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之旅教案——印度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活动环球之旅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活动环球之旅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活动环球之旅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风格、乐器和传统音乐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3. 通过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风格和特点:a. 亚洲:中国古典音乐、印度拉格、日本传统音乐b. 欧洲: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c. 非洲:民间音乐、部落音乐、非洲鼓乐d. 美洲:拉丁音乐、爵士音乐、美洲原住民音乐2. 乐器和演奏技巧:a. 亚洲:二胡、古筝、印度手鼓b. 欧洲:小提琴、钢琴、吉他c. 非洲:非洲鼓、卡林巴、口琴d. 美洲:拉丁打击乐器、萨克斯管、长笛3. 传统音乐形式:a. 亚洲:京剧、印度舞蹈音乐、日本雅乐b. 欧洲:交响乐、歌剧、华尔兹c. 非洲:部落舞蹈音乐、非洲合唱d. 美洲:萨尔萨舞曲、土著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安排:1. 活动介绍和目标设定:向学生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国家和地区音乐展示: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该地区的音乐风格、乐器和传统音乐形式。
3. 乐器体验:设置不同的乐器体验站,让学生亲自体验并了解乐器的演奏技巧。
4. 音乐创作: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风格,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演奏或演唱。
5. 音乐比赛:组织音乐比赛,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参赛,展示他们在活动中所学到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
6. 结束和总结:回顾活动的收获和体验,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的世界。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展示和演奏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音乐展示和演奏中的表现,包括技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创作评估:评估学生在音乐创作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1. 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源:提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源,供学生欣赏和研究。
幼儿园地理教育教案环球之旅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地理教育教案环球之旅》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几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2.幼儿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如大陆、海洋等。
3.幼儿能够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点幼儿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了解地球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并且对地球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有了整体性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很好的理解和感受中外不同的文化差异,通过问答互动,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思维探究能力。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问答互动,游戏模拟,教学评价。
六、教学流程1.引入引导幼儿闲话自己所了解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特色。
2.情境模拟教师设计了一个由多种文化和习惯构成的情境模拟,比如:“我去看世界杯”,通过此情境模拟活动,幼儿更好地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并对一些文化习惯和地理概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日本和中国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同。
3.问答互动教师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一些文化习惯、地理概念和生活细节。
比如,我们到澳大利亚旅游,我们都可以吃到什么样的饮食?4.游戏模拟通过游戏模拟的方式,让幼儿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大陆、海洋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
加深幼儿对地球基本形态和特征的认识。
5.教学评价通过测试或表演,对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材准备教学用具:地图、游戏卡片、图书。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地球的基本形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了更准确的认知。
通过情境模拟、问答互动和游戏模拟等方式,幼儿在流畅、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这些知识,并且增强了自主学习和思维探究能力。
同时,幼儿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内容,确保了学习质量和效果。
2.3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点评老师:一、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会阅读印度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印度工农业分布图;会举例说明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建筑的特点,感受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读图说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通过分析印度地形、及农作物种类,解释印度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原因;通过阅读印度工业分布图,能独立在地图上标识出印度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城市并概括该国的工业发展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印度有不少地理、历史特征与我国相似,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怎样做到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读图,了解印度是农业生产大国,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工业部门分布与工业原料地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印度地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印度馆引出西游记取经的故事,引入佛教发源地天竺(古代印度地区)。
设置情境:根据西游记的人物,设计改编的关于学习印度的游戏“南游记”。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进入游戏学习。
投影课件: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天竺国。
引出课题: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投影课件:第一关地点:孟买——印度的好莱坞任务:调查印度人口的情况。
教师指导:从印度的民族服饰和官方语言切入,使学生了解印度的民族和风俗。
学生活动:通过比较“印度和中国的2000年人口数据表”和分析“印度和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图”,辩论印度的人口将来会不会超过中国的人口?获得新知: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投影课件:第二关地点:孟买、加尔各答任务:调查印度工农业的情况。
学生活动:读“印度地形”图,了解印度的主要地形,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耕地,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结合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知道印度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
指导读图:读《世界地理图册》9页“印度工农业分布”图,利用电子白板分组在演示屏上圈示找到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和主要工业部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
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日本、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哼唱某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亚洲两个国家(日本、印度)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欣赏法、演示法、引导表现法、交流讨论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一、导入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领略音乐的魅力。
世界的音乐是多
元化的。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一起来聆听亚洲几个国家的音乐,来感受不同国家音乐的美。
(打出亚洲的地图课件)。
二、新课教学
(一)日本音乐
1、师:先听老师来唱,猜一猜,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呢?(师边弹边唱《樱花》)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初中人教版印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说出印度的主要半岛、海域、地形区和河流;2. 能描述印度的主要气候特点;3. 能分析印度的人口、粮食和工业发展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 培养学生通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 印度的气候特点;3. 印度的人口、粮食和工业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1. 印度的气候特点和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学过的南亚地区,提问:你们还记得南亚地区的国家有哪些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印度。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地理位置:让学生观察印度地图,引导学生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半岛、海域、地形区和河流等特点。
2. 气候特点:让学生观察印度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主要气候特点,如热带季风气候等。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人口特点: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
2. 粮食问题:让学生了解印度的粮食生产情况,分析印度的粮食问题,如产量、需求等。
3. 工业发展: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印度的工业特点,如分布在德干高原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印度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和工业发展情况的理解。
2. 强调印度在我国友好邻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印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教材,绘制印度地理位置和气候分布示意图;2. 结合教材,撰写一篇关于印度人口和粮食问题的短文;3. 收集有关印度工业发展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资料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和工业发展情况。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案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学习认识国家的内容: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对照地图和课文,能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能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印度的主要地形及其特点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以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3、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及其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读资料、图表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并以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活动加以整合和探究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认同,提升审美情趣;深刻认识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养成关注世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印度的人口特点和气候特点教学难点:印度的人口问题教学策略: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印度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上展示给同学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注重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印度风土人情、基本国情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西游记师徒四人最后到哪取得的佛教圣经吗?“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
今天咱们一起探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课前预习检验:生说出自己通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对印度的一些了解情况师播放课件关于印度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及印度音乐(一)印度的地理位置师:印度是一个多么美丽和神秘的国度,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到印度游览一番。
环球之旅教案教案标题:环球之旅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地理和历史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全球视野。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简介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2. 分别介绍各国的文化、风俗和历史。
3. 学习世界地图的使用和标记各国名称。
4. 学习使用互联网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获取相关信息。
5.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旅行计划并分享。
教学步骤:引入:1. 制作一张世界地图,并请学生标记自己所在的国家。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机会环游世界,他们最想去哪些国家,为什么?主体:3. 分别介绍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主要国家。
使用图片、视频和地图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不同地区的初步认识。
4.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需要了解该国的文化、风俗和历史,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
5. 学习使用互联网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获取相关信息。
教授学生如何搜索和筛选可靠的信息源。
6.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所研究的国家信息,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活动: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进行模拟旅行计划的制定。
他们需要考虑行程安排、交通方式、住宿和食物等因素。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个简短的旅行计划,并向其他小组展示。
8.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他们对不同国家的认识和旅行计划的想法。
总结:9. 回顾学生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新认识。
10.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地理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很重要。
扩展活动:- 邀请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士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国际文化节或国际展览。
-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
评估方法:- 学生的小组报告和旅行计划的准备情况和展示表现。
- 学生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歌曲的特色和调式。
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风格特点。
重难点:1﹑朝鲜﹑日本和印度的音乐特征。
2﹑了解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朝鲜长鼓教学过程:一﹑课间音乐《亚洲雄风》。
二﹑导入:由师提问课间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引出课题-—亚洲之声。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亚洲,乘着音乐的翅膀做一次亚洲之旅,去感知亚洲之声的魅力。
三﹑聆听感受朝鲜音乐《清津浦船歌》。
师随音乐《希望》跳舞,生欣赏,并猜第亚洲之旅的一站去哪个国家?1﹑欣赏《清津浦船歌》。
生思考:①歌曲的情绪怎样?②歌曲描述的是怎样的场景?③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2﹑师生随音乐打节拍.3﹑师展示朝鲜长鼓,示范打长鼓,用让学生来体验打长鼓的节奏.4﹑师生一起随音乐打节奏,其它地方的音乐用身体的晃动或打拍子来表现音乐或渔船起伏的感觉。
四﹑聆听感受日本音乐《樱花》。
1﹑师展示图片和音乐,生猜亚洲之旅的第二站是哪个国家?歌名叫什么。
2﹑樱花简介:3﹑师范唱,生思考:①歌曲的速度怎样?②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4﹑生用手指着歌谱小声哼唱,找出歌曲旋律中都出现了哪几个音?5﹑都节调式:6﹑学唱:⑴生随琴唱谱,感受都节调式的特点。
⑵生填词演唱。
师鼓励。
⑶带着愉快高兴的心情去唱.⑷小组分唱。
7﹑律动:生随音乐设计舞蹈动作,找一生到前面跳,所以同学包括老师跟着学。
8﹑尺八简介:四﹑印度音乐:通过欣赏印度电视<<大蓬车>>的歌舞短片,初步了解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五﹑小竞赛:听辨下面的音乐片断分别属于哪个国家?六﹑总结:我们的亚洲之旅即将结束,由于时间关系,等有机会再去浏览亚洲的其它国家,了解其它国家的音乐文化。
虽然旅途是短暂的,但音乐给我们的快乐是无限的。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本国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就象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世界用图画和我说话,我的心灵以音乐应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印度》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印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印度》教案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2.根据资料,说出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
3.运用图表和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运用图表和数据,说出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个国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观察西行路线,明确印度名称的由来。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中国神秘的国度,感受印度的风采。
(板书) 印度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生读环节二:参照导学案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题目。
环节三:交流展示,质疑解惑:三分钟。
(一) 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思考:北回归线穿过印度中部,绝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度,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答:热量条件充足。
海陆位置:看图找出印度濒临的海洋,所处的大陆。
生答:位于亚洲南部,濒临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
(问)印度海陆位置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答: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相对位置:观察下图,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地形地势:请同学们观察印度地形图,找出印度的三大地形区。
观察得出结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问)由此看出地势特点?生答:南北高,中部低。
继续观察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多少米以下。
结论:在500米以下,且地势起伏不大。
(问)印度地形地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生答:利于形成耕地。
承转: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找出印度主要的河流。
结论:恒河和印度河。
介绍恒河。
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明确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
观察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该气候有什么特征。
幼儿印度旅游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印度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主要城市、旅游资源等。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印度旅游词汇,如名胜古迹、特色食物、交通工具等。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印度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片等工具,分析印度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旅游城市。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并整理印度旅游相关的资料,提高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简单的印度旅游攻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印度的文化产生兴趣,尊重并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和沟通,培养友好交往的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幼儿兴趣为导向,结合生活实际,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为目标。
学生特点:幼儿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游戏、互动等形式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印度的基本信息- 位置和地理特点- 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2. 印度旅游词汇学习- 名胜古迹(如泰姬陵、琥珀宫)- 特色食物(如咖喱、印度飞饼)- 交通工具(如突突车、火车)3. 印度旅游句子练习- 描述景点和风土人情的简单句子- 日常交流用语(如问候、道谢)4. 印度文化体验- 印度舞蹈和音乐- 印度服饰和饰品5. 小组合作项目- 收集和整理印度旅游资料- 设计印度旅游攻略教学大纲:第一课时:印度的基本信息,学习旅游词汇第二课时:印度旅游景点介绍,句子练习第三课时:印度文化体验,小组合作收集资料第四课时:小组展示,分享印度旅游攻略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第一课时第二周:第二课时第三周:第三课时第四周:第四课时教材章节:《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手册》第三单元“走进世界”相关内容。
2021年外贸公司实习报告(通用15篇)外贸公司实习报告1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
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
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
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外贸公司实习报告2一、公司简介公司座落于得天独厚的站西路西域大酒店鞋业批发市场内,公司占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公司内部也建立了严密的科学管理体系,明确的操作程序,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制及定期员工培训制度。
公司在信息与开发方面特别加强力度,在销售方面,公司是以"欢迎您,世界的朋友"为主体,力求满足世界各地之朋友及客商的需求。
环球之旅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地音乐风格,掌握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准备1.课件:世界各地音乐风格介绍、音乐创作方法等。
2.乐器:口风琴、非洲鼓、三角铁等。
3.纸张、彩笔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音乐作品,如非洲鼓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世界各地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2.课堂讲解(1)介绍世界各地音乐风格,包括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音乐特点。
(2)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世界地区。
(2)每组根据所选地区的音乐特点,讨论创作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创作实践(1)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利用乐器和创作材料进行音乐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
5.成果展示(1)每组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第一步:导入(1)播放非洲鼓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世界各地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课堂讲解(1)介绍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如复杂多变的节奏型。
(2)介绍欧洲音乐的旋律特点,如优美、抒情。
(3)介绍亚洲音乐的多样性,如印度的古典音乐、日本的和歌等。
(4)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第三步: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世界地区。
(2)每组根据所选地区的音乐特点,讨论创作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第四步:创作实践(1)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利用乐器和创作材料进行音乐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
环球之旅---印度
印度简介
印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拥有10.3亿人口,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蕴藏量的煤炭。
经济以传统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
但是,印度的资源利用率很低,开发利用不高。
印度的手工印染品种繁多,包括雕版印、蜡染、手绘、扎染等。
印度女性服装色彩艳丽,传统服装主要有莎丽和旁遮普服。
“莎丽”是一块长约6米、宽近2米的布料,穿时配有叫“贝蒂果尔”的衬裙和叫做“杰默帕尔”的紧身胸衣,裹在身上,露出两臂和腰部,非常漂亮。
舞蹈和音乐也是印度独具特色的文化产物,几乎每个印度人都能跳几下舞。
印度舞蹈特点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语更是变幻莫测。
印度食物主要以面饼或者米饭为主食,通常佐以咖喱。
印度美食中有十几种饼,有些类似中国北方的烙饼,帕罗萨是一种加了奶酪或者奶油的烤饼,帕罗萨一般制作成三角形状,也有的地方做成普通的圆形。
印度的水果,种类繁多,最便宜的是香蕉,还有石榴、荔枝,甘蔗、菠萝蜜等水果,而印度最有名的水果是芒果,每年夏天首都新德里都要举行芒果节。
一.开场
活动目的:让家长和宝宝深入的了解印度,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印度的美食,服装,风景等图片。
活动内容:
导游结合图片讲解印度的风土人情,传统服装,特色食品,地理环境等,使大家对印度有个简单的了解。
具体解说:
1、导游带领家长和宝宝随着“开动的火车”围圈,进入教室。
2、穿着印度服装的天竺少女带领家长和宝宝,随着动听的印度音乐,有节奏的
走起来(围成一个圆圈),可以抱着宝宝上下左右的摆动。
3、围圈过后,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NA MA SI TEI。
”导游介绍今天的主题,
引导家长带着宝宝到主题板前,来讲解。
二、美食城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面饼的活动,增强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自己动手操作增强趣味性,培养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卡片(蔬菜卡片、动物卡片),发酵面粉、黄油、奶油、鸡肉肠丁、鱼肉肠丁、芹菜丁、胡萝卜丁、青椒丁、塑料薄膜、擀面棍、一次性塑料手套、小碟子若干、小碗若干、烤箱、洗手液、干湿纸巾、操作盘若干。
活动内容:
1、美食城的老板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NA MA SI TEI,欢迎大家来到美食
城,请坐。
今天我们要来制作印度的特色美食----帕罗萨。
”
2、教师拿出图片,请宝宝认知各种所需蔬菜。
3、教师发给每个宝宝一小块面团,引导家长辅助宝宝来参与制作面饼的过程。
(教师在这里进行讲解:“帕罗萨是一种加了奶酪或者奶油的烤饼,和面时隔一层面皮就抹上一层奶酪或者奶油,通常抹上三层,烤出的饼富有层次,奶香味浓厚,有点像我们的葱油饼。
帕罗萨一般制作成三角形状,也有的地方做成普通的圆形。
”)
4、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过程,引导家长带领宝宝一起参与制作。
“将面团擀成面饼皮,放入鸡肉丁或鱼肉定,对这面饼后再放蔬菜丁,对着压边,再将面饼正反面用牙签扎孔。
”
5、教师将每个宝宝做好的放入盘子,刷黄油,放入烤箱进行烘烤。
三、我的跳舞毯
活动目的:增强宝宝对于音乐的节奏感,增进家长与宝宝之间的亲子依恋配合能
力。
活动准备:印度音乐,在地垫上粘贴跳舞毯标识。
活动内容:
1、导游带领大家来到教师中间,由天竺少女引导家长,双手托于宝宝腋下,按
照地垫上的标识一起来跳舞。
2、再将宝宝背起来,家长跟随天竺少女在跳舞标识上进行舞蹈。
(对于会走的宝宝,家长可与宝宝手拉手的在标识上跳舞。
)
四、蜡染区
活动目的:鼓励宝宝大胆创作,增强宝宝对颜色的认知。
活动准备:裁成小块的宣纸,颜料,托盘,纸巾。
活动内容:
1、导游带领大家来到蜡染区,蜡染区的老板热情的和大家问好:“NA MA SI
TEI,欢迎大家来到蜡染区。
今天,我们要自制蜡染画。
”
2、教师请家长和宝宝欣赏已经做好的蜡染画。
3、教师发给每位宝宝一张宣纸,将颜料倒在托盘上,引导家长帮助宝宝脱掉小
袜子,用小脚踩在托盘上。
4、教师引导家长托起宝宝腋下,引导宝宝在铺好的宣纸上向前走,进行拓印。
五、运送水果
活动目的:运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宝宝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宝宝的大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大型木质器械,仿真水果,小篮子。
活动内容:
1、导游带领大家来到采摘园,采摘园的园主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NA MA SI
TEI,欢迎大家来到采摘园。
我这里有很多的水果,请你们帮忙把它们运到对面的篮子里。
”
2、园主讲解运送方法:“请家长引导宝宝从起点的篮子里,拿出一个水果,穿过
几组木质架子,运送到对面的篮子里。
”
六、手偶大剧院
活动目的:通过看手偶表演,巩固了对课上环节的理解,培养了宝宝的专注力。
活动准备:手偶幕布,妞妞,猫,牛,兔,猴子,猪,印度音乐。
活动内容:教师在搭好的幕布后面,进行手偶表演。
具体解说:
1、提前将幕布搭好,两位教师在幕布后面用手偶来表演。
2、手偶表演过后,天竺少女再次带领大家载歌载舞,与宝宝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