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1)
- 格式:docx
- 大小:21.78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wr×q/Tz)×S1×S2×S3×S4(人)式中p——相关工程劳动力Wr——工程数量q——工程劳动定额S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z——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小时计)Z它等于日历天数Te乘以工作日系数0.7[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即:(365-104-10)/12×30=0.7],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及作业班次n,即:Tz=Tz×0.7×K×c×n例:某桥礅(一般桥)为钻孔桩基础,桩长10m计4根,地层为砂砾石,桩径为1.25m,200号钢筋混凝土,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要求15天完工,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若使用概算定额,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不可预见因素按1.2考虑,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出勤率按90%计L则每班次P=4×10×13.78/(15×0.7×0.9×90%×3)×90%×85%×95%×1.2=18(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便对其分析统计,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0. 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 78/(15 ×0. 7 ×0. 9 ×90% ×3 )×90% ×85%×95% ×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 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 式中p ———— 相关工程劳动力相关工程劳动力W r ———— 工程数量工程数量q ———— 工程劳动定额工程劳动定额S 1———— 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 S 2———— 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 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 S 4———— 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365 -- 104 104 -- 10)/12× 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 、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 ,即: T z = T z ×0. 7 × K × c × n 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 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则每班次P =4 × 10 × 13. 78/(15 × 0. 7 × 0. 9 × 90% × 3 )×)× 90% × 85%× 95% × 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要求和施工进度,合理、科学地计算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劳动力计算对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合理的劳动力配置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劳动力计算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劳动力计算的具体内容。
一、合理性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工作量:根据项目计划和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每个工序的工作量,包括工程量、工作时间和作业难度等因素。
2.根据工种分类计算劳动力: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对各种劳动力进行合理分类,如操作工、技术工、保障工等,并对每个工种确定需求的数量。
3.综合考虑施工条件:考虑到施工区域的复杂程度、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确定人员的数量和分配,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准确性1.综合考虑因素:劳动力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工艺、作业特点、生产设备等因素,对每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计算。
2.参考工时标准:根据工种和工序的要求,参照相关的工时标准,计算出每个工种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三、可操作性1.考虑监理要求:劳动力计算需根据监理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需考虑各个工序之间的关联性,合理调整人员的数量和分配。
2.灵活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的变化,灵活调整劳动力的数量和分配,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合理、准确、可操作的计算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认真分析项目需求、施工条件和监理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根据施工进度和建设规模,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计划。
这个计划一方面要满足施工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资,另一方面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控制。
下面是一份关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的例子:1.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工程名称:XX项目;--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工程施工周期:XXX天;--施工单位:XXX公司;--施工部门:XXX部门。
2.劳动力安排计划--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和建设规模,确定所需的劳动力种类和数量;--确定各类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和任务分工;--制定劳动力招聘计划,包括招聘渠道和招聘周期;--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工人掌握职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劳动力班次和排班计划,保证施工进度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制定劳动力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和建设规模,确定所需的各类材料种类和数量;--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包括供应时间、供应地点和供应数量;--确定材料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并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制定材料进场检验计划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材料质量;--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渠道、采购价格和采购周期;--确定材料运输计划和运输方式,保证材料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4.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协调管理--建立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跟踪和管理供应进展;--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和奖惩;--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劳动力的安全和材料的安全;--做好劳动力和材料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食宿、医疗和交通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总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涉及到劳动力与材料两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安排与管理劳动力安排与管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工期的控制,还关系到工作质量、安全保障和工人的福利。
本文将探讨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安排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劳动力安排的重要性1. 提高施工效率:合理的劳动力安排可以充分利用人员的专长和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科学的任务分工和协调安排,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有效地推动施工进程。
2. 保证工作质量:劳动力安排要考虑到施工工序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工人的数量和技能。
通过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保证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
3. 确保工期控制:劳动力安排应充分考虑项目的工期要求和进度计划,确定合理的工人数量和工作时间。
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和施工组织,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保证施工工期的控制。
4. 保障工人权益:良好的劳动力安排和管理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合理的工作安排和福利待遇,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增强项目团队的稳定性和协作效果。
二、劳动力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 人员招聘和培训:根据项目的需求,及时启动人员招聘工作,并进行适当的面试和筛选。
对新进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 任务分工和目标设定: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将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分工。
明确各人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确保项目的各项工作得到专人负责和执行。
3. 工作计划和进度控制:通过全面的工作计划和进度控制,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任务进度。
及时进行工作量和质量的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进程的无缝衔接。
4. 激励机制和文化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认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干劲。
同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促进员工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
5. 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劳动力管理不仅关注项目进展和工作质量,也要注重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资源计划及工期计算目录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资源计划及工期计算 (1)施工进度 (1)6.1 劳动力资源计划 (3)6.2 计算工期 (3)施工进度主要工艺为先地下后地面,先土建再设备安装,先结构再装饰。
基础工程:自下而上。
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平行流水式施工,由下而上分段流水施工。
装饰工程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需要质量监督部门对主体工程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施工时,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内装修,待女儿墙压顶完成后,自上而下进行外装饰。
室内外装饰不分施工段,采取先内部、后外部。
根据本工程特点,为了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减少建筑物的施工缝,从基础工程开始到主体工程,采取平行流水施工。
施工进度应在满足各项指标的情况下有序进行,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有任何改动,如遇到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停产我们应该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及时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磋商,争取早日恢复生产做到不浪费生产时间。
施工进度是整个项目能顺利进行的基础,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实施。
复线定位凿剔桩头砼垫层地下室平面防水砼保护层筏板基础地下室剪力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回填土地下室楼板结构主体结构砌内隔墙门窗框安屋面保温防室内抹灰外墙装饰楼地面水管安装门窗扇安散水、台阶油漆、涂料、玻璃清理、收尾竣工验收绑扎柱、剪力墙、梁钢筋抄平放线模板安装浇筑砼养护、拆模楼梯、现浇板支模绑扎钢筋安装埋管预留洞浇筑砼养护、拆模图6.1施工顺序6.1 劳动力资源计划表6.1劳动力计划表2 计算工期每施工段工程量=(劳动量/工日或台班)÷施工段÷施工层流水节拍=每施工段工程量/每日总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工程于2021年3月1日开工,2022年10月17日竣工,总20个月。
4-9月为雨季施工,每月按20天计算,其余按25天计算,总工期330天。
其中:基础工程155天;主体工程:260天;屋面工程:77天;装饰工程:74天;共计566天。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就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就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就是她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7[ 除去星期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0、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 工天,通过调研与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与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78/(15 ×0、7 ×0、9 ×90% ×3 )×90% ×85%×95% ×1、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得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所计算出得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得劳动力总量,所以此项工作也就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得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得含义劳动定额就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得依据,但就是她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得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得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得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得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得需要量计算公式:p=(w r ×q/Tz)×S1× S2 × S3× S4(人)式中p——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得幅度差S2——不同时间得定额幅度差S 3—- 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得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z——日历施工期内得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7[除去星期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即:(365 -104- 10)/12×30= 0、7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Tz =Tz×0、7 ×K ×c×n例: 某桥礅(一般桥)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根, 地层为砂砾石,桩径为1、25m,200号钢筋混凝土,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得劳动定额为13、78 工天,通过调研与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得幅度差分别为10%与15%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得幅度差为5%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得幅度差约为5%,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78/(15×0、7×0、9×90% ×3)×90%×85%×95%×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便对其分析统计,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得劳动力数量,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方法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得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得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得情况下,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得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才不会造成现场得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本工程劳动力组织及投入均由劳务公司根据项目月度劳动力计划表,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
1.管理人员配备我公司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且在施工管理层人员组织上更是有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我们将配备齐项目班子,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拟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器材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在生产组织上,施工管理部设综合工长和各专业工长,由他们具体组织施工实施。
此模式具有职责分明、指令畅通、管理高效的特点。
项目各部门的职能:工程管理部:测量放线、劳动力管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具体实施与控制。
工程技术部: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管理;计划与统计;测量控制定位;钢筋、木工翻样、材料试验。
质量安全部:制定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
器材供应部: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以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综合管理部:工程预决算;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工程合同管理。
办公室:对外协调、理顺关系;现场保卫、后勤、卫生。
在项目领导班子的配备上,我公司将选派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机构设置详见:第四章节中的施工组织及项目管理。
2.劳务人员的配备劳动力是工程具体的实施者,因此劳务人员是工程实施的关键。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一、精细劳动力计算
(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
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
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
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
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
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
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
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
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
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
W r——工程数量
q ——工程劳动定额
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
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
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
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
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
即: T z = T z ×0. 7 ×K ×c ×n
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
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
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
P =4 ×10 ×13. 78/(15 ×0. 7 ×0. 9 ×90% ×3 )×90% ×85%×95% ×1. 2 = 18 (人)
(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
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五)求算定格未包括人员
这类人员主要包括: (1) 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 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 (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 (4) 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由于项目法管理的推行, 以及施工队伍向知识密集型发展, 其相关人员的计算可简化, 具体方法如下:
1、施工干扰增加劳动力
根据有干扰的工程及不同行车对数的劳动定额增加百分比, 分别计算; 可以把增加的劳动定额放入单项定额内, 也可以使用统一定额计算后, 另计增加部分。
2、机械台班中的劳动力
该项劳动力及司机人数, 随着机械化程度而变,可按各种机械台班总量, 乘以台班劳动定额求得, 也可以按机械配备数量, 根据各种机械特点, 配备司机人数L根据以往经验资料, 该项劳动力约占基本劳动力的4~7% 。
3、备料、运输劳动力
此项劳动力, 随圬工数量的多少而变化, 并随着机械化, 工厂化
水平不断发展而减小。
为了简化计算工作, 各企业应自己统计历史约占基本工程劳动力百分比(如20~ 30% ) , 或根据项目特点, 对外发包。
4、管理及服务人员
由项目经理组阁, 也按项目定员估算, 一般可按基本劳动力的15~ 25% , 项目越大, 比例越小。
二、 粗略劳动力计算:
(一)计算思路
根据楼层计算出模板量,根据建筑工人每天完成8m 2/d,工期,由此计算出模板工人数。
根据木工人数算出其他人数。
(二)工种人数计算
1、模板工
单层模板量计算方法详见周转菜量计算方法;
单层模板支设时间:地下室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2)计算,考虑2天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主体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1)计算,考虑1填的混凝土浇筑时间。
2、钢筋工
木工与钢筋工人数比:
一般工程:木工:钢筋工=1.5:1
剪力墙:木工:钢筋工=2:1
3、混凝土工
基础施工阶段:
计算思路:根据基础混凝土量(分区浇筑则确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长浇筑时间为3d ,确定出混凝土泵的数量。
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持续时间将超过8h ,那么需要2个混凝土班组。
每个混凝土班组人员配备:抹面3人,布料2人,振捣3人,泵管按拆2人(装拆过程中,布料工人可配合,故只考虑2人),维护1人,共计11人。
人数还应该根据基础形式变化,比如大体积筏单层模板支设时间单层模板量模板工人数⨯=2/8m d
板,那么混凝土工人数就应该相应增加。
基础形式简单,人数就相应减少。
主体、地下室施工阶段:
计算思路同上,只是注意浇筑时间,一般来说浇筑时间不长就相应只需配备一个混凝土班组。
4、架子工
架工主要根据模板量,协调模板工、钢筋工人数考虑即可。
可按模板工的1/10至1/6考虑即可。
5、砖工
地下室、主体施工阶段
地下室阶段主要是砖胎膜的砌筑需要砖工,根据工程大小、基础形式确定,一般不必考虑过多。
主要是因为地下室阶段整体考虑劳动力时,砖工人数、防水工、杂工人数是在一起的,考虑过多会对总人数产生影响。
主体施工阶段只有零星砌筑,不过这也要根据砌体插入时间确定,高层建筑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就已经插入砌体施工,那么人数就相应的增加。
装饰施工阶段
装饰施工阶段是砖工人数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数主要按工期的紧缓确定。
6、焊工
焊工人数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人数较多,主要根据施工工期考虑,协同考虑和其他工种的人数平衡,保证总人数符合实际情况。
7、防水工
考虑方式和焊工一致。
8、起重工(塔吊)
每台塔吊按2班6人考虑。
9、电工、机修工、机操工、试验工
按工程大小考虑,1至2人即可。
10、普工
根据工程大小,受限于总人数,竣工阶段达到最多,其他阶段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