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基础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49
卧床的护理措施引言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被要求卧床休息以促进康复或减轻身体的压力。
卧床的护理措施是指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有效的病人护理。
这些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舒适、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卧床的护理措施,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主体1. 保持姿势的适当性卧床期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对减轻身体压力、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以下是卧床期间保持适当姿势的一些建议:•头部抬高:使用枕头或护士调整床角度,使头部稍微抬高。
这可以减轻上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
•保持正常的脊柱曲线:确保床垫适当,以支撑身体的曲线,减少脊柱压力。
•保持足部的抬高:使用枕头或调整床的角度,使脚踝以上垫高。
这有助于减轻脚部肿胀和静脉曲张的风险。
2. 皮肤护理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褥疮或其他皮肤问题。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皮肤护理措施:•常规翻身:帮助患者翻身,以减轻具体部位的压力。
这种定期转身可以减少褥疮的风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湿气和摩擦。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洗涤剂轻柔清洁患者的皮肤,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干。
•按摩和保湿:使用适当的按摩和保湿剂,为患者提供定期的皮肤护理。
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干燥的皮肤。
3. 膀胱和肠道管理在卧床期间,膀胱和肠道的正常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管理措施:•定期排尿:确保患者定期排尿,以避免尿液潴留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尿布、导尿管或其他排尿辅助设备。
•排便协助: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排便习惯。
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使用通便剂、灌肠或其他方法来促进排便。
4. 心理和情感支持卧床的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
以下是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的一些建议:•沟通和交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
提供鼓励和理解,帮助他们应对卧床期间可能的挑战。
•提供娱乐活动:为患者提供娱乐活动,如阅读、听音乐、观看电视等。
这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
基础护理技术之卧床病人整理法
目的:使病床平整、舒适,预防压疮,保持病室的整洁美观。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有无活动限制。
(2)病人病损部位及合作程度。
(3)病室环境是否会影响周围病人的治疗或进餐。
计划:
(1)用物准备:扫床刷、扫床套、污衣袋,需要时备清洁衣裤。
(2)环境准备:同病室内无病人进行治疗或进餐,按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3)病人准备:病人理解、合作。
(4)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取下手表,备齐用物。
实施:
(1)操作步骤:
护士携用物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了解需要→酌情关门窗→移床旁桌椅(如病情许可,放平床头及床尾支架,便于彻底清扫)→协助病人侧卧对侧(先移枕后移病人)→松开近侧各层单→先扫净中单、橡胶单,搭在病人身上→从床头至床尾扫净大单(注意枕下及病人身下各层彻底扫净)→将大单、橡胶中单、中单逐层拉平铺好→将病人移至近侧,护士转至对侧同法逐层清扫并拉平铺好各单→病人平卧→整理盖被→为病人盖好→取出枕头扫净、揉松后置于病人头下→支起床上支架,移回床旁桌椅→整理病床单元→清理用物(取下床刷上的扫床套,洗净后消毒备用)。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下面我将从十二个方面介绍护理工作中病人卧床护理的要点。
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卧床姿势正确。
病人卧床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的角度,这样有利于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定时帮助病人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
病人卧床期间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但营养需求并没有减少,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并及时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注意饮食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皮肤病,护士要经常帮助病人擦拭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护士要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关心照顾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同时,要保持病人的环境整洁。
病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要经常清洁病人所用的床单被褥,保持空气清新。
护士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让病人感到舒适。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护士要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另外,要注意病人的疼痛管理。
病人卧床后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采取其他疼痛缓解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要做好卧床病人的卫生护理。
护士要及时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梳理头发等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需求,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在医疗过程中,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包括因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正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护理的常识和方法。
卧床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易造成身体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
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引发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卧床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定期翻身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注意饮食卧床病人常常胃口不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保持清洁卧床病人容易出现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身体,预防感染发生。
此外,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预防血栓卧床病人长期不活动,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褥的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注意精神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卧床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造成姿势不良或者皮肤受压。
2.睡前可以适度活动患者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给患者做剧烈的体位改变,应缓慢、柔和地进行。
4.定时帮助患者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5.患者长时间卧床时应给予适量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结语卧床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正确护理好卧床病人,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卧床病人的护理常规
卧床病人是指因各种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卧床休养的患者。
在临床护理中,卧
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并解决众多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下文将介绍卧床病人的护理常规。
睡眠卧床卫生
保持床铺清洁舒适
每日更换床单、枕头套等床上用品,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活。
使用舒适的床垫、枕头等物品。
适度翻身
卧床病人常因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身体部位易产生压疮,应每2小时左右
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通风,减少压力。
饮食调理
饮食均衡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如患者无法进食,可
采取另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
定时帮助患者洗澡、擦身,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涂抹保湿霜
保持皮肤湿润,预防干燥和皲裂。
定时为患者涂抹保湿霜,特别是易受压部位。
康复锻炼
定期被动活动
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柔软度,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和
关节僵直。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和床边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
心理护理
沟通与关爱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卧床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重视每一个细节,包括睡眠、饮食、皮肤、锻炼和心理等方面。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在医疗护理中,对于卧床病人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卧床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容易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专门的护理措施来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以下是卧床病人护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1. 皮肤护理
•翻身:每隔2-3小时帮助病人翻身,减少皮肤受压时间,预防压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患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使用护肤品:可以使用润肤露或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湿润。
2. 营养与饮食
•提供均衡饮食:保证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帮助进食:如有必要,协助病人进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3. 呼吸护理
•出现呼吸窘迫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做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保持呼吸功能。
4. 预防肌肉萎缩
•及时进行 passuve range of motion 活动:帮助病人做肌肉拉伸运动,预防肌肉萎缩。
•起床活动:若病情允许,每天进行一定的起床活动。
5. 精神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听取病人意见:尊重病人的看法,让病人参与护理决策。
6. 排泄控制
•定时排尿排便:确保病人排尿排便的规律,避免尿液残留和便秘。
•记录排泄情况:及时记录病人排泄情况,有需要时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综上所述,卧床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
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矫正卧床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共31张1.长期卧床患者的评估: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目标。
2.床位的调整和扶手的安装:床位的高度、角度和扶手的设计对长期卧床患者的舒适和安全至关重要。
床位应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床角度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扶手的安装可以帮助患者翻身和起床。
3.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压疮。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特殊的床垫和保持皮肤清洁。
4.呼吸系统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困难。
进行呼吸系统护理包括预防感染、改善通气和进行物理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状况,并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
5.康复训练: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康复训练通过日常的运动和调整姿势来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床上训练和功能训练等。
6.心理关爱: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关的心理支持和关爱。
7.饮食护理:长期卧床患者需要膳食的合理搭配和营养的补充。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适宜的饮食,并注意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总结起来,长期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包括评估、床位和扶手的调整、皮肤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康复训练、心理关爱和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医生和康复师进行合作,全力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卧床病人的护理知识简介卧床是指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康复期间无法站立行走的情况。
卧床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因为长时间的卧床可能导致许多身体和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对卧床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康复和舒适。
卧床病人的护理技巧1. 保持皮肤清洁与护理卧床病人由于无法移动,皮肤易受到感染和压疮的风险加大。
为了保持皮肤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时翻身:将卧床病人定时翻身,以减少压力和摩擦,预防压疮的发生。
•清洁皮肤:定期用温水和柔软的毛巾清洁卧床病人的皮肤,尤其是褥疮易发部位。
•保持干燥:确保床垫和床单干燥,避免积聚湿气,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使用护肤品:可以使用适当的护肤品,如润肤露或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滋润。
2. 注意营养饮食卧床病人需要特殊的饮食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以下是几点需要注意的:•高蛋白质: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伤口修复和组织生成。
•多种维生素: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
•容易消化的食物: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消化不良。
•补充水分:卧床病人通常容易脱水,因此需要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体液平衡。
3. 做深呼吸和循环运动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和血液循环问题。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改善呼吸和循环:•深呼吸:鼓励卧床病人通过深呼吸来保持肺活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旋转腿部:协助卧床病人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腿部旋转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使用肢体袋:可以放置肢体袋在床上,供卧床病人踩踏或挪动脚部,促进血液循环。
4. 心理支持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提供心理支持是护理卧床病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提供交流机会:与卧床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提供娱乐活动:提供适当的娱乐活动,如音乐、电影和阅读材料,分散注意力和提高情绪。
•安排亲友探访:亲友的探访可以给予卧床病人温暖和心理支持。
5. 预防并发症卧床病人易发生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预防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1】[关键词] 老年人;长期卧床;预防;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导致老年人长期卧床的病例越来越多。
因此,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康复。
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0例卧床大于2月的病人,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病人,女性3人,年龄72-80岁;男性7人,年龄71-84岁。
其中帕金森2例,阿尔茨海默病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脑梗塞2例。
2.护理2.1压疮的预防2.1.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床铺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
如遇尿湿,便迹应及时更换。
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做到勤洗勤更换,早晚两次给病人擦洗。
2.1.2局部皮肤防止受压卧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在骨隆突处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经常按摩骨突出处及受压部位。
2.1.3减少摩擦力和剪力搬动患者时或使用便器时,动作宜轻柔,不可强行推、拉、拖等,用海绵圈保护肘部、足跟部等。
避免长时间头部抬高大于30度,以免尾骶部、足跟部承受大压力和剪力。
2.1.4增进营养加强饮食补充,如进食困难,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2.1.5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坠积性肺炎的预防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人员探视。
对于气管内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间断氧雾化吸入。
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由下至上叩背。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给予正确方法进行床上功能被动锻炼。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逆流及防止胃液反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穿宽松透气吸湿性良好的棉布衣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
协助病人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
鼓励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
需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好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家庭护理1.床单位的设置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
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2.基础护理(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
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与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状应与指尖相同,足趾应平剪,剪后应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注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3.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家庭预防护理(1)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家庭护理中的预防1)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A.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
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胆挛缩。
冬季保暖时,应注意到棉被对足部压迫,可用支架或干净硬纸盒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
指导和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B.膝关节畸形的预防: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膝反张),时间不可过长。
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久卧床病人护理知识引言久卧床病人指在床上长期休息或不能独立起床的病人。
这类病人由于长期不活动,身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久卧床病人护理的知识,包括定期翻身、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摄入等。
定期翻身久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躺着的姿势,容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引发褥疮和其他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减少这些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病人。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每两小时或四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摩擦,可使用特殊的翻身垫或床单。
•翻身后应观察病人的身体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皮肤护理久卧床病人的皮肤容易受到压力、潮湿、摩擦等因素的刺激,容易发生皮肤损伤和感染。
为了保护病人的皮肤健康,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皮肤护理。
•每天检查病人的皮肤,注意观察是否有红肿、溃疡和潮湿等异常情况。
•清洁病人的皮肤时,使用温水和温和的皂液,避免刺激皮肤。
•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干燥的床单和衣物。
•如果发现皮肤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口腔护理久卧床病人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和清洁口腔,容易引发口腔问题和感染。
为了维护口腔的健康,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口腔护理。
•每天使用湿纱布或海绵沾水给病人清洁口腔,包括舌头、牙齿和口腔黏膜。
•定期为病人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和温水,避免过度刺激。
•如果病人有口腔溃疡或其他问题,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
营养摄入久卧床病人由于长期不活动,消耗的能量较低,但仍需要保持充分的营养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恢复。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并确保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如果病人不能进食固体食物,可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确保每餐提供足够的营养。
•定期监测病人的体重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如有需要,可以考虑给予营养补充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结论久卧床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包括定期翻身、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营养摄入等。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密切监测病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长期卧床病人的家庭护理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脑中风导致偏瘫的重病人,以及一些消耗性疾病晚期病人,骨折病人等,他们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不能自理,这些病人存在着很多护理问题,因此要找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订护理措施,使他们能够正确的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心理护理(1.床单位的设置卧床病人的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床的宽度,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等而定,通常较一般用床宽10~30cm,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镜、手表、收音机、梳子、小镜子、痰杯等)之处。
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镜子,可提高卧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围的环境,扩大视野,通过反光镜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进居室内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过由卧床带来的困难。
2.基础护理(1)晨间护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单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男病人剃须)和按摩受压处。
(2)晚间护理: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
在晚饭后为病人作一次晚间护理。
内容包括:除重复晨间护理内容外,给病人擦背与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状应与指尖相同,足趾应平剪,剪后应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3)协助病人进餐: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注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
对于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二、饮食护理三.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合并症的预防护理(1)主要合并症: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血栓炎和继发功能损害。
(2)预防措施1)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A.预防足下垂:足下垂,又称垂足畸形,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
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以预防跟胆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