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人物画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74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中国内陆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陆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2014年4月和11月,刘益谦先后以2.8亿港元和3.484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分别创下中国瓷器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龙美术馆也因其主人一年内大手笔竞投拍得这两件“镇馆之宝”藏品而声名远扬。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馆藏中的宋元绘画精品。
01北宋赵佶 | 写生珍禽图纸本墨笔 | 27.5 x 525cm 上海龙美术馆藏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作为龙美术馆宋画收藏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是学界共同认可的徽宗真迹,也是现存徽宗绘画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徽宗的花鸟画风,普遍认为有精致工整、气质华贵的设色花鸟与粗简朴拙、充满文人气质的水墨花鸟两类,前者如《瑞鹤图》、《金英秋禽图》之类,后者如《枇杷山鸟图》、《柳鸦芦雁图》之类。
而本件《写生珍禽图》即为徽宗水墨花鸟风格的典型作品。
《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本图卷首第一帧所绘青冠雀,与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中所绘青冠雀形态极似;《写生翎毛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卷尾倒数第二帧所绘两只踞地对视的白眉鸫,又与下落不明的《金英秋禽图》卷尾极似。
《金英秋禽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写生珍禽图》曾著录于南宋邓椿《画继》、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清安岐《墨缘汇观》等书,后入编清内府《石渠宝笈》。
19世纪末期流出内府,2002年被著名的尤伦斯夫妇拍得,2009年再次见拍时入藏龙美术馆。
02北宋易元吉(传) | 山猿野麞图绢本墨笔 | 25 x 73cm 上海龙美术馆藏易元吉以画猿闻名,北宋时名声已然显赫。
但他流传的画作较少,更缺乏用于对比真伪的标准件。
本件《山猿野麞图》是否出自易元吉之手已难考证,但根据卷后数则元人题跋,画作下限至少在元代初年,是一件难得的宋元珍迹。
宋元时期的中国绘画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首都汴京是继唐代长安洛阳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
靖康之变,宋氏南迁,绘画的重心又转移到杭州。
宋代绘画与社会各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画家注意观察生活形象及精微生动的塑造形象,画风严谨,技巧上都有创造。
宋代绘画基本特点是:职业画家的活跃﹑宫廷绘画的兴盛﹑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题材风格多样化。
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北宋初期的宗教人物画继承了唐以来的传统,创作仍较活跃。
至北宋中期,山水花鸟画迅猛发展,俨然已跃居于人物画的影响之上,同时人物画开始朝着新的方面迈进。
在画法上由绚烂的重着色走向水墨是一个方面,在内容上重视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与可以借古鉴今甚至讽喻现实的历史故事画,是另外一个方面。
这在北宋后期均已出现,只南宋又有发展。
高益﹑武宗元的宗教画高益宋初著名宗教画家,人称大高待诏,他在相国寺殿画了阿育王变相和佛降鬼子母,所画阿育王变相中的战争场面得到宋太宗赵光义的嘉许,认为他通晓兵法。
武宗元(?-1050)北宋重要宗教画家,宗法吴道子,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
李公麟和白描人物画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安徽舒城人。
画技全面而扎实,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等无不精能。
他的人物画长于形象塑造,别创新样。
个人创作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彩色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白描”,注重格法技巧,又包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
代表作《五马图》﹑《西园雅集图》(失传)﹑《龙眠山庄图》(摹本)。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梁楷南宋宁宗嘉泰年间的画院待诏,所画人物山水花鸟并精,擅绘洗炼放逸的减笔画,是在技法上的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代表作《六祖图》《布袋和尚》《泼墨仙人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宋代风俗画。
人物画著名画家画作背景与内容解析时期发达的社会经济,为宋代绘画提供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新的绘画题材。
风俗画是宋代人物画的一个特色,以表现村童闹学、耕织、货郎、七夕夜市等题材的作品,生动记录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拓宽了以帝王、圣贤、贵妃为主的人物画格局,并被后世固化为中国人物画的永恒题材。
同时,宋代画院为宋代绘画的发展聚集了人才,一大批画院画家将用于表现山水的水墨画法用于人物画的创作中。
题材的扩大、形式的增多,为这时期人物画的 ^ 发展开阔了前景。
蕃王礼佛图
蕃王礼佛图宋赵光辅绢本设色纵28.6 X横103.5匣米(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赵光辅,生卒年不详,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宋太祖时为图画院学生,擅画佛像、人物、鞍马。
此图表现了各少数民族番王、首领朝拜佛祖的场面。
画面左边为端坐莲台之上的佛祖,诸番王作朝拜状。
画面气势宏大,人物安排疏密有致,表情各不相同,生动形象,是宋代人物画的优秀作品。
宋元明清四朝时期的名画与文人雅集概述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几个朝代,这些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和卓越的绘画家。
他们通过参与各类雅集活动和创作名画,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独特而辉煌的一页。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介绍,包括宋元明清四朝时期的名画风格、文人雅集的定义与发展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画和相关故事。
名画风格在宋元明清四朝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不同朝代中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并且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之处。
- 宋朝:以“南宗”和“北宗”为代表,分别指向南方山水画和北方人物画。
南宗山水画注重景色写实,追求自然意境;北宗人物画则更加关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
- 元朝:元朝绘画强调表现力和泼墨技法,在艺术上大胆创新。
著名的元代画家郭熙以其山水画和人物画闻名,他通过纯熟的墨色运用和写意的构图表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明朝:明代绘画主要有文人画派和工笔画派。
文人画派强调诗情、意境和空灵之美,而工笔画派则注重精确的线条与色彩处理。
- 清朝:清代绘画保留了明代各个流派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兰亭派、浙江白描等风格。
文人雅集文人雅集是宋元明清四朝时期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起源于唐代,但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达到巅峰。
雅集是指文人们在特定场合下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文学艺术心得,举行诗会、书法比赛、绘画观摩等活动。
•宋朝:自南宋开始,文人雅集逐渐形成规模,并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开来。
著名的龙泉驿会是一个以聚会、品茶、赏画、吟诗为主的雅会。
•元朝:元代文人雅集以网罗名士和聚集才子为特点。
同时期出现了许多以诸葛亮为主题的雅会,他们通过乐府诗歌演唱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明朝:明代的文人雅集规模更大,不仅有文艺聚会,还包括有关政治、军事等综合性议论。
在明代,桃花源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人雅集场所。
•清朝:清代文人雅集在标榜传统文风之余加入了自己对时政治理的看法,因此更加具有时代性。
宋代人物画艺术特点宋代是中国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人物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人物的神韵宋代人物画中,画家更注重描绘人物的神韵,以及人物心理和情感的表现。
宋代画家主张以真实的形象描绘人物,尽可能地捕捉人物的神态和情感,通过精细的筆觸和色彩表現人物身心,强调画中人物的生命力和情感 resonance。
例如,宋代画家文同的《洛神赋图》,画面中的洛神神采奕奕,身姿挺拔,神韵独特,充分体现了宋代画家注重人物神韻的特点。
二、强调线条的精细宋代人物画的另一大特点在于注重线条的精细,精准的线条赋予了画面更加精细的细节表现和极佳的整体效果。
宋代画家使用细笔勾勒人物面部和衣纹,描绘出绵密、清晰的线条轮廓,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例如,南宋画家马远的《十八羅漢像》中,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羅漢们的面部、手指和肌肉,传递出周密、清晰的神韵。
三、重视色彩的对比宋代人物画在色彩运用方面注重对比,常常使用明暗度和色相上的对比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节奏。
宋代画家们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描绘得十分真实的同时,也通过色调的运用使画面更具意境。
例如,北宋画家阎立本的《聊斋志异图》中,他用淡色营造出灵异的神秘感,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人物与自然景物的鲜明对比,使画面充满变化与想象力。
总之,宋代人物画着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注重线条的精细和色彩的对比,这些特点成为宋代画家们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开创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为后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