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共5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57
“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大赛地点:北京市一、活动综述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挖掘各地教育教学单位的优秀课件成果,提供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的机会,“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课件,并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进行评选。
通过评审,本届大赛将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各教育教学单位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请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赛作品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经过有关专家初审后,由组委会通知决赛参赛者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场决赛及获奖作品的交流、颁奖活动。
参赛者可随时关注大赛指定网站与教育部网站,了解本届大赛的活动进程。
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资源网()”,目前正面向国内各教学机构征集各学科优秀教学课件,所有进入课件大赛决赛的课件将被选录进“中国教育资源网”,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下,由我中心与作者签约,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单位推广。
二、时间安排征集时间:2005年4月1日—9月15日初审时间:2005年9月16日—9月30日决赛时间:2005年10月15日-16日三、分组方式根据提交课件的适用对象,可将参赛课件分为高校、高职、中职和普教等四个组:高教组:大学本科院校的各学科课件高职组:高职、高专的各学科课件中职组:中专、技校的各学科课件普教组:中小学校的各学科课件四、评审标准本次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不限应用对象。
评审工作分组进行,网络版与单机版课件将分别评审,其评审标准如下:1、无政治性错误、科学性错误和严重的文字错误,政治思想性强;2、教学体系规范、完整,资料丰富,结构严谨;3、教学理念新颖,互动性强,适应教学实际需要;4、教学方法科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5、人机界面简捷、人性化,操作方便;7、表现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8、课件运行正常,无导航、链接错误;9、界面布局合理,切合课件主题,色彩搭配协调,课件制作精细;10、凡参赛的课件均为非正式出版物。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作品展示目录CATALOGUE•引言•优秀作品概述•教育教学类优秀作品展示•科普知识类优秀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类优秀作品展示•综合创意类优秀作品展示•总结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推动多媒体课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
名称主办单位参赛对象作品类型大赛简介01020304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等课件、积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等创新性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
技术性技术先进、实用,运行稳定、流畅,操作简便。
教育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有效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科学性内容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评选标准02CATALOGUE优秀作品概述作品数量与类型数量丰富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媒体课件作品数千件,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和年级段。
类型多样参赛作品类型包括PPT课件、Flash动画、交互式白板课件、AR/VR虚拟仿真课件等,充分展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发展。
获奖作品分布地域分布广泛获奖作品来自全国各地,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展现了我国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学科领域均衡获奖作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价值。
视觉效果好获奖作品在视觉效果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合理运用色彩、排版、动画等元素,营造出美观、舒适的视觉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内容创新优秀作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创新,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运用娴熟获奖作品在多媒体技术运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软件,制作出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课件。
中国梦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大赛背景与目的•评选范围与标准•参赛作品要求与提交方式•评选过程与结果展示•优秀作品欣赏与点评•大赛总结与展望01大赛背景与目的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倡导创新、实践、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中国梦教育理念多媒体教学课件发展现状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课件制作技术和质量不断提高课件内容日益丰富,涵盖各个学科领域推广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01020304评选大赛的目的和意义02评选范围与标准包括本科、专科等高等教育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涵盖初中、高中等中等教育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针对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适用于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性课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课件界面设计美观大方,色彩搭配合理,符合视觉审美要求。
技术性课件制作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智能性。
教育性课件内容应符合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性课件内容应科学、准确,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能够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
参赛者按照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包括课件介绍、教学设计、技术文档等。
申报阶段对获奖课件进行颁奖,并宣传推广优秀课件成果。
颁奖阶段由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进入复评的课件。
初评阶段对初评通过的课件进行复评,综合考虑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复评阶段将复评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选公正公平。
公示阶段020103040503参赛作品要求与提交方式内容主题多媒体形式原创性完整性参赛作品要求01020304参赛作品应紧扣“中国梦”主题,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丰硕成果。
沪电大教(2012)13 号关于组织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的通知上海电大各教学系、部,学院、分校(教学点):为展示上海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成果,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上海电大将组织参加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以下简称“第十二届大赛”)和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以下简称“第十六届大奖赛”)。
一、参赛项目设置(一) “第十二届大赛”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分组设置参赛项目。
上海电视大学参加组别项目为“高职组”: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各学科课件。
(二)“第十六届大奖赛”上海电大参加组别为“高等教育组”:课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程)。
二、参赛项目说明及要求(一)“第十二届大赛”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
课件教学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课件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
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8人,凡参赛的课件应均为非正式出版物。
参赛者需填报“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回执表”(附件三)的文字版和电子版,同时提交电子版课件介绍,介绍课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单机版课件以光盘形式提交参加评审;网络版课件以光盘形式提交源程序、网址、五分钟抓屏演示录像参加评审。
(二)“第十六届大奖赛”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
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课件每件参赛作品主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
参赛者需填报“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二)的文字版和电子版。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