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的种类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农药有哪些生物农药的优缺点是什么生物农药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杀虫剂。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多种虫害,且不伤害人、畜、家禽。
下面我们介绍生物农药有哪些、以及生物农药的优缺点等相关问题,供参考。
一、生物农药有哪些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在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生物农药一般主要泛指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源农药。
二、生物农药的优缺点1、优点:生物农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安全性,对人畜、环境、天敌等安全。
部分生物农药为活体生物,使用后可以自己繁殖,大大延长持效期,构建生态平衡的新环境。
此外,生物农药来源广,改良潜力大,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诸多方面的优点使得生物农药成为近年来发展的热点。
2、缺点:与化学农药相比,也存在许多本身固有的弱点,比如起效慢、易受温湿度等条件影响、作用成分复杂等。
三、生物农药的使用范围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经济作物的棉铃虫、红铃虫、造桥虫、烟青虫等。
粮食作物的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
蔬菜类的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等。
果树类的松毛虫、桃小食心虫、尺蛀、大袋蛾、卷叶蛾等。
防治棉铃虫的适期是:在产卵盛期,即百株卵量达到20粒时开始施药,隔3~4天再施药1次,每代施药2~3次,大发生年适当增加施药次数。
其他害虫如菜青虫、烟青虫、豆天蛾、玉米螟、松毛虫及果树害虫等,可在产卵盛期或幼虫初龄期施药。
四、使用生物农药要“四看”1、看温度。
在25摄氏度~30摄氏度时使用,防效比10摄氏度~15摄氏度时高出1~2倍。
因此,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最好不使用。
2、看湿度。
环境湿度越高时,防效越好。
粉剂bt在高湿条件下,才能够充分发挥药效。
中药材上常用的生物农药种类中草药,栽培技术药材生产上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减产达10%~30%,严重年份高达50%以上,同时药材的外观与内在品质下降。
生物农药因其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而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有近80种。
生物农药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不杀伤天敌,病原菌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无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中药材的生产,可以使中药材顺利地走向国际市场。
1 生物杀虫剂1.1 Bt乳剂即苏云金杆菌,是一种杀虫细菌。
主要是胃毒作用,对人、畜和天敌无毒,不污染环境,对药用植物无药害。
害虫吞食后造成败血症死亡。
剂型有可湿性粉剂(含活芽孢100亿/g),可用500~1000倍液。
防治药用植物上的刺蛾、尺蠖、豆天蛾、造桥虫、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地老虎、蛴螬等多种害虫。
1.2 阿维菌素又名齐螨素、爱福丁、农哈哈、虫螨克,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杀虫*********,兼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性。
每亩(667平方米)用含0.5g有效成分的阿维菌素即能杀灭害虫,对人、畜十分安全。
常用剂型为1.8%、1.0%乳油,用于防治枸杞、佛手等药用植物的锈螨、瘿螨、潜叶蛾、蚜虫等,使用时稀释成2000~5000倍液。
1.3 白僵菌是一种杀虫真菌。
利用其活性孢子接触害虫后产生芽管,透过表皮侵入体内长成菌丝并不断增殖,使害虫新陈代谢紊乱而死亡,害虫体内水分被吸干而呈僵状。
有含活孢子100亿/g和1000亿/g的粉剂,可用于防治蛀果蛾、卷叶蛾、叶蝉、蛴螬等害虫。
1.4 昆虫病毒制剂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寄生范围,不易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能形成包涵体,尤其是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稳定性好;对靶标昆虫具有高度的毒性,能引起区域性的昆虫流行病;对植物没有任何药害,安全试验证明对人、家禽及水生生物等无害。
生物农药的分类
生物农药主要指以动物、植物、微生物本身或者它们产生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生物农药的分类。
生物农药的分类:
一是植物源农药,主要原料直接来源于植物体。
如苦参碱、印楝素。
二是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活的细菌、真菌、病毒等。
如白僵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三是矿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自然界的矿物质。
如矿物油、硫磺。
四是天敌生物农药,主要为自然界本身存在、同时对病虫害有防治效果的人工繁殖动物。
如松毛虫赤眼蜂、平腹小蜂。
五是生物化学农药,主要原料在生物体中已经存在,对病虫害没有直接毒性,通过调节、干扰作物或病虫害的生长发育起作用。
如芸苔素内酯、赤霉酸、诱虫烯。
六是蛋白或寡糖素类农药,使用后能诱导植物对病害产生抗性。
如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香菇多糖等。
七是农用抗生素类农药,主要原料是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
如春雷霉素、宁南霉素、阿维菌素。
生物农药的分类就介绍到这里,考虑到矿物源农药对人畜毒性较低、对环境友好,把以矿物质为主要原料的农药也归属为生物农药。
常用生物农药种类有:BT生物杀虫剂和抗生素类杀虫杀菌剂,如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甲氧基阿维菌素、农抗120、武夷菌素、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昆虫病毒类杀虫剂,如奥绿1号。
农作物生长后期,在生物农药难以控制时,可用这类农药进行防治。
适用的农药主要有多杀菌素(菜喜)、安打、虫酰肼(美满、阿赛卡)、虫螨腈(除尽)、氟虫腈(锐劲特)、伏虫隆(农梦特)、菊酯类、农地乐、除虫净、辛硫磷、毒死蜱(新农宝、乐斯本)、吡虫啉(蚜虱净)、扫螨净、安克、杀毒矾、霜腺锰锌(克露、克丹)、霉能灵、腐霉利、敌力脱、扑海因、嘧菌胺(施佳乐)、甲霜灵、可杀得、大生M—45、多菌灵等。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3911、呋喃丹、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79种农药在32种(类)农副产品中197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国家标准,其中有关果树上的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如下(注:mg/kg=毫克/千克):1、百菌清≤1mg/kg;白色结晶。
熔点250~251℃。
沸点350℃。
蒸气压0.076mpa(25℃),1.23kPa(170.4℃)。
25℃水中溶解度为0.6mg/L,丙酮20g/kg,环己酮30g/kg,二甲基甲酰胺20g/kg,煤油<10g/kg,二甲苯20g/kg。
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0mg/kg。
3、苯丁锡≤5mg/kg;工业品为白色粉状物,熔点138~139℃。
可溶于苯、二氯甲烷,不溶于水。
LD502631mg/kg。
4.膦≤0.1mg/kg;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5.除虫脲≤1mg/kg;纯品为白色结晶,原粉为白色至黄色结晶粉末。
不溶于水。
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对光、热比较稳定,遇碱易分解、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稳定,对甲壳类和家蚕有较大的毒性,对人畜和环境中其他生物安全,属低毒无公害农药。
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哪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的不断加强,生物农药作为农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迎来它的发展迅猛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生物农药品种吧。
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哪些1、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属类剂,具较好的内吸性。
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用300-500倍液,在花期至果实套袋前连喷2次;防治斑点落叶病,在落花后7-10天开始喷施,春梢期喷施2次,秋梢期喷1次,若能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2、4%农抗120水剂属广谱素,对病害有预防和作用。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用20倍液涂抹刮除病斑后的病疤,效果可达80%以上;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有效浓度100毫克/升药液进行喷雾,过15-20天再喷1次,如果病情严重,可缩短喷药时间的间隔期。
3、B.T杀虫剂常用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达到80-90%。
防治桃小食心虫于卵果率达1%时,喷施B.T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刺蛾、尺蠖、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在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倍液。
4、1.8%齐螨素乳油属类杀螨杀虫剂,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不能杀卵。
防治山楂叶螨、苹果红蜘蛛、于落花后7-10天两种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洒5000倍液,持效期30天左右。
对二斑叶螨、黄蚜、金纹细蛾也有较好的防效。
5、25%灭幼脲悬浮剂属生物化学类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兼触杀作用,持效期15-20天。
对鳞翅目害虫有,杀卵和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生产上主要用于防治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浓度为2000倍液。
该药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有良好防治效果。
6、20%杀蛉脲悬浮剂属昆虫生长抑制剂,与25%灭幼脲相比,杀卵、虫效果更好,持效期长。
防治金纹细蛾使用浓度为8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6000-8000倍液。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杀虫剂和杀菌剂)当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旋律,在国家农药化肥“双减”及“零”增长的背景下,生物农药掀起了“绿色风暴”,发展生物农药是环境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生物农药优点多,低毒、无害、高效、无抗药性……但是提到具体的生物农药产品,你知道市面上哪些农药属于生物农药吗?它们有什么作用机理?又分别能够防治哪些病虫呢?杀虫剂版1.1 Bt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属于活体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被鳞翅目害虫蚕食入体后,溶解释放出较强毒性,使害虫中毒、厌食、上吐下泻,不再危害,一段时间后引起败血症死亡。
苏云金杆菌药效较缓慢,一般在施用后2~3天起效,残效期7~10天左右;18℃以上才能发挥杀虫作用,温度愈高,害虫取食愈多,效果愈好;能有效防治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刺蛾、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防治效果达到80%~90%。
1.2 核型多角体病毒一类专性昆虫病毒,属于病毒杀虫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鳞翅目昆虫,但是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或其邻近种群。
常见的有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等。
核型多角体病毒经昆虫的口或伤口感染,经口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进入昆虫体腔,侵入细胞增殖,从而破坏昆虫细胞结构,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致死。
该类病毒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增殖,病虫死亡后通过粪便和死虫再传染其他昆虫,或通过卵传到昆虫子代,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从而控制害虫危害。
1.3 灭幼脲灭幼脲是一种昆虫激素类农药,属生物化学农药,为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
一、生物农药的定义生物农药是指可用来防除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来源于生物体内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
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除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可以工厂化生产,有完善的登记管理方法及质量检测标准,这样的活体生物称为生物体农药。
具体可分为微生物体农药、动物体农药、植物体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该物质若可以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但允许所含异构体在比例上的差异)。
这类物质开发而成的农药可称为生物化学农药。
二、生物农药的分类从来源上讲,有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
从功能上讲,包括抗生素类、信息素类、激素类、毒蛋白类、生长调节剂类和酶类等。
(一)生物体农药1.微生物体农药微生物体农药指用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活体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微孢子虫等。
2.动物体农药动物体农药主要指天敌昆虫、捕食性螨类及采用物理方法或生物技术方法改造的昆虫等。
3.植物体农药植物体农药指具有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功能的活体植物。
目前,仅转基因抗有害生物的活体植物或抗除草剂的作物可称为植物体农药。
(二)生物化学农药1.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主要包括植物毒素,即植物产生的对有害生物有毒杀作用及特异作用(如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驱避、抑制产卵等)的物质;植物内源激素,如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芸薹素内酯等;植物源昆虫激素,如早熟素;异株克生物质,即植物体内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的能影响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生长的物质;防卫素,如豌豆素。
2.动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指将昆虫产生的激素、毒素、信息素或其他动物产生的毒素经提取或完全仿生合成加工而成的农药,如昆虫保幼激素、性信息素、蜂毒等。
3.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此类农药主要是指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毒蛋白等物质。
生物农药种类:生物肥皂: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盐作用对象:蚜虫、水腊虫、粉虱、蓟马、螨类、棉铃虫、菜青虫等软体害虫农药克星:是一种新型生物修复技术,能有效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可使田间农药降解率达到95%以上,直至检测不出,使农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标准。
皂素烟碱:由皂素和烟碱配制成的植物源广谱杀虫剂,耐雨水冲刷。
可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介壳虫等。
如防治介壳虫,在卵孵初期,用27%皂素烟碱300倍液喷施,5-7天1次,连喷2-5次。
烟百素:为烟碱、百部碱、楝素等三种成分混配的杀虫剂,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等多种害虫。
如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一般用1.1%烟百素乳油1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武大绿洲1号:病毒杀虫剂。
用于防治果树鳞翅目害虫、梨小食心虫等。
如防治梨小食心虫等钻蛀性害虫,在虫卵高峰期用药最佳。
阿维菌素:又名农家乐、除虫菌素等,是一种全新的抗生素类生物杀螨虫剂,对害螨和害虫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
可用于防治梨木虱、苹果叶螨、桃小食心虫。
如防治果树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500-5000倍液喷施。
鱼藤酮:又名施绿宝。
对天敌安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半翅目等多种果树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
如防治蚜虫,可用2.5%鱼藤酮乳油400-500倍液喷施。
除虫菊素:又名除虫菊、除虫菊酯、扑得。
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虫菊的花,经加工制成的植物源杀虫剂。
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叶蝉和菜青虫、叶蜂、猿叶虫、金花虫、椿象等。
烟碱:又名蚜克、尼可丁。
植物源杀虫剂,其有效杀虫成分为由烟草中提取的烟碱。
对害虫有胃毒、触杀和熏蒸作用,还有杀卵作用。
农用链霉素:作用细菌病害。
农抗120:又名益植灵。
具有杀菌谱广、耐雨水冲刷和防腐保鲜作用。
可明显延长瓜、菜、果品采摘后贮藏时间,促进作物生长效果好,并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多氧清:又名宝丽安、多克菌、多氧霉素、多郊霉素、保利霉素、科生霉素、兴农606等。
中药材常用生物农药汇总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含了许多常用的生物农药用于保护中药材的生长和发展。
这些生物农药不仅可以杀灭病虫害,还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用的中药材生物农药,介绍其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是一种基于微生物资源的农药,可以分为细菌制剂、真菌制剂和病毒制剂。
在中药材种植中,常用的微生物制剂有农拓肥、绿叶杀、叶面积雾剂等。
这些制剂在防治中药材病害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拓肥是一种由厌氧细菌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其主要功效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强中药材的生长能力。
使用农拓肥的方法是将适量的制剂与适量的水混合,喷洒于中药材的叶面上,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使用,以增加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绿叶杀是一种以有色拮抗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微生物制剂,具有预防和控制中药材真菌病害的作用。
使用绿叶杀的方法是将适量的制剂溶于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喷施在中药材的叶面上,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使用,以提高中药材的抗病能力。
二、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的种子、茎、叶、花等部位经过提取和加工制成的农药,主要包括植物杀菌剂、植物昆虫抑制剂等。
在中药材种植中,常用的植物提取物有苦参碱、蒺藜提取物、菊花提取物等。
苦参碱是一种从苦参中提取得到的农药,具有良好的杀菌和抗虫作用,在中药材的防病防虫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使用苦参碱的方法是将适量的提取物溶于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喷雾在中药材的叶面和地面上,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使用,以达到杀菌和抗虫的效果。
蒺藜提取物是由蒺藜中提取得到的农药,其主要功效是抑制中药材害草和杂草的生长。
使用蒺藜提取物的方法是将适量的提取物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在中药材的地面上,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使用,以达到抑制杂草的效果。
三、生物农药调控剂生物农药调控剂是一种具有生物调节作用的农药,可以调控中药材的生长、免疫、抗病等方面的功能。
生物农药一、什么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而生物农药相应地可分为动物农药、植物农药和微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
生物农药的范围主要包括(1)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经提取加工作为农药,如从烟草中提取烟碱;(2)鉴定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之后,用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农药,或以天然活性物质作先导化合物的模型,进行衍生物的类似物合成,开发出比天然活性物质性能更好的仿生合成农药如从沙蚕毒素衍生物开发的杀螟单和杀虫环等;(3)直接利用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例如将天敌昆虫通过商品化繁殖,施放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利用微生物、线虫、病毒等使有害生物被感染或被侵蚀而死。
二、生物农药的特点生物农药的特点比化学农药更适合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策略中应用。
因为生物农药一般在环境中较易降解.其中的不少品种具有靶标专一的选择性,使用后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相对安全。
某些生物农药的作用方式是非毒杀性的,比化学合成农药的作用更为广泛。
但是这些非毒杀性的生物农药作用缓慢,在有害生物大量迅速蔓延时,难以控制住为害,届时需要施用化学合成农药以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或是与化学农药混用。
生物农药作用特点有四点:(1)对人畜无毒,无污染。
(2)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3)无抗药性。
(4)使用简便,残效期长。
生物农药的发展被列为继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合成农药的第三个时代,称为第三代农药,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多,生物农药将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植保工作的新方向。
三、生物农药分类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农药的主要种类
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型。
一、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二、动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目前,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已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三、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高效施用技术作者:赵桂玲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4期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已逐步被农民认识,在农业生产操作中,随着高毒、高残留农药被禁用,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宣传普及工作还不够深入,对生物农药的种类及使用缺乏全面的了解,从而影响了它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与应用。
一、生物农药的种类生物农药就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农药,根据生物农药开发研制所利用的对象,生物农药可分为三类:植物源农药:主要产品有烟碱、苦参碱、川楝素、除虫菊脂等。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T)、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农抗120、核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多。
动物源农药:主要有玉米螟性诱剂、棉铃虫性诱剂等。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阿维菌素:由放线菌经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虫、杀螨剂。
对昆虫和螨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
但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植物表皮下的害虫,且持效期长,它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导致麻痹、停食,2~3天后死亡2、苦参碱:从苦参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杀虫、杀菌、调节植物生长功能,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拒食、干扰脱皮、麻痹神经中枢系统作用;杀菌机理是抑制菌体生物合成,影响菌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对植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单用活性较弱,常与高效低毒农药复配。
增强其速效性。
3、BT乳剂:是常用的细菌生物农药,它的制成品为米黄色乳剂,乳化性能好,杀虫谱广,对20多种蔬菜、荼、果、烟等植物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为80%--90%,主要防治对象有松毛虫、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稻纵卷叶螟、茶毛虫等。
BT乳剂是一种胃毒剂,害虫食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酶。
这种酶可以分解昆虫肠道当中的一种蛋白质,从而使害虫肠道穿孔,肠道里的东西流入体腔,最后得败血症死亡。
使用时应掌握气温在15℃以上,一般以20℃为适宜,施用时间比施用化学农药提前2—3天为宜。
中药材常用生物农药汇总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对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品质和安全性,常常会使用生物农药。
本文将汇总一些中药材常用的生物农药,以供参考。
一、黄粉菌素黄粉菌素是一种生物农药,常用于中药材的病害防治。
它是由铜绿假丝酵母株引起的感染所产生的,对于一些真菌和细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中药材的种植中,特别是一些蔬菜类中药材的种植中,常常使用黄粉菌素来防治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苏云金苏云金是一种由拟青霉菌发酵提取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农作物保护中。
它具有抗真菌作用,对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病害如灰霉病、晚疫病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苏云金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中药材的抗性和产量。
三、农夫友农夫友是一种由枯草芽孢杆菌株发酵制备的生物农药,对中药材的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农夫友主要通过干扰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在中药材的种植中,常常使用农夫友来预防及治疗一些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病害,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可以寄生和感染细菌的病毒,被广泛用于中药材的农业防控中。
噬菌体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害菌而不伤害益菌,对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黄萎病、软腐病等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使用噬菌体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证中药材的安全性和品质。
五、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由放线菌属微生物发酵提取的生物农药,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种植中。
阿维菌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一些中药材病害如青枯病、枯萎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阿维菌素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中药材常用的生物农药有黄粉菌素、苏云金、农夫友、噬菌体和阿维菌素等。
这些生物农药在中药材的种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病害,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度增加,生物农药在中药材的农业生产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物化学农药的分类
生物化学农药的分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生物源农药:来自植物、微生物等天然生物产物,如植物提取物、昆虫内分泌干扰剂等。
这类农药主要通过影响昆虫的食欲、生长、繁殖等方面,起到杀虫作用。
2. 生物合成农药:通过对天然物质进行改造合成的农药,如合成植物激素、合成拟南芥素等。
这类农药通常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植物激素的作用,能够改变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性状。
3. 靶标农药:作用于特定靶标分子的农药,如特定酶抑制剂等。
这类农药通常通过干扰害虫或杂草体内的特定生物过程或代谢途径,对其造成毒害,如抗生素类农药抑制微生物生长等。
4. 基因工程农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或微生物产生具有对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具有毒性的蛋白质,如Bt农药。
这类农药主要通过基因编码的毒素对目标有害生物产生杀伤作用。
5. 增强生物农药:利用生物胁迫因子对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产生杀伤作用的农药,如昆虫释放性调节剂、植物抗性诱导剂等。
这类农药通过改变植物或害虫的生理状态,使其受到外界环境的胁迫而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化学农药的分类并不严格,有些农药可能同时具备多种作用机制,或者难以被归入某一特定类别。
此外,农药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使用对象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
生物农药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那么生物农药的种类有哪些呢?
植物源农药凭借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自然界已发现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杨林股份生产的博落回杀虫杀菌系列、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动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动物毒素,如蜘蛛毒素、黄蜂毒素、沙蚕毒素等。
昆虫病毒杀虫剂在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国已大量施用,国际上己有40多种昆虫病毒杀虫剂注册、生产和应用。
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物
质的生物制剂。
其中,苏云金菌属于芽杆菌类,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
广、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杀虫剂;昆虫病源真菌属于真菌类农药,对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病有特效;根据真菌农药沙蚕素的化学结构衍生合成的杀虫剂巴丹或杀暝丹等品种,已大量用于实际生产中。
每个农作物都需要打农药,那么生活中常用的农药有哪些呢?下期会为大家介绍更多的有毒物品知识,帮助大家了解怎样正确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