化为程序算法的能力。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实习过程中,我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我的自信,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努力,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测量平差程序设计一、输入数据校验在测量平差程序设计中,输入数据校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测量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或异常值,直接用于平差计算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需要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包括数据的范围、格式、异常值检测等。
同时,需要确保输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以避免程序在后续计算中出现错误。
二、平差算法实现平差算法是测量平差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差算法,如最小二乘法、加权平均法等。
实现平差算法时,需要注意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计算效率。
三、结果输出测量平差程序的结果输出需要清晰、直观,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如文本、图表、表格等。
同时,需要对输出结果进行适当的格式化处理,使其更加易于阅读和对比。
四、异常处理在测量平差程序设计过程中,异常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异常处理机制能够保证程序在遇到异常情况时,不会直接崩溃,而是进行适当的错误提示或容错处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需要在程序中预设相应的处理方式,以便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
五、用户界面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能够提高测量平差程序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用户界面需要简洁明了,操作便捷,同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提示和帮助文档。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六、代码优化与调试在完成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后,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和调试。
优化主要是针对代码的性能和可读性进行改进,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维护性。
调试则是发现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和异常,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在代码优化与调试过程中,需要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和测试习惯,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七、文档编写编写详尽的文档是测量平差程序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文档应该包括程序的使用说明、功能介绍、安装指南等内容,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程序。
同时,编写文档的过程也有助于程序员的总结和提高,有助于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SY-011设计报告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院名称:测绘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11-3班学生:博学号:指导教师:- . - 总结资料-. ..目录. .可修编.一、设计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容3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平差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水准网平差计算5〔二〕测角网平差计算7〔三〕边角网平差计算10三、测量程序设计14Form1:主页面程序设计14Form2:闭合水准计算程序设计15Form3:测角前方交会程序设计21Form4:附合水准计算程序设计25Form5:测边前方交会程序设计29Form6:前方交会计算程序设计31三、设计总结342. .. . .可修编.一、设计目的在学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根底课程后,在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方法的根底上,根据设计任务,熟悉自动平差软件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提高用电子计算机进展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在此根底上通过测量程序设计提高用高级语言进展简单测量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容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要求平差后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5.0cm ,设计该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应满足的精度。
15、水准网如下列图所示,各观测高差的路线长度一样。
h2h4ch5h1BAP3P2h6h3P 1解:设未知点高程P1,P2,P3为X1,X2,X3. 第一步:列出误差方程12121231334145256236 =v x l v x l v x x l v x l v x l v x x l -⎧⎪=--⎪⎪=-+-⎪⎨=--⎪⎪=-⎪=-+-⎪⎩ 即用矩阵的形式表示:4112213324435566010100101100010011v l v l x v l x v l x v l v l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步:定权由于各段路线长度一样,那么设P1=P2=P3=P4=P5=P6=1。
C语言测量平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语法结构,并能将其应用于测量平差计算中。
2. 使学生了解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如最小二乘法等。
3. 帮助学生理解C语言在解决测量平差问题中的优势,如计算速度和精度。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测量平差计算的能力,能独立编写、调试和优化相关程序。
2. 提高学生分析测量数据、选择合适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共同完成测量平差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测量平差和C语言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测量平差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循学术道德,尊重他人成果。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C语言编程能力和测量平差理论水平。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基础回顾: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基本概念,重点复习数组、指针和结构体。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2. 测量平差基本原理:介绍测量平差的定义、目的、数学模型和常用算法(如最小二乘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3. C语言实现测量平差算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测量平差程序。
教材章节:第五章4. 程序设计与调试:介绍编程规范,演示调试技巧,分析常见错误。
教材章节:第六章5. 测量平差实际应用:分析实际测量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教材章节:第七章6.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完成测量平差程序编写、调试和优化,撰写项目报告。
教材章节:第八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第1周:C语言基础回顾。
2. 第2周:测量平差基本原理。
学号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测绘程序设计结业考核报告单一附合水准路线近似平差学生姓名班级测绘二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测绘工程系2012年12 月13 日一、目的和意义1.掌握常用控件的属性和方法。
2.熟练使用窗体、控件进行程序设计。
3.熟练应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思想编写程序代码。
4.掌握利用菜单编辑器设计VB菜单并编写相关程序代码。
5.了解较复杂的编程过程。
6.掌握在窗体上添加控件的各种方法。
二、原理和过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VB测绘程序设计》三、程序代码Option Explici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As Integern = txtcz.TextIf n > 1 ThenForm2.ShowForm1.HideElseMsgBox "测站数应该大于1",vbOKOnly + vbInformation + vbApplicationModal, "提示信息" End IfOption Explici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qg As DoubleDim zg As DoubleDim i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n = Form1.txtcz.TextDim gc() As DoubleDim sum As DoubleDim pcg1() As DoubleReDim gc(0 To n - 1)ReDim pcg1(0 To n - 1)Dim a As Doublesum = 0For i = 0 To n - 1sum = sum + gc(i)Next iqg = Val(txtqg.Text)zg = Val(txtzg.Text)a = (sum + qg - zg) / npcg1(0) = qg + gc(0) - aFor i = 1 To n - 1pcg1(i) = gc(i) + pcg1(i - 1) - apcg(0).Text = pcg1(0)pcg(i) = pcg1(i)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txtqg.Text = ""txtzg.Text = ""Dim i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n = Form1.txtcz.TextFor i = 0 To ndm(i).Text = ""Next iFor i = 0 To n - 1gc(i).Text = ""Next iFor i = 0 To n - 1pcg(i).Text = ""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Dim i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n = Val(Form1.txtcz.Text)For i = 1 To nLoad dm(i)dm(i).Top = dm(0).Top + 360 * i dm(i).Left = 840dm(i).Visible = Truedm(i).Enabled = Truedm(i).Text = ""Next iFor i = 1 To n - 1Load gc(i)gc(i).Top = gc(0).Top + 360 * i gc(i).Left = 2140gc(i).Visible = Truegc(i).Enabled = Truegc(i).Text = ""Next iFor i = 1 To n - 1Load pcg(i)pcg(i).Top = pcg(0).Top + 360 * i pcg(i).Left = 3440pcg(i).Visible = Truepcg(i).Enabled = Truepcg(i).Text = ""Next iEnd Sub四、小结收获、体会及存在的问题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