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23.60 KB
- 文档页数:8
简述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根据旅游资源所提供的服务和其产品的质量实行评价。
它是对旅游资源的特点、数量、空间分布及其对于旅游业的潜在价值的确定性认识。
旅游资源评价全面包括内容上的景观评价、功能评价、水质评价、地质评价、环境评价等方面,旨在通过评价的结果分析和判断旅游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景观评价旅游资源的景观评价是评估旅游景观资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科技环境等方面,以确定其对旅游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和重要价值,以及景观质量改善工作的内容建议。
一般而言,景观评价主要是考核旅游景观资源的可观性、安全性、利用效率和独特性等指标,以及这些指标有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3 功能评价旅游资源的功能评价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旅游资源的生态功能、规划功能和经营功能等,以确定它们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其潜在价值,以及从而引出其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要求和可行性研究。
功能评价侧重考核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发展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4 水质和地质评价旅游资源的水质和地质评价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旅游资源的水质地质特征,重点考核旅游资源的水文地质条件,以确定其对旅游可视性和旅游安全、健康有效性,以及其能否持续发展。
5 环境评价旅游资源环境评价是指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重点考核旅游资源在生态、物理、地质、生物、社会等方面,主要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规划建议等,目的是为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可以系统地提供关于发展和管理旅游资源的实用性研究包括建筑、规划、管理等内容的基础数据,为建立和保护具有高可持续性的高品质旅游资源,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某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评价的
过程。
旅游资源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
地
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2.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古迹、艺术品、传统习俗等。
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来到该地
区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 旅游设施: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
旅
游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旅游活动组织等。
优质的旅游服务能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5. 管理措施:包括旅游资源保护、管理和规划等。
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数量、可持续性等进行评价,以确定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竞争力。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一):xx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品位上乘拥有一个国家5A景区,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4A景区、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等二)、旅接游资源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带,水路,陆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市内公交地铁乘坐方便,各旅游景点均能快速到达;在对外及市内旅游交通方面,新开通了几条国际航线及旅游包机专线,宁扬、宁通铁路也建成通车,新建了宁杭、宁通、宁宿徐等高速公路,市内玄武湖隧道、号地铁线、南京火车站、等交通设施。
三)市场潜力巨大南京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此之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超多国际游客将涌入我国,作为重要的区域旅游城市,南京也将能吸引到一部分国际旅游者前来,南京的国际旅游收入届时也将会有大幅增加。
(四)发展基础雄厚南京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产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的基础已经比较雄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已经比较完备,相关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业务素质上在必须程度上已经能够应对将来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挑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内的支柱地位基本确立,这些都为南京将来进一步发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缺点、1、文化资源减少,商业化气息浓厚。
比如夫子庙,丧失发展底蕴2、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相比,南京的旅游竞争力不足,,境外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明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偏少,3、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同时,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节庆等新兴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仍显不足,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型产品种类不多,旅游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学习目的] 1.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2.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根本内容。
(重点) 3.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难点) 4.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1.评价的意义(1)理解旅游资源价值。
(2)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3)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
(4)促进旅游业的开展。
2.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
(2)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历史考古价值文化艺术继承价值(4)经济价值。
(5)健身娱乐价值。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价值方面有何差异?【提示】 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康体娱乐价值等;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1)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2)客源市场条件。
(3)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
(4)经济背景。
(5)旅游容量。
2.你认为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提示】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资源要素的组合,景观的集聚程度等。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提示】“六字标准〞法和“三三六〞评价法。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学生分组探究一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深化理解)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周庄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千米,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那么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有着近900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周庄共有十座400~800年历史的古桥,“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的特色,在周庄几乎家家都有自家的码头。
请考虑以下问题:周庄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价值?【提示】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客观的、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质量和数量等特性,进行客观定性描述、评价和分析,以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的可行性。
它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量表分析法、学者评分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和评价。
(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定性评价旅游资源最常用评价方法之一,是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采访等方法,把握形态特征、资源结构等指标,考察其可科学遵守旅游发展规律,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以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2)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谈技术,从现有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形状、分布与衍生特征及勘测改造调整后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拟定的旅游资源管理规划,依据专家意见评价旅游资源状况,以此看出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及其对其的影响。
(3)量表分析法量表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
采用该分析法时,对被测资源采用从0到10分以上或1到4分以上的量表,按照专家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评分,利用一定的期望点得分评价方法来确定各项分析指标的得分。
(4)学者评分法学者评分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的学术研究,建立评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系统,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以此决定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旅游管理增添参考价值。
实景评价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它采用客观的现场调查,特别是采用影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把旅游资源可视化后,根据不同的定量指标,进行旅游资源定量化和实地化评价和管理,发掘旅游资源的实际效果,准确判断旅游景区的ポジション、形状和状态等,以便为利用管理设计提供参考。
(2)优势比较法优势比较法是宏观定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对比不同旅游资源的定量指标,如景观质量、美学价值、资源负荷等,以确定最适宜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措施。
SWOT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它将旅游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环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与不足因素和机会与威胁,分别纳入内部环境的“SIL”(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外部环境的“THR”(threat)四大衡量指标。
旅游资源评价及其重要性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和原则旅游资源评价是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质量、密度和分布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为旅游业的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对象:旅游资源评价的对象是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事物和因素。
2. 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包括经济效益评价法、社会效益评价法、环境效益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其中,综合评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吸引力。
3. 评价原则: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
其中,客观性是评价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要求评价人员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估,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干扰。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性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资源评价能够帮助指导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确定旅游线路、景点建设和景区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 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评价能够帮助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吸引力,提高旅游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旅游资源评价还能够指导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评价也在不断朝着更加科学、精确、实用的方向发展。
未来旅游资源评价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评价: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智能化评价。
2. 多尺度评价:采用多尺度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3. 生态评价: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旅游资源评价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旅游规划、开发、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的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资源的类型、特色、品质、规模、组合状况、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等。
首先,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森林、海滩等,人文景观则涵盖了历史遗迹、古建筑、宗教场所、文化艺术活动等。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
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张家界的奇峰异石,能够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奇的体验。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如故宫的宏伟建筑、西安的兵马俑,能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品质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
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比如,九寨沟的湖水色彩斑斓、清澈透明,展现出极高的美学价值;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资源的规模也会影响其吸引力和开发价值。
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如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沙漠,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多样的体验。
而小规模但精致的旅游资源,如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细腻的工艺同样受到游客的喜爱。
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也十分重要。
如果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互邻近、相互补充,就能够形成综合性的旅游区,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
例如,一些旅游城市既有历史古迹,又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和美食街区,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区位条件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区位条件包括便捷的交通、靠近主要客源市场等。
交通便利能够减少游客的旅行时间和成本,提高旅游的可达性。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因为这些地区的居民有较高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
市场需求是评价旅游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旅游资源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评估的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旅游资源评估的重要性旅游资源评估是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旅游规划提供依据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从而为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估能够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价值,为开发者提供决策支持,避免盲目开发和资源浪费。
3、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在评估过程中,可以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威胁和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准确评估旅游资源,有助于挖掘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目的地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旅游资源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法定性评估法主要依靠评估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对旅游资源的特征、价值等进行描述和评价。
常见的定性评估方法有:(1)“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六大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七标准”包括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
2、定量评估法定量评估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量化评价。
常见的定量评估方法有:(1)层次分析法(AHP)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
(2)综合价值评价法设定一系列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对旅游资源在各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打分,计算出综合价值。
旅游资源的评价引言旅游资源评价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和评价的过程。
它对于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以及提升地区形象和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的定义、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评价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
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经过人工开发和改造的。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如古建筑、古迹、文化村落等)、历史遗迹以及生态环境等。
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景观的丰富程度:自然景观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评价自然景观的丰富程度可以从地貌类型、植被分布、动植物种类等方面入手。
2.人文景观的魅力:人文景观是旅游资源的另一重要方面,它包括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
评价人文景观的魅力可以从古建筑的保存状态、传统文化的传承程度、地方风俗的独特性等方面考虑。
3.历史遗迹的价值:历史遗迹是旅游资源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历史遗迹的价值可以从历史文化的底蕴、遗迹的保存状况、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行。
4.生态环境的质量: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可以从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1.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景点的景观、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直观有效,可以全面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和问题。
2.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旅游资源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3.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向游客、专家、当地居民等群体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旅游资源的看法和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是指对旅游目的地的各项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和比较,以确定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旅游业者和决策者了解目的地的优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策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1.SWOT分析法SWOT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将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和评估。
其中,优势和劣势分析主要关注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资源,机会和威胁分析则主要关注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SWOT分析法能够全面地评估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为目的地的发展提供战略建议。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评价指标按照重要性和权重进行排序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中,可以将目的地的各项资源按照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交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等分类,然后对每个分类下的具体资源进行评估。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权重排序,可以得出各个资源的重要性和优劣势,为目的地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
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通过向游客、居民和专家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目的地的认知、体验和满意度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的认知和评价,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协调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
4.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目的地与其他类似目的地进行对比,评估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差异性。
比较分析可以通过对其他目的地的文化、景观、旅游设施等进行对比,找出目的地的亮点和差距,并提出发展策略。
比较分析法可以为目的地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参考。
5.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将各种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综合,制定综合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法可以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和需求,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法能够综合考虑不同资源的优劣势,为目的地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
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
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
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
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
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
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旅游区地质地貌形态复杂多样。
地势以丘陵和平地为主,丘陵、平地和水域分布较为集中,山、丘陵、山谷相间,起伏明显,层次感较强,景观效果较好。
(2)水域风光资源
区内有红旗水库。
水库大体上呈线型,水面宽窄相间,曲折萦回。
水库周围绿油油的水源林保护好,面积大。
也有大片的池塘和水稻田
(3)生物景观资源
温暖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形成了优良的植物生长条件。
区内自然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类型。
古核桃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旅游价值。
此外,公司还在区内培植了多种名贵的树林与花奔。
2)人文景观资源
(1)张氏和范氏民居
我国古代木构架大致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旧民居以旧社会地主张道崇家为代表,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解放后有段时间作为小学,具有川东地区代表的地方民居建筑文化,穿斗式、三合院、小青瓦是川东建筑符号的体现。
(2)民俗风情与旅游商品
区域内民俗风情较浓郁,如有民间演艺wududu,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的秧歌,饮食习俗的打糍粑和生活环境的悠闲的农家生活氛围。
旅游商品也比较丰富,如艾粑、柠檬、红薯、莲藕、鸭、鹅、火麻、紫薇、秋葵、晕药、金龙灯等。
(二)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的深度和开发的时序性,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科学基础。
但规划区域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不多,体量小,资源要素价值小,不大适合进行旅游资源单体的定量评价,比较适宜进行旅游地整体评价,即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1)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国家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旅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分为4个评价项目层,18个评价因子层,见下表。
表1-4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因子体系
2)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与量化
评价项目层、因子层的权重赋值根据专家赋值体现,其权重见上表4,各评价指标量化见表5。
表1-5 因子指标级别值
3)评价方法
采用专家打分法,给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打分,然后用“特尔菲法”经多轮问卷计算出旅游资源最终分值。
4)评价分值计算
资源评价分值公式为:
n
E = ∑QiPi
i=1
= 4.5F+2S+2I+1.5C
式中:
n为评价因子数目,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因子评分值,E为旅游资源综合评分值,F,S,I,C分别为资源本底特性评分值、空间组合评分值、影响力评分值、开发利用评分值。
根据上面建立的评价因子体系,规划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如表6。
5)评价结果
从上表评价可以看出,旅游资源本底特性较差,空间组合也非常一般,影响力较低。
本规划区位于高铁与隆昌县城的链接快速通道旁,开发利用条件好,可进入性优越。
2.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整个旅游区以丘陵地貌为背景,以水为主题,农家风光为补充。
具体说来,区内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和人文风景资源兼有,但以自然风景资源为主
一是水域风光,红旗水库、农田及池塘。
丰富多样的水形和水态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是起伏不定、多样的丘陵地貌,给人以丰富的景观效果。
三是良好的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
自然
景观是区内主要景源,但人文景观的有力陪衬,使得景区更加具有生气活力。
例如富有川东特色的民居散落其间,淳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的搭配等。
2)自然景观组合比较好
在以水主题的情况下,悬崖、丘陵、树林、梯田和农家风光等加以烘托,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水域、农田、池塘与丘陵地貌相结合的景区特征。
3)旅游资源同构性明显
规划区与周边各区县,水同源,人同族,习同根,风同俗,无论是物质性还是非物质性旅游资源,都具有明显的雷同与相似性,同构性突出。
4)旅游资源规模小
现有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体量小,缺乏规模性和震撼力,这给旅游规模化开发、个性特色的展示,以及旅游业发展构成了很强的约束力。
5)旅游资源级别低,旅游吸引力不高
尽管景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但从“人无我有”的唯一性、“人有我优”的第一性和“人优我特”的专一性上考察,规划区现有的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不明显,品位低,级别不高。
由于高级别的旅游资源缺失,导致整体旅游吸引力偏低。
3.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1)开发利用方向
开发利用方向作如此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①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人们对过去的那种“急行军”、“赶羊式”的观光旅游活动感到厌倦,而想在一个地方较长时间的停留下来细细地品味当地的文化特色,以真正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即旅游需求正在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发展。
②资源特性。
从前面对旅游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中,可以看出,规划区旅游资源品味较差,级别不高,整体旅游吸引力低。
其中尤其是观光旅游资源不足。
而观光旅游对资源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要求较高。
这在规划区旅游资源的DNA决定了不适合开发或主要旅游产品不是观光旅游产品。
度假活动则要求自然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对景观要求不是太高,而旅游区正具有这样的条件。
2)开发利用模式分析
城郊旅游地开发模式一般有乡村度假型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公园游乐模式、风景名胜观光模式、森林公园模式等几种(见下表)。
根据规划区旅游资源特性和区位条件,宜采取乡村度假型模式和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相结合的模式。
表1-7 城郊旅游地开发模式
名称位置特征功能项目风景名胜观光模式近郊自然、人文景观集中,是城参观游览园林、景点
市居民习惯上首选的旅游地
公园游乐模式近郊以人造景观为主,需要大游览、娱乐民俗村、影视城
量的投资且生命周期较短动物园、水上娱乐休闲观光农业模式近郊融农业与旅游于一体教育、体验果园、花园、捕鱼
农耕、采摘乡村度假型模式近郊远郊自然环境优良,空气清新度假、休闲度假村、别墅
山水形态完备,投资大会议
森林公园模式远郊生态环境好,投资少,但森林旅游野营、烧烤、森林浴
要注意适度开发与保护
规划区旅游资源开发定位于休闲性、康体性、生态性、文化性的功能形象,以将其发展成为成渝及隆昌近郊短程康乐休闲度假旅游区为目标。
旅游市场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好,开发具有乡村与农业背景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极有优势。
规划区是隆昌近郊农业区,乡村迷人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悠闲的生活氛围与方式等对都市人颇具吸引力。
如果在农业观光中——穿插绿色食品展销、自采新鲜蔬菜水果、农事劳作体验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必将受到都市游客的极大追捧与欢迎。
田园文化旅游不仅使游客饱览田园风光,领略田园情趣,而且可以把锄耕耘、撒网捕鱼、田间劳动、春耕秋收,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调节方式。
田园文化或农耕文化旅游,正是融劳动、生活、创造、文化、知识为一体的最好的实践和体验,不仅极富情趣、教益,而且也很浪漫、清雅,能够收到单一观光所不能获得的效果。
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乡风民俗有着今日城市无可比拟的神韵和意境。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具有生活自然性、生产科学性、文化社会性等特征。
发展种植、养殖、垂钓、园艺等农业旅游项目,使城市居民既玩得开心,又能购得称心的农副产品,成为经济实惠的消费。
3)旅游产品开发
以成渝两地及隆昌县潜在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规划区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见下表:
表1-8 主要产品开发与休闲旅游市场分析
表中1、3、5表示产品所对应市场的适宜程度,“-”不适宜或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