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3.3 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
3.3.1 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第三次高潮: 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为标志。南方谈话后,我国
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 再限于经营权调整,而是深入到产权制度层面,它的主流是以股份制改革 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司制度建设。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 投资体制以市场 为取向的指导思想变得更加明确。这一时期投资体制改革的特点是:进一 步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明确提出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目标,开始系统设计改革方案,配套出 台改革措施。 效果: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投融资 体制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新旧体制交替,各种矛盾交错,特别是一些 深层次的问题也反映出来。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暴露出原有投 资体制的缺陷,同时也为进一步改革明确了近期目标和对象。
19
投资主体:私人为主,政府为辅。
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贷款、补助、税收减免以及其他行政 和法律手段,引导和调控私人投资,弥补私人投资不足。美国 政府投资决策中,重视公众参与和专业咨询公司的评审作用, 同时政府投资受到严密的法规约束。 由于长期奉行政府大规模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英国经 济在上世纪70年代步入停滞。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大力推 进经济改革,特别是投资体制改革,使英国成为新公共管理改 革的发祥地。
第3章 投资体制
1
学习目标
掌握投资体制概念和中西方投资体制的差异 了解我国转轨中的投资体制运行机理 了解我国投资体制演进的历程 认识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