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场院粪便无害化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GB∕T-36195 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以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该规范适用于各类畜禽养殖场,包括禽类、猪类、牛类等。
目的本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方法,确保处理后的排泄物对环境没有害处,并能合理利用资源。
定义1.畜禽排泄物:指由畜禽生活、饲养等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尿液和废水等。
2.无害化处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和措施,使畜禽排泄物的有害成分得到减少或消除,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技术规范:指在处理畜禽排泄物过程中应遵循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技术要求1.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合理的排泄物收集设施,确保畜禽排泄物可以有效地收集和存储。
2.畜禽排泄物应进行前处理,包括固液分离、调节pH值等,以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3.无害化处理过程应采用合适的技术,如厌氧发酵、氧化还原、生物脱氮脱磷等,确保排泄物中的有害成分得到去除或降低。
4.处理过程中应考虑资源化利用,如产生的沼气、肥料等应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5.处理后的畜禽排泄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
检测与监测1.对畜禽排泄物的处理效果应定期进行检测,包括有害物质的浓度、沼气的产量等指标。
2.畜禽养殖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处罚与奖励机制1.对于不符合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畜禽养殖场,应依法予以处罚,并督促其整改。
2.对于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并实现良好处理效果的畜禽养殖场,可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结论本技术规范为制定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方法提供了指导,能够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各畜禽养殖场应依据该规范要求进行畜禽排泄物的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养殖场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养殖业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二、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定义和范围畜禽无害化处理是指对养殖场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等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环境安全标准,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畜禽粪便的分解处理;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无害化处理;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三、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畜禽粪便的处理(1)制定畜禽粪便处理计划,明确处理方法、地点、时间和责任人;(2)采用科学的厌氧消化或堆肥处理技术,确保畜禽粪便能够降解并转化为有机肥料;(3)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
2.动物尸体和副产品的处理(1)建立动物尸体和副产品处理台账,明确每日处理数量、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2)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生物转化等技术,确保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能够彻底无害化;(3)对处理过的动物尸体和副产品进行分类和包装,以防止交叉污染。
3.养殖废水和废气的处理(1)建立养殖废水和废气排放监测制度,定期对废水和废气进行检测,并记录监测结果;(2)采用生物滤池、沉淀池等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采用生物过滤、溶解雾化等技术,对废气进行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四、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果评估1.实施(1)养殖场需配备专职负责人负责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2)定期开展畜禽无害化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处理技术和意识;(3)制定处理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
2.效果评估(1)建立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优化处理方法和设施,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标准一、背景概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是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档将介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效果、排放标准等内容。
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厌氧消化、堆肥处理、生物滤床处理等。
2.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沼气和沉淀物的一种处理方式。
沼气可以利用,而沉淀物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厌氧消化处理畜禽粪便的关键是控制温度、PH值和有机物含量的适宜范围。
2.2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堆肥,最终得到稳定的有机肥料。
在堆肥过程中,需要控制堆肥温度、湿度和通气性,以促进微生物菌群的繁殖和有机物的降解。
2.3 生物滤床处理生物滤床处理是将畜禽粪便通过滤床层,滤去其中的固体颗粒和大部分有机物,并利用滤床中的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滤床处理的关键是控制滤床层的温度、湿度和滤速,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降解效果。
三、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要求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能够达到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作物生长的要求。
3.1 总体要求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应使粪便中的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和致病菌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3.2 有机物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的有机物处理效果应使有机物含量降低到一定水平,以避免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重金属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应低于环境排放标准限值,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对土壤和农作物不会造成污染。
3.4 致病菌处理效果要求畜禽粪便中的致病菌浓度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应低于环境排放标准限值,以确保处理后的粪便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 3619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基本要求、凳便处理场选址及布局、粪便收集、贮存和运输、粪便处理及粪便处理后利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养殖场所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19524.1肥料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T19524.2肥料中蚓虫卵死亡率的测定GB/T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6624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7622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NY525有机肥料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1220.1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艺设计)NY/T122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无害化处理 sanitation treatment:利用高温、好氧、厌氧发酵或消毒等技术使畜禽粪便达到卫生学要求的过程。
4.基本要求4.1新建、扩建和改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设置粪污处理区,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没有粪污处理设施的应补建。
4.2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粪污处理区布局应按照NY/T682的规定执行。
4.3畜禽粪便处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4.4畜禽粪便处理过程应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避免二次污染发生。
4.5发生重大疫情时应按照国家兽医防疫有关规定处置。
5.粪便处理场选址及布局5.1不应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粪便处理场a)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b)域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医疗、商业和工业等人口集中地区;c)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d)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养殖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是指将粪便进行有效降低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农村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沼气池发酵处理、三格化粪池处理、密闭贮存发酵处理、粪尿分集式厕所粪便脱水干燥处理和高温堆肥处理等。
沼气发酵(三格化粪池、密闭贮存)是将粪便贮存于沼气池、三格化粪池、双瓮体等封闭的缺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pH、含水率、碳氮比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发酵,有效降低生物性致病因子(寄生虫卵、病毒和细菌等)数量的过程。
粪尿分集式厕所对粪便脱水干燥处理。
粪便中的生物性病原体一般存活在水环境中,在脱水干燥环境,诸如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坑,加入草木灰除有吸水吸臭的作用外,还能提高pH值,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粪便就可达到无害化的要求。
高温堆肥法是以粪便为原料的好氧性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温度最高可达
50-55℃以上,持续5-7天,粪便中的病原体在此环境下被杀灭,实现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求。
徐州方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技术要求一、粪便无害化处理1、饲料应采用合理配方,提供理想蛋白质体系配,以提高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的排放量和粪的生产量。
2、清粪工艺:养殖场应使用干清粪工艺,饲养员要及时将粪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运至贮粪场。
3、粪便的处理:各猪场必须建有贮粪场地,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且贮粪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工艺,以防止粪便污染地下水。
粪便的处理第一可以运至公司的有机肥料厂生产有机肥,第二采用好—氧发酵的方法,以杀死病原菌和蛔虫卵,实现无害化。
二、污水无害化处理1、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实雨水和污水两套排水系统,以减少排污的压力。
2、所有产生的污水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建有污水处理设备的养殖场场必须经综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
没有建污水处理厂的养殖场,必须建有污水沉淀、过滤系统,污水经沉淀、过滤接近排污标准后方可排放。
各场均要尽量减少水的用量,即减小排污压力,又节约水源。
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1、所有养殖场的病死畜禽严禁出售、严禁随意丢弃,必须及时处理。
2、具备焚烧条件的养殖场,病死畜禽的尸体必须采取焚烧炉焚烧。
3、不具备焚烧条件的养殖场场,必须设置两个以上的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填埋井(化尸池),且井口要加盖封严。
每次投入病死畜禽尸体后,应覆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井填满后,须用土填埋压实并封口。
四、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包括过期的兽药、疫苗、注射后的疫苗瓶、药瓶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它弃物。
各种废弃物一律不得随意丢弃,应根据各自的性质不同采取煮沸、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并要求填写相应的无害化处理记录表。
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措施作者:曾仕贵来源:衡阳县畜牧水产局字体:大中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美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尤其重要。
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规模养殖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成了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
1.建雨水沟实行雨污分离,减少沼气池废物处理量。
雨水沟的坡度为1.5%,分流的雨水直接外排。
2.建干粪堆放处堆放处必须防雨防渗,并定期清运。
堆放处地面要全部硬化,四周建浸出液收集沟,收集沟与沼气池连通。
堆放处容积大小视养殖场规模而定,通常每10头猪(或1头肉牛、2头奶牛、2000羽肉鸡、500羽蛋鸡)粪便堆放所需容积为1立方米。
3.建沉渣池对冲洗的粪便及其他固体物质进行二次收集。
4.建沼气池对粪便、尿液及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可满足场内生活及部分生产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沼气池大小视养殖场规模而定,每10头猪(或1头肉牛、2头奶牛)所需沼气池容积约为2立方米。
5.建污水、尿液贮存池建设能容纳2个月以上的污水、尿液产生量的池子(每出栏1头猪储存池体积不少于0.3立方米)。
6.粪便生产有机肥如果养殖场自行生产必须有明确的粪便入库单、有机肥出库和销售证明,粪便提供给专业有机肥厂利用的,应有厂家接收证明材料及生产销售记录。
大约4吨畜禽粪便可生产1吨有机肥。
7.建沼液总贮存池及配套设施用于贮存沼液。
在总贮池周围铺水泥板进行硬化并安装水泥柱铁网围栏,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8.绿化在生物滤池四周栽种小叶榕进行绿化。
不但有利于美化场区环境,还可吸收大气中有害物质,过滤、净化空气,减轻异味,改善场内环境。
9.综合利用将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等有机结合起来,走立体养殖、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路子。
通常每667平方米土地年消纳粪便量不超过5头猪(或200羽肉鸡、50羽蛋鸡、0.2头肉牛、0.4头奶牛)的产生量。
实行互为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养殖业,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多级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病死畜禽及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畜禽及粪便污物无害化
处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病死畜禽及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畜禽养殖场要建立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距生产区的距离50—100米,用围墙和绿化带隔开。
(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
1、规模饲养场发生畜禽病死的,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告,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报乡镇及动物防疫组织备案。
养殖场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和食用病死和死因不明等动物。
2、对染疫动物的排泄物、被污染的饲料、垫料等物品,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导畜禽饲料者按照有关规定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抛弃。
(二)粪便污物无害化处理制度
1、规模饲养场不得将粪污随意堆放和排放,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单独清出,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除并将生产的粪便及时运至储存和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
2、场内的排水系统要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统分离,场内的污水收集系统要采取暗沟布设。
3、场内粪便的储存与处理要有专门的场地,可以采用自然堆积发酵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
畜禽养殖场院粪便无害化处理
一、畜禽粪便工厂化处理现状
Ⅰ、对于鸡粪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晾晒模式。
它的主要工艺过程是把鸡粪用人工直接摊开晾晒,晒干后,压碎直接包装作为产品出售。
采取直接晾晒的厂家在大兴1家,顺义有2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
2、晾晒还存在一个时间性与季节性的问题,不能工厂化连续生产。
3、产品体积大,养分低,存在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2、烘干鸡粪模式。
它的工艺流程是把鸡粪直接通过高温、热化、灭菌、烘干,最后出来含水量为13%左右的干鸡粪,作为产品直接销售。
采用这种模式生产的厂家较多,在大兴有联合鸡厂和鹿圈2家,顺义有俸伯鸡场和北郎中2家,平谷峪口有1家,在昌平北七家和东沙各庄各有1家,顺义有3家、密云有云水养殖场1家,另外海淀还有3家。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1、生产量大,速度快;2、产品的质量稳定,水分含量低。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污染环境。
2、生产过程中能耗高,吨能耗达200元左右。
3、出来的产品只是表面干燥,浸水后仍有臭味和二次发酵,产品的质量不可靠。
4、设备投资大,利用率不高。
3、生物发酵模式。
它主要有以下这三种发酵模式:
(1)、发酵池发酵。
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草炭、锯末混合放入水泥池中,充氧发酵,发酵完成后粉碎,过筛包装成为产品。
通县农丰试验场采取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方便,投入少,生产成本低。
主要缺点是1、产品养分含量低,水分含量高,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
2、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低,生产周期长。
(2)、直接堆腐。
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和秸杆或草炭混合,堆高1米左右,利用高温堆肥,定期翻动通气发酵,发酵完后就作为产品。
采用这种模
式的有延庆长城有机肥厂,顺义大孙各庄有机肥厂共2家。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投入少,成本低。
主要问题在于1、产品堆造时间过长,受各种外界条件影响大,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2、产品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不高,生产周期长。
(3)、塔式发酵。
其主要工艺流程是把鸡粪与锯末等辅料混合,再接入生物菌剂,同时塔体自动翻动通气,利用生物生长加速鸡粪发酵、脱臭,经过一个发酵循环过程后,从塔体出来的就基本是产品。
顺义的良种场,密云的农乐公司就采取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污染小,工厂化程度高的优点,但它现在存在的问题是:1、仅靠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来排湿,产品的水分含量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
2、目前工艺流程运行不畅,造成人工成本大增,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3、设备的腐蚀问题较严重,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Ⅱ、对于猪粪的处理
目前各种猪场主要是采用水冲猪粪,把它清理出猪圈,流到粪便池中存贮,然后再对它进行处理。
主要有以下这样一些方式:
(1)、自然沉淀渗漏。
对于小规模猪场和农户个人猪场,最常见的方法是把猪粪用水冲到大粪坑中,让它沉淀,一部分粪水就渗入地下,粪渣就沉淀到坑底,到冬季猪圈停止清理时,把大粪坑中的上部粪水抽走,流到大田或自然流失,再把沉淀挖出来,直接施到大田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对农民卫生养猪,减少猪的病害发生有好处,同时省工省力。
缺陷在于:1、在存贮过程中粪水下渗污染地下水,粪坑暴露在外,滋生蚊蝇,传播病害,污染环境。
2、对粪水、粪渣未加再利用,粪渣直接施入大田会产生二次发酵。
(2)、沼气发酵模式。
是把水冲出的猪粪放到贮粪池中,再把粪便送入发酵池或发酵罐中加热发酵,产生沼气,作为能源;沼渣也是清出后直接施入大田。
东郊的苇沟规模猪场就采取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节约能源,解决了农村的能源紧缺问题。
但它同时也存在1、沼气池投资大,成本高。
2、在北方外界温度低,沼气发酵越冬有困难,而且沼气罐易老化,发酵效果降低。
3、沼渣养分低,水分含量高,需进行二次加工利用。
(3)、固液分离模式。
在大规模的猪场,把清出的粪便冲到大粪池中,然后用固液分离机把粪便从粪池中抽出,分离出固体和液体,固体粪渣直接施入大田,液体用管道输入到大田。
来广营猪场,密云西田各庄猪场是采取这种方式。
这种模式的问题是:1、大粪池中的粪水会下渗污染地下水。
2、分离后的粪水体积大,没有进行处理,输入大田也会污染环境地下水。
3、分离的粪渣直接施入大田,没有再处理,会在大田起二次发酵。
4、固液分离机械设备基本是进口设备,价格昂贵,成本高,而国产机械故障较多,急需价格低,而且运行可靠的设备。
二、存在问题
Ⅰ、鸡粪处理存在的问题:
1、污染环境。
烘干鸡粪的模式产生的尾气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
露天晾晒和直接堆腐滋生蚊蝇,传播病害,污染环境。
2、工厂化程度不高。
露天晾晒、直接堆腐、发酵池发酵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工厂化连续生产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规模小。
3、生产成本高,工厂效益低。
工厂化生产有机肥的模式主要是烘干鸡粪,但是这种模式的能耗大,成本高,而且由于鸡场规模变小,原料供应不足,工厂没有连续生产,设备利用率低,所以绝大多数烘干鸡粪厂经营状况不好。
Ⅱ、猪粪处理存在的问题:
1、污染地下水。
水冲猪粪造成大量粪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2、粪水和粪渣末经处理。
粪水和粪渣末经处理直接施入大田,一方面造成粪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粪渣施入大田会产生二次发酵。
3、固液分离成本高。
因为固液分离设备主要是进口机械,价格昂贵,而国产设备的故障较多,不利于推广使用。
三、建议与设想
Ⅰ、鸡粪的处理:
1、处理的方法。
从国际和国内鸡粪处理方式的发展来看,发酵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为它的能耗低,污染小,但它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光通过快速发酵而不采取其它的措施,产品的含水量达不到商品化的要求。
针对北京鸡粪含水量较高的特点,如果把发酵与后期对产品的烘干干燥结合起来,对于工厂化处理可能更为适用。
2、处理的形式。
对于不同规模的鸡场处理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大中型的规模鸡场可采取工厂化的发酵干燥法,而对于小规模鸡场或农户自养,可采取提供发酵菌剂,农民自己堆腐发酵的办法。
3、处理的工艺。
对于有机肥工厂化的工艺不宜过于复杂,不应盲目追求新颖。
因为有机肥本来是低值产品,成本越低越好,工厂规模不宜追求大,这样一来设备成本高,二来原料的收集、运输、贮存又存在问题,这样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在工艺上要求简单适用、廉价高效即可。
4、产品的适用性。
由于有机肥主要是在蔬菜和果树上应用,产品可考虑添加一定比例的N、P、K,养分含量高一点,全一点,农民较容易接受。
Ⅱ、猪粪的处理:
1、机械设备。
加强猪粪的固液分离设备的开发,降低设备的成本,提高设备的质量。
2、粪水处理技术。
加强对分离后的粪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降低粪水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
3、粪渣处理技术。
强对分离后的粪渣处理技术的研究,把分离后的粪渣充分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